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扶贫模式可持续吗?

简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统的扶贫方式一直被称为“输血”式扶贫,大量的财力物力支持只能缓解一时之需,却无法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县脱贫。若要“授人以渔”,那么就必须要帮助这个地区找到能够自我发展的产业方向,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循环动力——然而,这一直是困扰中国666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老大难”问题。

中国“十三五”规划将光伏扶贫纳入重点工程,总规模15GW,每年建设规模约3GW,占全国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20%,占全国光伏电池产量的10%。光伏扶贫是希望通过产业创造经济发展活力,创造就业岗位,提高贫困户的收入,也同时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

但是,当前光伏产业不仅在上游制造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游应用的发电产业同样需要面对包括产能过剩、降价、补贴延迟等重重困难,光伏扶贫的可持续性正在面临考验。

期望一箭双雕的光伏扶贫

当前,中国乃至世界正在经历能源更新换代的过渡期。中国的能源使用量和需求量持续增长,但能源结构还是以煤、石油等高污染的化石能源为主,造成雾霾等公共环境污染问题极其严重。从产业升级换代的角度看,光伏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正处于发展的初期,将逐渐取代化石能源

近年来,中国光伏行业上游制造企业生产过剩,但是下游应用不足,光伏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比较低。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但是从光伏发电占比来看,中国与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2015年,中国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等印发了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安徽、宁夏、山西、河北、甘肃、青海等省份三十余个县开展首批光伏试点,计划利用6年时间开展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工程。

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民新能”)副总裁王健表示,光伏扶贫一方面是可以促进中国能源产业升级换代,另一方面找到了一个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的经济发展相统一的窗口,为“精准扶贫”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光伏+”模式的产业链思维

距离宁夏银川时1个多小时车程的盐池县虽说在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但其实常年大风吹过,黄沙席卷,寸草难升,长久也未能摆脱贫困的束缚。然而,从去年起该县以光伏发电为切入点,创造就业岗位,提供金融资助,延伸发展特色产业。这种“光伏+”扶贫模式实际上是希望通过围绕光伏发电构筑产业链体系,为让贫困县能够自我“造血”,实现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万亩盐碱地上,成片的蓝色的光伏板在日光下反射出炫丽的光彩。板下,原本贫瘠的黄沙地长出了郁郁葱葱的青草,为整片土地更添几分色彩。远处的几处村庄,坐落着村级电站,新修的房屋顶上也放置着太阳能发电设备。更远处新建起的滩羊养殖基地里,农户正在进行繁忙的工作。

宁夏盐池光伏综合示范区,首先通过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光伏发电,以解决新能源产业资金需求大,投资周期长,利润相对薄弱的问题,同时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带动经济发展。然后,从光伏产业衍生出结合当地特色的滩羊产业链创造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此外,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还与盐池县政府共同成立了担保公司,整合当地的金融资源,为农民、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担保支持,通过产融结合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他们预计,盐池县有望通过光伏扶贫在2018年之前全县提前脱贫。

中民新能董事长白锐平在接受FT中文网采访时候表示,光伏扶贫可以让扶贫成为一种可持续的长效机制,一方面企业有源源不断的盈利的源头活水,这是扶贫的一个可持续的基础,另一方面是由过去“输血式”的单向扶贫变成当地贫困户自主的,双向互动式的扶贫,使贫困户有尊严,看到致富的希望,看到自己的未来。

“光伏+”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光伏扶贫美好的愿景之下,首先面临的是就是光伏行业限电、降价、补贴延迟三座“大山”。

北京大学教授曹和平近期为FT中文网撰文时指出,新能源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资金需求量大,周期长,投资成本过高,如果私营企业进行投资,很可能将会出现成本收益倒挂的局面。宁夏盐池正在建设的单体光伏电站,总装机2000MW,总投资达156亿元人民币,非一般财力的私营企业可以承受。现在包括光伏发电在内的新能源发电主要依靠价格和补贴政策勉强生存。但是据报道,最后一批补贴发放已是2013年8月前并网的,拖欠的补贴不仅推高了光伏电价,使其处于与传统火电价格竞争的不利地位,也蚕食着电站的收益,但是累计约400亿元的补贴缺口却不能在短期内填补上。而且,2015年年底中国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降低光伏电价,使得光伏发电的原本微薄的获利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王健表示,光伏产业融资成本很高,利润薄,周期长,属于天然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小规模的企业确实难以可以通过规模化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实际上降低了成本,比如进行通过规模化集中采购,能以较低价格取得高效率的单晶硅发电组件,规模化地发电增加收益。

但是规模化地发电又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限电。西北部地区由于煤等化石能源资源丰富,是传统的火电发送地区,同时也兼具光照强度大、风力强等自然条件,使得近年来光伏、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产业也在西北地区聚集。但是当地电力需求较弱,大量电力需要向东部地区输出,而电网配套设施相对落后,无法承受太多新增电量输出,导致生产的电力只能被弃用。据媒体报道,2016年中国第一季度光伏发电量达1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但是全国弃光限电约19亿千瓦时,相当于光伏发电总量的14%不能上网,其中宁夏弃光限电2.1亿千瓦时,弃光率达20%。盐池光伏项目一期首批首年发电量约为5.75亿千瓦时,每年有望实现约4.66亿元的工业产值,但是大规模的弃光限电将会让这样集中式光伏电站面临着盈利挑战,未来的发展情况还有待观察。

白锐平表示,在光伏扶贫的过程中,中民新能确实将当期的部分盈利进行扶贫,但是这种投资可被看做换取未来长远发展的成本,如果真能把扶贫的模式做成一个好的商业的盈利模式的前景是非常可期的。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有着盈利愿景,但是光伏扶贫主要依托的光伏发电产业还面临着诸多瓶颈,有较多的推广障碍。现在说盐池有望在2018年前“脱贫成功”还为时尚早。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3天前
|
弹性计算 人工智能 安全
云上十五年——「弹性计算十五周年」系列客户故事(第二期)
阿里云弹性计算十五年深耕,以第九代ECS g9i实例引领算力革新。携手海尔三翼鸟、小鹏汽车、微帧科技等企业,实现性能跃升与成本优化,赋能AI、物联网、智能驾驶等前沿场景,共绘云端增长新图景。
|
9天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人工智能
【2025云栖精华内容】 打造持续领先,全球覆盖的澎湃算力底座——通用计算产品发布与行业实践专场回顾
2025年9月24日,阿里云弹性计算团队多位产品、技术专家及服务器团队技术专家共同在【2025云栖大会】现场带来了《通用计算产品发布与行业实践》的专场论坛,本论坛聚焦弹性计算多款通用算力产品发布。同时,ECS云服务器安全能力、资源售卖模式、计算AI助手等用户体验关键环节也宣布升级,让用云更简单、更智能。海尔三翼鸟云服务负责人刘建锋先生作为特邀嘉宾,莅临现场分享了关于阿里云ECS g9i推动AIoT平台的场景落地实践。
【2025云栖精华内容】 打造持续领先,全球覆盖的澎湃算力底座——通用计算产品发布与行业实践专场回顾
|
8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自动驾驶
关于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启真问智”人工智能模型&智能体大赛决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启真问智”人工智能模型&智能体大赛决赛的通知
|
8天前
|
云安全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阿里云x硅基流动:AI安全护栏助力构建可信模型生态
阿里云AI安全护栏:大模型的“智能过滤系统”。
|
9天前
|
编解码 自然语言处理 文字识别
Qwen3-VL再添丁!4B/8B Dense模型开源,更轻量,仍强大
凌晨,Qwen3-VL系列再添新成员——Dense架构的Qwen3-VL-8B、Qwen3-VL-4B 模型,本地部署友好,并完整保留了Qwen3-VL的全部表现,评测指标表现优秀。
662 7
Qwen3-VL再添丁!4B/8B Dense模型开源,更轻量,仍强大
|
4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Java
Spring AI Alibaba Admin 开源!以数据为中心的 Agent 开发平台
Spring AI Alibaba Admin 正式发布!一站式实现 Prompt 管理、动态热更新、评测集构建、自动化评估与全链路可观测,助力企业高效构建可信赖的 AI Agent 应用。开源共建,现已上线!
|
11天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大模型微调技术:LoRA原理与实践
本文深入解析大语言模型微调中的关键技术——低秩自适应(LoRA)。通过分析全参数微调的计算瓶颈,详细阐述LoRA的数学原理、实现机制和优势特点。文章包含完整的PyTorch实现代码、性能对比实验以及实际应用场景,为开发者提供高效微调大模型的实践指南。
790 2
|
2天前
|
编解码 文字识别 算法
一张图能装下“千言万语”?DeepSeek-OCR 用视觉压缩长文本,效率提升10倍!
一张图能装下“千言万语”?DeepSeek-OCR 用视觉压缩长文本,效率提升10倍!
34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