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oop学习指南:探索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组成——HDFS(下)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500CU*H 100GB 3个月
日志服务 SLS,月写入数据量 50GB 1个月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 MaxCompute,50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Hadoop学习指南:探索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组成——HDFS(下)

HDFS的读写流程(面试重点)

HDFS 写数据流程

1.1 剖析文件写入

(1)客户端通过Distributed FilileSystem 模块向NameNode 请求上传文件,NameNode检查目标文件是否已存在,父目录是否存在。

(2)NameNode返回是否可以上传。

(3)客户端请求第一个 Block上传到哪几个DataNode服务器上。

(4)NameNode返回3个DataNode节点,分别为dn1、dn2、dn3。

(5)客户端通过FSDataOutputStream模块请求dn1上传数据,dn1收到请求会继续调用

dn2,然后dn2调用dn3,将这个通信管道建立完成。

(6)dn1、dn2、dn3逐级应答客户端。

(7)客户端开始往dn1上传第一个Block(先从磁盘读取数据放到一个本地内存缓存),

以Packet 为单位,dn1 收到一个Packet 就会传给 dn2,dn2 传给 dn3;dn1 每传一个 packet

会放入一个应答队列等待应答。

(8)当一个Block传输完成之后,客户端再次请求NameNode上传第二个Block的服务

器。(重复执行3-7步)。

1.2 网络拓扑-节点距离计算

在HDFS写数据的过程中,NameNode会选择距离待上传数据最近距离的DataNode接

收数据。那么这个最近距离怎么计算呢?

节点距离:两个节点到达最近的共同祖先的距离总和。

例如,假设有数据中心d1机架r1中的节点n1。该节点可以表示为/d1/r1/n1。利用这种标记,这里给出四种距离描述。

大家算一算每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机架感知(副本存储节点选择)

1)机架感知说明

(1)官方说明https://hadoop.apache.org/docs/r3.1.3/hadoop-project-dist/hadoop-hdfs/HdfsDesign.html#Data_Replication


(2)源码说明

Crtl + n 查找BlockPlacementPolicyDefault,在该类中查找chooseTargetInOrder方法。

2)Hadoop3.1.3副本节点选择

HDFS 读数据流程

(1)客户端通过DistributedFileSystem 向 NameNode 请求下载文件,NameNode 通过查

询元数据,找到文件块所在的DataNode地址。

(2)挑选一台DataNode(就近原则,然后随机)服务器,请求读取数据。

(3)DataNode 开始传输数据给客户端(从磁盘里面读取数据输入流,以Packet为单位

来做校验)。

(4)客户端以Packet为单位接收,先在本地缓存,然后写入目标文件。

NameNode和SecondaryNameNode

1 NN 和 2NN工作机制

思考:NameNode中的元数据是存储在哪里的?

首先,我们做个假设,如果存储在NameNode节点的磁盘中,因为经常需要进行随机访问,还有响应客户请求,必然是效率过低。因此,元数据需要存放在内存中。但如果只存在内存中,一旦断电,元数据丢失,整个集群就无法工作了。因此产生在磁盘中备份元数据的FsImage。


这样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当在内存中的元数据更新时,如果同时更新FsImage,就会导致效率过低,但如果不更新,就会发生一致性问题,一旦NameNode节点断电,就会产生数据丢失。因此,引入Edits文件(只进行追加操作,效率很高)。每当元数据有更新或者添

加元数据时,修改内存中的元数据并追加到Edits中。这样,一旦NameNode节点断电,可以通过FsImage和Edits的合并,合成元数据。


但是,如果长时间添加数据到Edits中,会导致该文件数据过大,效率降低,而且一旦断电,恢复元数据需要的时间过长。因此,需要定期进行FsImage和Edits的合并,如果这个操作NameNode节点完成,又会效率过低。因此,引入一个新的节点SecondaryNamenode,专门用于FsImage和Edits的合并。

1)第一阶段:NameNode启动

edits_001

(1)第一次启动NameNode格式化后,创建Fsimage和Edits文件。如果不是第一次启动,直接加载编辑日志和镜像文件到内存。

(2)客户端对元数据进行增删改的请求。

(3)NameNode记录操作日志,更新滚动日志。

(4)NameNode在内存中对元数据进行增删改。

2)第二阶段:Secondary NameNode工作

(1)Secondary NameNode 询问 NameNode 是否需要 CheckPoint。直接带回 NameNode

是否检查结果。

(2)Secondary NameNode 请求执行 CheckPoint。

(3)NameNode滚动正在写的Edits日志。

(4)将滚动前的编辑日志和镜像文件拷贝到Secondary NameNode。

(5)Secondary NameNode 加载编辑日志和镜像文件到内存,并合并。

(6)生成新的镜像文件fsimage.chkpoint。

(7)拷贝fsimage.chkpoint 到 NameNode。

(8)NameNode将fsimage.chkpoint 重新命名成fsimage。

2 Fsimage 和 Edits 解析

Fsimage和Edits概念

NameNode被格式化之后,将在/opt/module/hadoop-3.1.3/data/tmp/dfs/name/current目录中产生如下文件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000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000.md5

seen_txid

VERSION

(1)Fsimage文件:HDFS文件系统元数据的一个永久性的检查点,其中包含HDFS文件系统的所有目

录和文件inode的序列化信息。

会被记录到Edits文件中。

(2)Edits文件:存放HDFS文件系统的所有更新操作的路径,文件系统客户端执行的所有写操作首先

(3)seen_txid文件保存的是一个数字,就是最后一个edits_的数字

(4)每次NameNode启动的时候都会将Fsimage文件读入内存,加载Edits里面的更新操作,保证内存

中的元数据信息是最新的、同步的,可以看成NameNode启动的时候就将Fsimage和Edits文件进行了合并。

1)oiv 查看Fsimage文件

(1)查看oiv和oev命令

[atguigu@hadoop102 current]$ hdfs 
oiv            
apply the offline fsimage viewer to an fsimage 
oev            
apply the offline edits viewer to an edits file

(2)基本语法

hdfs oiv -p 文件类型 -i镜像文件 -o 转换后文件输出路径

(3)案例实操

[atguigu@hadoop102 current]$ pwd 
/opt/module/hadoop-3.1.3/data/dfs/name/current 
[atguigu@hadoop102 current]$ hdfs oiv -p XML -i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025 -o /opt/module/hadoop-3.1.3/fsimage.xml 
[atguigu@hadoop102 current]$ cat /opt/module/hadoop-3.1.3/fsimage.xml

将显示的xml文件内容拷贝到Idea中创建的xml文件中,并格式化。部分显示结果如

下。

<inode> 
 <id>16386</id> 
 <type>DIRECTORY</type> 
 <name>user</name> 
 <mtime>1512722284477</mtime> 
 <permission>atguigu:supergroup:rwxr-xr-x</permission> 
 <nsquota>-1</nsquota> 
 <dsquota>-1</dsquota> 
</inode> 
<inode> 
 <id>16387</id> 
 <type>DIRECTORY</type> 
 <name>atguigu</name> 
 <mtime>1512790549080</mtime> 
 <permission>atguigu:supergroup:rwxr-xr-x</permission> 
 <nsquota>-1</nsquota> 
 <dsquota>-1</dsquota> 
</inode> 
<inode> 
 <id>16389</id> 
 <type>FILE</type> 
 <name>wc.input</name> 
 <replication>3</replication> 
 <mtime>1512722322219</mtime> 
 <atime>1512722321610</atime> 
 <perferredBlockSize>134217728</perferredBlockSize> 
 <permission>atguigu:supergroup:rw-r--r--</permission> 
 <blocks> 
  <block> 
   <id>1073741825</id> 
   <genstamp>1001</genstamp> 
   <numBytes>59</numBytes> 
  </block> 
 </blocks> 
</inode > 

思考:可以看出,Fsimage中没有记录块所对应DataNode,为什么?

在集群启动后,要求DataNode上报数据块信息,并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上报。

2)oev查看Edits文件

(1)基本语法

hdfs oev -p 文件类型 -i编辑日志 -o 转换后文件输出路径 

(2)案例实操

[atguigu@hadoop102 current]$ hdfs oev -p XML -i 
edits_0000000000000000012-0000000000000000013 -o /opt/module/hadoop
3.1.3/edits.xml 
[atguigu@hadoop102 current]$ cat /opt/module/hadoop-3.1.3/edits.xml 

将显示的xml文件内容拷贝到Idea中创建的xml文件中,并格式化。显示结果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EDITS> 
 <EDITS_VERSION>-63</EDITS_VERSION> 
 <RECORD> 
  <OPCODE>OP_START_LOG_SEGMENT</OPCODE> 
  <DATA> 
   <TXID>129</TXID> 
  </DATA> 
 </RECORD> 
 <RECORD> 
  <OPCODE>OP_ADD</OPCODE> 
  <DATA> 
   <TXID>130</TXID> 
   <LENGTH>0</LENGTH> 
   <INODEID>16407</INODEID> 
   <PATH>/hello7.txt</PATH> 
   <REPLICATION>2</REPLICATION> 
   <MTIME>1512943607866</MTIME> 
   <ATIME>1512943607866</ATIME> 
   <BLOCKSIZE>134217728</BLOCKSIZE> 
   <CLIENT_NAME>DFSClient_NONMAPREDUCE_
1544295051_1</CLIENT_NAME> 
   <CLIENT_MACHINE>192.168.10.102</CLIENT_MACHINE> 
   <OVERWRITE>true</OVERWRITE> 
   <PERMISSION_STATUS> 
    <USERNAME>atguigu</USERNAME> 
    <GROUPNAME>supergroup</GROUPNAME> 
    <MODE>420</MODE> 
   </PERMISSION_STATUS> 
   <RPC_CLIENTID>908eafd4-9aec-4288-96f1
e8011d181561</RPC_CLIENTID> 
   <RPC_CALLID>0</RPC_CALLID> 
  </DATA> 
 </RECORD> 
 <RECORD> 
  <OPCODE>OP_ALLOCATE_BLOCK_ID</OPCODE> 
  <DATA> 
   <TXID>131</TXID> 
   <BLOCK_ID>1073741839</BLOCK_ID> 
  </DATA> 
 </RECORD> 
 <RECORD> 
  <OPCODE>OP_SET_GENSTAMP_V2</OPCODE> 
  <DATA> 
   <TXID>132</TXID> 
   <GENSTAMPV2>1016</GENSTAMPV2> 
    </DATA> 
 </RECORD> 
 <RECORD> 
  <OPCODE>OP_ADD_BLOCK</OPCODE> 
  <DATA> 
   <TXID>133</TXID> 
   <PATH>/hello7.txt</PATH> 
   <BLOCK> 
    <BLOCK_ID>1073741839</BLOCK_ID> 
    <NUM_BYTES>0</NUM_BYTES> 
    <GENSTAMP>1016</GENSTAMP> 
   </BLOCK> 
   <RPC_CLIENTID></RPC_CLIENTID> 
   <RPC_CALLID>-2</RPC_CALLID> 
  </DATA> 
 </RECORD> 
 <RECORD> 
  <OPCODE>OP_CLOSE</OPCODE> 
  <DATA> 
   <TXID>134</TXID> 
   <LENGTH>0</LENGTH> 
   <INODEID>0</INODEID> 
   <PATH>/hello7.txt</PATH> 
   <REPLICATION>2</REPLICATION> 
   <MTIME>1512943608761</MTIME> 
   <ATIME>1512943607866</ATIME> 
   <BLOCKSIZE>134217728</BLOCKSIZE> 
   <CLIENT_NAME></CLIENT_NAME> 
   <CLIENT_MACHINE></CLIENT_MACHINE> 
   <OVERWRITE>false</OVERWRITE> 
   <BLOCK> 
    <BLOCK_ID>1073741839</BLOCK_ID> 
    <NUM_BYTES>25</NUM_BYTES> 
    <GENSTAMP>1016</GENSTAMP> 
   </BLOCK> 
   <PERMISSION_STATUS> 
    <USERNAME>atguigu</USERNAME> 
    <GROUPNAME>supergroup</GROUPNAME> 
    <MODE>420</MODE> 
   </PERMISSION_STATUS> 
  </DATA> 
 </RECORD> 
</EDITS > 

思考:NameNode如何确定下次开机启动的时候合并哪些Edits?

3 CheckPoint时间设置

1)通常情况下,SecondaryNameNode每隔一小时执行一次。

[hdfs-default.xml]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period</name> 
  <value>3600s</value> 
</property> 

2)一分钟检查一次操作次数,当操作次数达到1百万时,SecondaryNameNode执行一次。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txns</name> 
<value>1000000</value> 
<description>操作动作次数</description>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check.period</name> 
<value>60s</value> 
<description> 1 分钟检查一次操作次数</description> 
</property> 

DataNode

1 DataNode 工作机制

(1)一个数据块在DataNode上以文件形式存储在磁盘上,包括两个文件,一个是数据

本身,一个是元数据包括数据块的长度,块数据的校验和,以及时间戳。

(2)DataNode 启动后向NameNode注册,通过后,周期性(6小时)的向NameNode上

报所有的块信息。

DN向NN汇报当前解读信息的时间间隔,默认6小时;

<property> 
<name>dfs.blockreport.intervalMsec</name> 
<value>21600000</value> 
<description>Determines block reporting interval in 
milliseconds.</description> 
</property> 

DN扫描自己节点块信息列表的时间,默认6小时

<property> 
<name>dfs.datanode.directoryscan.interval</name> 
<value>21600s</value> 
<description>Interval in seconds for Datanode to scan data 
directories and reconcil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locks in memory and on 
the disk. 
Support multiple time unit suffix(case insensitive), as described 
in dfs.heartbeat.interval. 
</description> 
</property> 

(3)心跳是每3秒一次,心跳返回结果带有NameNode给该DataNode的命令如复制块

数据到另一台机器,或删除某个数据块。如果超过10分钟没有收到某个DataNode的心跳,

则认为该节点不可用。

(4)集群运行中可以安全加入和退出一些机器。

2 数据完整性

思考:如果电脑磁盘里面存储的数据是控制高铁信号灯的红灯信号(1)和 绿灯信号(0),

但是存储该数据的磁盘坏了,一直显示是绿灯,是否很危险?同理DataNode节点上的数据

损坏了,却没有发现,是否也很危险,那么如何解决呢?

如下是DataNode节点保证数据完整性的方法。

  • (1)当DataNode读取Block的时候,它会计算CheckSum。
  • (2)如果计算后的CheckSum,与Block创建时值不一样,说明Block已经损坏。
  • (3)Client 读取其他DataNode上的Block。
  • (4)常见的校验算法crc(32),md5(128),sha1(160)
  • (5)DataNode 在其文件创建后周期验证CheckSum。

3 掉线时限参数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 hdfs-site.xml 配置文件中的 heartbeat.recheck.interval 的单位为毫秒,

dfs.heartbeat.interval 的单位为秒。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heartbeat.recheck-interval</name> 
<value>300000</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heartbeat.interval</name> 
<value>3</value> 
</property>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本实验围绕社交用户发布的文章做了详尽的分析,通过分析能得到用户群体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理位置分布,以及热门话题的热度。
SaaS 模式云数据仓库必修课
本课程由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和阿里云大数据团队共同出品,是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课程。本课程由阿里云资深产品和技术专家们从概念到方法,从场景到实践,体系化的将阿里巴巴飞天大数据平台10多年的经过验证的方法与实践深入浅出的讲给开发者们。帮助大数据开发者快速了解并掌握SaaS模式的云原生的数据仓库,助力开发者学习了解先进的技术栈,并能在实际业务中敏捷的进行大数据分析,赋能企业业务。 通过本课程可以了解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功能及典型适用场景,可应用MaxCompute实现数仓搭建,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适合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 大量数据需要处理、存储和管理,需要搭建数据仓库?学它! 没有足够人员和经验来运维大数据平台,不想自建IDC买机器,需要免运维的大数据平台?会SQL就等于会大数据?学它! 想知道大数据用得对不对,想用更少的钱得到持续演进的数仓能力?获得极致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更好的性能,以及持续保护数据安全的生产环境?学它! 想要获得灵活的分析能力,快速洞察数据规律特征?想要兼得数据湖的灵活性与数据仓库的成长性?学它! 出品人:阿里云大数据产品及研发团队专家 产品 MaxCompute 官网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odps&nbsp;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分布式计算 大数据 Java
大数据-87 Spark 集群 案例学习 Spark Scala 案例 手写计算圆周率、计算共同好友
大数据-87 Spark 集群 案例学习 Spark Scala 案例 手写计算圆周率、计算共同好友
66 5
|
2月前
|
分布式计算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大数据-88 Spark 集群 案例学习 Spark Scala 案例 SuperWordCount 计算结果数据写入MySQL
大数据-88 Spark 集群 案例学习 Spark Scala 案例 SuperWordCount 计算结果数据写入MySQL
54 3
|
2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分布式计算 关系型数据库
大数据-140 - ClickHouse 集群 表引擎详解5 - MergeTree CollapsingMergeTree 与其他数据源 HDFS MySQL
大数据-140 - ClickHouse 集群 表引擎详解5 - MergeTree CollapsingMergeTree 与其他数据源 HDFS MySQL
58 0
|
2月前
|
存储 分布式计算 算法
大数据-106 Spark Graph X 计算学习 案例:1图的基本计算、2连通图算法、3寻找相同的用户
大数据-106 Spark Graph X 计算学习 案例:1图的基本计算、2连通图算法、3寻找相同的用户
72 0
|
2天前
|
存储 分布式计算 大数据
Flume+Hadoop:打造你的大数据处理流水线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Apache Flume采集日志数据并上传至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Flume是一个高可用、可靠的分布式系统,适用于大规模日志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文章详细描述了Flume的安装、配置及启动过程,并通过具体示例展示了如何将本地日志数据实时传输到HDFS中。同时,还提供了验证步骤,确保数据成功上传。最后,补充说明了使用文件模式作为channel以避免数据丢失的方法。
24 4
|
2月前
|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大数据
大数据体系知识学习(三):数据清洗_箱线图的概念以及代码实现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中的matplotlib和numpy库来创建箱线图,以检测和处理数据集中的异常值。
62 1
大数据体系知识学习(三):数据清洗_箱线图的概念以及代码实现
|
1月前
|
存储 分布式计算 Hadoop
数据湖技术:Hadoop与Spark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协同作用
【10月更文挑战第27天】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湖技术凭借其灵活性和成本效益成为企业存储和分析大规模异构数据的首选。Hadoop和Spark作为数据湖技术的核心组件,通过HDFS存储数据和Spark进行高效计算,实现了数据处理的优化。本文探讨了Hadoop与Spark的最佳实践,包括数据存储、处理、安全和可视化等方面,展示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协同效应。
110 2
|
1月前
|
存储 分布式计算 Hadoop
数据湖技术:Hadoop与Spark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协同作用
【10月更文挑战第26天】本文详细探讨了Hadoop与Spark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协同作用,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两者的最佳实践。Hadoop的HDFS和MapReduce负责数据存储和预处理,确保高可靠性和容错性;Spark则凭借其高性能和丰富的API,进行深度分析和机器学习,实现高效的批处理和实时处理。
75 1
|
2月前
|
存储 SQL 分布式计算
大数据学习
【10月更文挑战第15天】
58 1
|
2月前
|
分布式计算 大数据 Linux
大数据体系知识学习(二):WordCount案例实现及错误总结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PySpark进行WordCount操作,包括环境配置、代码实现、运行结果和遇到的错误。作者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Py4JJavaError和JAVA_HOME未设置的问题,并通过导入findspark初始化和设置环境变量解决了这些问题。文章还讨论了groupByKey和reduceByKey的区别。
39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下一篇
Data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