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麻醉系统源码的技术架构及应用

简介: 系统实现了麻醉监护系统数据的自动采集。麻醉中病人的监测数据,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中心静脉压等通过信息接口按预设的时间间隔由监护仪自动采集到麻醉系统中,并自动形成数据表格和趋势图形,最终形成并打印麻醉记录单。外围连接设备(麻醉机、监护仪) 麻醉信息系统客户端可以接入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输液泵等监护设备。可以采集多种生命体征参数,包括心率、呼吸、血氧、脉搏、ETCO2、中心静脉压等。

手术麻醉系统是一套以数字形式与医院信息系统(如HIS、EMR、LIS、PACS等)和医疗设备等软、硬件集成并获取围手术期相关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其核心是对围手术期患者信息自动采集、储存、分析并呈现。该系统通过整合围手术期中病人信息、人员信息、手术信息、物品信息等内容,可提供全套标准的麻醉医疗文书以及高效便捷的手术排班功能,实现手术的规范化、一体化。

麻醉质控指标.png

一、系统组成:
手麻系统由监护设备数据采集系统和麻醉信息管理系统两个子部分组成。

1、麻醉信息管理系统
麻醉信息管理系统处理的数据包含病人的手术信息、麻醉信息、病人手术过程中从监护仪上采集到的数据和病人情况等。后台数据库利用原有医院HIS 主服务器的数据库,即在原有数据库的基础上,完成麻醉监护数据的初始化工作,新建麻醉数据库所需的表结构等,使麻醉监护数据信息能完全嵌入HIS 中。
前台客户端通过麻醉监护仪的串口采集病人体征等数据,由麻醉采集系统将采集的数据适时写入后台数据库中,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麻醉数据库建立和HIS 数据库上医嘱、检验、病历等对等的结构。

手术排班.png

2、监护设备数据采集系统
系统实现了麻醉监护系统数据的自动采集。麻醉中病人的监测数据,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中心静脉压等通过信息接口按预设的时间间隔由监护仪自动采集到麻醉系统中,并自动形成数据表格和趋势图形,最终形成并打印麻醉记录单。

外围连接设备(麻醉机、监护仪) 麻醉信息系统客户端可以接入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输液泵等监护设备。可以采集多种生命体征参数,包括心率、呼吸、血氧、脉搏、ETCO2、中心静脉压等。

麻醉医师可以根据围麻醉期患者病情设定数据自动采集的间隔时间。手术前一天或一段时间麻醉医生进行术前访视,通过his系统以及pacs系统查阅病人病历、检查、检验结果、医学影像、医嘱等信息,确定手术是否可以进行以及选择最佳的麻醉方法、体位并且注意有关事项等。 将需要手术的病人转入手术中,麻醉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记录手术信息、麻醉记录(包括体征、事件等)、麻醉总结,打印麻醉记录单。

二、麻醉信息系统的意义:

1 为麻醉医师服务
麻醉信息系统减轻了麻醉医生记录麻醉过程和书写医疗文书的压力,让麻醉医生术前能方便的查询与病人相关的资料,制定更加科学的麻醉方案。由于大部分数据都是自动和连续地采集,这样麻醉医生在术中就能够集中精力在病人的麻醉操作本身。在术中紧急情况时麻醉信息系统的优越性进一步凸显,系统对患者生命信息的自动采集,不仅能更客观地记录当时病情的变化,避免了麻醉医生由于忙于记录而遗漏一些重要信息;而且节约时间,让麻醉医生能更充分地分析和判断病情,也避免医生在事情处理后补写记录时出现差错。明显减轻麻醉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麻醉管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术后还能帮助麻醉医生对麻醉进行更科学的评估,有利于总结麻醉经验。

2 为临床护理人员服务
麻醉信息系统实现手术申请的接收、手术麻醉安排、手术麻醉计价、手术麻醉统计、麻醉报告/总结等业务的计算机管理,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记录中解脱出来。

3 为科研管理服务
麻醉信息系统支持各种临床信息的统计查询,例如手术查询、用药统计、麻醉方法统计等。同时还可以生成各种单据、报表,如手术例数统计、工作量统计、麻醉质量统计等,极大方便了科室管理。

4 为经济管理服务
病人手术麻醉发生的费用信息可直接通过麻醉记录单产生相关费用,同时还可补充录入,所有费用均在麻醉科自动划价产生,从而提高手术麻醉计价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避免漏费和欠费的发生,方便医院进行成本核算。

相关文章
|
4天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探索云原生架构:打造弹性可扩展的应用
【9月更文挑战第29天】在云计算的浪潮中,云原生架构成为企业追求高效、灵活和可靠服务的关键。本文将深入解析云原生的概念,探讨如何利用容器化、微服务和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等技术构建现代化应用。我们将通过一个简易的代码示例,展示如何在Kubernetes集群上部署一个基于Node.js的应用,从而揭示云原生技术的强大能力和潜在价值。
15 6
|
5天前
|
监控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原生架构:构建弹性与高效的现代应用##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云原生架构逐渐成为企业技术转型的重要方向。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的核心概念、主要技术和典型应用场景,以及如何通过云原生架构实现高可用性、弹性扩展和快速迭代,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保持竞争优势。 ##
23 6
|
6天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原生架构:构建未来应用的基石
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架构的核心概念、主要优势以及实际应用案例,揭示其在现代IT领域的重要性。通过详细解析云原生技术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前沿技术。
独家直播|DB-GPT架构设计与源码解读(第一期)
🚀 DB-GPT首期源码解读系列上线啦! 10.8 晚7点,与DB-GPT项目发起人陈发强一起,深入探索DB-GPT的架构设计与源码解读。 🔎 直播看点: ● 架构全剖析:从设计思考到架构逻辑,全面剖析DB-GPT。 ● 源码速度解读:多模型管理、智能体、RAG、AWEL等核心模块一网打尽。 ● 项目作者面对面:陈发强,蚂蚁集团DB-GPT开源项目发起人,分享实战经验与洞见。 ● 有问必答:围绕DB-GPT的使用问题有问必答,线上帮你解issue! 👉 立即扫码预约,与DB-GPT作者零距离交流!
|
10天前
|
监控 Android开发 iOS开发
深入探索安卓与iOS的系统架构差异:理解两大移动平台的技术根基在移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安卓和iOS作为市场上最为流行的两个操作系统,各自拥有独特的技术特性和庞大的用户基础。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个平台的系统架构差异,揭示它们如何支撑起各自的生态系统,并影响着全球数亿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安卓和iOS的系统架构,揭示了这两个平台在设计理念、安全性、用户体验和技术生态上的根本区别。不同于常规的技术综述,本文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读者理解这些差异是如何影响应用开发、用户选择和市场趋势的。通过梳理历史脉络和未来展望,本文旨在为开发者、用户以及行业分析师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移动技术发展的脉络。
|
7天前
|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计算
探索云原生架构:构建现代应用的新范式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云原生架构以其敏捷性、弹性和可扩展性成为企业技术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本文将引领读者深入理解云原生的概念,剖析其关键技术组件——微服务、容器化、DevOps实践及持续交付/持续部署流程,并揭示这些技术如何相互协作,共同构建高效、可靠且易于管理的现代软件系统。通过对云原生架构的全面解读,我们旨在为开发者、架构师乃至企业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见解与指导,助力其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
9天前
|
网络协议 安全 中间件
系统架构设计师【第2章】: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核心总结)
本文全面介绍了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技术,涵盖计算机系统概述、硬件、软件等内容。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如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组成,旨在高效处理和管理数据。硬件核心为处理器,历经从4位到64位的发展,软件则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满足不同需求。此外,深入探讨了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多媒体技术、系统工程及性能评估等多个领域,强调了各组件和技术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作用与应用。
21 3
|
13天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Serverless
探索云原生技术:从基础架构到应用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定义、核心原则、关键技术组件以及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云原生如何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提高业务敏捷性,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对这一领域的全面了解和实际应用的指导。
41 7
|
6天前
|
前端开发 测试技术 API
探索微前端架构:构建现代化的前端应用
在软件开发中,传统单体架构已难以满足快速迭代需求,微前端架构应运而生。它将前端应用拆分成多个小型、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均可独立开发、测试和部署。本文介绍微前端架构的概念与优势,并指导如何实施。微前端架构具备自治性、技术多样性和共享核心的特点,能够加速开发、提高可维护性,并支持灵活部署策略。实施步骤包括定义服务边界、选择架构模式、建立共享核心、配置跨服务通信及实现独立部署。尽管面临服务耦合、状态同步等挑战,合理规划仍可有效应对。
|
7天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持续交付
探秘云原生架构:构建高效、灵活的现代应用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技术挑战和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为了适应这种环境,云原生架构应运而生。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云原生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和应用案例,揭示其在提升业务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阅读本文,您将获得关于如何利用云原生技术构建现代化应用的宝贵见解。
21 0
下一篇
无影云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