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研发效能度量悖论

本文涉及的产品
容器镜像服务 ACR,镜像仓库100个 不限时长
应用实时监控服务-应用监控,每月50GB免费额度
可观测监控 Prometheus 版,每月50GB免费额度
简介: 每一个精心设计的度量模型都是为了提升团队的研发效能,每一个精心设计的度量模型都会驱使出现“高分低能”的团队。

破解研发效能度量悖论

每每说到研发效能的度量指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管理人员看数、工程师造数,那么掩盖在“数”下的是每个角色的小心思。这里面有管理人员的团队的心思、工程师维持自己不垫底的心思、建立度量指标的人给管理者“鱼”的心思等等。所以每一个“心思”都没有办法评价是对是错,都是当前团队管理、协作的必然产物,但是每一个都有其局限性。

研发效能度量悖论:选择度量指标普遍面临的问题

研发效能度量悖论:每一个精心设计的度量模型都是为了提升团队的研发效能,每一个精心设计的度量模型都会驱使出现“高分低能”的团队。这是因为在追求优秀的度量指标时,团队可能会倾向于追求表面上看起来很好的成绩,而忽视了实际的研发能力提升。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项目进度的度量。如果团队的度量模型过于关注项目的进度和时间节点,团队可能会被激励在短时间内快速交付,以获得高分。然而,这可能导致一些问题,比如牺牲了代码质量、忽略了测试的深入等。在长期内,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性和未来需求的无法适应。另一个例子是代码行数的度量。有时候,团队可能会将代码行数作为一个衡量工作量和贡献的指标,而不是关注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这可能导致开发人员追求数量而非质量,写出冗余且难以维护的代码。虽然这在度量模型上可能会得到高分,但实际上并没有提高整体的研发效能。

研究表明,在一些强调速度和产出的团队中,尽管项目可能按时交付,但由于忽略了质量和可维护性,最终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修复和维护项目。因此,解决这一悖论的关键在于建立平衡、可自我检查的度量模型,不仅仅关注短期目标的达成,还要考虑到长期的研发效能和质量。

度量模型中“测谎”指标

在上述研发效能度量悖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短期避免悖论出现的方法:“测谎”指标,以此加强度量模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测谎指标的目的是防止团队通过操纵某些表面上看似优秀的度量指标而忽略实际的研发能力提升。这样一来,度量模型不仅仅关注表象,更注重团队的实际贡献和能力。

一种可能的测谎指标可以是代码审查的深度和频率。过于频繁的代码审查可能是为了满足某个度量指标,而忽略了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在实际情况中,数据显示出,一些团队在短期内可能会大幅度增加代码审查的次数,但却没有相应提升代码质量。通过观察代码审查的深度,即是否真正关注到了潜在问题和质量标准,可以更好地了解团队的实际贡献。另一个测谎指标可以是项目的测试代码覆盖率。在追求短期快速交付的情况下,一些团队可能会缩短测试的时间,从而提高交付速度,但这可能会导致潜在的缺陷和质量问题。通过测谎指标,我们可以监测回归测试的真实覆盖范围,以确保项目的交付质量不会因为追求速度而牺牲。通过在度量模型中引入测谎指标,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团队的研发效能,避免“高分低能”的困境。这一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短期绩效,更能够确保团队在长期内保持可持续的创新和高水平的研发能力。

度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决定模型的价值

但是这种度量模型中的”测谎“指标也是一个指标不治本的方法,要想从根本上避免研发效能度量悖论应该为考察度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在度量模型的设计中,信度和效度是两个关键概念,它们对于确保度量模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至关重要。

  • 信度(Reliability):信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测试能否产生相似或一致的结果。如果一个测试具有高信度,那么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同一个人做相同的测试应该得到类似的结果。举例来说,想象一把尺子,如果这把尺子是信度很高的,那么无论我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使用它,它都会给出相似的测量结果。
  • 效度(Validity):效度是指测试是否能够测量到我们想要测量的东西。如果一个测试具有高效度,那么它应该能够准确地反映我们想要了解的特质或能力。以智力测试为例,如果我们要测量桌子的长度,那么这把尺子就是有效的。但如果我们用它来测量温度,那么它就不是有效的,因为它并不能提供我们需要的信息。

信度和效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度量模型的质量。如果一个度量模型在信度和效度上表现出色,那么它更有可能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避免了悖论的出现。在研发效能度量中,如果我们将信度和效度作为优化的关键目标,就可以在度量模型中避免“高分低能”的困扰。例如,可以通过持续优化技能评估工具,确保它们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环境下都能提供一致的结果,以此提高信度。同时,确保这些技能评估与实际研发能力的关系明确,以提高效度。考虑到信度和效度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研发效能度量悖论:

  • 定期评估信度:在度量模型中引入信度评估,通过重复测试或观察,确保度量模型能够在不同条件下产生一致的结果。
  • 验证效度:确保度量模型中的指标与实际研发能力相关联,以提高效度。
  • 综合使用多个指标:避免过于依赖单一指标,通过综合多个信度高、效度高的指标来全面评估团队的研发效能。

通过注重信度和效度的建设,度量模型将更具可靠性和全面性,从而在避免研发效能度量悖论的同时,为团队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推动持续的研发能力提升。这样的方法更有可能在长期内实现研发效能的可持续增长,避免了仅仅依赖表面指标导致“高分低能”的困境。

总结

在研发效能度量的探讨中,我们面对的不仅是团队成员各自的期望和小心思,还有度量模型本身可能引发的悖论。管理人员渴望数据来评估团队表现,而工程师则希望保持个人不受歧视。这种差异导致了度量模型的设计存在一定的困境,容易使得团队在追求表面上的优秀成绩的同时忽视了实际的研发能力提升。为了短期避免悖论的出现,引入“测谎”指标成为一种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仍然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它未能解决度量模型本身的信度和效度问题。我认识到度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是关键的。信度保证了度量结果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下的一致性,而效度确保了度量结果与实际研发能力的相关性。通过定期评估信度,验证效度,并综合使用多个指标,我们可以建立起更为可靠和全面的度量模型,避免了“高分低能”的困扰。
最终,一个良好设计的度量模型应该既满足管理人员对于数据的需求,又考虑到工程师的实际贡献和团队的长期研发效能。通过注重信度和效度,度量模型将更具有指导性,不仅提供短期的绩效评估,更为团队提供了持续发展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理解每一个“心思”都是团队管理和协作的产物,而度量模型的优化则需要在综合各方利益的基础上进行,为团队的成功和创新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目录
打赏
0
0
0
1
76
分享
相关文章
通过Langchain实现大模型完成测试用例生成的代码(可集成到各种测试平台)
通过Langchain实现大模型完成测试用例生成的代码(可集成到各种测试平台)
2512 0
阿里如何定义团队的研发效能?
作者:何勉,阿里巴巴研发效能部资深技术专家 相关阅读:都996了,研发效能还是提不起来,关键在这里 因为身处研发效能部,我接触了公司很多产品技术团队。他们几乎都把研发效能提升列为了本财年的重要目标,大部分还为此成立专项。
18851 1
阿里如何定义团队的研发效能?
读软件研发效能度量规范总结
在工作中,作者探索了软件研发效能度量,参考了《软件研发效能度量规范》这一行业标准。该规范旨在帮助企业和团队通过定义指标来衡量和提升研发效率、效果和卓越能力。关键步骤包括理解指标(如效率、质量和成本),选择适用于团队的指标,以及按照适用性、系统性、可靠性和持续性的原则收集和分析数据。通过度量,团队可以识别问题,制定改进策略,并通过可视化工具进行汇报和决策。
500 0
研发效能度量指标的陷阱思考
研发效能度量指标的陷阱思考
150 0
敏捷开发的全过程问题之快速建立迭代机制并进行规模化的推广和度量的问题如何解决
敏捷开发的全过程问题之快速建立迭代机制并进行规模化的推广和度量的问题如何解决
125 2
Android 保存资源图片到相册最新写法适用于Android10.0及以上
Android 保存资源图片到相册最新写法适用于Android10.0及以上
993 0
「技术人生」第10篇:如何做研发效能提升(即指标体系建设过程回顾)
本文作者将给大家提供一些简单的容易实操的方法,能够让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效能的提升,如何提升个人的效能,如何提升团队的效能。
1866 57
「技术人生」第10篇:如何做研发效能提升(即指标体系建设过程回顾)
如何衡量研发效能?阿里资深技术专家提出了5组指标
3月16日-17日,何勉老师将和阿里研发效能其他讲师一起在上海为我们分享《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研发效能挑战—阿里DevOps体系和实践》课程,有关于阿里DevOps体系知识都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答案。
16921 15
从效能公式解构研发效能
个体效率 x 协同效率 x 价值 = 研发效能
759 33
从效能公式解构研发效能

云原生

+关注
AI助理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