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虚拟化简介及虚拟化的分类讲解(图文解释 超详细)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500CU*H 100GB 3个月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 MaxCompute,50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虚拟化简介及虚拟化的分类讲解(图文解释 超详细)

一、虚拟化简介

1:什么是虚拟化

虚拟化是指计算机元件在虚拟的基础上而不是在真实的、独立的物理硬件基础上运行。这种以优化资源、简化软件的重新配置过程为目的的解决方案就是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架构就是在一个物理硬件机器上同时运行多个不同应用的独立的虚拟系统,这些同时运行的虚拟系统由Hyperviser来控制,虚拟机被称为guest,Hypervisor不仅可以提供虚拟系统资源,进行主机/虚拟机之间的调度,而且可以提供虚拟机间的通信

可以分为以下三个过程

研发与测试

服务器合并

高级虚拟主机

2:虚拟化的发展历史

1:虚拟化技术的萌芽

20世纪60年代美国计算机学界提出了虚拟技术的思想

2:虚拟化技术的雏形

首次出现虚拟化技术是在20世纪年代,当时的应用是使用虚拟化对稀有而昂贵的资源-大型计算机硬件的分区

3:虚拟化标准的提出

1974年,提出了一组称为虚拟化准则的充分条件,满足条件的控制程序可以被称为VMM

3:虚拟化带来的好处

与传统IT资源分配的应用方式相比,使用虚拟化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整合服务器可以将公用的基础架构资源聚合到资源池中,打破原有的一台服务器一个应用的模式,为了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虚拟化把一个硬件虚拟成多个硬件,这里的一个硬件指的不是一个个体,而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一组资源。使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动态调用空闲资源,减小服务器规模,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2:降低成本 节能减排

通过使用虚拟化,可以使所需的服务器以及相关IT硬件的数量变少,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占地空间,同时也能减少电力和散热需求

3:统一管理

虚拟化系统将资源整合,在管理上十分方便,在升级时只需添加动作,避开传统的进行容量规划,定制服务器,安装硬件等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提高安全性

用户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模拟出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在虚拟系统下的各个子系统互相独立,即使一个子系统遭受攻击而崩溃,也不会对其他系统造成影响,而且在使用备份机制后,子系统在遭受攻击后可以被快速的恢复,同时可以避免不同系统造成的不兼容性

二、虚拟化的分类

 实际上,我们通常所说的虚拟化技术是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而除此之外,还有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以及应用虚拟化等。

1、服务器虚拟化    

服务器虚拟化通过区分资源的优先次序,并随时随地地将服务器资源分配给最需要它们的工作负载来简化管理和提高效率,从而减少为单个工作负载峰值而储备的资源。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用户可以动态地启用虚拟服务器(虚拟机)。

x86服务器的虚拟化技术

完全虚拟化

使用Hypervisor在VM和底层硬件之间建立一个抽象层,Hypervisor捕获CPU指令,为指令访问硬件控制器和外设充当中介

准虚拟化

改动客户操作系统,让它以为自己运行在虚拟环境下,能够与Hypervisor协同工作,性能高

操作系统层虚拟化

在操作系统层面增添虚拟服务器功能

2:网络虚拟化

网络虚拟化将不同网络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结合成一个虚拟的整体,通常包括虚拟局域网和虚拟专用网。

虚拟专用网络(VPN)是在大型网络中的不同计算机通过加密连接而组成的虚拟网络,具有类似局域网的功能,虚拟专用网帮助管理员维护IT环境,防止来自内网或者外网中的威胁,使用户能够快速,安全的访问应用程序和数据

3:存储虚拟化

存储虚拟化就是把各种不同的存储设备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使用,从而得到一个容量很大的“存储池”,可以给各种服务器进行灵活的使用,并且数据可以在各存储设备间灵活转移。

存储虚拟化的基本概念是将实际的物理存储实体与存储的逻辑表示分离开来,应用服务器只与分配给它们的逻辑卷(或称虚卷)打交道,而不用关心其数据是在哪个物理存储实体上。

存储虚拟化技术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种方式来实现。

4:应用虚拟化

应用虚拟化通常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应用软件的虚拟化,二是桌面的虚拟化。        

应用软件虚拟化,就是将应用软件从操作系统中分离出来,通过压缩后的可执行文件夹来运行,而不必需要任何设备驱动程序或者与用户的文件系统相连;

桌面虚拟化技术是把应用程序的人机交互逻辑(应用程序界面、键盘及鼠标的操作、音频输入输出、读卡器、打印输出等)与计算逻辑隔离开来,客户端无需安装软件,通过网络连接到应用服务器上,计算逻辑从本地迁移到后台的服务器完成,实现应用的快速交付和统一管理。

5:技术比较

下图是四种虚拟化技术的比较,其中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应用虚拟化中的桌面虚拟化技术相对成熟,也是使用较多的技术

创作不易 觉得有帮助请点赞关注收藏~~~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本实验围绕社交用户发布的文章做了详尽的分析,通过分析能得到用户群体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理位置分布,以及热门话题的热度。
SaaS 模式云数据仓库必修课
本课程由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和阿里云大数据团队共同出品,是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课程。本课程由阿里云资深产品和技术专家们从概念到方法,从场景到实践,体系化的将阿里巴巴飞天大数据平台10多年的经过验证的方法与实践深入浅出的讲给开发者们。帮助大数据开发者快速了解并掌握SaaS模式的云原生的数据仓库,助力开发者学习了解先进的技术栈,并能在实际业务中敏捷的进行大数据分析,赋能企业业务。 通过本课程可以了解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功能及典型适用场景,可应用MaxCompute实现数仓搭建,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适合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 大量数据需要处理、存储和管理,需要搭建数据仓库?学它! 没有足够人员和经验来运维大数据平台,不想自建IDC买机器,需要免运维的大数据平台?会SQL就等于会大数据?学它! 想知道大数据用得对不对,想用更少的钱得到持续演进的数仓能力?获得极致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更好的性能,以及持续保护数据安全的生产环境?学它! 想要获得灵活的分析能力,快速洞察数据规律特征?想要兼得数据湖的灵活性与数据仓库的成长性?学它! 出品人:阿里云大数据产品及研发团队专家 产品 MaxCompute 官网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odps 
相关文章
|
1天前
|
存储 分布式计算 大数据
大数据与云计算:无缝结合,开启数据新纪元
大数据与云计算:无缝结合,开启数据新纪元
28 11
|
2月前
|
存储 数据挖掘 数据库
虚拟化数据恢复—VMFS简介&误删除虚拟机的数据恢复案例
物理区:物理上连续的磁盘空间,即通常意义上的分区。 本地区:VMFS管理的物理区分为保留区和本地区,前面一部分是保留区,后面部分是本地区。本地区又分为元文件区和数据区。 元文件:与NTFS的元文件类似,属于FS的管理用数据。VMFS有6个元文件:.VH.SF/.FBB.SF/.FDC.SF/.SBC.SF/.PBC.SF/.PB2.SF。 元文件区:6个元文件占用的所有空间,在本地区的前面部分。 数据区:用于存放文件数据。 datastore:在ESX服务器上看到的VMFS存储空间。 LV:logical volume,所指的范围其实和本地区一样,即虚拟化卷。 LVM逻辑卷组:用来管理跨dis
|
2月前
|
安全 Linux KVM
Linux虚拟化技术:从Xen到KVM
Xen和KVM是Linux平台上两种主要的虚拟化技术,各有优缺点和适用场景。通过对比两者的架构、性能、安全性、管理复杂性和硬件依赖性,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适用场景和选择依据。无论是高性能计算、企业虚拟化还是云计算平台,合理选择和配置虚拟化技术是实现高效、稳定和安全IT环境的关键。
120 8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大数据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应用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应用
|
3月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分布式计算
云计算在大数据处理中的优势与挑战
云计算在大数据处理中的优势与挑战
|
3月前
|
存储 安全 虚拟化
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灵活管理的利器
虚拟化技术作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灵活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正逐步改变传统IT架构模式。本文概述了虚拟化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其在数据中心管理、云计算平台、企业信息化建设、科研教育及医疗行业的应用,并探讨了其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289 3
|
3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这四者既有各自独立的技术特征,又能在不同层面上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970 0
|
3月前
|
存储 持续交付 虚拟化
|
4月前
|
存储 Kubernetes 虚拟化
计算机必背单词——云计算和虚拟化
本文介绍了程序员需要掌握的云计算和虚拟化相关技术词汇,包括AWS、Azure、GCP等云服务平台,Docker、Kubernetes等容器技术,以及IaaS、PaaS、SaaS等云服务模型。通过学习这些词汇,希望能拓宽读者的知识面并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46 0
|
4月前
|
算法 大数据 数据库
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库迁移与同步
本文详细介绍了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库迁移与同步的核心概念、算法原理、具体操作步骤、数学模型公式、代码实例及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涵盖全量与增量迁移、一致性与异步复制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并应对相关技术挑战。
8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