【VIT】小白入门篇:从各个角度认识Vision Transformer

本文涉及的产品
NLP自然语言处理_高级版,每接口累计50万次
NLP 自学习平台,3个模型定制额度 1个月
NLP自然语言处理_基础版,每接口每天50万次
简介: 【VIT】小白入门篇:从各个角度认识Vision Transformer

前言

  为了解决图像中的三维结构信息,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叫做“Vision Transformer”的深度学习模型。这个模型采用了与自然语言处理中使用的 Transformer 模型相似的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并且采用了自注意力机制来建立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这种模型可以更好地捕捉图像中的三维结构信息,并且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图像分割等任务中具有更好的表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 Vision Transformer 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图像分割等任务。我们将重点讨论 Vision Transformer 模型与传统的 CNN 模型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在不同任务中使用这个模型。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Vision Transformer 模型,并了解它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什么是VIT

  Vision Transformer(ViT) 是一种用于图像识别和分割任务的深度学习模型。它是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的,类似于自然语言处理中使用的 Transformer 模型。但是,与 NLP 中使用的 Transformer 不同的是,ViT 模型专门用于处理图像数据

  ViT 模型由编码器和解码器组成。编码器将输入的图像编码为一组向量,而解码器将这些向量转换为目标表示。编码器和解码器都是 Transformer 模型,使用自注意力机制来捕捉图像中的局部和全局特征。在 ViT 模型中,编码器将输入的图像映射到一个高维空间中。这个高维空间中的点代表了图像中的不同特征。然后,解码器将这些特征映射回原始图像空间。在解码器中,使用自注意力机制来捕捉图像中的特征交互,从而实现更准确的分割和识别。

  ViT 模型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处理大规模和复杂的图像数据,并且在分割和识别任务中具有出色的表现。此外,ViT 模型的架构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其他图像任务,如目标检测和图像生成等。

image.png

组成结构

Vision Transformer(ViT) 网络的结构组成包括以下部分:

  1. 输入层:ViT 模型接收输入的图像数据,通常是一个多维向量表示。这个向量通常来自于预处理阶段,如裁剪、缩放、归一化等。
  2. 编码器:编码器是由多个全连接层组成的神经网络,用于将输入的图像数据映射到一个高维空间中。编码器的最终输出是一个多维向量,代表了图像的不同特征。
  3. 注意力层:注意力层是 ViT 模型的核心部分,用于捕捉图像中的局部和全局特征。注意力层由多个全连接层组成,这些全连接层的输出被加权并拼接在一起,形成最终的输出。
  4. 解码器:解码器是由多个全连接层组成的神经网络,用于将高维向量映射回原始图像空间。解码器的最终输出是一个多维向量,代表了图像的不同特征。
  5. 输出层:输出层是 ViT 模型的最后一层,用于进行分类或分割等任务。输出层的输出是一个二元分类结果或分割结果,通常使用 softmax 函数进行分类或使用 U-Net 等结构进行分割。
  6. image.png

VS:CNN

  ViT 模型采用了更加通用的 Transformer 架构,可以更好地捕捉图像中的三维结构信息,并且采用了自注意力机制来建立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这些特点使得 ViT 模型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尺度和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并且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图像分割等任务中具有更好的表现。Vision Transformer(ViT) 模型和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 (CNN) 在处理图像数据方面有以下几个差异:

  1. 输入处理:传统的 CNN 模型通常使用标准的二维输入图像,而 ViT 模型使用三维输入图像,其中每个像素都是一个多维向量。这种三维输入处理方式可以更好地捕捉图像中的【三维结构信息】。
  2. 编码器/解码器结构:ViT 模型采用了与自然语言处理中使用的 Transformer 模型相似的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其中编码器和解码器都是多层的神经网络。这种结构可以更好地捕捉图像中的局部和全局特征。
  3. 注意力机制:ViT 模型采用了自注意力机制,可以在输入图像的不同部分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更好地捕捉图像中的局部和全局特征。这种自注意力机制也使得 ViT 模型可以适应不同的图像尺寸和分辨率。
  4. 输出层:ViT 模型的输出层通常采用 softmax 函数进行分类,或者使用 U-Net 等结构进行分割。相比之下,传统的 CNN 模型通常使用卷积层和池化层进行分类或分割。


目录
打赏
0
0
0
0
182
分享
相关文章
视觉 注意力机制——通道注意力、空间注意力、自注意力
本文介绍注意力机制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并站在计算机视觉CV角度,进一步介绍通道注意力、空间注意力、混合注意力、自注意力等。
10613 57
DenseNet的应用--语义分割--(DenseASPP )
转载自:https://blog.csdn.net/u011974639 DenseASPP DenseASPP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 in Street Scenes 原文地址:DenseASPP 收录:CVPR2018(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代码: PyTorch 简介: 将DeepLab系列中的ASPP和DenseNet中的密集连接相结合,构成了DenseASPP。
5544 1
论文介绍:Masked-attention Mask Transformer (Mask2Former)——通用图像分割的新架构
【5月更文挑战第24天】Mask2Former,一种新型的图像分割架构,采用遮蔽注意力机制聚焦局部特征,提升模型收敛速度和性能,在COCO、Cityscapes等数据集上刷新记录。其元架构结合背景特征提取器、像素解码器和Transformer解码器,实现高效训练和性能提升。尽管在处理小对象和泛化能力上仍有局限,但Mask2Former为通用图像分割开辟了新路径。[链接](https://arxiv.org/abs/2112.01527)
667 5
【博士每天一篇文献-综述】A survey on few-shot class-incremental learning
本文是一篇关于少量样本增量学习(Few-shot Class-Incremental Learning, FSCIL)的综述,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将FSCIL分为五个子类别,并提供了广泛的文献回顾和性能评估,讨论了FSCIL的定义、挑战、相关学习问题以及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应用。
481 5
VisionTransformer(ViT)详细架构图
VisionTransformer(ViT)详细架构图
268 0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