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做逆变器系列 ( 二 ): 单极性、双极性、单极性倍频SPWM

简介: 从零开始做逆变器系列 ( 二 ): 单极性、双极性、单极性倍频SPWM

[ 序 言 ]

  接上文我们了解了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下面来细化的介绍一下几种不同的SPWM调制方式,后文再使用Matlab做仿真,仿真中没有SPWM模块可以直接使用,我们可以使用三角波作为载波和50Hz频率的正弦波进行比较生成SPWM输入到H桥电路中,好了,正文开始。

[ 仿 真 中 SPWM 的 生 成 ]

   仿真中我们使用载波频率为20KHz,正弦波的频率就用我们国内市电的频率50Hz,比较两个波形的交点进而生成SPWM,仿真结果如下:

放大了来看是这样的:

   下面的方波就是SPWM了。

[ SPWM 的 分 类 ]

  上面的仿真已经验证了SPWM的仿真可行性了,但是SPWM还分为三种不同的方式,单极性SPWM双极性SPWM单极性倍频SPWM

   那我们上面仿真使用的是哪种呢?这三种方式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来逐一探讨下。

[ 双 极 性 SPWM ]

     上文我们说到了H桥电路,我们再来看下双极性SPWM下对应的四个管子分别是什么状态。

   双极性的SPWM通俗的来说就G1和G2的PWM互补,且G1和G3互补,即G1和G4的驱动信号相同,G2和G3的驱动信号相同且是和G1G4相反的,我们使用MCU控制的时候可以把G1和G4连在一起接到PWM上,G2和G3连在一起接到其互补通道上。

       此时负载R的电压变化是直接从+Udc变换到-Udc,变化幅度很大。而我们在布线的时候难免会有分布电容的存在,此时Δdu/Δdt就会有电流产生作用在管子上,容易导致管子损坏。

      优点:

       1、代码简单

       2、控制逻辑清晰明了

      缺点:

       1、管子一直在载波频率下开关,开关损耗大,发热严重,寿命短

       2、效率低

       3、谐波含量高

[ 单 极 性 SPWM ]    单极性SPWM对应的4个管子的开关状态是怎样的呢?从图上我们就能看出来,在调制波的正半周期输出是+Udc,在调制波的负半周期输出的是-Udc,H桥输出端的电压变化是从+Udc到0,再从0到-Udc,变化幅度相对于双极性来说缩小了一半。
    调制波的正半周期:            G3关断,G4导通,此时给G1和G2输入互补的SPWM,输出0~+Udc    调制波的负半周期:

           G1关断,G2导通,此时给G3和G4输入互补的SPWM,输出-Udc~0

   因此在整个调制波的周期内总有一对管子是不做高频切换的,以调制波的频率切换的,所以开关损耗降低了,进而MOS的发热也会降低。

      优点:
       1、开关管的开关频率降低了,开关损耗也会降低
       2、相比于双极性SPWM,H桥的输出电压变化范围缩小一半
 

[ 单 极 性 倍 频 SPWM ]

   单极性倍频和双极性有点类似,载波是一样的,只不过还加入了一个相位相差180度的调制波形和载波相比,把输出的结果同步作用到H桥上。
     小编起初在看到单极性倍频时没弄明白倍频在哪?是怎么作用在开关管上的,奈何我所看到的文章、视频最多是画了如下图所示的图示,压根没说倍频在哪,和双极性有什么区别,当时就好想有个大佬的大腿可以抱一下迅速跟我说一下,我就能快速的吸收这个知识点,现在我就来讲清楚这些疑问。(创作真的不易,每个图都是小编手画的)

怎么理解倍频?倍频在什么地方?有两种方式理解:

1、从调制波的波形来看,单极性的调制方式完成正负半轴的周期是2p,而单极性倍频是p,周期缩短一半,频率增加一倍。
2、从H桥输出的波形来看,当载波和相位为0和180°的正弦波比较时,会分别产生上图示波形,两个波形分别作用到H桥的两个桥臂上时,H桥的输出的波形就是两个波形的差,即图1的波形减去图2的波形等于图3的波形,从输出的波形上来看,在同一个周期内,开关次数是桥臂PWM的2倍,因此倍频在这里,当桥臂输入10KHz的SPWM时,H桥就能输出20KHz的频率。再看下面这张图就更明了了。

      优点:

       1、在相同的载波频率下能输出更高的频率,使得后级的LC电路中的电感可以更小,因此体积也会更小,成本更低。
         2、输出的高频谐波含量也会更少


[ 结 语 ]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三种SPWM的分类及其输出的波形和优缺点,下面我在仿真中实现这三种波形,并观测其THD。

相关文章
|
9月前
|
新能源
从零开始做逆变器系列文章之逆变原理
从零开始做逆变器系列文章之逆变原理
从零开始做逆变器系列文章之逆变原理
|
并行计算 算法 关系型数据库
开源代码分享(9)—面向100%清洁能源的发输电系统扩展规划(附matlab代码)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建模框架和基于分解的解决策略,将随机规划(SP)和鲁棒优化(RO)相结合,以应对协调中长期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多重不确定性。从独立系统运营商(ISO)的角度出发,问题被建模为一个多年的发电和输电规划问题,旨在最小化二进制和连续不确定性下的扩展和运营成本,即系统元件事故和负荷/发电变化。RO利用经修正的事故准则来捕捉N-k事故,而SP嵌入RO通过使用具有时空相关性的历史数据生成操作场景来考虑负荷/发电不确定性。原始混合模型非常复杂,但通过基于列-约束生成和L型算法的分解策略可以减轻其复杂性。我们应用我们的模型来进行长期系统规划,研究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渗透度的情况,以及长期规划中1
|
调度
混合动力电动车优化调度与建模(发动机,电机,电池组等组件建模)(Matlab代码实现)
混合动力电动车优化调度与建模(发动机,电机,电池组等组件建模)(Matlab代码实现)
134 0
|
安全 算法 调度
内点法求最优潮流和微电网调度(风、光、蓄电池、燃油机)(Matlab实现)
内点法求最优潮流和微电网调度(风、光、蓄电池、燃油机)(Matlab实现)
|
边缘计算 安全 芯片
边缘服务器“三明治”散热架构诞生记
边缘服务器“三明治”散热架构诞生记
|
传感器 IDE 物联网
HaaS EDU场景式应用学习 - 分歧争端机
HaaS EDU场景式应用学习 - 分歧争端机
259 15
|
编解码 人工智能 算法
机器狗是怎么动起来的?这个up主花三个月自制硬核“机器人心脏”,可承载机械战甲
机器狗是怎么动起来的?这个up主花三个月自制硬核“机器人心脏”,可承载机械战甲
253 0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算法
双11技术总指挥汤兴:今年双11是技术和商业的完美共振
“ 今年的双11是全球极大内容电商场的超级爆发,消费者、技术、内容与商业生态之间每一秒都在产生激烈共振,实时性、复杂性和持续峰值的叠加令其成为全球技术顶峰。我们的使命就是让技术成为双11坚如磐石的稳态,让消费者感受到更顺滑的体验。” 汤兴说。
26450 0
双11技术总指挥汤兴:今年双11是技术和商业的完美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