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测试测试平台策略 之模块交互策略

简介:

自动化测试测试平台策略 之模块交互策略

序言:要做一个自动化测试平台,越强大的平台,其模块之间的交互越难,也就是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定义越难,而如何采用一种策略去规范各个模块的接口、消息格式和交互方式更是难,这一点,我觉得可以从学习网络协议中找到一丝灵感,那些协议的交互方式以及消息的格式传递都是值得学习的,以前觉得学习协议纯粹是为了了解,现在学习真的是想掌握其几点精华思想,突然能够想象到:一群人在一起思想的碰撞,不断的去总结,去发现,去实用,才有了现在的协议标准。觉得,不一样的领域都去发现才能有所感悟。

  一、自动化测试平台中的模块

  1、软件产品是具有一系列特定功能的组件组成,其系统可以被分为一系列的功能模块,每个模块所特有的信息处理过程都被包含在模块的内部,如同一个“黑箱”,这就是“封装性”,然后模块与模块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相连则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一个系统也可以作为一个模块,去组成更复杂的系统)。

  2、而在自动化测试平台的系统开发中,首先,按照其抽象出来的自动化测试流程和方式划分一系列的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都能脱离系统独自使用,有的模块独自使用能够提高一些效率(像CLI测试中的基于脚本的自动化测试框架,GUI测试中的基于工具的自动化测试框架等都是一种模块,还有一些测试工具),然后在此些模块的基础上,我们定义一些交互规则,将他们以最好的方式进行安排在自动化测试流水线上,然后提供一个统一管理的界面,慢慢的,就构建成了一个自动化测试平台。(关键点:必须在测试功能模块独自提高效率的基础上,能够在测试流程中加以应用,平台的作用伴随更多的服务,将他们流水线化)

  二、自动化测试平台平台构建难点

  1、如何在测试流程中提炼自动化测试流程,然后抽象出自动化测试流水线。

  2、如何能够统一规划整个测试部门的测试资源,这需要一个服务器去统一存储和调度管理。

  3、然后,很关键的一步:如何将已有的功能测试模块结合起来,即建立一套良好的交互协议和交互消息格式,使其能够很好的交互和互补,真正完成自动化测试流水线的运作。

  三、自动化测试平台模块交互策略分析

  以下策略是自己对测试平台建设中的一些提炼,不一定完全适合,可以参考

  1、策略1:服务注册机制

  即定义一个框架,其框架提供相应的API,所有的模块利用这个API遵循一定的规则都可以作为服务注册到这个框架中,注册的同时,也对该服务的发送和接收的消息进行了规定,不同的消息可以调用其模块不同的功能,然后,模块则可以以这个框架为媒介,以传递消息的方式互相控制。当然,对于数据的存储,需要单独提供一个空间,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内存机制。

  2、策略2:消息分发统一机制

  即定义一个消息分发模块,模块的交互都会经过这个消息分发模块,这个消息分发模块将消息进行解析,然后传送到对应的模块。

  这里,两种策略都需要统一规定好消息的格式。可以参考网络协议中的一些消息格式,例如一个简单的:

源头

目的头

时间

消息类型

消息内容

  总之,个人上次听过一句话,如果你在一个行业领域已经停滞不前,那么就将眼光放宽,去另外一个领域去看看,往往这样,会激发你无限的灵感。这也许是真理啊,乔布斯不就很爱好艺术吗?马云不就是个金庸迷吗?当然,不是说要去复制,个人觉得,说的是不要闭门造船吧,而是学会提炼共性,在思想中升华吧。


本文出自seven的测试人生公众号最新内容请见作者的GitHub页:http://qaseven.github.io/

目录
相关文章
|
26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测试技术
玩转n8n测试自动化:核心节点详解与测试实战指南
n8n中节点是自动化测试的核心,涵盖触发器、数据操作、逻辑控制和工具节点。通过组合节点,测试工程师可构建高效、智能的测试流程,提升测试自动化能力。
|
1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EdgeMark:嵌入式人工智能工具的自动化与基准测试系统——论文阅读
EdgeMark是一个面向嵌入式AI的自动化部署与基准测试系统,支持TensorFlow Lite Micro、Edge Impulse等主流工具,通过模块化架构实现模型生成、优化、转换与部署全流程自动化,并提供跨平台性能对比,助力开发者在资源受限设备上高效选择与部署AI模型。
169 9
EdgeMark:嵌入式人工智能工具的自动化与基准测试系统——论文阅读
|
3月前
|
XML jenkins 机器人
JMeter+Ant+Jenkins实现接口自动化测试持续集成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Ant生成JMeter接口测试报告,并集成到Jenkins中实现自动化测试。内容涵盖Ant与JMeter环境配置、build.xml文件设置、测试执行及报告生成,同时包括Jenkins插件安装、项目配置和钉钉消息通知的集成,帮助实现持续测试与结果可视化。
481 0
|
2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如何让AI更“聪明”?VLM模型的优化策略与测试方法全解析​
本文系统解析视觉语言模型(VLM)的核心机制、推理优化、评测方法与挑战。涵盖多模态对齐、KV Cache优化、性能测试及主流基准,助你全面掌握VLM技术前沿。建议点赞收藏,深入学习。
286 8
|
13天前
|
自然语言处理 前端开发 测试技术
使用 Playwright MCP 实现 UI 自动化测试
本文介绍如何结合Playwright与MCP协议实现智能化UI自动化测试。通过自然语言指令控制浏览器,降低技术门槛,提升效率,并涵盖环境搭建、核心功能、实战案例及最佳实践,展现对话式自动化的未来趋势。
|
3月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测试技术
如何让AI帮你做前端自动化测试?我们这样落地了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AI的UI自动化测试框架在专有云质量保障中的工程化实践。
1481 21
如何让AI帮你做前端自动化测试?我们这样落地了
|
7月前
|
数据采集 算法 测试技术
【硬件测试】基于FPGA的1024QAM基带通信系统开发与硬件片内测试,包含信道模块,误码统计模块,可设置SNR
本文介绍了基于FPGA的1024QAM基带通信系统的硬件测试版本,包含testbench、高斯信道模块和误码率统计模块。系统新增ila在线数据采集和vio在线SNR设置模块,支持不同SNR条件下的性能测试。1024QAM调制将10比特映射到复平面上的1024个星座点之一,实现高效数据传输。硬件测试结果表明,在SNR=32dB和40dB时,系统表现出良好的性能。Verilog核心程序展示了各模块的连接与功能实现。
155 7
|
3月前
|
Web App开发 开发框架 .NET
Playwright 自动化测试系列(6)| 第三阶段:测试框架集成​指南:参数化测试 + 多浏览器并行执行
Pytest 与 Playwright 集成可提升自动化测试效率,支持参数化测试、多浏览器并行执行及统一报告生成。通过数据驱动、Fixture 管理和并行优化,显著增强测试覆盖率与执行速度,适用于复杂 Web 应用测试场景。
|
2月前
|
人工智能 IDE 测试技术
Browser-Use在UI自动化测试中的应用
Browser-Use是一款浏览器自动化工具,具备视觉与HTML解析、多标签管理、操作记录与复现、自定义操作、自我纠正及并行执行等功能,助力AI智能体高效完成网页任务。
210 0
|
3月前
|
测试技术 API C++
Playwright 自动化测试系列(7)| 第三阶段:测试框架集成​​Page Object 模式
本课程详解Playwright测试框架中的Page Object模式,通过电商登录-下单实战演示PO架构设计与高级技巧,结合Pytest实现多用户测试。重点解析PO模式提升代码复用性、降低维护成本的核心价值,并提供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助力构建高可维护性的自动化测试体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