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不使用LinkedHashMap实现一个LRU缓存

简介: 【算法】不使用LinkedHashMap实现一个LRU缓存

LRU是我在面试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多的算法题了,并且我自己的项目中也手写了LRU算法,所以觉得还是有必要掌握一下这个重要的算法的。

什么是LRU

LRU是一种缓存淘汰策略。

我们知道,计算机的缓存容量有限,如果缓存占用满了,那么我们就需要删除一些旧数据,并且把新数据放进来,那么问题就是,我们应该选择删除什么数据呢?或者说,我们应该使用一种什么样子的策略来删除数据呢?

LRU 缓存淘汰算法就是一种常用策略。LRU 的全称是 Least Recently Used,也叫“最近最少使用”算法,它意味着我们需要删除的数据是那些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最少使用的哪些数据,因为它认为在这段时间内使用最频繁的数据还有可能继续被使用,而那些很久没有被使用的数据很可能不会再次被使用。

这就是LRU(Least Recently Used)策略。与此同时还有其他缓存淘汰策略,比如按访问频率(LFU 策略)来淘汰等等,各有应用场景。本文讲解 LRU 算法策略。

并且,我们使用的这种算法,不能因为使用了这种算法,导致降低对缓存这种高速缓冲区的访问速度,因此,我们要求,我们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1)。

也就是我们放入以及查询元素的时间复杂度都必须是O(1)。

设计思路

从上面的对LRU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LRU算法需要满足如下几个要求:

1:首先这个数据结构必须是有时序的,以区分最近使用的和很久没有使用的数据,当容量满了之后,要删除最久未使用的那个元素。

2:要在这个数据结构中快速找到某个 key 是否存在,并返回其对应的 value。

3:每次访问这个数据结构中的某个 key,需要将这个元素变为最近使用的。也就是说,这个数据结构要支持在任意位置快速插入和删除元素。

对于查找,我们知道Hash表的查找速度是很快的,但是并不满足时序问题。

对于任意位置的插入,以及顺序问题,我们可以想到链表,但是链表的访问并不是随机的,是需要顺序遍历的。

所以,我们得让哈希表和链表结合,形成一个新的数据结构,那就是:哈希链表。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的LRUCache都是直接基于LinkedHashMap了。

当然,面试的时候肯定不允许直接用LinkedHashMap来做LRUCache。

借助这个结构,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上面的三个条件:

1:如果每次默认从链表尾部添加元素,那么显然越靠近尾部的元素就越是最近使用的。越靠近头部的元素就是越久未使用的。

2:对于某一个 key ,可以通过哈希表快速定位到链表中的节点,从而取得对应的 value。

3:链表显示是支持在任意位置快速插入和删除的,修改指针就行。但是单链表无非按照索引快速访问某一个位置的元素,都是需要遍历链表的,所以这里借助哈希表,可以通过 key,快速的映射到任意一个链表节点,然后进行插入和删除。

一、为什么这里要使用双向链表,而不是单向链表?

我们在找到了节点,需要删除节点的时候,如果使用单向链表的话,后驱节点的指针是直接能拿到的,但是这里要求时间复杂度是O(1),要能够直接获取到前驱节点的指针,那么只能使用双向链表。

二、哈希表里面已经保存了 key ,那么链表中为什么还要存储 key 和 value 呢,只存入 value 不就行了?

当我们在删除节点的时候,除了需要删除链表中的节点,还需要删除hash表中的节点,删除哈希表需要知道key,那么这个key从哪里来?那只能从节点里来,所以在节点里key和value都需要存(在删除链表中节点的方法里需要return key,具体见下面的代码)。

代码实现

代码实现

package com.base.learn.cache;
import java.util.HashMap;
/**
 * @author: 张锦标
 * @date: 2023/5/26 12:32
 * LRUCache类
 */
public class LRUCache<V> {
    private HashMap<String,Node<V>> map = new HashMap<>();
    private Integer limit ;
    private Node<V> head;
    private Node<V> end;
    public LRUCache(Integer limit) {
        this.limit = limit;
    }
    public V get(String key){
        //1:从map中获取,如果没有获取到,那么返回null
        Node<V> node = map.get(key);
        if (node==null){
            return null;
        }
        //2:获取到了,需要将当前节点移动到链表尾部
        removeNodeToTail(node);
        return node.value;
    }
    private void removeNodeToTail(Node<V> node) {
        //如果已经是队尾的节点无需移动
        if (node == end) {
            return;
        }
        //先从原位置删掉
        removeNode(node);
        //放到链尾
        addNodeToTail(node);
    }
    /**
     * 将当前节点放入到链表尾部
     * @param node 要放入到链表尾部的节点
     */
    private void addNodeToTail(Node<V> node) {
        if (end != null) {
            end.next = node;
            node.pre = end;
            node.next = null;
        }
        end = node;
        if (head == null) {
            head = node;
        }
    }
    /**
     * 删除链表中的节点
     * @param node 要删除的节点
     * @return 返回被删除的节点对应的key
     */
    private String removeNode(Node<V> node) {
        if (node == head && node == end) {
            //移除唯一的节点
            head = null;
            end = null;
        } else if (node == end) {
            //移除尾节点
            end = end.pre;
            end.next = null;
        } else if (node == head) {
            //移除头节点
            head = head.next;
            head.pre = null;
        } else {
            //移除中间节点
            node.pre.next = node.next;
            node.next.pre = node.pre;
        }
        return node.key;
    }
    public void put(String key,V value){
        Node<V> node = map.get(key);
        if (node != null) {
            //节点已存在更新里面的值
            node.value = value;
            //移动到链尾
            removeNodeToTail(node);
        } else {
            //不存在,首先判断容量,容量满的情况下先删除不常用的,然后插入新节点,容量不满的情况下直接插入
            if (map.size() >= limit) {
                //从链表中移除最不常用的
                String oldKey = removeNode(head);
                //从hashmap中移除
                map.remove(oldKey);
            }
            node = new Node(key, value);
            //添加到链尾
            addNodeToTail(node);
            //添加到hashmap
            map.put(key, nod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RUCache<String> cache = new LRUCache(2);
        cache.put("1", "1");
        cache.put("2", "2");
        System.out.println(cache.get("1"));
        cache.put("3", "3");
        System.out.println(cache.get("2"));
        cache.put("4", "4");
        System.out.println(cache.get("1"));
        System.out.println(cache.get("3"));
        System.out.println(cache.get("4"));
    }
}
class Node<V>{
    public Node pre;
    public Node next;
    public String key;
    public V value;
    public Node(String key, V value) {
        this.key = key;
        this.value = value;
    }
}


相关文章
|
2月前
|
缓存 算法 前端开发
深入理解缓存淘汰策略:LRU和LFU算法的解析与应用
【8月更文挑战第25天】在计算机科学领域,高效管理资源对于提升系统性能至关重要。内存缓存作为一种加速数据读取的有效方法,其管理策略直接影响整体性能。本文重点介绍两种常用的缓存淘汰算法:LRU(最近最少使用)和LFU(最不经常使用)。LRU算法依据数据最近是否被访问来进行淘汰决策;而LFU算法则根据数据的访问频率做出判断。这两种算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通过深入分析这两种算法的原理、实现方式及适用场景,本文旨在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缓存管理机制,从而在实际应用中作出更合理的选择,有效提升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
81 1
|
3月前
|
缓存 Python
在Python中,`functools`模块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装饰器`lru_cache()`,它实现了最近最少使用(Least Recently Used, LRU)缓存策略。
在Python中,`functools`模块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装饰器`lru_cache()`,它实现了最近最少使用(Least Recently Used, LRU)缓存策略。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Java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Python 从零开始实现一个简单的LRU缓存
Python 从零开始实现一个简单的LRU缓存
30 0
|
3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滑动日志算法问题如何解决
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滑动日志算法问题如何解决
|
3月前
|
算法 Java 调度
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使用Java代码实现令牌桶算法问题如何解决
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使用Java代码实现令牌桶算法问题如何解决
|
3月前
|
缓存 算法 Java
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使用代码实现漏桶算法问题如何解决
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使用代码实现漏桶算法问题如何解决
|
3月前
|
算法 UED 缓存
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滑动窗口算法适用于哪些场景
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滑动窗口算法适用于哪些场景
|
3月前
|
存储 算法 缓存
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滑动窗口算法的原理是什么
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滑动窗口算法的原理是什么
|
1天前
|
传感器 算法 C语言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分簇算法matlab仿真
该程序对传感器网络进行分簇,考虑节点能量状态、拓扑位置及孤立节点等因素。相较于LEACH算法,本程序评估网络持续时间、节点死亡趋势及能量消耗。使用MATLAB 2022a版本运行,展示了节点能量管理优化及网络生命周期延长的效果。通过簇头管理和数据融合,实现了能量高效和网络可扩展性。
下一篇
无影云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