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和算法】盛最多水的容器

简介: 给定一个长度为n的整数数组height。有n条垂线,第i条线的两个端点是(i, 0)和(i, height[i])。找出其中的两条线,使得它们与x轴共同构成的容器可以容纳最多的水。返回容器可以储存的最大水量。说明:你不能倾斜容器。

其他系列文章导航

Java基础合集

数据结构与算法合集

设计模式合集

多线程合集

分布式合集

ES合集


文章目录

其他系列文章导航

文章目录

前言

一、题目描述

二、题解

2.1 方法一:暴力枚举

2.2 方法二:双指针

三、代码

3.1 方法一:暴力枚举

3.2 方法二:双指针

四、复杂度分析

4.1 方法一:暴力枚举

4.2 方法二:双指针


前言

这是力扣的 11 题,难度为中等,解题方案有很多种,本文讲解我认为最奇妙的两种。


一、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整数数组 height 。有 n 条垂线,第 i 条线的两个端点是 (i, 0)(i, height[i])

找出其中的两条线,使得它们与 x 轴共同构成的容器可以容纳最多的水。

返回容器可以储存的最大水量。

说明:你不能倾斜容器。

示例 1:

image.gif编辑

输入:[1,8,6,2,5,4,8,3,7]

输出:49

解释:图中垂直线代表输入数组 [1,8,6,2,5,4,8,3,7]。在此情况下,容器能够容纳水(表示为蓝色部分)的最大值为 49。

示例 2:

输入:height = [1,1]

输出:1


提示:

    • n == height.length
    • 2 <= n <= 105
    • 0 <= height[i] <= 104

    二、题解

    2.1 方法一:暴力枚举

    思路与算法:

    顾名思义,暴力枚举,设定两个循环。

      • 第一个循环,循环左挡板。
      • 第二个循环,循环右挡板。

      每次计算 area ,存入 maxArea 。

      面积公式:S(i,j)=min(h[ i ] ,h[ j ])×(j−i)

      2.2 方法二:双指针

      思路与算法:

      在每个状态下,无论长板或短板向中间收窄一格,都会导致水槽 底边宽度 −1 变短:

        • 若向内 移动短板 ,水槽的短板 min(h[i],h[j]) 可能变大,因此下个水槽的面积 可能增大 。
        • 若向内 移动长板 ,水槽的短板 min(h[i],h[j]) 不变或变小,因此下个水槽的面积 一定变小 。

        因此,初始化双指针分列水槽左右两端,循环每轮将短板向内移动一格,并更新面积最大值,直到两指针相遇时跳出;即可获得最大面积。

        算法流程

          1. 初始化: 双指针 i , j 分列水槽左右两端;
          2. 循环收窄: 直至双指针相遇时跳出;
          3. 更新面积最大值 res ;
          4. 选定两板高度中的短板,向中间收窄一格;
          5. 返回值: 返回面积最大值 res 即可;

          三、代码

          3.1 方法一:暴力枚举

          Java版本: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Area(int[] height) {
                  int n = height.length, max = 0, area;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n; j++) {
                          area = Math.min(height[i], height[j]) * (j - i);
                          if (area > max) max = area;
                      }
                  }
                  return max;
              }
          }

          image.gif

          C++版本: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Area(vector<int>& height) {
                  int n = height.size(), maxArea = 0;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i + 1; j < n; j++) {
                          int area = min(height[i], height[j]) * (j - i);
                          maxArea = max(maxArea, area);
                      }
                  }
                  return maxArea;
              }
          };

          image.gif

          Python版本:

          class Solution:
              def maxArea(self, height: List[int]) -> int:
                  n = len(height)
                  max_area = 0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i+1, n):
                          area = min(height[i], height[j]) * (j - i)
                          max_area = max(max_area, area)
                  return max_area

          image.gif

          3.2 方法二:双指针

          Java版本(易懂版):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Area(int[] height) {
                  int i = 0, j = height.length - 1, max = 0, area;
                  while (i != j) {
                      area = Math.min(height[i], height[j]) * (j - i);
                      if (area > max) max = area;
                      if (height[i] < height[j]) {
                          i++;
                      } else {
                          j--;
                      }
                  }
                  return max;
              }
          }

          image.gif

          Java版本(优化版):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Area(int[] height) {
                  int i = 0, j = height.length - 1, max = 0;
                  while (i != j) {
                      max = height[i] < height[j] ?
                              Math.max(max, (j - i) * height[i++]) : Math.max(max, (j - i) * height[j--]);
                  }
                  return max;
              }
          }

          image.gif

          C++版本: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Area(vector<int>& height) {
                  int i = 0, j = height.size() - 1, max_area = 0;
                  while (i < j) {
                      max_area = max(max_area, (j - i) * min(height[i], height[j]));
                      if (height[i] < height[j]) {
                          i++;
                      } else {
                          j--;
                      }
                  }
                  return max_area;
              }
          };

          image.gif

          Python版本:

          class Solution:
              def maxArea(self, height: List[int]) -> int:
                  i, j, max_area = 0, len(height) - 1, 0
                  while i < j:
                      max_area = max(max_area, (j - i) * min(height[i], height[j]))
                      if height[i] < height[j]:
                          i += 1
                      else:
                          j -= 1
                  return max_area

          image.gif


          四、复杂度分析

          4.1 方法一:暴力枚举

            • 时间复杂度 O(N^2)
            • 空间复杂度 O(1)

            4.2 方法二:双指针

              • 时间复杂度 O(N) : 双指针遍历一次底边宽度 N 。
              • 空间复杂度 O(1) : 变量 i , j , res 使用常数额外空间。
              目录
              相关文章
              |
              26天前
              |
              算法 数据处理 C语言
              C语言中的位运算技巧,涵盖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实用技巧及示例代码,并讨论了位运算的性能优势及其与其他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结合
              本文深入解析了C语言中的位运算技巧,涵盖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实用技巧及示例代码,并讨论了位运算的性能优势及其与其他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结合,旨在帮助读者掌握这一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
              38 1
              |
              2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K-means聚类算法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一种聚类方法,通过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簇来简化数据结构
              K-means聚类算法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一种聚类方法,通过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簇来简化数据结构。本文介绍了K-means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初始化、数据点分配与簇中心更新等步骤,以及如何在Python中实现该算法,最后讨论了其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96 4
              |
              2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细节篇之最短路径问题:Dijkstra和Floyd算法详细描述,java语言实现。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Dijkstra和Floyd算法,这两种算法分别用于解决单源和多源最短路径问题,并且提供了Java语言的实现代码。
              94 3
              数据结构与算法细节篇之最短路径问题:Dijkstra和Floyd算法详细描述,java语言实现。
              |
              3天前
              |
              存储 运维 监控
              探索局域网电脑监控软件:Python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巧妙结合
              在数字化时代,局域网电脑监控软件成为企业管理和IT运维的重要工具,确保数据安全和网络稳定。本文探讨其背后的关键技术——Python中的算法与数据结构,如字典用于高效存储设备信息,以及数据收集、异常检测和聚合算法提升监控效率。通过Python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实现基本监控功能,帮助读者理解其工作原理并激发技术兴趣。
              41 20
              |
              27天前
              |
              存储 算法 搜索推荐
              Python 中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关系
              数据结构是算法的载体,算法是对数据结构的操作和运用。它们共同构成了计算机程序的核心,对于提高程序的质量和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26天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算法
              Python 中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优化策略
              Python中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如何进行优化?
              |
              1月前
              |
              算法
              数据结构之路由表查找算法(深度优先搜索和宽度优先搜索)
              在网络通信中,路由表用于指导数据包的传输路径。本文介绍了两种常用的路由表查找算法——深度优先算法(DFS)和宽度优先算法(BFS)。DFS使用栈实现,适合路径问题;BFS使用队列,保证找到最短路径。两者均能有效查找路由信息,但适用场景不同,需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文中还提供了这两种算法的核心代码及测试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102 23
              |
              1月前
              |
              算法
              数据结构之蜜蜂算法
              蜜蜂算法是一种受蜜蜂觅食行为启发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蜜蜂的群体智能来解决优化问题。本文介绍了蜜蜂算法的基本原理、数据结构设计、核心代码实现及算法优缺点。算法通过迭代更新蜜蜂位置,逐步优化适应度,最终找到问题的最优解。代码实现了单链表结构,用于管理蜜蜂节点,并通过适应度计算、节点移动等操作实现算法的核心功能。蜜蜂算法具有全局寻优能力强、参数设置简单等优点,但也存在对初始化参数敏感、计算复杂度高等缺点。
              60 20
              |
              26天前
              |
              并行计算 算法 测试技术
              C语言因高效灵活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本文探讨了优化C语言程序性能的策略,涵盖算法优化、代码结构优化、内存管理优化、编译器优化、数据结构优化、并行计算优化及性能测试与分析七个方面
              C语言因高效灵活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本文探讨了优化C语言程序性能的策略,涵盖算法优化、代码结构优化、内存管理优化、编译器优化、数据结构优化、并行计算优化及性能测试与分析七个方面,旨在通过综合策略提升程序性能,满足实际需求。
              57 1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C++
              数据结构之鲸鱼算法
              鲸鱼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是由伊朗研究员Seyedali Mirjalili于2016年提出的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全局优化算法,灵感源自鲸鱼捕食时的群体协作行为。该算法通过模拟鲸鱼的围捕猎物和喷出气泡网的行为,结合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策略,有效解决了复杂问题的优化需求。其应用广泛,涵盖函数优化、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等领域。鲸鱼算法以其简单直观的特点,成为初学者友好型的优化工具,但同时也存在参数敏感、可能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供的C++代码示例展示了算法的基本实现和运行过程。
              5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