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子系统 内核配置选项

简介: Linux内核子系统 内核配置选项

Linux内核子系统

编写设备驱动程序,涉及Linux内核的许多子系统,了解这些子系统对于了解Linux操作系统和编写设备驱动程序都非常有用。这些主要的子系统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网络管理。现对这些主要的子系统分别介绍如下。

进程管理

进程是操作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进程是操作系统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也是CPU调度的基本单位。可以给进程这样一个定义:进程是程序运行的一个实例,是操作系统分配资源和调度的一个基本单位。Linux将进程分为就绪状态、执行状态和阻塞状态三个状态。Linux内核负责对这三种状态进行管理。下面对这三种状态的基本概念介绍如下。

就绪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进程具有处理器外的其他资源,进程不运行。当处理器空闲时,进程就被调度来运行。

执行状态:进程处于就绪状态后,获得处理器资源,就能进入执行状态,此时程序正在运行。

阻塞状态:进程因为等待某种事件的发生而暂时不能运行。这些事件如设备中断,其他进程的信号。

当系统分配资源并创建一个进程后,进程就进入就绪状态。当调度程序分配了处理器资源后,进程便进入执行状态。相应地,当处理器资源用完后,进程又进入就绪状态。在执行状态中,因发生某些事件而使进程不能运行时,则进程进入阻塞状态。在阻塞状态下,当外部事件得到满足后,进程就进入就绪状态。

内存管理

内存是计算机的主要资源之一,可以将内存理解为一个线性的存储结构。

用来管理内存的策略是决定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内核在有限的资源上为每一个进程创建一个虚拟地址空间,并对虚拟地址空间进行管理。为了方便内存的管理,内核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函数。这些函数包括kmalloc()、kfree()等。另外设备驱动程序需要使用内存分配,不同的分配方式对驱动程序的影响不同,所以需要对内存分配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文件系统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是用来组织、管理、存放文件的一套管理机制。Linux文件系统的一大优点是,它几乎可以支持所有的文件格式。任何一种新的文件格式,都可以容易地写出相应的支持代码,并无缝地添加到内核中。虽然不同文件格式的文件以不同的存储方式存放在磁盘设备中,但是在用户看来,文件总以树形结构显示给用户。

另一个方面,在Linux中,几乎每一个对象都可以当作文件来看待,最常见的就是设备文件。设备文件将设备当作文件来看待,这样就可以像操作文件一样操作设备。

设备管理

无论是桌面系统还是嵌入式系统,都存在各种类型的设备。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这些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由于设备的种类繁多,不同设备的操作方法都不一样,使管理设备成为操作系统中非常复杂的部分。Linux系统通过某种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设备的管理得到了统一。

设备管理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完成数据从设备到内存的传输。一个完整的数据传输过程是:数据首先从设备传入内存,然后CPU对其进行处理,处理完后将数据传入内存或设备中。

网络功能

网络功能也由操作系统来完成。大部分的网络操作与用户进程都是分离的,数据包的接收和发送操作都是由相应的驱动程序来完成的,而与用户进程无关。进程处理数据之前,驱动程序必须先收集、标识和发送或重组数据。当数据准备好后,系统负责用户进程和网络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送。另外内核也负责实现网络通信协议。

内核配置选项

自己构建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首先需要对内核源代码进行相应的配置。这些配置决定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所支持的功能,为了理解编译程序是怎样通过配置文件配置系统的,下面对配置编译过程进行详细的讲解。

配置编译过程

面对日益庞大的Linux内核源代码,要手动地编译内核是十分困难的。幸好Linux提供了一套优秀的机制,简化了内核源代码的编译。这套机制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Makefile文件:它的作用是根据配置的情况,构造出需要编译的源文件列表,然后分别编译,并把目标代码链接到一起,最终形成Linux内核二进制文件。由于Linux内核源代码是按照树形结构组织的,所以Makefile也被分布在目录树中。

Kconfig文件:它的作用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层次化的配置选项集。make menuconfig命令通过分布在各个子目录中的Kconfig文件构建配置用户界面。

配置文件(.config):当用户配置完后,将配置信息保存在.config文件中。

配置工具:包括配置命令解释器(对配置脚本中使用的配置命令进行解释)和配置用户界面(提供基于字符界面、基于Ncurses图形界面以及基于Xwindows图形界面的用户配置界面,各自对应于Make config、Make menuconfig和make xconfig)。

从图中可知,主目录中包含很多子目录,同时包含Kbulid和Makefile文件。各子目录中也包含其他子目录和Kbulid和Makefile文件,只是图中不好画出。当执行menuconfig命令时,配置程序会依次从目录由浅入深查找每一个Kbulid文件,依照这个文件中的数据生成一个配置菜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Kbulid像是一个分布在各个目录中的配置数据库,通过这个数据库可以生成配置菜单。在配置菜单中根据需要配置完成后会在主目录下生成一个.config文件,此文件中保存了配置信息。

然后执行make命令时,会依赖生成的.config文件,以确定哪些功能将编译入内核中,哪些功能不编译入内核中。然后递归地进入每一个目录,寻找Makefile文件,编译相应的代码。

常规配置

常规配置包含关于内核的大量配置,这些配置包含代码成熟度、版本信息、模块配置等。下面分别介绍如下。

1.常规配置选项

常规配置包含了一些通用配置,主要与进程相关,例如进程的通信、进程的统计等。

相关文章
|
2月前
|
Ubuntu Linux Anolis
Linux系统禁用swap
本文介绍了在新版本Linux系统(如Ubuntu 20.04+、CentOS Stream、openEuler等)中禁用swap的两种方法。传统通过注释/etc/fstab中swap行的方式已失效,现需使用systemd管理swap.target服务或在/etc/fstab中添加noauto参数实现禁用。方法1通过屏蔽swap.target适用于新版系统,方法2通过修改fstab挂载选项更通用,兼容所有系统。
207 3
Linux系统禁用swap
|
2月前
|
Linux
Linux系统修改网卡名为eth0、eth1
在Linux系统中,可通过修改GRUB配置和创建Udev规则或使用systemd链接文件,将网卡名改为`eth0`、`eth1`等传统命名方式,适用于多种发行版并支持多网卡配置。
292 3
|
1月前
|
存储 Linux 开发工具
Linux环境下使用Buildroot配置软件包
使用Buildroot可以大大简化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工作,但它需要对Linux系统和交叉编译有深入的理解。通过上述步骤,可以有效地配置和定制软件包,为特定的嵌入式应用构建高效、稳定的系统。
168 11
|
Ubuntu Linux 网络安全
Linux系统初始化脚本
一款支持Rocky、CentOS、Ubuntu、Debian、openEuler等主流Linux发行版的系统初始化Shell脚本,涵盖网络配置、主机名设置、镜像源更换、安全加固等多项功能,适配单/双网卡环境,支持UEFI引导,提供多版本下载与持续更新。
276 0
Linux系统初始化脚本
|
2月前
|
安全 Linux Shell
Linux系统提权方式全面总结:从基础到高级攻防技术
本文全面总结Linux系统提权技术,涵盖权限体系、配置错误、漏洞利用、密码攻击等方法,帮助安全研究人员掌握攻防技术,提升系统防护能力。
263 1
|
2月前
|
监控 安全 Linux
Linux系统提权之计划任务(Cron Jobs)提权
在Linux系统中,计划任务(Cron Jobs)常用于定时执行脚本或命令。若配置不当,攻击者可利用其提权至root权限。常见漏洞包括可写的Cron脚本、目录、通配符注入及PATH变量劫持。攻击者通过修改脚本、创建恶意任务或注入命令实现提权。系统管理员应遵循最小权限原则、使用绝对路径、避免通配符、设置安全PATH并定期审计,以防范此类攻击。
963 1
|
算法 Linux 调度
深入理解Linux内核调度器:从基础到优化####
本文旨在通过剖析Linux操作系统的心脏——内核调度器,为读者揭开其高效管理CPU资源的神秘面纱。不同于传统的摘要概述,本文将直接以一段精简代码片段作为引子,展示一个简化版的任务调度逻辑,随后逐步深入,详细探讨Linux内核调度器的工作原理、关键数据结构、调度算法演变以及性能调优策略,旨在为开发者与系统管理员提供一份实用的技术指南。 ####
434 4
|
12月前
|
缓存 并行计算 Linux
深入解析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策略
本文旨在探讨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包括内核参数调整、内存管理、CPU调度以及文件系统性能提升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关键领域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如何有效地提高Linux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流畅和高效的计算体验。
487 24
|
11月前
|
缓存 监控 网络协议
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与实践####
本文旨在探讨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与实际应用案例,深入分析内核参数调优、编译选项配置及实时性能监控的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如何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调整内核设置,以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为系统管理员和技术爱好者提供实用的优化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