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源码】基于AI视觉技术赋能智慧工地

简介: 前言:基于AI视觉技术赋能工地视频监控系统,自动识别预警,实现事前预警,事中常态检测,事后规范管理,提高工地的安全生产监管和建筑质量监管水平

基于AI视觉技术赋能工地视频监控系统,自动识别预警,实现事前预警,事中常态检测,事后规范管理,提高工地的安全生产监管和建筑质量监管水平。


当我们在讨论智慧工地时,我们在谈什么?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手段、移动技术、智能穿戴及工具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不断提升,智慧工地概念应运而生,庞大的建设规模催生着智慧工地的探索和研发。


建筑施工具有周期长、环境复杂、工序繁杂、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所以施工现场也存在着管理困难的难题。对于施工现场而言,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的工作,需要严格地监督和管理。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很关键的一环,智慧工地,是将物联网应用到建筑工地中,从施工现场源头抓起,最大程度的收集人员、安全、环境、材料等关键业务数据,依托物联网、互联网,建立云端大数据管理平台,形成“端+云+大数据”的业务体系和新的管理模式,打通从一线操作与远程监管的数据链条,实现劳务、安全、环境、材料各业务环节的智能化、互联网化管理,提升建筑工地的精益生产管理水平。

就物联网技术而言,其本身是一项信息技术,为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安装在建筑施工作业现场的各类传感装置,构建智能监控和防范体系,就能有效弥补传统方法和技术在监管中的缺陷,实现对人、机、料、法、环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同时,其也将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引入新理念,真正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传统的施工监测、易受人为影响且效率低下。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并最终达到创造智慧城市的目标。


升降机详情.png


一、智慧工地解决方案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手段、移动技术、智能穿戴及工具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不断提升,智慧工地概念应运而生,庞大的建设规模催生着智慧工地的探索和研发。


1.建筑工人实名制考勤


以二代身份证作为实名制信息来源,集成门禁与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从业人员的实名制管理,包括考勤、进出场登记等。

项目管理者可对施工人员情况的把控,维护劳务人员合法权益,降低劳资纠纷的风险。


2.环境扬尘监测


系统通过监测设备实时检测工地环境多达10项数据,利用系统将环境监测、广播、喷淋、联动,实现自动监测扬尘,当污染物超过参数值即自动报警,会触发喷淋系统降温、降尘,同时也对部分主体结构起到了养护的作用。

编辑监测点.png


3.视频监控


通过WIFI、4G(5G)方式视频联网,可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实现工地现场的远程预览与追踪回溯,进而实现管理者对项目的远程监管。


4.塔吊升降机监控


塔吊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各类传感采集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起重机械运行数据,并可通过系统智能计算,掌握运行状态,

一旦超过限位设置值会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塔司与管理人员。


5.智能车牌识别


通过在工地车辆出入口架设车辆采集设备,检测受监控路面的车辆并抓拍车牌,记录出入时间,使得车辆车牌可识别、可追溯,便于现场的安全管理。

升降机.png


6.智能安全帽


基于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系统能够实时检测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并发出提醒,同时安全帽集成实时定位、人数统计,辅助人员考勤、自动报警等功能,从而达到高效安全管理。


7.项目监管平台


协同管理、利用大数据等分析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人、机、料、法、环等环节所涉及到的人员管理、安全生产、施工进度等因素进行数据化的分析,实时掌握施工现场各个环节的运行状态。

高支模1.png


8.企业管理平台


企业管理平台企业对项目实时情况进行监督管控,实时挖掘与处理建筑企业下各个施工地现场人员、设备、进度等各个环节的数据,按授权分层级查看,实现图形化的数据统计分析。


二、智慧工地是一种管理理念


它应用于施工工程全生命周期,它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确设计和施工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中的“人、机、料、法、环5大要素”,建立互联互通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对于人员、机械、物料、流程、安全等板块的综合能力提成,实现工程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


三、智慧工地包含哪些


要了解智慧工地有哪些作用,首先我们要清楚智慧工地包含了哪些,人员管理、劳务实名制系统、工资发放系统、人员定位(检测)系统、关键人员考勤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系统,防疫管理等。

现场统计.png


施工安全


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塔机安全监测系统、吊钩可视化系统、升降机安全监测系统、车辆管理系统、高支模监测等。


绿色施工


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喷淋系统、智能用水用电等。


质量管理


巡检管理、物料管理等。


协同管理


智能广播、监理日志等。

零工采集.png


进度管理


工程进度管理等。


四、系统的作用


劳务实名制:以生物识别为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对人员的进出考勤、教育培训、现场作业、多方协同等全流程把控,实现人员管理的安全、有序、高效。


工资监管:以劳务实名制为基础,规范工资支付行为,实现多系统数据联通管理,方便多部门,多环节实施管控。


人员定位:依托智能安全帽/智能手环等智能硬件设备,实现区域内人员监控,包括人员定位轨迹分布、生命体征、脱帽倒地监测一键呼救等。


关键人员考勤管理:以实名制管理系统为基础,依托生物活体识别技术,通过关键人员生物数据实名制采集,制定关键人员到岗考勤规则,实现关键人员履职监管。

抓拍.png


特殊人员持证上岗管理:依托生物活体识别技术,识别认证通过方可操作设备,杜绝无证人员上岗操作,降低操作风险。


安全教育培训:运用VR、物联网等技术,形象生动的展示安全培训、技能培训等内容,让从业人员身临其境的学会专业技能,遇到危险情况时正确应对处理,保证现场各项安全培训效果,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防疫管理:主要是前端设备采集数据,和其它城市管理数据结合,实现对人的身份、位置、行程等信息的全面掌控。出现疫情时,平台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能第一时间准确锁定传染源和接触群体,实现疫情防控工作的快速定位与有效监控,提高效率。


视频监控:利用云台控制,实时监管工地安全隐患较多区域,便于远程监管,明确项目进度;利用监控后台可以实时查看现场情况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监控,保障施工现场安全与文明施工。


塔机安全监测:通过智能传感器采集设备,保留塔吊运行过程数据,方便管理人员和监管部门定期检查和数据分析,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实时向塔吊司机展示当前塔机运行的高度、角度、幅度等,提供数据支撑,帮助司机合理判断塔机运行情况,避免经验主义判断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


吊钩可视化:采用高清红外摄像头实时对塔吊吊钩位置的360°全方位智能追踪,实时向操作人员展示吊钩周围视频图像,异常状况随时可见,解决视觉死角问题。


升降机监测:运用现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升降机载重与运行情况,实现人员持证上操作,超员超载防护,开关安全保护,线上全程监控并上传记录,自动报警装置等,预防和减少升降机安全事故发生。


车辆管理:对工地车辆实现静态登记,动态管控,用物联网与AI智能识别技术,保证进出车辆安全有序,智能识别车辆装载情况及物料运输卸载情况。实时查看监控画面,利用后台数据分析,进行智能喷淋冲洗,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环保。


高支模监测:利用现代智能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与分析技术、物联网等技术,通过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高支模进行系统的监测,协助现场施工人员及时发现高支模系统的异常变化,及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停止作业、迅速撤离现场,预防和杜绝支架坍塌事故的发生,降低高支模突发安全事故导致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萤石设备.png


环境监测与智能喷淋:前端环境监测硬件设备采集施工现场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噪音、PM2.5、PM10、有害气体等实时参数,与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实时反馈现场环境情况,并对超标环境数据进行预警,实现喷淋联动,方便监管部门远程值守与监管。


智能用水用电:根据智能水电表完成智能抄表,实时监测,以曲线图呈现水电消耗趋势,定量分析预算,定额分派能源,出现异常分辨,全自动预警信息,历史时间数据分析与统计等;该系统可以精确的统计出水电能耗,全方位把握项目用水用电情况,避免了水电资源浪费。


巡检管理: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持移动终端,以重大安全隐患库、重大质量通病库为基础,全员开展移动化的现场巡查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的进行重大现场问题分级处理,可视化的在线分级督办,既提升现场巡查管理效率,落实闭合管理责任,又能精准分析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和现场质量安全重点问题。


材料管理:通过PC端或手机端在物料订货通知、发货、物流、现场验收、发料环节的单据中增加二维码来实现全方位电子化管控,提高采购方、供货方、收验方、协作队伍多方协作效率,监控物料物流状态,堵塞物料验收环节漏洞,防范弄虚作假,减少手工操作带来的繁琐及出错现象。


智能广播:该系统主要承担工地日常与应急广播、危险警戒提醒、背景音乐播放等功能。实现定时打铃任务、定时播放、分区喊话等功能提升工地管理效率;生活区域按需播放背景音乐,营造舒适的休息氛围;可将视频监控系统与广播系统配套使用,实现音视频联动,更高效管理工地。

相关实践学习
钉钉群中如何接收IoT温控器数据告警通知
本实验主要介绍如何将温控器设备以MQTT协议接入IoT物联网平台,通过云产品流转到函数计算FC,调用钉钉群机器人API,实时推送温湿度消息到钉钉群。
阿里云AIoT物联网开发实战
本课程将由物联网专家带你熟悉阿里云AIoT物联网领域全套云产品,7天轻松搭建基于Arduino的端到端物联网场景应用。 开始学习前,请先开通下方两个云产品,让学习更流畅: IoT物联网平台:https://iot.console.aliyun.com/ LinkWAN物联网络管理平台:https://linkwan.console.aliyun.com/service-open
相关文章
|
10天前
|
人工智能
AI对话网站一键生成系统源码
可以添加进自己的工具箱,也可以嵌入自己博客的页面中,引流效果杠杠的,新拟态设计风格,有能力的大佬可以进行二开,仅提供学习,用户可输入网站名称、AI默认的开场白、AI头像昵称、AI网站中引流的你的网站等等内容,所有生成的网页全部保存到你的服务器上
53 27
AI对话网站一键生成系统源码
|
2天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通义灵码 2.0 体验报告:AI 赋能智能研发的新范式
通义灵码 2.0 是阿里云基于通义大模型推出的先进开发工具,具备代码智能生成、研发问答、多文件修改和自主执行等核心功能。本文通过亲身体验,展示了其在新功能开发、跨语言编程和单元测试生成等方面的实际效果,并对比了 1.0 版本的改进。结果显示,2.0 版在代码生成完整度、跨语言支持和单元测试自动化上有显著提升,极大提高了开发效率,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安全性和个性化风格。推荐指数:⭐⭐⭐⭐⭐。
|
2天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通义灵码 2.0 体验报告:AI 赋能智能研发的新范式
**通义灵码 2.0 体验报告:AI 赋能智能研发的新范式** 本文详细评测了阿里云推出的通义灵码 2.0,基于通义大模型,提供代码智能生成、研发问答、多文件修改等核心能力。通过亲身体验,探讨其在新功能开发、跨语言编程、单元测试生成等场景的实际效果,并对比1.0版本的改进点。结果显示,2.0版本在代码生成完整性、自动化程度及跨语言支持方面有显著提升,但也存在安全性优化和个性化风格调整的空间。推荐指数:⭐⭐⭐⭐⭐。 (239字)
|
2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Serverless
阿里云《AI 剧本生成与动画创作》技术解决方案测评
本问是对《AI 剧本生成与动画创作》的用心体验。结论不是特别理想,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53 22
|
4天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Serverless
阿里云《AI 剧本生成与动画创作》解决方案技术评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具和服务被应用于内容创作领域。阿里云推出的《AI 剧本生成与动画创作》解决方案,利用函数计算 FC 构建 Web 服务,结合百炼模型服务和 ComfyUI 工具,实现了从故事剧本撰写、插图设计、声音合成和字幕添加到视频合成的一站式自动化流程。本文将对该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评测,包括实现原理及架构介绍、部署文档指引、具体耗时分析以及实际使用体验。
58 16
|
1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API
Aligner:自动修正AI的生成结果,北大推出残差修正模型对齐技术
介绍北大团队提出的 Aligner 模型对齐技术,通过学习对齐答案与未对齐答案之间的修正残差,提升大语言模型的性能。
77 28
|
4天前
|
人工智能
科技赋能妇产医疗,钉钉联合打造小红 AI 患者助理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与钉钉共同打造的 AI 助理“小红”上线。“小红”孵化于钉钉智能化底座,通过学习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 400 多篇科普知识,涵盖妇科疾病宣教、专业产科指导、女性健康保健等问题,能够为患者提供妇科疾病、产科指导、女性健康保健等知识的专业解答。
51 10
|
1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DeepSeek逆天,核心是 知识蒸馏(Knowledge Distillation, KD),一项 AI 领域的关键技术
尼恩架构团队推出《LLM大模型学习圣经》系列,涵盖从Python开发环境搭建到精通Transformer、LangChain、RAG架构等核心技术,帮助读者掌握大模型应用开发。该系列由资深架构师尼恩指导,曾助力多位学员获得一线互联网企业的高薪offer,如网易的年薪80W大模型架构师职位。配套视频将于2025年5月前发布,助你成为多栖超级架构师。此外,尼恩还提供了NIO、Docker、K8S等多个技术领域的学习圣经PDF,欢迎领取完整版资源。
|
6天前
|
人工智能 负载均衡 搜索推荐
谷歌发布双思维AI Agent:像人类一样思考,重大技术突破!
谷歌近日推出基于“快慢思维”理论的双思维AI Agent系统,模仿人类大脑的两种思维模式:快速直观的Talker(系统1)和深思熟虑的Reasoner(系统2)。Talker负责日常对话与快速响应,Reasoner则处理复杂推理任务。该系统模块化设计,灵活高效,已在睡眠教练等场景中展现应用潜力,但仍面临工作负载平衡与推理准确性等挑战。论文详情见:https://arxiv.org/abs/2410.08328v1
32 1
|
25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安全
AI时代的网络安全:传统技术的落寞与新机遇
在AI时代,网络安全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技术如多因素身份认证、防火墙和基于密码的系统逐渐失效,难以应对新型攻击。然而,AI带来了新机遇:智能化威胁检测、优化安全流程、生物特征加密及漏洞管理等。AI赋能的安全解决方案大幅提升防护能力,但也面临数据隐私和技能短缺等挑战。企业需制定清晰AI政策,强化人机协作,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58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