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识别Python+深度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简介: 鱼类识别Python+深度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一、介绍

鱼类识别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编程语言开发,通过收集常见的30种鱼类('墨鱼', '多宝鱼', '带鱼', '石斑鱼', '秋刀鱼', '章鱼', '红鱼', '罗非鱼', '胖头鱼', '草鱼', '银鱼', '青鱼', '马头鱼', '鱿鱼', '鲇鱼', '鲈鱼', '鲍鱼', '鲑鱼', '鲢鱼', '鲤鱼', '鲫鱼', '鲳鱼', '鲷鱼', '鲽鱼', '鳊鱼', '鳗鱼', '黄鱼', '黄鳝', '黑鱼', '龙头鱼')图片作为数据集,然后使用TensorFlow搭建ResNet50算法网络模型,通过对数据集进行处理后进行模型迭代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H5模型文件。并基于Django框架开发网页端平台,实现用户在网页上上传一张鱼类图片识别其名称。

二、效果图片

img_01_07_13_36_35

img_01_07_13_36_44

img_01_07_13_37_07

三、演示视频 and 完整代码

视频+代码:https://www.yuque.com/ziwu/yygu3z/faw6kga47czostik

四、TensorFlow图像分类介绍

TensorFlow是一个由Google开发的开源机器学习库,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深度学习项目,尤其在图像分类和识别方面表现出色。在图像分类任务中,TensorFlow利用其强大的神经网络算法,能够训练模型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图像和对象。
图像分类是一个将图像分配到不同类别(例如猫、狗、车等)的过程。TensorFlow通过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图像的深度学习模型,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CNN通过模拟人类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来识别图像中的模式和特征,如边缘、形状和纹理。
在实践中,首先需要大量的图像数据集来训练模型。训练过程包括输入图像,让网络通过其层次结构提取特征,并使用这些特征来预测图像的类别。随着训练的进行,模型逐渐学会区分不同类别的图像。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TensorFlow图像分类示例代码。这个示例使用了TensorFlow的高级API——tf.keras,来构建一个简单的CNN模型,用于分类MNIST手写数字数据集: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keras.datasets import mnist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Conv2D, Flatten

# 加载数据集
(train_images, train_labels), (test_images, test_labels) = mnist.load_data()

# 归一化图像数据
train_images = train_images.reshape((60000, 28, 28, 1)) / 255.0
test_images = test_images.reshape((10000, 28, 28, 1)) / 255.0

# 构建模型
model = Sequential([
    Conv2D(28, kernel_size=(3,3), input_shape=(28,28,1)),
    Flatten(),
    Dense(128, activation='relu'),
    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训练模型
model.fit(train_images, train_labels, epochs=10)

# 评估模型
model.evaluate(test_images, test_labels)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首先导入了必要的TensorFlow模块。然后,我们加载并准备了MNIST手写数字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了大量的手写数字图像及其对应的标签。接着,我们构建了一个简单的CNN模型,包括卷积层、扁平化层和全连接层。之后,我们编译并训练模型,并在测试集上评估其性能。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TensorFlow在图像分类任务上的强大和便利。

目录
相关文章
|
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从理论到实践
【10月更文挑战第35天】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深度学习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成为科技界的宠儿。其中,卷积神经网络(CNN)作为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图像识别和视频分析等领域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介绍CNN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实际代码示例,带领读者从零开始构建一个简单的CNN模型,探索其在图像分类任务中的应用。通过本文,读者不仅能够理解CNN背后的数学原理,还能学会如何利用现代深度学习框架实现自己的CNN模型。
|
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框架/工具
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及其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36天】探索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神秘面纱,揭示其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威力。本文将带你了解CNN的核心概念,并通过实际代码示例,展示如何构建和训练一个简单的CNN模型。无论你是深度学习的初学者还是希望深化理解,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垃圾识别系统】实现~TensorFlow+人工智能+算法网络
垃圾识别分类系统。本系统采用Python作为主要编程语言,通过收集了5种常见的垃圾数据集('塑料', '玻璃', '纸张', '纸板', '金属'),然后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通过对图像数据集进行多轮迭代训练,最后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文件。然后使用Django搭建Web网页端可视化操作界面,实现用户在网页端上传一张垃圾图片识别其名称。
26 0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垃圾识别系统】实现~TensorFlow+人工智能+算法网络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手写数字识别】Python+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算法模型
手写数字识别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深度学习TensorFlow框架,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通过对数据集进行训练,最后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并基于Flask框架,开发网页端操作平台,实现用户上传一张图片识别其名称。
21 0
【手写数字识别】Python+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算法模型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蔬菜识别】系统实现~Python+人工智能+TensorFlow+算法模型
蔬菜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编程语言,通过收集了8种常见的蔬菜图像数据集('土豆', '大白菜', '大葱', '莲藕', '菠菜', '西红柿', '韭菜', '黄瓜'),然后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通过多轮迭代训练最后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文件。在使用Django开发web网页端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蔬菜图片识别其名称。
25 0
基于深度学习的【蔬菜识别】系统实现~Python+人工智能+TensorFlow+算法模型
|
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深入解析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
深入解析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
25 0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框架/工具
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及其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7天】本文将深入探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如何在图像识别领域中大放异彩。我们将从CNN的核心组件出发,逐步解析其工作原理,并通过一个实际的代码示例,展示如何利用Python和深度学习框架实现一个简单的图像分类模型。文章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入门路径,同时为有经验的开发者提供一些深入理解的视角。
|
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网络架构
为什么卷积现在不火了:CNN研究热度降温的深层原因分析
纵观近年的顶会论文和研究热点,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CNN相关的研究论文正在减少,曾经的"主角"似乎正逐渐淡出研究者的视野。
32 11
为什么卷积现在不火了:CNN研究热度降温的深层原因分析
|
2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及其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深度学习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卷积神经网络(CNN)。通过分析CNN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图像识别、语音处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我们不仅能够理解其背后的技术原理,还能把握其在现实世界问题解决中的强大能力。文章将用浅显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CNN的世界,揭示这一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
3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深入理解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从原理到实践
【10月更文挑战第14天】深入理解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从原理到实践
8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