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系统聚类

简介: SPSS系统聚类

前言:

本专栏参考教材为《SPSS22.0从入门到精通》,由于软件版本原因,部分内容有所改变,为适应软件版本的变化,特此创作此专栏便于大家学习。本专栏使用软件为:SPSS25.0

本专栏所有的数据文件请点击此链接下载:SPSS数据分析专栏附件


1.系统聚类

系统聚类是一种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数据点逐渐合并成聚类的方法。它不需要预先确定聚类的数目,而是通过构建聚类树或者聚类图来表示数据点的层次聚类结构,从而能够同时得到不同层次的聚类结果。系统聚类通常分为凝聚式(Agglomerative)分裂式(Divisive)两种方法,一般而言,凝聚式更为常见。

凝聚式层次聚类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每个数据点作为一个独立的簇,然后在每一步中找到距离最近的两个簇,并将它们合并成一个新的簇,重复该过程直到满足某种停止规则为止。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聚类层次的树状结构,可以通过树状图或者树状热图来表示。这种方法通常需要计算所有数据点两两之间的距离,因而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计算复杂度较高。

系统聚类具有以下优点:

1. 不需要预先指定聚类的数目,能够自动得到不同层次的聚类结果。

2. 能够提供丰富的聚类结构信息,例如可以展示不同层次的聚类结果和簇之间的关系。

然而,系统聚类也存在一些缺点:

1. 计算复杂度较高,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需要计算两两数据点间的距离。

2. 对噪声和异常值敏感。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聚类常常用于探索数据的内在结构、发现不同层次的聚类模式,以及辅助决策者理解数据。

2.SPSS实现

(1)打开“data10-02”数据文件,选择“分析”——“分类”——“系统聚类”,弹出下图所示的对话框。

(2)按照下图所示设置对应选项。

(3) 单击“统计”按钮,弹出“系统聚类:统计”对话框,按照下图所示设置对应选项,然后单击继续返回主对话框。

(4) 单击“方法”按钮,弹出下图所示的对话框,选项按照系统默认,单击继续。

(5) 单击“绘图”按钮,弹出“系统聚类分析:图”对话框,按照下图设置对应选项,然后单击继续返回主对话框。

(6) 单击“保存”按钮,弹出“系统聚类分析:保存”对话框,按照下图设置对应选项,然后单击继续返回主对话框。

(7)完成所有设置后,单击确定。

3.结果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
|
存储
RandomAccessFile实现文件分割、合并
RandomAccessFile实现文件分割、合并
275 0
|
数据挖掘
【SPSS】回归分析详细操作教程(附案例实战)(下)
【SPSS】回归分析详细操作教程(附案例实战)
1509 0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深入理解MySQL索引:从原理到最佳实践
深入理解MySQL索引:从原理到最佳实践
1198 0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自然语言处理 (NLP) 的 5 个步骤
自然语言处理 (NLP) 的 5 个步骤
自然语言处理 (NLP) 的 5 个步骤
|
Python Windows
02-pycharm详细安装教程(大妈看了都会)
02-pycharm详细安装教程(大妈看了都会)
630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构建未来:AI在个性化教育中的应用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本文探讨了AI如何通过个性化学习路径、智能辅导和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为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我们分析了当前AI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文章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技术开发者提供一个关于AI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全面视角,以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310 5
|
Python
Django日志配置(4)
【7月更文挑战第4天】在Django中配置日志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在 setting 文件中添加配置项,系统会自动生成相应的日志文件,也可以配置调试时显示内容,报错发送邮件等操作。
149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构建未来:AI在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中的应用
【4月更文挑战第29天】 随着人工智能(AI)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由数据驱动的变革。本文聚焦于AI技术在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其如何通过精准分析学习者的行为和表现来优化教学策略和内容。我们展示了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学习成果、识别学习障碍以及提供即时反馈的潜力。文章还讨论了实施个性化学习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隐私保护和技术整合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十五)(3)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十五)
390 2
PyTorch 2.2 中文官方教程(十五)(3)
|
运维 前端开发 Unix
用Go实现Ping操作
**摘要:** 本文介绍了 Ping 操作的原理和用途,并展示了如何用 Go 语言实现一个简单的 Ping 工具。Ping 是一个用于测试网络连接可达性和测量往返时间(RTT)的工具,常用于网络故障排查和监测网络稳定性。文中详细讲解了 ICMP 报文的结构,以及如何构建和发送 ICMP 请求报文,包括设置类型、代码、校验和、ID 和序列号等。通过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编写 Go 代码实现 Ping 功能,包括计算校验和、设置超时、发送和接收数据包等步骤。
189 5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