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入门]什么是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的架构、工作、激活函数]

简介: 笔记

一、前言


 在大多数资料中,神经网络都被描述成某种正向传播的矩阵乘法。而本篇博文通过将神经网络描述为某种计算单元,以一种更加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神经网络的功能及应用。


二、神经网络的架构——以手写数字识别


 广义上讲,神经网络就是要在输入数据中找寻某种规律,就像这个经典的例子:手写数字识别。即给定一个手写数字图像,如何识别图像中的是数字几呢?神经网络通过对大量带标签图像的训练,找到其中的规律,进而解决手写数字识别问题。

 我们将手写数字图像的像素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然后通过隐藏层处理,最终输出层有10个对应类别。我们选取输出层中最大值的神经元作为最终的识别结果。

3.png

 有了这些信息,神经网络就能够对从未见过的图像进行分类,这是它的用处所在。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能够用神经网络对函数进行建模,还可以用其对数据进行分类。

 神经网络是一种分层结构,它有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其每一层都有许多神经元组成。此例中,输入层是由图像的像素值组成(28*28=784)。由于每个数字只有10种可能,所以输出层将有10个神经元用来表示识别到的数字。隐藏层的层级以及其神经元的个数都要通过反复试验来确定。


三、神经网络的工作


1、单输入单输出感知器函数

 神经网络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让我们从最简单的单输入单输出网络开始讲起。假设这个神经网络是用来将天气分为好坏两种类型:假定输出为1时表示好天气,0表示坏天气,这种输出二值型的神经网络也叫感知器。

4.png

 可以把感知器想象成一个开关,如果打开它,就输出1,否则输出0。假设温度高于20℃时,为好天气。该例的输入空间就是一维的,就像一条数轴,决策边界就是在20℃处画一条线,任何大于或等于20℃的输入都将激活感知器。而对于低于20℃的输入,感知器都出于未激活状态。

 实际上,当我们训练一个神经网络时,我们所作的就是确定这些边界的位置。让我们讨论一下,为什么其输出可以表示成y=H(x-20)这种形式。其中H代表跃迁函数,当x≥0时,其输出为1;当x≤0时,其输出为0.即:正1负0。而H(x-20)则表示,当x-20≥0时,其输出为1;当x-20<0时,其输出为0。如果我们假设超过20℃为坏天气,则相应的式子变为y=H(-x+20)即可。

5.png

 通常,我们可以将单输入单输出的感知器函数写作y=H(wx+b)。


2、二维输入参数

 如果我们在例子中再添加一个输入,也就是说确定天气是否糟糕要看温度和湿度两个指标。这时相当于给输入空间增加了一个维度,即输入空间变为二维的了。

6.png

 即当我们假定当温度或湿度值较大时,则为坏天气,反之为好天气。我们可以再输入空间划上一条直线,在其上方的点输出1,其下方点输出0。此时输出函数则可以写成y=H(w1x1+w2x2+b),此时的决策边界可以看做是一个平面,其与输入平面相交形成一条分界线。

 我们也可以将上式写作矩阵相乘的形式:


7.png


 我们可以用W来代替矩阵,用x代替向量。从专业的角度讲,W为权重矩阵,b为偏置:


8.png


3、三维输入参数

 三维的情况也能够描述,比如我们再考虑风速的影像。现在输入就是三维的了,所以决策边界可以用一个超平面来表示。此时的输入矩阵是3*1的,式子的输出任然是0或1。

 一般来说,神经元的输入x是一个多维向量,然后将其乘以一个权重矩阵,然后加上偏置,再传给激活函数,最终得到神经元的输出。此例中,激活函数使用的是跃迁函数。


四、激活函数


1、激活函数

 让我们再看看其他激活函数。有时候,连续输出会比这种二值输出函数更有用。也就是说,比如传递给激活函数的值是0.0001,虽然它非常接近0,但跃迁函数还是输出1。我们可以用这种函数来产生连续的输出:

10.png

 我们可以将该激活函数的输出看作频率。如果该激活函数的输出为0.5,那么我们可以预测该事件发生的概论为50%。我们之所以能将其看作概率,是因为该激活函数的输出值在0到1之间。


2、ReLU激活函数

 另一个常用的激活函数是ReLU。ReLU有两部分,输入为负,输出为0;输入为正,输出为输入本身,即max(0,x)。ReLU常用于神经网络的隐藏层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函数都不是线性的,这点非常重要。

 至此,我们有了一个可以用来划分数据的模型。如果我们的数据集变得越发复杂时,该怎么办呢?

11.png


3、非线性激活函数

 以这个数据集为例子,我们希望创建一个模型,在给定x和y坐标的情况下来预测该点的颜色。我们可以用一个两个输入的感知器来完成,其决策边界如上方的黄线所示,我们称这种类型的数据集是线性可分的。

 但如果我们的数据集变成这种样子,此时就不能用一条线性函数来作划分了。

12.png

 我们可以组合多个神经元,利用其激活函数的非线性就能构造出非常复杂的决策边界。为了理解神经网络是如何工作的,让我们来看一个两输入两输出的神经网络:

13.png

(1)二输入二输出的神经网络的架构

 首先来看第一个输出神经元,其输出为:y=σ(w11x1+w12x2+b),其中激活函数选择sigma。权重的第一个下标表示该神经元在本层的序号,第二个下标为其输入在上一层的序号。类似的,我们可以写出第二个输出神经元的输出表达式。有没有办法将这两个方程合二为一呢?


(2)方程矢量化

 首先,我们可以对方程进行矢量化,将输入输出都写成向量形式。此时我们再将系数转换为矩阵形式,即权重矩阵。这样我们就能将其推广到任意数量的输入、输出神经元中了。

14.png


(3)设置不同的权重矩阵和偏置因子

 此外,我们可以对每一层都使用相同的方程,差别仅仅是各层的权重矩阵和偏置因子不同。现在让我们在这两者之间加一个隐藏层,该层的输入输出关系如上所示。

15.png


(4)其他矩阵变换

 注意:隐藏层使用的激活函数是ReLU,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激活函数,比如sigmoid。接下来就是输出层的关系表达式了,矩阵与向量相乘,其实质就是线性变换。现在,让我们先忽略激活函数,只考虑Wx+b的结果。如何理解线性变换呢?我们可以将矩阵的第一列看成线性变换后的单位向量i,矩阵的第二列为线性变换后的单位向量j。在线性变换中,我们只允许进行旋转、缩放、翻转等操作,即线性变换后坐标原点保持不变。


4、线性激活函数和非线性激活函数

 回到神经网络,假设该神经网络权值和偏置已经进行随机初始化了。首先让我们从输入数据集开始,本例中,它是一个正方形中均匀分布的一组点:

16.png

 第一个操作时乘以权重矩阵,这是一个线性变换(旋转、缩放、翻转等操作的组合)。接下来加上权重因子,可以将其理解为平面内的移动。

 现在我们来看激活函数,这里我们使用的是ReLU作为激活函数,也就是说,任何负的输出都是0,只留下正的部分。显然,第一象限是唯一一个符合要求的象限,ReLU会将其他象限的值映射到第一象限上,其结果就剩下第一象限这一块了。注意:若采用线性变换,你将无法得到这样的结果:

17.png


 这就是激活函数非线性的重要性,它能够帮助我们构造复杂的决策边界。接着,我们再乘以一个矩阵,加上偏置,最后sigmoid函数将其压缩至这个单元格中,因为sigmoid函数的输出是0到1之间的值。

18.png

 我们也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进行上述变换,例如有一个神经网络,其隐藏层有三个神经元,假定权值与偏置都已随机初始化了。

19.png

 本例的数据集也是平面中一个正方形内均匀分布的一组点,但现在我们是要将其映射到三维空间中(隐藏层有三个神经元)。我们将平面旋转,然后增加一个维度,然后我们就可以将其乘以权重矩阵(也就是线性变换),再加上偏置。然后我们再实现ReLU,只保留输入中为正的部分。二维时,其输出只再第一象限,推广到三维,其输出只在第一卦限。因此,我们将其他卦限上的点都折叠到第一卦限上来:

20.png

 然后我们接着进行下一个线性变换并添加偏置。注意:用线性变换永远得不到如下的图像:

21.png

 这也再次强调了激活函数非线性的重要性,它能帮助我们建立复杂的决策模型。


相关文章
|
2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PyTorch
PyTorch深度学习 ? 带你从入门到精通!!!
🌟 蒋星熠Jaxonic,深度学习探索者。三年深耕PyTorch,从基础到部署,分享模型构建、GPU加速、TorchScript优化及PyTorch 2.0新特性,助力AI开发者高效进阶。
PyTorch深度学习 ? 带你从入门到精通!!!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运维
网管不再抓头发:深度学习教你提前发现网络事故
网管不再抓头发:深度学习教你提前发现网络事故
97 2
|
2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实战指南:从神经网络基础到模型优化的完整攻略
🌟 蒋星熠Jaxonic,AI探索者。深耕深度学习,从神经网络到Transformer,用代码践行智能革命。分享实战经验,助你构建CV、NLP模型,共赴二进制星辰大海。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Wi-Fi老是卡?不如试试让“深度学习”来当网络管家!
Wi-Fi老是卡?不如试试让“深度学习”来当网络管家!
255 68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猫狗宠物识别系统Python+TensorFlow+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卷积网络算法
宠物识别系统使用Python和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基于37种常见猫狗数据集训练高精度模型,并保存为h5格式。通过Django框架搭建Web平台,用户上传宠物图片即可识别其名称,提供便捷的宠物识别服务。
877 55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眼疾识别系统实现~人工智能+卷积网络算法
眼疾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4种常见的眼疾图像数据集(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和正常眼睛) 再使用通过搭建的算法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保存为为本地h5格式文件。最后使用Django框架搭建了一个Web网页平台可视化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眼疾图片识别其名称。
511 5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眼疾识别系统实现~人工智能+卷积网络算法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库
基于GoogleNet深度学习网络和GEI步态能量提取的步态识别算法matlab仿真,数据库采用CASIA库
本项目基于GoogleNet深度学习网络与GEI步态能量图提取技术,实现高精度步态识别。采用CASI库训练模型,结合Inception模块多尺度特征提取与GEI图像能量整合,提升识别稳定性与准确率,适用于智能安防、身份验证等领域。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算法
PyTorch生态系统中的连续深度学习:使用Torchdyn实现连续时间神经网络
神经常微分方程(Neural ODEs)是深度学习领域的创新模型,将神经网络的离散变换扩展为连续时间动力系统。本文基于Torchdyn库介绍Neural ODE的实现与训练方法,涵盖数据集构建、模型构建、基于PyTorch Lightning的训练及实验结果可视化等内容。Torchdyn支持多种数值求解算法和高级特性,适用于生成模型、时间序列分析等领域。
408 77
PyTorch生态系统中的连续深度学习:使用Torchdyn实现连续时间神经网络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运维
AI“捕风捉影”:深度学习如何让网络事件检测更智能?
AI“捕风捉影”:深度学习如何让网络事件检测更智能?
192 8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基于MobileNet深度学习网络的MQAM调制类型识别matlab仿真
本项目基于Matlab2022a实现MQAM调制类型识别,使用MobileNet深度学习网络。完整程序运行效果无水印,核心代码含详细中文注释和操作视频。MQAM调制在无线通信中至关重要,MobileNet以其轻量化、高效性适合资源受限环境。通过数据预处理、网络训练与优化,确保高识别准确率并降低计算复杂度,为频谱监测、信号解调等提供支持。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