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什么是Java注解
1.简介
Java注解是一种附加在代码中的元数据,它提供了关于代码的额外信息。注解可以在类、方法、字段、参数等各个层面上使用,用于描述代码的特性、行为、要求等。注解是在编译时被处理的,并且可以被编译器、工具或运行时框架解析和利用。
Java注解的语法形式以"@"符号开头,紧跟着注解的名称和可选的参数列表。注解可以包含元素,类似于接口的成员。这些元素可以具有默认值,也可以在使用注解时显式地指定值。
2.注解的分类
1.提供信息给编译器:可以使用注解在源代码级别嵌入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被编译器解析和利用。例如,@Deprecated
注解用于标记过时的代码,编译器会在编译时生成警告信息。
2.编译时进行额外的处理:某些注解可以触发编译时的额外操作。例如,@Entity注解用于标记实体类,编译器可以根据这个注解生成与数据库表的映射代码。
3.运行时的处理:某些注解在程序运行时可以被解析和处理。这些注解可以通过反射机制在运行时获取并执行相关操作。例如,Spring框架使用注解来配置依赖注入、AOP等特性。
3.JDK元注解
JDK提供了一些元注解(meta-annotation),它们是用于定义和配置自定义注解的注解。元注解可以应用于自定义注解上,用于指定注解的行为和特性。以下是JDK中常用的元注解:
1.@Retention:指定注解的保留策略,即注解在何时生效。常用的保留策略有三种:
1.RetentionPolicy.SOURCE:注解仅在源代码中保留,编译器在编译时会忽略它们。
2.RetentionPolicy.CLASS:注解在编译时会被保留在字节码文件中,但在运行时不可获取。这是默认的保 留策略。
3.RetentionPolicy.RUNTIME:注解在运行时保留,可以通过反射机制获取和解析注解信息。
2.@Target:指定注解可以应用的目标元素类型,包括以下一些常见的目标类型(ElementType):
1.ElementType.TYPE:类、接口、枚举类型
2.ElementType.FIELD:字段、枚举常量
3.ElementType.METHOD:方法
4.ElementType.PARAMETER:方法参数
5.ElementType.CONSTRUCTOR:构造方法
6.ElementType.LOCAL_VARIABLE:局部变量
7.ElementType.ANNOTATION_TYPE:注解类型
8.ElementType.PACKAGE:包
3.@Documented:指定注解是否包含在生成的Java文档中。如果一个注解被标记为@Documented,在生成文档时将包含该注解的信息。
4.@Inherited:指定注解是否可以被继承。如果一个注解被标记为@Inherited,则表示子类会继承父类的注解。
除了以上元注解,JDK还提供了其他几个元注解,如@Repeatable(指定注解是否可重复应用于同一元素)和@Native(指定注解与本地代码关联)等。这些元注解为自定义注解的设计和行为提供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使用元注解可以通过注解注解(annotate the annotation)的方式来配置自定义注解的行为和特性,从而实现更加灵活和强大的注解功能。
二.自定义注解
1.自定义注解的分类
1.1.标记Annotation:
没有成员变量的Annotation; 这种Annotation仅利用自身的存在与否来提供信息
1.2.元数据Annotation:
包含成员变量的Annotation; 它们可以接受(和提供)更多的元数据;
2.如何使用自定义注解
使用@interface关键字, 其定义过程与定义接口非常类似, 需要注意的是:
Annotation的成员变量在Annotation定义中是以无参的方法形式来声明的, 其方法名和返回值类型定义了该成员变量的名字和类型,而且我们还可以使用default关键字为这个成员变量设定默认值;
3.案例演示
3.1 获取类、方法及属性上的注解值
(1)自定义三个注解
package com.YU.annotation.demo;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 /** * MyAnnotation1注解可以用在类、接口、属性、方法上 * 注解运行期也保留 * 不可继承 */ @Target({ElementType.TYPE, ElementType.FIELD,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public @interface MyAnnotation1 { String name(); }
package com.YU.annotation.demo;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 /** * MyAnnotation2注解可以用在方法上 * 注解运行期也保留 * 不可继承 */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public @interface MyAnnotation2 { TranscationModel model() default TranscationModel.ReadWrite; }
package com.YU.annotation.demo;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 /** * @author YU * @time 2023/9/14 18:52:55 * * MyAnnotation3注解可以用在方法上 * 注解运行期也保留 * 可继承 */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Inherited @Documented public @interface MyAnnotation3 { TranscationModel[] models() default TranscationModel.ReadWrite; }
其中的JDK元注解作用在前面都有介绍
这里我们编写测试方法,尝试获取类、方法及属性上的注解值
@Test public void list() throws Exception { // 获取类上的注解 MyAnnotation1 annotation1 = Demo1.class.getAnnotation(MyAnnotation1.class); System.out.println(annotation1.name());//abc // 获取方法上的注解 MyAnnotation2 myAnnotation2 = Demo1.class.getMethod("list").getAnnotation(MyAnnotation2.class); System.out.println(myAnnotation2.model());//Read // 获取属性上的注解 MyAnnotation1 myAnnotation1 = Demo1.class.getDeclaredField("age").getAnnotation(MyAnnotation1.class); System.out.println(myAnnotation1.name());// xyz }
Demo1
package com.YU.annotation.demo1; /** * @author YU * 获取类与方法上的注解值 */ @MyAnnotation1(name = "abc") public class Demo1 { @MyAnnotation1(name = "xyz") public Integer age; public Integer getAge() { return age; } @MyAnnotation2(model = TranscationModel.Read) public void list() { System.out.println("list"); } @MyAnnotation3(models = {TranscationModel.Read, TranscationModel.Write}) public void edit() { System.out.println("edit"); } }
测试结果
3.2@Inherited 的使用
还是根据上述提供的代码,新建一个demo2的类去继承demo1,当我们在使用demo2去获取注解值的时候,因为MyAnnotation1和MyAnnotation2并没有使用@Inherited,所以在测试时,获取不到MyAnnotation1和MyAnnotation2的的属性值
(1)当我们运行测试方法时,demo1中的MyAnnotation1没有使用@Inherited,测试时报出空指针异常
(2)但是在MyAnnotation1中加上@Inherited后,我们就可以通过demo2去获取属性中的注解值
所以回到我们最开始@Inherited的作用
@Inherited:指定注解是否可以被继承。如果一个注解被标记为@Inherited,则表示子类会继承父类的注解。
结论:类继承类时,只有被指定@Inherited的注解才能被继承使用
3.3获取类属性上的注解属性值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注解
package com.YU.annotation.demo2;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ElementType;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Retention;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RetentionPolicy;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Target; /** * @author YU */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SOURC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Target(ElementType.FIELD) public @interface TestAnnotation { String value() default "默认value值"; String what() default "这里是默认的what属性对应的值"; }
然后使用注解,获取注解上的属性值
package com.YU.annotation.demo2; /** * @author YU * * 获取类属性上的注解属性值 */ public class Demo2 { @TestAnnotation(value = "这就是value对应的值_msg1", what = "这就是what对应的值_msg1") private static String msg1; @TestAnnotation("这就是value对应的值1") private static String msg2; @TestAnnotation(value = "这就是value对应的值2") private static String msg3; @TestAnnotation(what = "这就是what对应的值") private static String msg4; }
测试结果得出的结论为
当我们同时为两个属性都设置值时,那么获取到的都为设置值,当我们没有去指定为哪个属性赋值时,但是又传了属性值,那么默认会给第一个设置属性值,当我们没有去设置属性值时,获取到的为注解中默认的属性值
3.4获取参数修饰注解对应的属性值
(1)定义一个注解
package com.YU.annotation.demo3;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 /** * @author YU * * 非空注解:使用在方法的参数上,false表示此参数可以为空,true不能为空 */ @Documented @Target({ElementType.PARAMETER})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public @interface IsNotNull { boolean value() default false; }
(2)通过获取参数修饰注解对应的属性值
package com.YU.annotation.demo3; /** * @author YU * * 获取参数修饰注解对应的属性值 */ public class Demo3 { public void hello1(@IsNotNull(true) String name)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name); } public void hello2(@IsNotNull String name)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name); } }
(3)编写测试方法
@Test public void hello3() throws Exception { // 模拟浏览器传递到后台的参数 解读@requestParam String name = "zs"; Demo3 demo3 = new Demo3(); Method method = demo3.getClass().getMethod("hello1", String.class); for (Parameter parameter : method.getParameters()) { IsNotNull annotation = parameter.getAnnotation(IsNotNull.class); if(annotation != null){ System.out.println(annotation.value());//true if (annotation.value() && !"".equals(name)){ method.invoke(demo3,name); } } } }
测试方法解读:
当我们在进行测试时,先根据getMethod获取方法的返回值,将定义好的属性值传入(实际开发为前端返回的数据),通过判断传入的属性值来返回不同的结果,例如:
传入的值为“zs” 参数修饰注解的属性值为true,当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将参数进行传递并调用业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