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第6天:ResNet深度残差网络

简介: 深度学习第6天:ResNet深度残差网络

什么是ResNet

ResNet是一种用于图像识别的深度残差网络,是卷积神经网络的一种重要模型,ResNet开创性地引入了残差连接,解决了深层网络在训练过程中梯度弥散的问题,使深层模型的训练更加简便,同时也验证了随着网络层次的加深模型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

模型结构

整体架构

ResNet有许多模型:如ResNet34, ResNet50,不过这些基本上都是根据层数来命名的,ResNet网络模型一般是开始有一层卷积层来提取图像特征,再经过池化,然后进入残差块中(ResNet的主要结构),最后再经过池化层与全连接层被输出出来,下图是一个ResNet34的模型示意图

残差块

下面是resnet的关键结构——残差块,它由两个卷积层和一个直连通路组成右侧曲线被称为直连通路,直连通路有助于解决梯度消失的问题,因为此时当神经网络反向传播求权重时,因为这个多项式即使前一部分的梯度消失了,后一部分还能保证梯度的存在

模型特性

  • 直连通路的存在使得模型可以保留原始数据信息,同时可以解决梯度弥散的问题(梯度消失)
  • 可以通过堆叠增加网络层数,不过当模型过于深时,性能可能下降,经原作者试验,在1000层左右的范围内,模型性能随层数增加而增加
  • 直连通路的结果与卷积层结果直接相加,使得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只需要拟合不同层网络输出值与输入值的残差值,而无需直接拟合网络输出值,大大降低了模型学习的难度,有助于模型的收敛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 ResNet 模型中,有以下主要组件:

  • 卷积层(Conv2D):模型开始的卷积层,用于提取图像特征。
  • 最大池化层(MaxPool):提取图像中显著的特征
  • 4 个残差块(residual_block):每个残差块包括两个卷积层。
  • 全局平均池化层(GlobalAveragePooling2D):用于将每个通道的特征平均化,产生一个固定大小的输出。
  • 全连接层(Dense):输出层,根据任务的不同可能有不同的神经元数量。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keras import layers, Model
def residual_block(x, filters, kernel_size=3, stride=1, conv_shortcut=False):
    shortcut = x
    if conv_shortcut:
        shortcut = layers.Conv2D(filters, kernel_size=1, strides=stride, padding='same')(shortcut)
        shortcut = layers.BatchNormalization()(shortcut)
    x = layers.Conv2D(filters, kernel_size, strides=stride, padding='same')(x)
    x = layers.BatchNormalization()(x)
    x = layers.Activation('relu')(x)
    x = layers.Conv2D(filters, kernel_size, padding='same')(x)
    x = layers.BatchNormalization()(x)
    x = layers.add([x, shortcut])
    x = layers.Activation('relu')(x)
    return x
def resnet(input_shape, num_classes=10):
    inputs = tf.keras.Input(shape=input_shape)
    x = layers.Conv2D(64, 7, strides=2, padding='same')(inputs)
    x = layers.BatchNormalization()(x)
    x = layers.Activation('relu')(x)
    x = layers.MaxPooling2D(3, strides=2, padding='same')(x)
    x = residual_block(x, 64)
    x = residual_block(x, 64)
    x = residual_block(x, 128, stride=2)
    x = residual_block(x, 128)
    x = residual_block(x, 256, stride=2)
    x = residual_block(x, 256)
    x = residual_block(x, 512, stride=2)
    x = residual_block(x, 512)
    x = layers.GlobalAveragePooling2D()(x)
    x = layers.Dense(num_classes, activation='softmax')(x)
    model = Model(inputs, x)
    return model
# 创建ResNet模型
model = resnet(input_shape=(224, 224, 3), num_classes=1000)
# 打印模型概要
model.summary()

感谢阅读,觉得有用的话就订阅下《深度学习》专栏吧,有错误也欢迎指出

目录
打赏
0
1
1
0
5
分享
相关文章
猫狗宠物识别系统Python+TensorFlow+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卷积网络算法
宠物识别系统使用Python和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基于37种常见猫狗数据集训练高精度模型,并保存为h5格式。通过Django框架搭建Web平台,用户上传宠物图片即可识别其名称,提供便捷的宠物识别服务。
477 55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眼疾识别系统实现~人工智能+卷积网络算法
眼疾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4种常见的眼疾图像数据集(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和正常眼睛) 再使用通过搭建的算法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保存为为本地h5格式文件。最后使用Django框架搭建了一个Web网页平台可视化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眼疾图片识别其名称。
264 5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眼疾识别系统实现~人工智能+卷积网络算法
PyTorch生态系统中的连续深度学习:使用Torchdyn实现连续时间神经网络
神经常微分方程(Neural ODEs)是深度学习领域的创新模型,将神经网络的离散变换扩展为连续时间动力系统。本文基于Torchdyn库介绍Neural ODE的实现与训练方法,涵盖数据集构建、模型构建、基于PyTorch Lightning的训练及实验结果可视化等内容。Torchdyn支持多种数值求解算法和高级特性,适用于生成模型、时间序列分析等领域。
211 77
PyTorch生态系统中的连续深度学习:使用Torchdyn实现连续时间神经网络
基于MobileNet深度学习网络的MQAM调制类型识别matlab仿真
本项目基于Matlab2022a实现MQAM调制类型识别,使用MobileNet深度学习网络。完整程序运行效果无水印,核心代码含详细中文注释和操作视频。MQAM调制在无线通信中至关重要,MobileNet以其轻量化、高效性适合资源受限环境。通过数据预处理、网络训练与优化,确保高识别准确率并降低计算复杂度,为频谱监测、信号解调等提供支持。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害虫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害虫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12种常见的害虫种类数据集【"蚂蚁(ants)", "蜜蜂(bees)", "甲虫(beetle)", "毛虫(catterpillar)", "蚯蚓(earthworms)", "蜚蠊(earwig)", "蚱蜢(grasshopper)", "飞蛾(moth)", "鼻涕虫(slug)", "蜗牛(snail)", "黄蜂(wasp)", "象鼻虫(weevil)"】 再使用通过搭建的算法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保存为为本地h5格式文件。最后使用Djan
87 1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害虫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基于MobileNet深度学习网络的活体人脸识别检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主要介绍一种基于MobileNet深度学习网络的活体人脸识别检测技术及MQAM调制类型识别方法。完整程序运行效果无水印,需使用Matlab2022a版本。核心代码包含详细中文注释与操作视频。理论概述中提到,传统人脸识别易受非活体攻击影响,而MobileNet通过轻量化的深度可分离卷积结构,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提升检测效率。活体人脸与非活体在纹理和光照上存在显著差异,MobileNet可有效提取人脸高级特征,为无线通信领域提供先进的调制类型识别方案。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蘑菇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蘑菇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9种常见的蘑菇种类数据集【"香菇(Agaricus)", "毒鹅膏菌(Amanita)", "牛肝菌(Boletus)", "网状菌(Cortinarius)", "毒镰孢(Entoloma)", "湿孢菌(Hygrocybe)", "乳菇(Lactarius)", "红菇(Russula)", "松茸(Suillus)"】 再使用通过搭建的算法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保存为为本地h5格式文件。最后使用Django框架搭建了一个Web网页平台可视化操作界面,
126 11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蘑菇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基于yolov4深度学习网络的排队人数统计系统matlab仿真,带GUI界面
本项目基于YOLOv4深度学习网络,利用MATLAB 2022a实现排队人数统计的算法仿真。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系统能自动、准确地检测和统计监控画面中的人数,适用于银行、车站等场景,优化资源分配和服务管理。核心程序包含多个回调函数,用于处理用户输入及界面交互,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仿真结果无水印,操作步骤详见配套视频。
98 18
基于yolov4深度学习网络的公共场所人流密度检测系统matlab仿真,带GUI界面
本项目使用 MATLAB 2022a 进行 YOLOv4 算法仿真,实现公共场所人流密度检测。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将图像划分为多个网格进行目标检测和识别,最终计算人流密度。核心程序包括图像和视频读取、处理和显示功能。仿真结果展示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27 31
基于GoogleNet深度学习网络的手语识别算法matlab仿真
本项目展示了基于GoogleNet的深度学习手语识别算法,使用Matlab2022a实现。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识别手语手势,如"How are you"、"I am fine"、"I love you"等。核心在于Inception模块,通过多尺度处理和1x1卷积减少计算量,提高效率。项目附带完整代码及操作视频。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