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共享内存mmap,进程通信

简介: Linux 共享内存mmap,进程通信

前言

进程间通信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使得不同的进程可以相互交换数据和进行协作。其中,共享内存是一种高效的进程间通信机制,而内存映射(mmap)是实现共享内存的一种常见方法。


一、存储映射 I/O

存储映射 I/O 是 一个磁盘文件 与 存储空间中的一个缓冲区相映射。于是, 当从缓冲区中取数据,就相当于读文件中的相应字节。于此类似,将数据存入缓冲区,则相应的字节就自动写入文件。这样, 就可在 不适用 read 和 write 函数的情况下,使用 地址(指针)完成 i/o 操作。

使用这种方法,首先应通知内核,将一个指定文件映射到存储区域中。这个映射工作可以通过 mmap 函数来实现。使用 mmap 系统调用,进程可以直接操作共享内存的指针,而不需要复杂的数据结构和同步机制。

理解 共享内存

共享内存是一种特殊的内存区域,它可以被多个进程访问和操作。这意味着不同的进程可以直接读取或写入该共享内存区域中的数据。相比于其他进程间通信机制,共享内存具有较低的开销和高效的数据传输速度。


二、mmap, munmap

mmap 用于创建共享内存映射。munmap 用来 释放内存。

 #include <sys/mman.h>
 void *mmap(void *addr, size_t length, int prot, int flags,
           int fd, off_t offset);
 int munmap(void *addr, size_t length);
  1. void * mmap ( void * addr, size_t length , int prot , int flags , int fd , off_t offset ) ;

参数:

  • addr : 指定映射区的首地址。通常传 NULL / 0,表示让系统自动分配。
  • length :共享映射区的大小。
  • prot : 共享映射区的读写属性。
  • flags : 标注共享内存的共享属性。
  • fd :用于创建共享映射区的哪个文件的,文件描述符。
  • offset :

返回值:

  • 成功 : 映射区的首地址。
  • 失败 : 返回 M AP_FAILED。
  1. int munmap ( void * addr , size_t length ) ;

三、父子进程间 mmap 通信

void sys_error(const char *str)
{
  perror(str);    
  exit(1);                  // 正常退出程序
}
int var = 10;
int main(void)
{
  int fd;
  char *p;
  pid_t pid;
  fd = open("1.txt", O_RDWR);
  if(fd < 0)
  {
    sys_error("open error");
  }
  ftruncate(fd,100);                // 扩展空间大小
  int len = lseek(fd,0,SEEK_END);
  p = mmap(NULL, len, PROT_READ|PROT_WRITE, MAP_SHARED,fd, 0);    // 创建共享映射区
  if(p == MAP_FAILED)
  {
    sys_error("map error!");
  }
  close(fd);
  pid = fork();                // 创建子进程
  if(pid == 0)
  {
    strcpy(p,"This is child");
    var = 100;
    printf("%s, Child: var = %d\n",p, var);
  }
  else
  {
    sleep(1);
    printf("Parent: %s,var = %d\n",p,var);
  }
  wait(NULL);                     // 回收子进程
  munmap(p, len);                   // 释放映射区
  return 0;
}

var 是 全局变量,父子进程操作 全局变量时,读数据时 共享; 写数据时 复制。

上述代码中,子进程写数据时,是复制一份数据 后 对复制的数据进程修改。父进程 读数据时,全局变量还是原本的数值。

四、非血缘关系进程间 mmap 提通信

1.c 不断写数据:

void sys_error(const char *str)
{
  perror(str);    
  exit(1);
}
int main(void)
{
  int fd;
  char *p;
  int i = 0;
  fd = open("1.txt", O_RDWR);
  if(fd < 0)
  {
    sys_error("open error");
  }
  ftruncate(fd,100);
  int len = lseek(fd,0,SEEK_END);
  p = mmap(NULL, len, PROT_READ|PROT_WRITE, MAP_SHARED,fd, 0);
  if(p == MAP_FAILED)
  {
    sys_error("map error!");
  }
  close(fd);
  while(1)
  {
    sleep(1);
    *p = i;               // 不断写入数据
    i++;
  }
  munmap(p, len);
  return 0;
}

2.c 不断读数据

void sys_error(const char *str)
{
  perror(str);    
  exit(1);
}
int main(void)
{
  int fd;
  char *p;
  int i = 0;
  fd = open("1.txt", O_RDWR);
  if(fd < 0)
  {
    sys_error("open error");
  }
  ftruncate(fd,100);
  int len = lseek(fd,0,SEEK_END);
  p = mmap(NULL, len, PROT_READ|PROT_WRITE, MAP_SHARED,fd, 0);
  if(p == MAP_FAILED)
  {
    sys_error("map error!");
  }
  close(fd);
  while(1)
  {
    sleep(1);
    printf("*p = %d\n",*p);       // 不断读数据
  }
  munmap(p, len);
  return 0;
}

五、mmap 匿名映射区

mmap 匿名映射区是在进程的虚拟内存空间中创建的一段没有对应物理文件的内存区域。它通常用于进程间通信和临时存储数据,不需要使用文件作为映射源。匿名映射区在 Linux 系统中非常常见。


在使用mmap系统调用创建匿名映射区时,传递给mmap函数的文件描述符参数(通常为-1)表明不会有一个与之相关联的文件。

mmap 函数的 参数二,可以为指定的大小。参数四 为 MAP_SHARED|MAP_ANONYMOUS

void sys_error(const char *str)
{
  perror(str);    
  exit(1);                  // 正常退出程序
}
int var = 10;
int main(void)
{
  char *p;
  pid_t pid;
  p = mmap(NULL, 20, PROT_READ|PROT_WRITE, MAP_SHARED|MAP_ANONYMOUS, -1, 0);    // 创建共享映射区
  if(p == MAP_FAILED)
  {
    sys_error("map error!");
  }
  pid = fork();                // 创建子进程
  if(pid == 0)
  {
    strcpy(p,"This is child");
    var = 100;
    printf("%s, Child: var = %d\n",p, var);
  }
  else
  {
    sleep(1);
    printf("Parent: %s,var = %d\n",p,var);
  }
  wait(NULL);                     // 回收子进程
  munmap(p, 20);                    // 释放映射区
  return 0;
}

总结

进程间共享内存映射(mmap)通信是一种高效、灵活的进程间通信机制。通过内存映射,不同的进程可以共享相同的数据区域,提高数据访问速度和性能。然而,在使用该机制时需要注意同步机制、内存管理和安全性等问题,以确保共享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相关文章
|
8月前
|
缓存 Linux
linux 手动释放内存
在 Linux 系统中,内存管理通常自动处理,但业务繁忙时缓存占用过多可能导致内存不足,影响性能。此时可在业务闲时手动释放内存。
407 17
|
8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网络协议
从零开始掌握进程间通信:管道、信号、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大揭秘
本文详细介绍了进程间通信(IPC)的六种主要方式:管道、信号、消息队列、共享内存、信号量和套接字。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如管道适用于父子进程间的通信,消息队列能传递结构化数据,共享内存提供高速数据交换,信号量用于同步控制,套接字支持跨网络通信。通过对比和分析,帮助读者理解并选择合适的IPC机制,以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1146 14
|
4月前
|
缓存 Linux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Linux环境下如何通过手动调用drop_caches命令释放内存
总的来说,记录住“drop_caches” 命令并理解其含义,可以让你在日常使用Linux的过程中更加娴熟和自如。
1012 23
|
6月前
|
监控 Linux Python
Linux系统资源管理:多角度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要知道,透过内存管理的窗口,我们可以洞察到Linux系统运行的真实身姿,如同解剖学家透过微观镜,洞察生命的奥秘。记住,不要惧怕那些高深的命令和参数,他们只是你掌握系统"魔法棒"的钥匙,熟练掌握后,你就可以骄傲地说:Linux,我来了!
228 27
|
7月前
|
消息中间件 Linux
Linux中的System V通信标准--共享内存、消息队列以及信号量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System V IPC机制,构建高效的Linux应用程序。
270 48
|
7月前
|
消息中间件 Linux C++
c++ linux通过实现独立进程之间的通信和传递字符串 demo
的进程间通信机制,适用于父子进程之间的数据传输。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inux管道,提升开发效率。 在实际开发中,除了管道,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套接字等其他进程间通信方
161 16
|
7月前
|
缓存 NoSQL Linux
Linux系统内存使用优化技巧
交换空间(Swap)的优化 禁用 Swap sudo swapoff -a 作用:这个命令会禁用系统中所有的 Swap 空间。swapoff 命令用于关闭 Swap 空间,-a 参数表示关闭 /etc/fstab 文件中配置的所有 Swap 空间。 使用场景:在高性能应用场景下,比如数据库服务器或高性能计算服务器,禁用 Swap 可以减少磁盘 I/O,提高系统性能。
289 3
|
7月前
|
缓存 Linux
Linux查看内存命令
1. free free命令是最常用的查看内存使用情况的命令。它显示系统的总内存、已使用内存、空闲内存和交换内存的总量。 free -h • -h 选项:以易读的格式(如GB、MB)显示内存大小。 输出示例: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15Gi 4.7Gi 4.1Gi 288Mi 6.6Gi 9.9Gi Swap: 2.0Gi 0B 2.0Gi • to
561 2
|
8月前
|
消息中间件 Linux
Linux:进程间通信(共享内存详细讲解以及小项目使用和相关指令、消息队列、信号量)
通过上述讲解和代码示例,您可以理解和实现Linux系统中的进程间通信机制,包括共享内存、消息队列和信号量。这些机制在实际开发中非常重要,能够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数据通信效率。希望本文能为您的学习和开发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帮助。
616 20
|
Linux
Linux系统编程-进程间通信(mmap内存映射)
前面文章介绍了进程间常用的通信方式: 无名管道和命名管道,这篇文章介绍内存映射,内存映射在多进程访问文件读写的时候非常方便。
319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