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ython做测试实现高性能测试工具(1)—序

简介:
做过几年开发或者 测试开发的人员,时常会觉得很迷茫,新功能的开发或者老功能的维护,基本是在堆代码了, 做过几年测试的朋友也会有类似的想法。性能调优或者 性能测试的确很考验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是否全面。本人也是第一次实现高性能的 测试工具, 记录下这次diameter协议测试工具的优化过程,供大家一起 学习。 有些内容涉及到具体产品,做了些改动或者单独写了测试代码演示。
   Python用来开发高性能的测试工具的确有天然的缺陷,性能差还有GIL,无法利用多线程。 但办法总比困难多,那么多大的 互联网公司都使用python与实际产品中,总比我们测试的性能要求搞多了。 本文主要讲述在系统设计和架构方面的性能优化,具体算法和一些小细节的优化,请参考 http://blog.csdn.net/powerccna/article/details/8020289
  项目背景:
  实现个高性能的diameter 测试工具, 接受1000+发送1000,双向要支持到2000条消息每秒。 diameter 协议的源代码是从这里下载的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pyprotosim/, 这个开源包还支持SMPP, RADIUS, DHCP, LDAP,  而且新增加的协议字段都可以在dictionary配置属性,不需要修改代码,实在是方便。 初始阶段我们为了实现功能,没有怎么考虑性能的问题,很多地方用的是单线程,初始性能只能支持到50 消息。硬件环境: SunFire 4170, 16 核,每核2.4 G
   Python性能优化的几个方向:
   1. 换python的解析器:常见的python解析器有pysco,pypy, cython, jython, pysco已经对python 2.7不支持了,就没有测试,据说跑的很C语言一样快。对pypy, jython做了简单测试,pypy在不同机器上可以提高到5-10倍的样子,Jython虽然可以避免python GIL的问题(因为jython是跑在 java虚拟机上的),但测试看来,效率提升很少。
   2. 优化代码
  3. 改变系统架构,多线程,多进程或者协程
   方案1:  换Python解析器
  如果换Python解析器能达到性能需求是最廉价的方案了,不需要对代码做任何改动。下面代码只是为了说明pypy的效果,单独写的测试代码,在windows下运行的结果。在linux下机器上运行效果会更好些。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import  time
def check(num):
a = list(str(num))
b = a[::-1]
if a == b: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def  test():
all = xrange(1,10**7)
for i in all:
if check(i):
if check(i**2):
i**2
if __name__ == '__main__':
start=time.time()
test()
print time.time()-start
分别用python和pypy的运行结果
C:\Python27\python.exeD:/RCC/mp/src/test.py
14.4940001965
C:\pypy-2.1\pypy.exeD:/RCC/mp/src/test.py
4.37800002098
  可以看出来pypy的运行结果效果还是明显的,虽然能提高5倍(linux机器上),50*5, 离2000还差好远。 pypy对python 多线程的支持没有明显效果,这个在后面会提到。

最新内容请见作者的GitHub页:http://qaseven.github.io/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性能测试PTS对云服务器ECS进行规格选择与性能压测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利用性能测试PTS对云服务器ECS进行规格选择与性能压测。
目录
打赏
0
0
0
0
159
分享
相关文章
CUDA重大更新:原生Python可直接编写高性能GPU程序
NVIDIA在2025年GTC大会上宣布CUDA并行计算平台正式支持原生Python编程,消除了Python开发者进入GPU加速领域的技术壁垒。这一突破通过重新设计CUDA开发模型,引入CUDA Core、cuPyNumeric、NVMath Python等核心组件,实现了Python与GPU加速的深度集成。开发者可直接用Python语法进行高性能并行计算,显著降低门槛,扩展CUDA生态,推动人工智能、科学计算等领域创新。此更新标志着CUDA向更包容的语言生态系统转型,未来还将支持Rust、Julia等语言。
204 3
CUDA重大更新:原生Python可直接编写高性能GPU程序
Kali 渗透测试:基于结构化异常处理的渗透-使用Python编写渗透模块(一)
Kali 渗透测试:基于结构化异常处理的渗透-使用Python编写渗透模块(一)
158 2
Kali 渗透测试:基于结构化异常处理的渗透-使用Python编写渗透模块(二)
Kali 渗透测试:基于结构化异常处理的渗透-使用Python编写渗透模块(二)
175 2
大前端之前端开发接口测试工具postman的使用方法-简单get接口请求测试的使用方法-简单教学一看就会-以实际例子来说明-优雅草卓伊凡
大前端之前端开发接口测试工具postman的使用方法-简单get接口请求测试的使用方法-简单教学一看就会-以实际例子来说明-优雅草卓伊凡
192 10
大前端之前端开发接口测试工具postman的使用方法-简单get接口请求测试的使用方法-简单教学一看就会-以实际例子来说明-优雅草卓伊凡
|
6月前
|
Python高性能编程:五种核心优化技术的原理与Python代码
Python在高性能应用场景中常因执行速度不及C、C++等编译型语言而受质疑,但通过合理利用标准库的优化特性,如`__slots__`机制、列表推导式、`@lru_cache`装饰器和生成器等,可以显著提升代码效率。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些实用的性能优化技术,帮助开发者在不牺牲代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程序性能。实验数据表明,这些优化方法能在内存使用和计算效率方面带来显著改进,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处理、递归计算等场景。
172 5
Python高性能编程:五种核心优化技术的原理与Python代码
接口测试工具攻略:轻松掌握测试技巧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软件系统的复杂性不断增加,接口测试工具成为确保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它如同“翻译官”,模拟请求、解析响应、验证结果、测试性能并支持自动化测试,确保不同系统间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Apifox等工具,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更加便捷高效。接口测试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
API测试工具集合:让接口测试更简单高效
在当今软件开发领域,接口测试工具如Postman、Apifox、Swagger等成为确保API正确性、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Postman全球闻名但高级功能需付费,Apifox则集成了API文档、调试、Mock与自动化测试,简化工作流并提高团队协作效率,特别适合国内用户。Swagger自动生成文档,YApi开源但功能逐渐落后,Insomnia界面简洁却缺乏团队协作支持,Paw仅限Mac系统。综合来看,Apifox是国内用户的理想选择,提供中文界面和免费高效的功能。
Python环境管理的新选择:UV和Pixi,高性能Python环境管理方案
近期Python生态系统在包管理领域发生了重要变化,Anaconda调整商业许可证政策,促使社区寻找更开放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两款新一代Python包管理工具:UV和Pixi。UV用Rust编写,提供高性能依赖解析和项目级环境管理;Pixi基于Conda生态系统,支持conda-forge和PyPI包管理。两者分别适用于高性能需求和深度学习项目,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1515 2
自动化测试之美:从零开始搭建你的Python测试框架
在软件开发的马拉松赛道上,自动化测试是那个能让你保持节奏、避免跌宕起伏的神奇小助手。本文将带你走进自动化测试的世界,用Python这把钥匙,解锁高效、可靠的测试框架之门。你将学会如何步步为营,构建属于自己的测试庇护所,让代码质量成为晨跑时清新的空气,而不是雾霾中的忧虑。让我们一起摆脱手动测试的繁琐枷锁,拥抱自动化带来的自由吧!
自动化测试与脚本编写:Python实践指南
自动化测试与脚本编写:Python实践指南
237 1

推荐镜像

更多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