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Promise的链式调用是指在一个Promise对象上连续调用多个then方法的过程。通过链式调用,可以将多个异步操作按照顺序执行,并且可以在每个操作完成后处理返回的结果。
- 当使用Promise进行链式调用时,每个then方法都可以接收两个参数:一个是成功回调函数,一个是失败回调函数。成功回调函数用于处理上一个Promise对象的成功状态,而失败回调函数用于处理上一个Promise对象的失败状态。
- 在链式调用中,每个then方法都会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对象。这个新的Promise对象的状态和值取决于上一个Promise对象的状态和值以及当前then方法中的回调函数返回值。
- 如果在某个then方法中返回了一个普通值(非Promise对象),那么新的Promise对象会立即进入成功状态,并且其值为这个普通值。
- 如果在某个then方法中返回了一个Promise对象,那么新的Promise对象会等待这个返回的Promise对象进入完成状态(即成功或失败),然后根据返回的结果进入相应的状态。
示例一
下面是一个更详细的例子来说明Promise链式调用:
functionasyncOperation1() { returnnew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Operation 1 completed'); }, 1000); }); } functionasyncOperation2() { returnnew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Operation 2 completed'); }, 2000); }); } functionasyncOperation3() { returnnew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Operation 3 completed'); }, 1500); }); } asyncOperation1() .then(result1=> { console.log(result1); returnasyncOperation2(); }) .then(result2=> { console.log(result2); returnasyncOperation3(); }) .then(result3=> { console.log(result3); console.log('All operations completed'); }) .catch(error=> { console.error('An error occurred:', error); });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三个异步操作函数asyncOperation1
、asyncOperation2
和asyncOperation3
,它们分别模拟了三个异步操作。
- 我们调用
asyncOperation1()
来开始链式调用。在第一个then方法中,我们打印出了第一个操作的结果,并返回了asyncOperation2()
的Promise对象。 - 在第二个then方法中,我们打印出了第二个操作的结果,并返回了
asyncOperation3()
的Promise对象。 - 在第三个then方法中,我们打印出了第三个操作的结果,并输出了所有操作完成的消息。
- 如果在整个链式调用过程中发生了错误(比如某个异步操作失败),则会跳过后续的then方法,直接进入最近的catch方法。在catch方法中可以处理错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通过链式调用,我们可以按照顺序执行多个异步操作,并在每个操作完成后处理返回的结果。这样可以避免回调地狱,并且使代码更加清晰和易读。同时,通过使用catch方法可以捕获和处理错误,提高代码的健壮性。
示例二
链式调用在处理异步操作的场景中非常有用,可以实现一系列操作的顺序执行和错误处理。对于尝试请求事件,失败继续请求,失败n次后不再请求的场景,可以通过链式调用来实现。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来说明如何使用Promise链式调用来实现这个场景:
functionmakeRequest() { returnnewPromise((resolve, reject) => { // 模拟请求setTimeout(() => { // 假设请求成功constsuccess=Math.random() <0.3; if (success) { resolve('Request succeeded'); } else { reject('Request failed'); } }, 1000); }); } functionretryRequest(maxAttempts) { letattempts=0; functiontryRequest() { attempts++; returnmakeRequest().catch(error=> { console.error(`Attempt ${attempts}failed: ${error}`); if (attempts<maxAttempts) { console.log('Retrying...'); returntryRequest(); } else { thrownewError(`Max attempts reached (${maxAttempts})`); } }); } returntryRequest(); } retryRequest(3) .then(result=>console.log(result)) .catch(error=>console.error(error));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makeRequest
函数来模拟一个异步请求。这个函数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模拟了请求成功和失败的情况。
- 我们定义了
retryRequest
函数来尝试多次请求。这个函数接收一个参数maxAttempts
表示最大尝试次数。在tryRequest
函数中,我们使用递归调用makeRequest
函数,并在请求失败时进行错误处理。 - 如果请求失败且尝试次数小于最大尝试次数,我们会打印错误信息并进行重试。重试的方式是通过返回
tryRequest()
来实现的,这样就形成了链式调用。如果尝试次数达到最大尝试次数,则抛出一个错误。 - 我们调用
retryRequest(3)
来开始链式调用。在then方法中,打印出了请求成功的结果;在catch方法中,打印出了最终的错误信息。
通过使用Promise链式调用和递归调用,在请求失败时可以进行重试,并且可以控制最大尝试次数。这样可以实现在失败后继续请求,但达到一定次数后不再请求的逻辑。
总结
- then方法必定会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
可理解为后续处理也是一个任务
- 新任务的状态取决于后续处理:
- 若没有相关的后续处理,新任务的状态和前任务一致,数据为前任务的数据
- 若有后续处理但还未执行,新任务挂起。
- 若后续处理执行了,则根据后续处理的情况确定新任务的状态
- 后续处理执行无错,新任务的状态为完成,数据为后续处理的返回值
- 后续处理执行有错,新任务的状态为失败,数据为异常对象
- 后续执行后返回的是一个任务对象,新任务的状态和数据与该任务对象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