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热爱科研的Matlab仿真开发者,修心和技术同步精进,matlab项目合作可私信。
🍎个人主页:Matlab科研工作室
🍊个人信条:格物致知。
更多Matlab完整代码及仿真定制内容点击👇
🔥 内容介绍
在机器学习领域中,分类预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将输入数据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对未知数据进行分类。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不同的算法可以用于分类预测,其中包括ELM-Adaboost算法。
ELM-Adaboost算法是一种结合了极限学习机(ELM)和Adaboost算法的分类预测方法。极限学习机是一种单层前馈神经网络,其训练速度非常快,同时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而Adaboost算法是一种集成学习方法,通过组合多个弱分类器来构建一个更强大的分类器。
ELM-Adaboost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训练多个ELM分类器,并根据它们的分类结果来调整每个分类器的权重。在每一轮训练中,Adaboost算法会根据上一轮分类错误的样本来调整下一轮的训练样本分布。这样,每个ELM分类器都会专注于错误分类的样本,从而提高整体分类的准确性。
ELM-Adaboost算法的步骤如下:
- 初始化训练样本的权重,使其均匀分布。
- 训练第一个ELM分类器,并计算其分类错误率。
- 根据分类错误率计算该分类器的权重。
- 调整训练样本的权重,使错误分类的样本权重增加。
- 重复步骤2-4,直到达到预定的分类器数量。
- 根据每个分类器的权重,组合它们的分类结果来进行最终的预测。
ELM-Adaboost算法的优点是它能够处理高维数据和大规模数据集,并且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此外,它还能够自适应地调整每个分类器的权重,从而提高整体分类的准确性。
然而,ELM-Adaboost算法也存在一些限制。首先,它对异常值比较敏感,因此在处理包含异常值的数据集时需要谨慎。其次,由于需要训练多个分类器,算法的训练时间可能会较长。
总结而言,ELM-Adaboost算法是一种结合了极限学习机和Adaboost算法的分类预测方法。它通过训练多个ELM分类器并根据它们的分类结果来调整权重,从而提高整体分类的准确性。该算法在处理高维数据和大规模数据集时表现出色,但对异常值比较敏感,并且训练时间较长。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使用ELM-Adaboost算法来进行分类预测。
📣 部分代码
function [IW, B, LW, TF, TYPE] = elmtrain(p_train, t_train, N, TF, TYPE)% P - Input Matrix of Training Set (R * Q)% T - Output Matrix of Training Set (S * Q)% N - Number of Hidden Neurons (default = Q)% TF - Transfer Function:% 'sig' for Sigmoidal function (default)% 'hardlim' for Hardlim function% TYPE - Regression (0, default) or Classification (1)% Output% IW - Input Weight Matrix (N * R)% B - Bias Matrix (N * 1)% LW - Layer Weight Matrix (N * S)if size(p_train, 2) ~= size(t_train, 2) error('ELM:Arguments', 'The columns of P and T must be same.');end%% 转入分类模式if TYPE == 1 t_train = ind2vec(t_train);end%% 初始化权重R = size(p_train, 1);Q = size(t_train, 2);IW = rand(N, R) * 2 - 1;B = rand(N, 1);BiasMatrix = repmat(B, 1, Q);%% 计算输出tempH = IW * p_train + BiasMatrix;%% 选择激活函数switch TF case 'sig' H = 1 ./ (1 + exp(-tempH)); case 'hardlim' H = hardlim(tempH);end%% 伪逆计算权重LW = pinv(H') * t_train';
⛳️ 运行结果
🔗 参考文献
[1] 颜俊,马传辉.基于ELM-AdaBoost分类学习的室内定位方法:CN202011386669.0[P].CN112543428A[2023-09-28].
[2] 胡超,沈宝国,杨妍,等.ELM-Adaboost分类器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运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