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体系与基本数据类型(第一节)

简介: 类型体系与基本数据类型(第一节)

前言

一个深度学习框架的初步实现为例,讨论如何在一个相对较大的项目中深入应用元编程,为系统优化提供更多的可能。

以下内容结合书中原文阅读最佳!!!


矩阵运算

矩阵运算指的是对矩阵进行加法、数乘、乘法等操作的过程。矩阵是一个按行和列排列的数的矩形阵列,可以用来表示线性方程组、空间的变换、图形的变换等。矩阵运算的常见操作包括:


1. 矩阵加法:对应位置的元素相加,要求两个矩阵的行数和列数相等。


2. 矩阵数乘:矩阵中的每个元素乘以一个标量。


3. 矩阵乘法:两个矩阵相乘的操作,要求第一个矩阵的列数等于第二个矩阵的行数,结果的矩阵的行数等于第一个矩阵的行数,列数等于第二个矩阵的列数。


4. 转置:将矩阵的行和列交换,得到一个新的矩阵。


5. 逆矩阵:对于可逆矩阵,可以找到一个矩阵,使得原矩阵与其相乘得到单位矩阵。


这些矩阵运算在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线性代数和计算机图形学中。


向量和标量


向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可以用来表示物理量、力、速度、位移等。在数学中,向量通常用箭头在空间中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标量是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量。标量可以用一个实数值来表示,比如温度、时间、质量等。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向量可以分解为标量的和。一个向量可以表示为其大小与方向上单位向量的乘积,单位向量是指长度为1的向量。将向量按照坐标分解为多个分量,这些分量就是标量。因此,向量包含了多个标量的信息。


张量以及作用


张量是多维数组或矩阵的推广,是数据的基本表示单位。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张量用于描述向量、矩阵和其他高维数组的概念。在深度学习中,张量是神经网络中的核心数据结构。


在深度学习框架中,张量是用来存储和进行计算的多维数组。它们是神经网络中数据的主要载体,包括输入数据、权重、梯度等。张量的维度可以是任意的,可以有零维标量、一维向量、二维矩阵,以及更高维的数组。


在深度学习模型中,张量承载了输入数据的特征信息,并随着网络的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过程进行数据的流动和转换。深度学习框架中的操作和计算都是基于张量的,并且通过张量之间的运算来构建神经网络的层、模块和整体结构。


深度学习框架通常提供了丰富的张量操作,包括张量的创建、索引、切片、重塑、数学运算、逐元素操作等,以便进行数据处理、特征提取、模型训练和推理等任务。通过对张量的操作和计算,深度学习模型可以从数据中学习并进行高效的预测和推断。


总而言之,张量在深度学习框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存储和传递数据的核心结构,支持模型的构建、训练和推理等任务。

一、类型体系

类型体系(Type System)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概念,用于描述变量、表达式和程序中的数据类型及其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编程语言的静态或动态规则集,用于定义和管理数据类型,确保程序中的数据被正确使用和操作。


类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数据类型定义:描述数据的种类和表示方式,例如整数、浮点数、字符串、数组、结构体等。


2. 类型检查:指在编译时或运行时检查程序中的类型使用是否符合语言规定的规则,避免类型不匹配导致的错误。


3. 类型转换:描述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转换规则,例如将整数转换为浮点数、将字符串转换为整数等。


4. 类型推导:某些编程语言支持从上下文推断表达式的类型,减少显式类型声明的要求。


5. 强类型与弱类型:描述语言对类型要求的严格程度,强类型语言要求变量和操作符必须严格匹配,而弱类型语言则更灵活。


类型体系的设计影响了程序的健壮性、可维护性和性能,不同类型体系的语言在表达能力和使用方便性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在软件开发中,了解并合理使用类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提高程序的质量和可靠性。

1.1 类型体系介绍

C++标准模板库(STL)使用的标签体系来管理迭代器的类型,这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可以帮助开发者在编写通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时,对迭代器的特性和能力进行统一和分类。


STL使用不同种类的迭代器,每种迭代器都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为了处理这种多态性,STL引入了迭代器标签(Iterator Tags),用于标识和分类迭代器类型。迭代器标签是空结构体,作为迭代器类别(Category)的标识。


STL定义了五种迭代器标签(Iterator Tags):


1. 输入迭代器(Input Iterator):用于从容器中读取数据的迭代器。只能进行一次遍历,适用于一些算法,比如查找和遍历。


2. 输出迭代器(Output Iterator):用于向容器中写入数据的迭代器。也只能进行一次遍历,适用于一些算法,比如复制。


3. 前向迭代器(Forward Iterator):功能介于输入迭代器和双向迭代器之间,支持前进和后退,适用于一些算法,比如链表的遍历和插入操作。


4. 双向迭代器(Bidirectional Iterator):在前向迭代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反向遍历的能力,适用于一些算法,比如逆序输出。


5. 随机访问迭代器(Random Access Iterator):最强大的迭代器,支持随机访问和指针算术,适用于一些算法,比如快速查找和排序。


通过迭代器标签的使用,STL中的算法可以根据迭代器的类型来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提高了算法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开发者也可以根据自定义的数据结构和算法需要,自行定义迭代器类型,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迭代器标签。

1.2 迭代器分类体系

计算两个迭代器距离的C++代码示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terator> // 包含 distance 函数的头文件
int main() {
    std::vector<int> numbers{1, 2, 3, 4, 5};
    // 获取起始迭代器和结束迭代器
    auto beginIter = numbers.begin();
    auto endIter = numbers.end();
    // 计算两个迭代器之间的距离
    int distance = std::distance(beginIter, endIter);
    // 输出结果
    std::cout << "距离为: " << distance << std::endl;
    return 0;
}

std::distance 算法的实现

std::distance 算法的实现方式会因不同的编译器和标准库实现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它的实现基于迭代器的特性。


对于随机访问迭代器,std::distance 算法可以通过直接计算迭代器之间的差值来得到距离。随机访问迭代器支持通过 operator- 进行两个迭代器的减法操作,返回两个迭代器之间的距离。

示例代码:

template <class InputIt>
typename std::iterator_traits<InputIt>::difference_type
distance(InputIt first, InputIt last) {
    return last - first;
}

对于其他类型的迭代器,如双向迭代器和前向迭代器,它们不支持直接计算距离的减法操作。因此,std::distance 算法会以迭代器相继递增的方式进行遍历,计算迭代器之间的元素个数。

示例代码:

template <class InputIt>
typename std::iterator_traits<InputIt>::difference_type
distance(InputIt first, InputIt last) {
    typename std::iterator_traits<InputIt>::difference_type distance = 0;
    while (first != last) {
        ++first;
        ++distance;
    }
    return distance;
}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提高性能,实际的标准库实现中可能会对 std::distance 算法进行更复杂的优化。例如,它可以使用拆分和合并的方式来减少遍历的次数,以及利用一些特定容器的优化策略。然而,无论实现细节如何,std::distance 算法的目标都是为了准确计算迭代器之间的距离。


在软件开发中,“类型”和“类别”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


类型(Type)通常指的是数据的种类或类型,它描述了数据的特征和性质,比如整数、浮点数、字符、类、结构体等。类型定义了数据可以存储的值域范围、占用的存储空间、可以进行的操作等。在编程语言中,类型是静态的概念,程序中的变量、常量、函数参数等都会被声明为特定的类型。


类别(Category)在编程范畴中通常指的是对对象、值或者行为进行分类的概念。在软件开发中,常常会使用类别来描述对象的特性、行为的属性、数据结构的特点等。在C++标准模板库中,我们也提到了迭代器类别(Input Iterator、Output Iterator、Forward Iterator、Bidirectional Iterator、Random Access Iterator),这些类别用于对迭代器的特性和能力进行分类。


总的来说,“类型”通常用于描述数据的种类和特征,是面向数据的概念;而“类别”则更多地用于进行分类和归纳,描述事物的属性和行为特性。


在C++中,类型和类别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类型是对数据的抽象和声明,而类别则用于对行为和特性进行分类和管理。这些概念共同构建了C++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1.3 将标签作为模板参数

template<typename TIterTag, typename _InputIterator, 
            enable_if_t <is_same<TIterTag,input_iterator_tag>::value>* = nullptr>
inline auto _distance(_InputIterator b, _InputIterator e)
{
    typename iterator_traits<_InputIterator>::difference_type n = 0;
    while (b !+ e){
        ++b; ++n;
    }
    return m;
}
template <typename TIterTag, typename _RandomAccessIterator,
            enable_if_t <is_same<TIterTag, random_access_iterator_tag>::value>* = nullptr>
inline auto _distance(_RandomAccessIterator b, _RandomAccessIterator e)
{
    return e - b;
}
template<typename _Iterator>
inline auto distance(_Iterator b, _Iterator e)
{
    using TagType = typename iterator_traits<_Iterator>::iterator_category;
    return _distance<TagType>(b, e);
}

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用于计算迭代器之间距离的 `_distance` 函数,并通过 `distance` 函数对不同类别的迭代器进行分派和调用。


首先,通过使用 `enable_if_t` 结合 `is_same` 的类型特化,定义了两个 `_distance` 函数模板,分别用于处理输入迭代器和随机访问迭代器。这样可以根据迭代器的不同类别选择不同的实现方式。


对于输入迭代器,定义了如下的 `_distance` 函数模板:

template<typename TIterTag, typename _InputIterator,
            enable_if_t <is_same<TIterTag,input_iterator_tag>::value>* = nullptr>
inline auto _distance(_InputIterator b, _InputIterator e)
{
    typename iterator_traits<_InputIterator>::difference_type n = 0;
    while (b != e){
        ++b; ++n;
    }
    return n;
}

其中,`TIterTag` 是用于传递迭代器类别的类型参数,`_InputIterator` 是迭代器的类型参数。使用类型 `enable_if_t` 和 `is_same` 来限制函数模板的匹配条件,只有当 `TIterTag` 类别为输入迭代器 (`input_iterator_tag`) 时,该函数模板才会匹配。在函数体中,通过循环迭代器 `b` 直到 `e`,在每次迭代时增加计数器 `n` 的值,最后返回计数器 `n` 的结果。

对于随机访问迭代器,定义了如下的 `_distance` 函数模板:

template <typename TIterTag, typename _RandomAccessIterator,
            enable_if_t <is_same<TIterTag, random_access_iterator_tag>::value>* = nullptr>
inline auto _distance(_RandomAccessIterator b, _RandomAccessIterator e)
{
    return e - b;
}

同样地,通过 `enable_if_t` 和 `is_same` 限制函数模板的匹配条件,只有当 `TIterTag` 类别为随机访问迭代器 (`random_access_iterator_tag`) 时,该函数模板才会匹配。而在函数体中,直接计算迭代器 `e` 减去迭代器 `b` 的差值,并返回该结果。


最后,通过 `distance` 函数来调用不同类别的 `_distance` 函数模板。该函数取迭代器 `b` 和 `e` 作为参数,并通过 `iterator_traits` 获取迭代器的类别信息,将类别信息作为模板参数传递给 `_distance` 函数模板。这样,就能根据迭代器的实际类别选择相应的 `_distance` 函数模板进行调用,从而实现计算迭代器之间距离的功能。


这种实现方式对不同类别的迭代器使用了不同的策略来计算距离,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和精确度。

1.4 MetaNN的类型体系

看书中原文

1.5 与类型体系相关的元函数

看书中原文

目录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类型体系与基本数据类型(第四节)
类型体系与基本数据类型(第四节)
58 1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设计模式 算法
类型体系与基本数据类型(第三节)
类型体系与基本数据类型(第三节)
51 0
|
2月前
|
C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核心详解 第二章:数据与数据类型 4种常量详解 常见表达式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C语言中的数据与数据类型,包括常量、变量、表达式和函数等内容。常量分为整型、实型、字符型和字符串常量,其中整型常量有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三种形式;实型常量包括小数和指数形式;字符型常量涵盖常规字符、转义字符及八进制、十六进制形式;字符串常量由双引号括起。变量遵循先定义后使用的规则,并需遵守命名规范。函数分为标准函数和自定义函数,如`sqrt()`和`abs()`。表达式涉及算术、赋值、自增自减和逗号运算符等,需注意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文章还介绍了强制类型转换及隐式转换的概念。
|
3月前
|
JavaScript
给原始数据类型加属性和方法为什么不会报错?包装类——阿里面试题
给原始数据类型加属性和方法为什么不会报错?包装类——阿里面试题
|
6月前
|
存储 Java
Java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类型
Java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类型
|
6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Linux
解析编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深入了解结构体类型
解析编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深入了解结构体类型
67 1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并行计算
类型体系与基本数据类型(第二节)
类型体系与基本数据类型(第二节)
49 0
|
Java 大数据 程序员
大数据基础之java核心基础二(标识符、数据类型转换、注意事项 、运算符)
大数据基础之java核心基础二(标识符、数据类型转换、注意事项 、运算符)
143 0
大数据基础之java核心基础二(标识符、数据类型转换、注意事项 、运算符)
|
存储 Java Windows
Java程序设计基础笔记 • 【第2章 变量与数据类型】
本章目录 2.1 变量 2.1.1 变量的概念 2.1.2 变量的使用 2.1.3 实践练习 2.2 数据类型 2.2.1 数据类型的种类 2.2.2 Jav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 1、整数类型 2、浮点类型 3、字符类型和布尔类型 2.2.3 实践练习 2.3 控制台的输入和输出 2.3.1 控制台的输入 2.3.2 控制台的输出 2.3.3 实践练习 2.4 调试 2.4.1 程序调试概述 2.4.2 实践练习 总结:
237 0
Java程序设计基础笔记 • 【第2章 变量与数据类型】
|
Java
Java面试题答案解析: 基础考核-拆箱装箱, 数据类型, MAP
Java面试题答案解析: 基础考核-拆箱装箱, 数据类型, MAP
12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