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2 MacBook上编译x86_64架构的Tengine

简介: 在M2 MacBook上编译x86_64架构的Tengine

要在M2 MacBook上编译x86_64架构的Tengine,你需要使用交叉编译的方式,因为M2 MacBook采用的是Apple Silicon(ARM64)架构,而x86_64架构是针对Intel处理器的。交叉编译是指在一个平台上编译出可以在另一个平台上运行的代码。

为了在Apple Silicon上编译出x86_64架构的Tengine,你需要在运行cmake./configure时添加特定的参数来指定目标架构。具体来说,你可以添加-target参数,后跟目标架构的名称,例如x86_64-apple-darwin

例如,编译命令可能会像这样:

cmake .. -DCMAKE_OSX_ARCHITECTURES=x86_64
make -j4 && make install
AI 代码解读

这里,-DCMAKE_OSX_ARCHITECTURES=x86_64告诉CMake你想要编译的目标架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你在Apple Silicon上成功编译了x86_64版本的Tengine,除非你的MacBook安装了Rosetta 2,否则直接在Apple Silicon上运行x86_64的应用程序可能会遇到问题。Rosetta 2是一个动态二进制翻译器,它允许ARM64 Mac运行x86_64应用程序。

如果你只是想在Apple Silicon上开发并测试x86_64版本的Tengine,你可以使用QEMU等虚拟化工具来创建一个x86_64环境的模拟。这样,你可以在模拟的环境中编译和测试Tengine,而不需要在实际的x86_64机器上。

总结来说,要在M2 MacBook上编译x86_64架构的Tengine,你需要使用交叉编译的方法,并在编译时指定目标架构。如果你想要在Apple Silicon上运行编译后的程序,你可能需要借助Rosetta 2或者使用QEMU等虚拟化工具。

目录
打赏
0
1
1
0
827
分享
相关文章
蚂蚁 Flink 实时计算编译任务 Koupleless 架构改造
本文介绍了对Flink实时计算编译任务的Koupleless架构改造。为解决进程模型带来的响应慢、资源消耗大等问题,团队将进程模型改为线程模型,并借助Koupleless的类加载隔离能力实现版本和包的隔离。通过动态装配Plugin及其Classpath,以及Biz运行时仅对依赖Plugin可见的设计,大幅优化了编译任务的性能。结果表明,新架构使编译耗时降低50%,吞吐量提升5倍以上。
蚂蚁 Flink 实时计算编译任务 Koupleless 架构改造
DeepSeek 开源周第三弹!DeepGEMM:FP8矩阵计算神器!JIT编译+Hopper架构优化,MoE性能飙升
DeepGEMM 是 DeepSeek 开源的专为 FP8 矩阵乘法设计的高效库,支持普通和混合专家(MoE)分组的 GEMM 操作,基于即时编译技术,动态优化矩阵运算,显著提升计算性能。
534 3
DeepSeek 开源周第三弹!DeepGEMM:FP8矩阵计算神器!JIT编译+Hopper架构优化,MoE性能飙升
|
11月前
|
查看Linux系统架构的命令,查看linux系统是哪种架构:AMD、ARM、x86、x86_64、pcc 或 查看Ubuntu的版本号
查看Linux系统架构的命令,查看linux系统是哪种架构:AMD、ARM、x86、x86_64、pcc 或 查看Ubuntu的版本号
1834 4
Linux平台x86_64|aarch64架构RTMP推送|轻量级RTSP服务模块集成说明
支持x64_64架构、aarch64架构(需要glibc-2.21及以上版本的Linux系统, 需要libX11.so.6, 需要GLib–2.0, 需安装 libstdc++.so.6.0.21、GLIBCXX_3.4.21、 CXXABI_1.3.9)。
270 0
Linux平台x86_64|aarch64架构如何实现轻量级RTSP服务
为满足在Linux平台(x86_64与aarch64架构)上实现轻量级RTSP服务的需求,我们开发了一套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调用`start_rtsp_server()`函数启动RTSP服务,并设置端口号及认证信息。支持AAC音频和H.264视频编码,可推送纯音频、纯视频或音视频流。此外,还支持X11屏幕采集、部分V4L2摄像头采集、帧率/GOP/码率调整、摄像头设备选择与预览等功能。对于音频采集,支持alsa-lib和libpulse接口。整体设计旨在提供150-400ms的低延迟体验,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151 2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云计算的未来: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的革命####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迅速成为IT行业的新宠。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如容器化和微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现代应用开发。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提升业务敏捷性,并探索其对企业IT架构的深远影响。 ####
193 3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