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学习python 】28. Python中的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简介: 【从零学习python 】28. Python中的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局部变量

  • 局部变量,就是在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
  • 其作用范围是这个函数内部,即只能在这个函数中使用,在函数的外部是不能使用的
  • 因为其作用范围只是在自己的函数内部,所以不同的函数可以定义相同名字的局部变量(打个比方,把你、我是当做成函数,把局部变量理解为每个人手里的手机,你可有个iPhone8,我当然也可以有个iPhone8了, 互不相关)
  • 局部变量的作用,为了临时保存数据需要在函数中定义变量来进行存储
  • 当函数调用时,局部变量被创建,当函数调用完成后这个变量就不能够使用了

如下图所示:

全局变量

如果一个变量,既能在一个函数中使用,也能在其他的函数中使用,这样的变量就是全局变量

打个比方:有2个兄弟 各自都有手机,各自有自己的小秘密在手机里,不让另外一方使用(可以理解为局部变量);但是家里的电话是2个兄弟都可以随便使用的(可以理解为全局变量)

# 定义全局变量
a = 100
def test1():
    print(a)  # 虽然没有定义变量a但是依然可以获取其数据
def test2():
    print(a)  # 虽然没有定义变量a但是依然可以获取其数据
# 调用函数
test1()
test2()

运行结果:

总结1:

  • 在函数外边定义的变量叫做全局变量
  • 全局变量能够在所有的函数中进行访问

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名字相同问题

看如下代码:

总结2:

  • 当函数内出现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相同名字时,函数内部中的 变量名 = 数据 此时理解为定义了一个局部变量,而不是修改全局变量的值

修改全局变量

函数中进行使用时可否进行修改呢?

代码如下:

# 修改全局变量
a = 100
def change_global_variable():
    global a  # 使用global关键字声明全局变量
    a = 200
change_global_variable()
print(a)  # 输出200

总结3:

  • 如果在函数中出现global 全局变量的名字 那么这个函数中即使出现和全局变量名相同的变量名 = 数据 也理解为对全局变量进行修改,而不是定义局部变量
  • 如果在一个函数中需要对多个全局变量进行修改,那么可以一次性全部声明,也可以分开声明。
# 可以使用一次global对多个全局变量进行声明
global a, b
# 还可以用多次global声明都是可以的
# global a
# global b

查看所有的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Python提供了两个内置函数globals()和locals()可以用来查看所有的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def test():
    a = 100
    b = 40
    print(locals())  # {'a': 100, 'b': 40}
test()
x = 'good'
y = True
print(globals())  # {'__name__': '__main__', '__doc__': None, '__package__': None, '__loader__': <_frozen_importlib_external.SourceFileLoader object at 0x101710630>, '__spec__': None, '__annotations__': {}, '__builtins__': <module 'builtins' (built-in)>, '__file__': '/Users/jiangwei/Desktop/Test/test.py', '__cached__': None, 'test': <function test at 0x101695268>, 'x': 'good', 'y': True}

函数返回值

在python中我们怎样返回多个值?

一、多个return?

def create_nums():
    print("---1---")
    return 1  # 函数中下面的代码不会被执行,因为return除了能够将数据返回之外,还有一个隐藏的功能:结束函数
    print("---2---")
    return 2
    print("---3---")
result = create_nums()
print(result)  # 输出1

总结1:

  • 一个函数中可以有多个return语句,但是只要有一个return语句被执行到,那么这个函数就会结束了,因此后面的return没有什么用处。
  • 如果程序设计为如下,是可以的因为不同的场景下执行不同的return
def create_nums(num):
    print("---1---")
    if num == 100:
        print("---2---")
        return num+1  # 函数中下面的代码不会被执行,因为return除了能够将数据返回之外,还有一个隐藏的功能:结束函数
    else:
        print("---3---")
        return num+2
    print("---4---")
result1 = create_nums(100)
print(result1)  # 输出101
result2 = create_nums(200)
print(result2)  # 输出202

二、一个函数返回多个数据的方式

def divid(a, b):
    shang = a//b
    yushu = a%b 
    return shang, yushu  #默认是元组
result = divid(5, 2)
print(result)  # 输出(2, 1)

总结2:

  • return后面可以是元组,列表、字典等,只要是能够存储多个数据的类型,就可以一次性返回多个数据。
def function():
    # return [1, 2, 3]
    # return (1, 2, 3)
    return {"num1": 1, "num2": 2, "num3": 3}

如果return后面有多个数据,那么默认是元组。

对返回的数据直接拆包

def get_my_info():
    high = 178
    weight = 100
    age = 18
    return high, weight, age  # 函数返回三个数据,会自动打包为元组
my_high, my_weight, my_age = get_my_info()  # 直接把元组拆分为三个变量来使用,更加方便
print(my_high)
print(my_weight)
print(my_age)

总结:

  • 拆包时要注意,需要拆的数据的个数要与变量的个数相同,否则程序会异常
  • 除了对元组拆包之外,还可以对列表、字典等拆包。
In [17]: a, b = (11, 22)
In [18]: a
Out[18]: 11
In [19]: b
Out[19]: 22
In [20]: a, b = [11, 22]
In [21]: a
Out[21]: 11
In [22]: b
Out[22]: 22
In [23]: a, b = {"m":11, "n":22}  # 取出来的是key,而不是键值对
In [24]: a
Out[24]: 'm'
In [25]: b
Out[25]: 'n'

目录
打赏
0
0
0
0
25
分享
相关文章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18)
这是我在学习Python第18天的总结,内容基于B站千锋教育课程,主要涉及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概念。包括:`self`关键字的作用、魔术方法的特点与使用(如构造函数`__init__`和析构函数`__del__`)、类属性与对象属性的区别及修改方式。通过学习,我初步理解了如何利用这些机制实现更灵活的程序设计,但深知目前对Python的理解仍较浅显,欢迎指正交流!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19)
这是一篇关于Python面向对象学习的总结,基于B站千锋教育课程内容编写。主要涵盖三大特性:封装、继承与多态。详细讲解了继承(包括构造函数继承、多继承)及类方法与静态方法的定义、调用及区别。尽管开学后时间有限,但作者仍对所学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分享了自己的理解,欢迎指正交流。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22)
本文记录了作者学习Python第22天的内容——正则表达式,基于B站千锋教育课程。文章简要介绍了正则表达式的概念、特点及使用场景(如爬虫、数据清洗等),并通过示例解析了`re.search()`、`re.match()`、拆分、替换和匹配中文等基本语法。正则表达式是文本处理的重要工具,尽管入门较难,但功能强大。作者表示后续会深入讲解其应用,并强调学好正则对爬虫学习的帮助。因时间有限,内容为入门概述,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24)
本文记录了学习Python操作Excel的第24天内容,基于B站千锋教育课程。主要介绍openpyxl插件的使用,包括安装、读取与写入Excel文件、插入图表等操作。具体内容涵盖加载工作簿、获取单元格数据、创建和保存工作表,以及通过图表展示数据。因开学时间有限,文章简要概述了各步骤代码实现,适合初学者参考学习。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20)
这是我在B站千锋教育课程中学习Python第20天的总结,主要涉及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概念。内容包括:私有属性与私有方法的定义、语法及调用方式;多态的含义与实现,强调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的特点;单例设计模式的定义、应用场景及实现步骤。通过学习,我掌握了如何在类中保护数据(私有化)、实现灵活的方法重写(多态)以及确保单一实例(单例模式)。由于开学时间有限,内容简明扼要,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23)
本文记录了学习Python正则表达式的第23天心得,内容基于B站麦叔课程。文章分为三个部分:1) 正则表达式的七个境界,从固定字符串到内部约束逐步深入;2) 写正则表达式的套路,以座机号码为例解析模式设计;3) 正则表达式语法大全,涵盖字符类别、重复次数、组合模式、位置、分组、标记、特殊字符和替换等知识点。总结中表达了对知识的理解,并欢迎指正。
Python学习的自我理解和想法(21)
这是一篇关于Python文件操作的学习总结,基于B站千锋教育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文章详细介绍了文件操作的基础知识,包括参数(路径、模式、编码)、注意事项(编码一致性、文件关闭)以及具体操作(创建、读取、写入文件)。同时,深入解析了路径的概念,区分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并通过示例演示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此外,还强调了不同模式(如&quot;w&quot;覆盖写入和&quot;a&quot;追加写入)对文件内容的影响。整体内容逻辑清晰,适合初学者掌握Python文件操作的核心技巧。
32 python -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32 python -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74 0
python之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定义,两者之间的区别和使用方法,global和nonlocal的定义和使用方法,可变与不可变类型的定义和示例
python之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定义,两者之间的区别和使用方法,global和nonlocal的定义和使用方法,可变与不可变类型的定义和示例
233 0
|
9月前
|
Python 中的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8月更文挑战第29天】
112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