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AI领袖的声音,大模型时代AI的热点,尽在这场WAIC论坛

简介: 倾听AI领袖的声音,大模型时代AI的热点,尽在这场WAIC论坛


自 ChatGPT 发布以来,短短半年时间,我们已经见证了大语言模型带来的方方面面的震撼,搜索、创意创作、代码生成脱胎换骨。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厂、初创公司争先下场布局,力求在这场角逐中夺得先机。

随之而来,大模型自身的能力也不断突破,不再局限于单模态文本任务,文本生成图像、视频、音乐等相关的研究和应用也开始出现,多模态、跨模态任务正在得到很好地解决。

不过,大模型仍然离不开算力、算法、数据三大要素。大模型动辄几十、上百亿参数,算力不够,支撑不起它们的训练与推理。数据少或质量低,也无法保证最终的效果。

与此同时,行业落地及商业化部署、应用也成了大模型厂商的必争之地。厂商们有的推出了行业大模型,还有的通过集大模型训练、推理、部署应用于一体的 AI 开发平台,让企业基于自身场景需求少压力甚至无压力地拥抱大模型能力。

面对大语言模型的飞速发展,我们不禁要问,在 AI 新时代,如何才能全面掌握并利用大模型的能力,并把握随之而来的机遇和挑战呢?

为了助力 AI 技术从业者把握时代趋势、重塑开发思维、探索 AI 能力边界,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办公室指导,机器之心主办,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 2023 WAIC AI 开发者领袖论坛将于7 月 8 日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办。

以「大模型时代的 AI 开发」为题,论坛将全面探讨新时代的「算法革命、算力挑战、平台与数据、行业创新」,分享行业领袖的智慧。如今确认的嘉宾有哪些亮点?届时又会与大家分享哪些前沿 AI 主题和行业经验呢?

  • 加拿大工程院及加拿大皇家学院两院院士、FATE 开源社区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杨强是联邦学习研究集大成者,著有《迁移学习》、《联邦学习》、《隐私计算》等书籍。他认为,如何使联邦学习平衡优化以达到安全可信和高效高质的效果,并且和大模型无缝连接,是今后产业和学界关注的重点。

  • 从京东离职后,知名 AI 学者梅涛院士决定投身 AIGC 创业之旅,凭借在计算机视觉和多媒体领域的多年积累,创业方向确定为生成式视觉多模态基础模型与应用。对于生成式 AI 如何从单模态迈向多模态,他将分享自己独到的见解。
  • 今年 3 月,百度在全球大厂中第一个做出对标 ChatGPT 的产品文心一言,吸引了行业极大的关注。在此次大会上,百度技术委员会主席吴华会为我们带来哪些洞见?
  • 科大讯飞的「星火认知大模型」想必大家也不陌生。在这场活动上,科大讯飞 AI 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建清将为我们解读星火大模型的技术进展及应用创新。

  • 路特斯科技副总裁、路特斯机器人公司 CEO 李博,他深耕智能驾驶领域多年,具有超过 15 年的智能驾驶量产及预研项目的主持和开发经验。大模型时代,他又将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思考?

  • 相信大家对新浪微博新技术研发负责人张俊林老师都不陌生,知乎上许多有关大模型的高赞文章正是出自他的笔下。他对大模型可以说有极深的理解。这次他将带我们了解大语言模型带来的交互方式变革。

  •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青年教授、潞晨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尤洋是 AI 领域的知名青年学者。其公司开源的面向 AI 大模型时代的高效深度学习系统 Colossal-AI 也备受开发者们关注。此次他演讲的主题落在了 AI 大模型的挑战与系统优化,展现 Colossal-AI 如何帮助大模型开发降本增效。
  • 不久之前,一款名为“元乘象 Chatlmg”的国产 AI 模型吸引了众多关注,这出自人民大学卢志武教授的团队。在我们的活动上,他将就「多模态通用生成模型的基本框架与最新进展」展开探讨。

  • 微软,是这波大模型浪潮中必须提及的一个关键词。在大模型产品应用的探索上,微软 Copilot 可以说是标的。此次,我们邀请到了 Office Product Group 技术负责人蔡玮鑫,为大家分享大语言模型投入大规模应用生产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过去一段时间,蔡玮鑫领导开发了微软 AI 服务产品 M365 Copilot,将大语言模型与 Microsoft Graph、Microsoft 365 应用程序中,释放开发者生产力。

  • 今年,我们还精心策划了一场云帆奖得主的圆桌对话,邀请曦智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孟怀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助理教授周号益以及新晋云帆奖得主,共同就大模型时代范式转变中的机遇和挑战展开头脑风暴。

除了目前公布的这些嘉宾,我们还在积极邀请更多的 AI 领袖参与我们的论坛,敬请期待。

相关文章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企业内训|AI大模型在汽车行业的前沿应用研修-某汽车集团
本课程是TsingtaoAI为某汽车集团高级项目经理设计研发,课程全面系统地解析AI的发展历程、技术基础及其在汽车行业的深度应用。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丰富的行业案例分析以及实战项目训练,学员将全面掌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NLP与CV等核心技术,了解自动驾驶、智能制造、车联网与智能营销等关键应用场景,洞悉AI技术对企业战略布局的深远影响。
135 97
|
1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物联网
AI赋能大学计划·大模型技术与应用实战学生训练营——湖南大学站圆满结营
12月14日,由中国软件行业校园招聘与实习公共服务平台携手魔搭社区共同举办的AI赋能大学计划·大模型技术与产业趋势高校行AIGC项目实战营·湖南大学站圆满结营。
AI赋能大学计划·大模型技术与应用实战学生训练营——湖南大学站圆满结营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CogAgent-9B:智谱 AI 开源 GLM-PC 的基座模型,专注于预测和执行 GUI 操作,可应用于自动化交互任务
CogAgent-9B 是智谱AI基于 GLM-4V-9B 训练的专用Agent任务模型,支持高分辨率图像处理和双语交互,能够预测并执行GUI操作,广泛应用于自动化任务。
36 12
CogAgent-9B:智谱 AI 开源 GLM-PC 的基座模型,专注于预测和执行 GUI 操作,可应用于自动化交互任务
|
13天前
|
人工智能
AniDoc:蚂蚁集团开源 2D 动画上色 AI 模型,基于视频扩散模型自动将草图序列转换成彩色动画,保持动画的连贯性
AniDoc 是一款基于视频扩散模型的 2D 动画上色 AI 模型,能够自动将草图序列转换为彩色动画。该模型通过对应匹配技术和背景增强策略,实现了色彩和风格的准确传递,适用于动画制作、游戏开发和数字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
83 16
AniDoc:蚂蚁集团开源 2D 动画上色 AI 模型,基于视频扩散模型自动将草图序列转换成彩色动画,保持动画的连贯性
|
8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数据管理
|
1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安全
CCF-CV企业交流会:打造大模型时代的可信AI,探索AI安全治理新路径
近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主办的《打造大模型时代的可信AI》论坛顺利举行。论坛邀请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机构的专家,从立法、监管、前沿研究等多角度探讨AI安全治理。合合信息等企业展示了图像篡改检测等技术,助力AI向善发展。
57 11
CCF-CV企业交流会:打造大模型时代的可信AI,探索AI安全治理新路径
|
1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智能设计
VisionFM:通用眼科 AI 大模型,具备眼科疾病诊断能力,展现出专家级别的准确性
VisionFM 是一个多模态多任务的视觉基础模型,专为通用眼科人工智能设计。通过预训练大量眼科图像,模型能够处理多种眼科成像模态,并在多种眼科任务中展现出专家级别的智能性和准确性。
49 4
VisionFM:通用眼科 AI 大模型,具备眼科疾病诊断能力,展现出专家级别的准确性
|
15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算法
深度剖析 打造大模型时代的可信AI:技术创新与安全治理并重
2024年12月11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主办的“打造大模型时代的可信AI”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多家知名学术机构和企业的顶尖专家,围绕AI的技术风险与治理挑战,探讨如何在大模型时代确保AI的安全性和可信度,推动技术创新与安全治理并行。论坛重点关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多项技术手段和治理框架,为AI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9 8
深度剖析 打造大模型时代的可信AI:技术创新与安全治理并重
|
4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前端开发
三大行业案例:AI大模型+Agent实践全景
本文将从AI Agent和大模型的发展背景切入,结合51Talk、哈啰出行以及B站三个各具特色的行业案例,带你一窥事件驱动架构、RAG技术、人机协作流程,以及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操方法。具体包含内容有:51Talk如何让智能客服“主动进攻”,带来约课率、出席率双提升;哈啰出行如何由Copilot模式升级为Agent模式,并应用到客服、营销策略生成等多个业务场景;B站又是如何借力大模型与RAG方法,引爆了平台的高效内容检索和强互动用户体验。
70 5
|
1天前
|
人工智能 供应链 安全
面向高效大模型推理的软硬协同加速技术 多元化 AI 硬件引入评测体系
本文介绍了AI硬件评测体系的三大核心方面:统一评测标准、平台化与工具化、多维度数据消费链路。通过标准化评测流程,涵盖硬件性能、模型推理和训练性能,确保评测结果客观透明。平台化实现资源管理与任务调度,支持大规模周期性评测;工具化则应对紧急场景,快速适配并生成报告。最后,多维度数据消费链路将评测数据结构化保存,服务于综合通用、特定业务及专业性能分析等场景,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AI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