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基本使用——NLP数据集构建总结

本文涉及的产品
NLP自然语言处理_高级版,每接口累计50万次
NLP 自学习平台,3个模型定制额度 1个月
NLP自然语言处理_基础版,每接口每天50万次
简介: NLP数据集构建的基本步骤

构建NLP数据集,分为如下几步:
1.单词分割形式
2.词汇表
3.利用词汇表word2idx映射,制作数据集
4.打包

✨ 1.单词分割

有两种表示方式,一种是word-level,另外一种是char-level。

🌊 1.1 word-level

tokenizer = lambda x: x.split(' ')  # 传入x返回x.split(' ')

举一个例子:x="你好啊 我是谁" =》 return:["你好啊", "我是谁"]

🎈 1.2 char-level

tokenizer = lambda x: [y for y in x]

举一个例子:x="你好啊 我是谁" =》 return:["你", "好", "啊", " ", "我", "是", "谁"]
一个按照词分割,一个按照字分割

✨ 2.词汇表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已经存在了直接导入,另外一种是没有需要制作

🎃 2.1 直接导入

目前我遇到的就是pkl文件存储的词汇表,所以用pickle库的load函数导入。

import pickle as pkl
vocab = pkl.load(open(vocab_file_path, "rb"))

🎄 2.2 制作

这部分就用到了上面的单词分割(制作的词汇表是以字符的形式还是词的形式)
制作词汇表的函数实现如下

UNK, PAD = '<UNK>', '<PAD>'
def build_vocab(file_path, tokenizer, max_size, min_freq):
    """
      file_path: 一般为训练集文件路径
      tokenizer: 按照什么方式制作词汇表(word-level或char-level),详细见第一小节
      max_size: 词汇表中最多有多少词
      min_freq: 若训练集中词或字符出现的次数小于这个,直接排除
      return: 按照训练集中单词的出现次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得到的词汇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有单词"白", "三", "点",白出现2词,三出现3次,点出现1次。那么返回的词汇表为{"三": 1, "白": 2, "点": 1}。
    """
    vocab_dic = {}
    with open(file_path, 'r', encoding='UTF-8') as f:
        for line in tqdm(f):
            lin = line.strip()
            if not lin:
                continue
            content = lin.split('\t')[0]
            for word in tokenizer(content):
                vocab_dic[word] = vocab_dic.get(word, 0) + 1
        vocab_list = sorted([_ for _ in vocab_dic.items() if _[1] >= min_freq], key=lambda x: x[1], reverse=True)[:max_size]
        vocab_dic = {word_count[0]: idx for idx, word_count in enumerate(vocab_list)}
        vocab_dic.update({UNK: len(vocab_dic), PAD: len(vocab_dic) + 1})
    return vocab_dic

说了这么多,vocab最终有什么用呢?他是在制作制作数据集时,将中文或英文字符/单词表示为数字的形式

✨ 3 word2idx

总效果就是按照词汇分割,并按照词汇表,将字符映射为数字。
比如:我有词汇表vocab={"白": 1, "三":2, "点":3},输入:

input = [
  ["白三"],
    ["三点"],
    ["白点"]
]

那么输出应该为:

output = [
  [1, 2],
    [2, 3],
    [1, 3]
]

上面的例子是最简单的,还有一种是应用了n-gram模型的,下面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3.1 原文展示


原文都是类似如上的,如果有label,将label用split分割出去。

🍿 3.2 分割映射

首先我们应该导入词汇表和训练数据:按照第二节的内容导入或这制作,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词汇表是n-gram模型吗!!!影响到后面切片。

⛱️ 3.3 遍历

准备工作做完了,开始遍历,进行切割。就以代码进行总结了。

# 按照行遍历,即3.1节中第一行的内容,第二行的你内容...
    for a_sentence,b_sentence in zip(text_a,text_b):
        # 存储模型的输入内容,因为是双塔模型,所以两个输入
        a,b=[],[]
        # 效果是对每一行中的每一个切片,这里在下面进行详细的总结!!!3.4小节
        for slice in lst_gram(a_sentence):
      # 如果切片内容在词汇表中存在,就把映射到的数据放到结果列表
            if slice in slice2idx.keys():
                a.append(slice2idx[slice])
            # 如果切片的内容不存在,就用映射到[UNK]的数字进行替换
            else:
                a.append(1)  # {"[UNK]": 1, 
        # 这个和上面的for循环是一样的,如果不是多输入模型,其实就上面一个        
        for slice in lst_gram(b_sentence):
            if slice in slice2idx.keys():
                b.append(slice2idx[slice])
            else:
                b.append(1)
        # 这里是由于我们的打包时要求tensor维度一致,因此我们把数据填充到相同大小。3.5小节详细总结!!!
        a_list.append(a)
        b_list.append(b)

🌭 3.4 切片

到这里总结的原因其实就是上面放不下!!!因为这里分为很多种,普通的单字符切片,运用了n-gram模型的。我目前遇到的就上面两个。
如果是单字符切片,其实就for char in sentence即可,其中sentence是一行的数据内容,参照3.1小节!!
但是如果是运用了n-gram,就需要一些代码进行处理了,见下面

def lst_gram(lst, n):
    # 返回切片结果
    s=[]
    # 按照空格分割行数据,可能在别的数据集或按照词进行分割的时候有用,这里真没用!!!
    for word in str(lst).lower().split():
        # n_gram是主要函数
        s.extend(n_gram(word))
    # 返回结果
    return s

lst为需要分割的行数据,n为n-gram模型的类型,比如2-gram模型,数据类型为int。
str(lst).lower().split()可能在别的数据集或按照词进行分割的时候有用,比如我们一行数据为["白三 三点 白点"]这里就有用了,遇到再总结吧!!!

def n_gram(word,n=args.N):
    s=[]
    # 每行数据以#开头和结束
    word='#'+word+'#'
    # 三个字符分割
    for i in range(len(word)-2):
        s.append(word[i:i+3])
    return s

这里进行的就是n-gram操作了 重点!!!
最终的效果大概如下(随便截的,与上面无关):

☃️3.5 padding

def padding(text,maxlen=args.SENTENCE_MAXLEN):
    """
      text:按照行映射完成的数据
      maxlen:约定的每行数据的固定长度
    """
    # 存储结果
    pad_text=[]
    # 遍历,得到每行的数据(sentence)
    for sentence in text:
        # 创建一个固定长度的默认值为0的数组
        pad_sentence = np.zeros(maxlen).astype('int64')
        cnt=0
        # 遍历一行中的每个字符数据,向创建好的固定长度的数组进行填充
        for index in sentence:
            pad_sentence[cnt]=index
            cnt+=1
            # 如果达到了最大长度,就结束,这一行后面的内容就省略了。
            if cnt== maxlen:
                break
        # 将一行的数据添加到存储结果的列表中
        pad_text.append(pad_sentence.tolist())
    return pad_text

特别注意,这里为什么要用0来填充。原因是我们约定,如果长度不够,剩下的用[PAD]来补充,而这里认为[PAD]映射为数字即为0。

🎈 3.6 最终结果展示


这里,a_list代表了文本文件中所有数据的内容。而其中每一个位置都是一行的数据。

至此,文本任务制作数据集的操作就完成了,下面是打包的操作

✨ 4.打包

看过几个NLP项目了,总结一下其中遇到的数据集的创建。

首先,明确数据集最终的使用是以for循环进行遍历。因此最终是一个以batch_size大小可迭代的对象即可(其实pytorch的DateLoader应该就是做着这个工作)。

所以,接下来就有两种办法

1.重载DataSet并用DataLoader打包

2.自定义迭代器

🎃 4.1 DataLoader打包

如果是DataLoader打包,从第1小节到第3小节的内容应该在重载的DataSet类中完成(该有的操作必须要)。如果是制作迭代器,就没有这个要求了。

这部分其实和图片分类任务是一致的,如果真的需要再来总结!!!

🍿 4.2 迭代器

这可是第一次。创建迭代器最基本的架构如下:

class DatasetIterater(object):
    def __init__(self):
    def __next__(self):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

这里的__next____inter__见特殊实例总结!!!主要介绍一下init和next函数的工作。

# __init__
    def __init__(self, batches, batch_size, device):
        self.batch_size = batch_size
        self.batches = batches  # 数据集
        self.n_batches = len(batches) // batch_size
        self.residue = False  # 记录batch数量是否为整数 
        if len(batches) % self.n_batches != 0:
            self.residue = True
        self.index = 0
        self.device = device

最重要的就是对batch_size的定义及其延申:

1.定义batch_size大小

2.得到batch_size的尺寸

3.记录batch_size是否为整数

# __next__

其实用DataSet这种现成的就好,支持多线程,速度快,还简单!!!

相关文章
|
12天前
|
并行计算 监控 搜索推荐
使用 PyTorch-BigGraph 构建和部署大规模图嵌入的完整教程
当处理大规模图数据时,复杂性难以避免。PyTorch-BigGraph (PBG) 是一款专为此设计的工具,能够高效处理数十亿节点和边的图数据。PBG通过多GPU或节点无缝扩展,利用高效的分区技术,生成准确的嵌入表示,适用于社交网络、推荐系统和知识图谱等领域。本文详细介绍PBG的设置、训练和优化方法,涵盖环境配置、数据准备、模型训练、性能优化和实际应用案例,帮助读者高效处理大规模图数据。
41 5
|
1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PyTorch
使用Pytorch构建视觉语言模型(VLM)
视觉语言模型(Vision Language Model,VLM)正在改变计算机对视觉和文本信息的理解与交互方式。本文将介绍 VLM 的核心组件和实现细节,可以让你全面掌握这项前沿技术。我们的目标是理解并实现能够通过指令微调来执行有用任务的视觉语言模型。
26 2
|
1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PyTorch
从零开始构建nlp情感分析模型!
本教程介绍了如何使用PyTorch和Hugging Face的Transformers库构建一个情感分析模型。主要内容包括导入所需库、读取训练数据集、加载预训练的BERT模型和分词器、定义情感数据集类、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创建数据加载器、设置训练参数、训练模型、评估模型性能以及定义和测试预测函数。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实现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情感分析模型。
50 2
|
2月前
|
并行计算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基于CUDA12.1+CUDNN8.9+PYTORCH2.3.1,实现自定义数据集训练
文章介绍了如何在CUDA 12.1、CUDNN 8.9和PyTorch 2.3.1环境下实现自定义数据集的训练,包括环境配置、预览结果和核心步骤,以及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参考链接。
137 4
基于CUDA12.1+CUDNN8.9+PYTORCH2.3.1,实现自定义数据集训练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自然语言处理
【NLP自然语言处理】基于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构建RNN经典案例:构建人名分类器
【NLP自然语言处理】基于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构建RNN经典案例:构建人名分类器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PyTorch
使用PyTorch从零构建Llama 3
本文将详细指导如何从零开始构建完整的Llama 3模型架构,并在自定义数据集上执行训练和推理。
62 1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PyTorch
PyTorch与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快速构建先进的NLP模型
【8月更文第27天】随着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模型已经成为了构建高质量NLP应用程序的关键。PyTorch 作为一种强大的深度学习框架,提供了灵活的 API 和高效的性能,非常适合于构建复杂的 NLP 模型。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 库则是目前最流行的预训练模型库之一,它为 PyTorch 提供了大量的预训练模型和工具,极大地简化了模型训练和部署的过程。
193 2
|
3月前
|
Apache UED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揭秘开发效率提升秘籍:如何通过Apache Wicket组件重用技巧大翻新用户体验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张先生在开发基于Apache Wicket的企业应用时,发现重复的UI组件增加了维护难度并影响加载速度。为优化体验,他提出并通过面板和组件重用策略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通过创建`ReusableLoginPanel`类封装登录逻辑,使得其他页面可以轻松复用此功能,从而减少代码冗余、提高开发效率及页面加载速度。这一策略还增强了应用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展示了良好组件设计的重要性。
57 0
|
3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人
掌握未来沟通的艺术:运用TensorFlow与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从零开始构建你的专属智能对话机器人,让机器理解你的一言一行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详细介绍如何利用TensorFlow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发对话机器人。从准备问答数据集开始,通过预处理、构建Seq2Seq模型、训练及预测等步骤,最终实现了一个简易的聊天机器人。示例代码涵盖数据加载、模型搭建及对话功能,适合希望在实际项目中应用AI技术的开发者参考。
48 0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分布式计算 PyTorch
构建可扩展的深度学习系统:PyTorch 与分布式计算
【8月更文第29天】随着数据量和模型复杂度的增加,单个GPU或CPU已无法满足大规模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需求。分布式计算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利用多台机器上的多个GPU进行并行训练,显著加快训练速度。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PyTorch框架实现深度学习模型的分布式训练,并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展示整个过程。
163 0
下一篇
无影云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