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体系化的必要性及构建通用体系的方法

简介: 知识体系化的必要性及构建通用体系的方法

为什么要建立体系,好处是什么?知识体系化的好处有两点:

  • 易记
  • 有用

易记:不成体系的知识容易忘记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说:

从人类的记忆看,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好的模型里,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美的结构把它关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

有用:知识体系化有利于解决问题

所谓体系就是条理化,结构化,并能实现相应功能。当我们在一个领域建立了体系化知识后,就能快速解决该领域的各种问题。

而所谓一个领域的专家,就是犯过(或者看别人犯过)这个领域内几乎所有错误,踩过所有坑的人。知识体系,就是踩坑后,将经验提炼为理论和方法的成果。

知识体系化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在学习,就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个人知识体系。因此,个人知识体系(认知体系)的搭建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两种建立知识体系的方式

体系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自顶而下的设计,明确目的,建立框架,填充细节。就像一个图书馆管理员,先规划好功能区,摆放书架,然后采购书放到书架上。

还有一种是自底向上生成,演化的方式。播一颗好奇或兴趣的种子,并在阅读,交流,做事过程中,记录心得和重要的东西。

然后寻找这些知识点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点的关联群组,逐渐生长出一个结构。这是一种目标并不清晰,自然演化的方式。而演化出来的知识结构,会成为独特认知和竞争力。

大量知识管理文章介绍的是第一种,即设计的方式,现在还有一些反对声音,他们推崇第二种,即个人知识应该从实践中来,不要固定结构和框架。我认为两种做法并不矛盾,可以同时使用。

第一种用来建立通用性知识,就是外部已经有了成熟体系的,比如科学,技术,工程,社会科学等。我们只需要通过学习转化成自己的。

而特定知识是个性化,场景化,具体化的。侧重于策略,流程,方法、工具等。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特定知识。

特定知识多以隐性的方式存储在我们的大脑中或者零散在各个文档中。特定知识需要提炼,总结知识点,将知识点组合成知识模块,再发展出复杂的知识结构。

今天我先聊聊构建通用知识体系的方法。

如何构建通用知识体系

通用知识分为三种:

1)What:是什么的知识。

What 类知识有事实,数据,经验,观点、事件等。

2)How:怎样做的知识。

How 知识有方法,流程,步骤,套路,技巧,检查清单,模版,工具等。

3)Why:理论类知识,是关于「事物为什么以及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解释」。

Why 类知识有原理,原则,法则,因果关系,结构,模型等。

一本书,一个课程,讲的都是上面这三类知识,只不过侧重点不同。怎样搭建通用知识体系呢?可以这样操作:

Step1:提取结构

当我们想搭建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时,可以找出一两本这个领域的经典书籍,提取结构。什么是结构呢?结构是骨架,体现为大纲,目录等形式。将这个结构输入大纲软件,就是一个成型的知识树。

Step2:提炼要素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该领域的大致轮廓。下面需要一些细节了,可以使用我以前分享过的分层提炼法。具体见:分层提炼:构建你的智慧之库,创造基石

我们可以从原始材料中:

  • 摘录观点
  • 画重点
  • 分组、归类
  • 流程、方法

Step3:完善结构

用上面提炼总结出的要素填充知识树。你对这个领域学的越多,你会发现最早的结构有不合理的地方,你可以调整层级,删除,修改这些结构。

通用知识是基础,但仅有它们,远远不够,稀缺决定价值,我们更需要有自己见解的特定知识。我会另写一篇文章说明具体原则和方法。

目录
相关文章
|
9月前
|
存储 C++ 开发者
C++程序设计基础:构建稳固的编程基石
C++程序设计基础:构建稳固的编程基石
63 1
|
9月前
|
前端开发 测试技术 人机交互
DDD - 理论到落地从统一语言开始
DDD - 理论到落地从统一语言开始
522 0
|
6月前
|
设计模式 架构师 数据建模
架构师必备底层逻辑:设计与建模的技术深度探索
【8月更文挑战第13天】在软件开发的浩瀚星海中,架构师如同星辰指引,他们不仅规划着系统的蓝图,更在底层逻辑上精雕细琢,确保系统的稳健与高效。其中,“设计与建模”作为架构师的核心能力之一,是连接业务需求与技术实现的桥梁。本文将深入探讨架构师在设计与建模过程中的关键思维与实践方法,为工作学习中的技术同仁提供一份宝贵的干货分享。
85 3
|
7月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软件架构设计的原则与模式:构建高质量系统的基石
【7月更文挑战第26天】软件架构设计是构建高质量软件系统的关键。遵循高内聚、低耦合、单一职责等设计原则,并灵活运用分层架构、微服务架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等设计模式,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出更加灵活、可扩展、可维护的软件系统。作为开发者,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实践这些原则与模式,以提升自己的架构设计能力,为团队和用户提供更加优秀的软件产品。
|
8月前
|
Java 文件存储
设计优雅的接口:实现最佳实践与方法论
设计优雅的接口:实现最佳实践与方法论
|
9月前
|
运维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平台设计-概念澄清说明
平台所说模块一般指一个独立部署的前端项目
|
数据采集 运维 监控
谈谈典型的数据治理体系框架
以规范的方式来管理企业的数据资产已经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但还需要组织架构、原则、过程和规则,以确保数据管理的各项职能得到正确的履行。
谈谈典型的数据治理体系框架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谈谈如何构建以数据驱动的企业架构模型
以数据为中心的企业架构就是企业在商业评估、战略制定、企业规划和企业转型过程中将数据放在首位。
谈谈如何构建以数据驱动的企业架构模型
|
架构师 数据挖掘 程序员
C++ 类设计和实现的十大最佳实践
C++ 类设计和实现的十大最佳实践
893 0
C++ 类设计和实现的十大最佳实践
|
自然语言处理 监控 搜索推荐
场景化构建与核心价值|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场景化构建与核心价值
264 0
场景化构建与核心价值|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