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战略参考》由阿里云与钛媒体联合策划,呈现云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技术战略观点与业务实践探索,希望这些内容能让您有所启发。
本文根据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董事长兼CEO吴泳铭的全员信和内部讲话整理。
过去24年,阿里巴巴抓住时代大潮,运用互联网技术,获得了高速成长。今天,传统互联网模式严重同质化已走向存量竞争,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成为全球商业发展的新动能。阿里巴巴必须自我变革,才能找到打开未来的钥匙,坚持为社会解决问题的初心,履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使命,坚守做一家于社会有益的好公司愿景。
用户为先、AI驱动
面向未来,阿里巴巴集团确立了两大战略重心:用户为先、AI驱动,并围绕这两大重心进行业务梳理,重塑业务战略优先级。在此基础上,集团将对三类业务加大战略性投入:1、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2、AI驱动的科技业务;3、全球化的商业网络。
所有业务的根基是用户价值以及带来的用户留存。我们必须更加坚定转向用户视角,多维度满足用户需求。在新时期,想要创造行业最好的用户体验,我们必须更加开放,以用户为先视角,寻求最广泛的开放与合作。与此对应,我们在不影响战略联动效应基础上,让业务间合作更多遵循市场化原则。
下一个十年,最大的变量毫无疑问是AI带来的全行业深刻变革。我们在AI时代要以再次创业的决心,重塑用户价值。各业务都有大量用户场景,这些场景都会变成AI技术最佳的应用场,通过技术创新带来突破性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
全球化对于阿里巴巴既是机会更是责任。我们在全球已有诸多布局,未来将集中优势出击,通过构建一张全球化的商业网络,服务更多中国以及全球中小企业在全世界拓展。
阿里巴巴集团会继续深入组织变革,用更灵活开放的机制,支持各业务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组织模式与商业路径。
高度协同,投入决心与耐心
在AI时代,计算模式正面临变迁,云计算面临着巨大的行业革新挑战和时代机遇,机会和风险并存。在这样一个重大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做好五年以上周期的重大战略投入准备。技术层面,从最早的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AI时代,我们历经了计算行业的变迁,看到了AI之下算力的爆发性增长。基于AI,新的软件架构、软件方法和计算架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处于颠覆和重新洗牌的过程。未来云计算支持的所有行业的应用构建,以及背后的算力存储调度,大概率都会由各个垂直行业的AI模型为底层系统来驱动。
面对AI时代的不确定性,阿里巴巴集团也会长期、坚定地支持阿里云进行持续性、规模化的投入,集团和云在战略和商业上也需要高度统一和协同。
此外,阿里云已成为集团所有业务的技术底座,与各业务早已经不分你我。面向未来,如何让云获取独立商业化模式成功,又能与其他业务线形成长期互利且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同时保证集团和云在技术上的共同领先——既增强云的技术竞争力,也增强集团其他业务的技术竞争力……这些关联问题都需要慎重梳理。
“二次创业”,赢得未来之战
在面向未来更大的时代机遇出发之前,我们要做好赢得未来的所有准备,共同做好三件事情。
首先要梳理讨论面向未来五年,在AI时代阿里云的战略规划及与之配合的产品和研发方向。每一次计算时代变迁,都会带来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的巨大革新,我们要加强包括网络、硬件、软件、数据中心架构设计等各方面的研发投入,从而抓住机会,真正创造出有独特价值、适合AI时代的云计算产品。AI时代的计算架构,一定会比传统CPU为主的计算时代市场集中度更高,大家都需要在一个高度数据协同的架构上去构建企业所需要的能力。阿里云需要在各个方面都能够投入大量研发成本,面向未来做好具备独特价值的云计算架构。
第二件事,是在面向未来的战略确定的情况下,梳理产品方向。只有面向未来做好产品定位,才能获得未来更大的商业成功。我们也要能精准判断产品和技术,聚焦构建产品的长期价值。我们会从以下这三个方面来评估现有和未来的产品优先级:首先是产品价值,判断是否具备独到的产品价值,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第二是复购率,这代表了产品对于客户的价值,以及对公司业务价值创造的可预见性;第三是可复制性,这决定了产品可覆盖的用户规模大小,同时也决定了产品本身的价值。
第三件事,是我们的目标是再次“创业”。其实,每个业务在这个新时代都面临着“二次创业”的机会。在AI时代的未来五年,希望我们以创业的心态面向未来,我们也一定可以赢得AI时代的未来之战。
本文摘自《云栖战略参考》2023年10月刊
扫码限时申领纸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