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言 ]
接上文我们了解了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下面来细化的介绍一下几种不同的SPWM调制方式,后文再使用Matlab做仿真,仿真中没有SPWM模块可以直接使用,我们可以使用三角波作为载波和50Hz频率的正弦波进行比较生成SPWM输入到H桥电路中,好了,正文开始。
[ 仿 真 中 SPWM 的 生 成 ]
仿真中我们使用载波频率为20KHz,正弦波的频率就用我们国内市电的频率50Hz,比较两个波形的交点进而生成SPWM,仿真结果如下:
放大了来看是这样的:
下面的方波就是SPWM了。
[ SPWM 的 分 类 ]
上面的仿真已经验证了SPWM的仿真可行性了,但是SPWM还分为三种不同的方式,单极性SPWM,双极性SPWM和单极性倍频SPWM。
那我们上面仿真使用的是哪种呢?这三种方式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来逐一探讨下。
[ 双 极 性 SPWM ]
上文我们说到了H桥电路,我们再来看下双极性SPWM下对应的四个管子分别是什么状态。
双极性的SPWM通俗的来说就G1和G2的PWM互补,且G1和G3互补,即G1和G4的驱动信号相同,G2和G3的驱动信号相同且是和G1G4相反的,我们使用MCU控制的时候可以把G1和G4连在一起接到PWM上,G2和G3连在一起接到其互补通道上。
此时负载R的电压变化是直接从+Udc变换到-Udc,变化幅度很大。而我们在布线的时候难免会有分布电容的存在,此时Δdu/Δdt就会有电流产生作用在管子上,容易导致管子损坏。
优点:
1、代码简单
2、控制逻辑清晰明了
缺点:
1、管子一直在载波频率下开关,开关损耗大,发热严重,寿命短
2、效率低
3、谐波含量高
[ 单 极 性 SPWM ] 单极性SPWM对应的4个管子的开关状态是怎样的呢?从图上我们就能看出来,在调制波的正半周期输出是+Udc,在调制波的负半周期输出的是-Udc,H桥输出端的电压变化是从+Udc到0,再从0到-Udc,变化幅度相对于双极性来说缩小了一半。
调制波的正半周期: G3关断,G4导通,此时给G1和G2输入互补的SPWM,输出0~+Udc 调制波的负半周期:
G1关断,G2导通,此时给G3和G4输入互补的SPWM,输出-Udc~0
因此在整个调制波的周期内总有一对管子是不做高频切换的,以调制波的频率切换的,所以开关损耗降低了,进而MOS的发热也会降低。
优点:
1、开关管的开关频率降低了,开关损耗也会降低
2、相比于双极性SPWM,H桥的输出电压变化范围缩小一半
[ 单 极 性 倍 频 SPWM ]
单极性倍频和双极性有点类似,载波是一样的,只不过还加入了一个相位相差180度的调制波形和载波相比,把输出的结果同步作用到H桥上。
小编起初在看到单极性倍频时没弄明白倍频在哪?是怎么作用在开关管上的,奈何我所看到的文章、视频最多是画了如下图所示的图示,压根没说倍频在哪,和双极性有什么区别,当时就好想有个大佬的大腿可以抱一下迅速跟我说一下,我就能快速的吸收这个知识点,现在我就来讲清楚这些疑问。(创作真的不易,每个图都是小编手画的)
怎么理解倍频?倍频在什么地方?有两种方式理解:
1、从调制波的波形来看,单极性的调制方式完成正负半轴的周期是2p,而单极性倍频是p,周期缩短一半,频率增加一倍。
2、从H桥输出的波形来看,当载波和相位为0和180°的正弦波比较时,会分别产生上图示波形,两个波形分别作用到H桥的两个桥臂上时,H桥的输出的波形就是两个波形的差,即图1的波形减去图2的波形等于图3的波形,从输出的波形上来看,在同一个周期内,开关次数是桥臂PWM的2倍,因此倍频在这里,当桥臂输入10KHz的SPWM时,H桥就能输出20KHz的频率。再看下面这张图就更明了了。
优点:
1、在相同的载波频率下能输出更高的频率,使得后级的LC电路中的电感可以更小,因此体积也会更小,成本更低。
2、输出的高频谐波含量也会更少
[ 结 语 ]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三种SPWM的分类及其输出的波形和优缺点,下面我在仿真中实现这三种波形,并观测其T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