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了半年多,大模型领域的格局,总算清晰了一些。
如果你还有印象,在 2022 年 12 月 ChatGPT 爆火之后,国内的科技公司说得最多的是「成为中国的 OpenAI」、「打造中国版 ChatGPT」。抢发大模型,曾经是第一要务。
流畅的多轮对话、丰富的通用知识问答。大模型到底是具备「超级能力」,还是因为其训练语料足够丰富而使得模型仅仅是「记忆」这些内容?
随着领域内对大模型技术路径的认知不断加深,大模型的深层价值开始被挖掘,人们发现它应该走到实体产业中,走进传统行业,影响到生产力的方方面面,但规模化落地设想遇到的挑战也迅速显现。
在 2023 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暨京东云峰会上,京东推出了面向产业的言犀大模型和言犀 AI 开发计算平台,大踏步走向产业。
「技术的产业导向,也是落地的产业向导」
「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看起来好像不大,却是决定大模型能用不能用的边界。」埋首于产业实践中的科学家们感受最深。
真正的产业需求与前沿技术之间,往往存在一条很难跨越的沟壑。对于这个问题,京东感受到的时间可能比其他科技公司都早。
京东探索研究院院长、京东科技智能服务与产品部总裁何晓冬博士说,「如果只是拿着刷榜的技术去秀,而没有考虑真实用户需求,那么用起来就肯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旦对使用者来说不可用,再怎么说也觉得技术不行」。
从一开始,京东对 AI 技术的探索就带有明显的「产业导向」特色。
与其他科技互联网公司相比,京东的实体属性更强,具有庞大而又复杂的产业生态,和复杂、动态、鲜活等领域数据。因此,京东持续投入的产业 AI 面向的也多是知识增强、任务型的场景,需要解决真实世界深度复杂的问题。这些广泛的实体业务与数据优势也奠定了京东成为 AI 产业落地的前沿阵地。
「我们在组建 AI 研究院的时候就有一个理念:百分之八十由产品和行业落地应用来驱动,百分之二十的研究是面向未来。」何晓冬表示,「一直以来,京东的对外开放的 AI 能力都是由自身业务锤炼而成的,并通过京东场景充分的验证与实践。」
这也应证了他在 2023 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暨京东云峰会上提出的京东大模型「三步走」路径。
在这种产业驱动的技术探索中,京东在 2020 年就关注到大语言模型技术可能带来的应用价值,但同时也发现了它和产业落地之间还存在相当一段距离。
大语言模型的成功,可以追溯到 2018 年 Transformer 架构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突破。当参数量越来越高,大模型的能力开始「涌现」。AI 开始变成了我们想象的样子,甚至展现出超出想象的「智能」。
ChatGPT 的成功,意味着大语言模型已经完成了「从技术到产品」的关键一步,其通用能力得到证明。而下一步「从产品到落地」,却并不比上一步来得容易。
首先就是模型的「内容准确度」问题。在电商领域,京东很早就在尝试将大语言模型用于推荐、新品介绍等内容生成,但很快感觉到大语言模型直接生成的文案、文字和报告在商用场景不可行。由于大模型的底层架构是「预测下一个 token」,导致其容易产生「幻觉」,给出事实上不正确的陈述。
这是现在大部分生成式 AI 产品都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即使生成式语言模型生成的内容正确率能够达到 83%、85% 左右,但这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严肃的任务型场景中,还远远不够。这导致许多企业对于在业务流程中使用大模型这件事抱有谨慎态度,也是 ToC 场景和 ToB 场景技术落地之间的天然差距。
其次,在大模型进入具体行业之前,还有「知识深度」的问题要解决。在知识图谱和预训练模型融合方面,主要存在三个技术上的挑战:结构化的知识图谱与擅长非结构化的预训练模型结合的问题;文本和知识图谱嵌入在特征空间上的对齐问题;知识噪声的问题。
关于对齐,曾有媒体追问「是在语义层面对齐,还是数据层面对齐?」何博士的观点是,在语义层面,或者更低。
此外还有「安全可控」和「迭代效率」两个问题。
大模型输出中的信息泄露情况频发,尚未做到完全可控。
同时,如何突破算力瓶颈,提高资源效能,提升模型迭代升级效率,降低训练及使用成本,也是大模型走入落地阶段的必答题。
对于企业来说,还有部署成本的问题。
大模型参数的爆炸式增长带来了能力的涌现,也意味着训练、推理、部署成本的成倍增加。模型越大,架构越复杂,对于企业来说就更难直接调用做部署。
何晓冬表示:「在与客户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还是需要一个拿来就能用的东西。调用 API,有时也是企业不可承受的技术操作成本。」
所以,不做单纯的大模型商店,不去做一个单纯提供模型训练、推理服务的 MaaS 平台,而是提供端到端的产品服务,这些决定都是京东深思熟虑的结果。
「大模型不是一天之内训练成的」
任何大模型都不是一天之内训练出来的。
「数据大小解决知识丰富度问题,容量大小解决功能性问题」。在不断深化的产业实践验证中,京东大模型的规模也完成了从十亿、百亿到千亿参数的进化。
起跑早的京东当然也更早的遇到了上面所说的落地问题。
2021 年,针对大语言模型内容生成专业度、忠实度、可靠度不足的问题,京东在业内首创了将领域知识注入大模型的方法,提出十亿级自研领域模型「K-PLUG」。
K-PLUG 模型与电商场景紧密结合,基于零售行业深刻的产业 Know-How,大幅改善了此前 AI 生成长文本任务中文本多样性、篇章连贯性,以及在商品卖点文案的生成中尤其需要关注的卖点独特性、属性一致性。
2022 年,针对模型泛化性不足的问题,京东又提出了百亿级 Vega 模型。之后,团队在通用语言理解基础模型方面对织女大模型进行再升级,提出规模更大、性能更强、迁移性更好的 Vega v2 模型。
GPT-4 将多模态带进大模型,进一步拓展了大模型的能力边界。而基于业务应用需求,京东很早就关注到了多模态的价值,在这一技术领域已布局多年。
2018 年,何晓冬带领团队在 CVPR 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提出了「Bottom-up and top-down」注意力机制,用于跨模态的语言和图像信息在语义层次的对齐研究。过去五年,CVPR 会议发表的所有论文中,「Bottom-up」这篇论文排名前二十。而排名前二十的论文中,只有「Bottom-up」这一篇是有关多模态的,这篇论文迄今已有超过 5000 次的引用。
论文发布的那年,何晓冬博士团队用文生图算法(AttnGAN)生成了一张小鸟「照片」。那是一只红羽毛白肚子的短嘴小鸟,胖憨可爱,加上两道黑粗剑眉,神似风靡全球的游戏「愤怒小鸟」里的主角。这是他们在「多模态」任务中阶段性的成果。
「不只是我的团队做大模型要走多模态这一条路,其他团队也得走这条路。」,何晓冬博士强调。
随着 GPT4.0 的发布,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视角投向了多模态大模型。
而自 2018 年起,京东云已经将言犀的能力积极推向跨越语音、视觉等多模态的应用。例如,在言犀的加持下,京东多模态数字人已落地到零售、金融、政务等广泛的应用场景中,且交互体验大幅提升。今年 618 期间,言犀虚拟主播开播商家较去年 11.11 增幅超 5 倍,带动商家 GMV 增长较去年 11.11 增幅超 246%,大幅为品牌直播间降本提效。
京东云
,赞213
今年 2023 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暨京东云峰会上全面升级的言犀智能服务,只需要提供少量样本素材和 5 分钟的简易拍摄,言犀数字人大模型就能提供全链路内容自动生成,还支持生成侧脸 / 走动 / 手势这些大姿态和动态局部高清与语义驱动的肢体动作编排。
「知识就是力量 让大模型拥有知识」
当通用智能向前进发,多模态认知智能十分关键。
如果人工智能识别做的只是比对,缺少信息进入「大脑」之后的「加工、理解、思考 」。那仅仅是「感知」,而并非「认知」。要让 AI 有类似大脑的活动,走到认知阶段,需要让它掌握知识、进行推理。
比较之前的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进入到一个学习曲线更加陡峭,也就是说,更加艰难的学习过程里。Scientia potentia est(知识就是力量),弗朗西斯・培根如是说。
机器人学家罗德尼・布鲁克斯梦想造出能在现实世界中执行有用任务的机器人,在他的理论体系中,他确信人工智能要取得有意义的进步,只能通过与现实世界中的系统交互来实现。并且认为,智慧是一种「涌现」性质,来源于实体与它所处环境发生的各种交互作用。
现在,大模型通过海量数据的训练,实现了布鲁克斯期待的「涌现」。
对于任何大模型来说,只有通过大量的人类反馈的交互数据,效果才能越来越好。
具体到复杂的产业创新应用上,更需要「活的」ToB 场景数据,即动态而非静态的数据,这很难在互联网上获取,自身没有相应的场景也无法让数据「活」起来。
有一个常见误区, 「垂直产业模型比通用域大模型简单」,但实际上产业大模型是在通用域大模型的基础上做的知识增强,垂直的产业模型必须拥有基础的常识和意图理解能力,它是通用域大模型的进阶版。其次,通用域大模型更关注常识性问题的回答和生成等任务,产业大模型则更关注产业效率的提升。这两个方面,都是京东的强项。
何晓冬博士说,在言犀大模型的数据构成中,70% 为公域数据,30% 为京东数智供应链的原生数据。并在训练过程中,不断通过用户反馈强化模型对产业的认知,持续不断进行效果迭代。
整个京东每年产生的动态交互数据加起来有数百亿之多。以智能客服领域为例,每天提供 1000 万智能客户服务,每月 200 万小时通话语音,今年京东 618 期间累计服务超 7 亿次。
除了语音,京东还有有商品图片、安装指南视频、用户评论 & 问答…… 京东全量智能服务的技术经验,加上在京东零售、物流、健康等多类业务的多年实践,体量做到了日均千万次智能交互。这种长链路、复杂协同、更多动态数据回流形成正反馈的京东场景,是多模态大模型的最好练兵场。
「某种意义上,我们相当于既做了通识教育,又读了四年专业性的本科教育。」何晓冬表示。
写在最后
产业大模型「开考」在即,在这场考验中,我们发现京东已经先行进入了下一阶段的赛程。
「狗粮要自己先试一下」,即使业内普遍关注如何训练超大规模参数的模型、提高模型的通用性,京东始终更看重的也是大模型在供应链各环节的应用效果。技术总要先经过内部使用,效果达到后再开放给合作伙伴。
详细拆解京东为言犀大模型规划的三步走路径:第一步,推出京东言犀大模型的基座模型与「言犀 AI 开发计算平台」;第二步:内部实践,将模型反复迭代测试,应用于京东内部核心业务并形成最佳实践,针对一些重点场景的标杆客戶进行对外服务;第三步:针对金融、政务、健康等京东域外重点产业场景全面开放大模型能力,产生技术普惠价值,助力实体经济。
基于言犀大模型解耦出的底层能力,京东推出了「言犀 AI 开发计算平台」。在昨天的大会现场,我们也看到了言犀 AI 开发计算平台的演示:
京东云
,赞452
平台内含零售、物流、健康等十余个行业知识库,提供了百余种训练和推理优化工具和更加高效的大模型开发环境,支持以少量企业数据精调出专属模型,将整个迭代效率提升了 10 倍以上。
比如金融营销场景,大模型解决了诸如关键性任务,动态适应性、用户体验等问题,大幅优化了营销运营流程,降低运营人员的学习成本与操作成本,实现方案生产效率上百倍提高。
过去涉及产品 / 研发 / 算法 / 设计 / 分析师等 5 类以上职能才能完成的流程,现在 1 人就能完成。同时,以一个入口的全新交互模式,让人机交互次数从 2000 次降低至少于 50 次,操作效率却能提升超过 40 倍。
回望这半年,大模型确实带来了全新的智能交互与内容生成能力,引燃了生产力的变革。言犀大模型的发布,是大模型落地产业的新起点,但并不意味着京东对大模型技术路线探索的终点。
因为真实而复杂的产业场景中不只有语言,还有语音、视觉。在产业场景中跑得通的大模型,绝不能只是精通「语言」。大模型的下一步,一定是走向多模态和具身智能,而且是面向真实世界、产业原生的大模型。
正如何晓冬博士在演讲最后指出的,当前多模态融合还相对浅层,主要是通过一个模型调用另一个模态。如果想达到深层的涌现智能,必须进行深层次融合,真正做到多模态的通用大模型,才能够说 AGI 实现了。
在这个过程中,实体产业场景将给模型提出更多难题,一如当年 Transformer 的「胡言乱语」。
但在未来的某一天,多模态领域也一定会迎来自己的「ChatGPT 时刻」,人类终将打开通往 AGI 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