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环境和预处理

简介: 程序环境和预处理

1. 程序的翻译环境和执行环境

翻译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源代码被转换为可执行的机器指令。

执行环境:它用于实际执行代码。

2. 详解编译+链接

首先我们看一张图:

在一个工程中,我们需要协作,那必须创建多个源文件(test.c),那么每个源文件经过编译器编译变为test.obj,再由链接器加链接库把test.obj文件变为test.exe可执行文件。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过程:


其实笼统地来说,由.c文件到.exe文件,只有两步,编译和链接,但是细分的话,有四步:

所以仔细看图以后,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到可执行文件有四步,预处理,编译,汇编,链接。


编译过程中符号汇总,汇编产生的符号表,以及后面链接时要进行的符号表的合并和重定位。


都是非常重要的。


3.运行环境

程序执行的过程:

1. 程序必须载入内存中。在有操作系统的环境中:一般这个由操作系统完成。在独立的环境中,程序的载入必须由手工安排,也可能是通过可执行代码置入只读内存来完成。

2. 程序的执行便开始。接着便调用 main 函数。( 程序的入口)

3. 开始执行程序代码。这个时候程序将使用一个运行时堆栈(stack),存储函数的局部变量和返回地址。程序同时也可以使用静态(static )内存,存储于静态内存中的变量在程序的整个执行过程一直保留他们的值。

4. 终止程序。正常终止 main 函数;也有可能是意外终止。

4.预处理

1 预定义符号

__FILE__       // 进行编译的源文件

__LINE__     // 文件当前的行号

__DATE__     // 文件被编译的日期

__TIME__     // 文件被编译的时间

__STDC__     // 如果编译器遵循 ANSI C ,其值为 1 ,否则未定义

printf ( "file:%s line:%d\n" , __FILE__ , __LINE__ );可以通过打印字符串的方式来显示。

2.#define 定义标识符

#define +标识符+符号内容

(注意的一点是,#define定义标识符最后尽量不要加;(分号),因为会将分号当作标识符内容一起替换掉。)

比如:

#define MAX 1000;
#define MAX 1000
int main()
{ 
   int a=MAX;
   return 0;
}

为了防止分号多出现这种情况,尽量不要加;。

3.续行符

如果定义的stuff过长,可以分成几行写,除了最后一行外,每行的后面都加一个反斜杠(续行符)

#define DEBUG_PRINT printf("file:%s\tline:%d\t \
                         date:%s\ttime:%s\n" ,\
                         __FILE__,__LINE__ ,\
                         __DATE__,__TIME__ )  

其实相当于\转义了回车,当内容太长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续行符来解决,其实是在同一行。


4.#define定义宏

#define 机制包括了一个规定,允许把参数替换到文本中,这种实现通常称为宏(macro)或定义

宏(define macro)。

下面是宏的申明方式:

#define name( parament-list ) stuff

其中的 parament-list 是一个由逗号隔开的符号表,它们可能出现在stuff中。

注意:

参数列表的左括号必须与name紧邻。

如果两者之间有任何空白存在,参数列表就会被解释为stuff的一部分

举例说明:

#define square(x) ((x)*(x))
int main()
{
  int a=5;
  square(a+1);
}
会换成:
((5+1)*(5+1))

在写宏时,不要吝啬括号,能加括号的地方就加括号,会防止很多运算符优先级打乱预期的结果。

#define square(x) x*x
int main()
{
  int a=2;
  Add(a+1);
}
会换成:
2+1*2+1

从而没有到达我们平方的预期。


5.宏替换规则

在程序中扩展 #define 定义符号和宏时,需要涉及几个步骤:

1. 在调用宏时,首先对参数进行检查,看看是否包含任何由 #define 定义的符号。如果是,它们首先被替换。

2. 替换文本随后被插入到程序中原来文本的位置。对于宏,参数名被他们的值所替换。

3. 最后,再次对结果文件进行扫描,看看它是否包含任何由 #define 定义的符号。如果是,就重复上述处理过程。

注意:

1. 宏参数和 #define 定义中可以出现其他 #define 定义的符号。 但是对于宏,不能出现递归。

2. 当预处理器搜索#define定义的符号的时候,字符串常量的内容并不被搜索。


目录
相关文章
|
17小时前
|
云安全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古茗联名引爆全网,阿里云三层防护助力对抗黑产
阿里云三层校验+风险识别,为古茗每一杯奶茶保驾护航!
古茗联名引爆全网,阿里云三层防护助力对抗黑产
|
4天前
|
Kubernetes 算法 Go
Kubeflow-Katib-架构学习指南
本指南带你深入 Kubeflow 核心组件 Katib,一个 Kubernetes 原生的自动化机器学习系统。从架构解析、代码结构到技能清单与学习路径,助你由浅入深掌握超参数调优与神经架构搜索,实现从使用到贡献的进阶之旅。
267 139
|
4天前
|
人工智能 中间件 API
AutoGen for .NET - 架构学习指南
《AutoGen for .NET 架构学习指南》系统解析微软多智能体框架,涵盖新旧双架构、核心设计、技术栈与实战路径,助你从入门到精通,构建分布式AI协同系统。
281 142
|
15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PostgreSQL 18 发布,快来 PolarDB 尝鲜!
PostgreSQL 18 发布,PolarDB for PostgreSQL 全面兼容。新版本支持异步I/O、UUIDv7、虚拟生成列、逻辑复制增强及OAuth认证,显著提升性能与安全。PolarDB-PG 18 支持存算分离架构,融合海量弹性存储与极致计算性能,搭配丰富插件生态,为企业提供高效、稳定、灵活的云数据库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如虎添翼!
|
10天前
|
缓存 并行计算 PyTorch
144_推理时延优化:Profiling与瓶颈分析 - 使用PyTorch Profiler诊断推理延迟,优化矩阵运算的独特瓶颈
在2025年的大模型时代,推理时延优化已经成为部署LLM服务的关键挑战之一。随着模型规模的不断扩大(从数亿参数到数千亿甚至万亿参数),即使在最先进的硬件上,推理延迟也常常成为用户体验和系统吞吐量的主要瓶颈。
354 147
|
4天前
|
人工智能 移动开发 自然语言处理
阿里云百炼产品月刊【2025年9月】
本月通义千问模型大升级,新增多模态、语音、视频生成等高性能模型,支持图文理解、端到端视频生成。官网改版上线全新体验中心,推出高代码应用与智能体多模态知识融合,RAG能力增强,助力企业高效部署AI应用。
268 1
|
1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缓存
92_自我反思提示:输出迭代优化
在大型语言模型(LLM)应用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持续提升模型输出质量成为了业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传统的提示工程方法往往依赖一次性输入输出,难以应对复杂任务中的多轮优化需求。2025年,自我反思提示技术(Self-Reflection Prompting)作为提示工程的前沿方向,正在改变我们与LLM交互的方式。这项技术通过模拟人类的自我反思认知过程,让模型能够对自身输出进行评估、反馈和优化,从而实现输出质量的持续提升。
411 136
|
14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终身学习型智能体
当前人工智能前沿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构建能够自主学习、调用工具、积累经验的小型智能体(Agent)。 我们可以称这种系统为“终身学习型智能体”或“自适应认知代理”。它的设计理念就是: 不靠庞大的内置知识取胜,而是依靠高效的推理能力 + 动态获取知识的能力 + 经验积累机制。
408 135
|
14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Java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二:Prompt 优化技巧与学术分析 AI 应用开发实现上下文联系多轮对话
本文讲解 Prompt 基本概念与 10 个优化技巧,结合学术分析 AI 应用的需求分析、设计方案,介绍 Spring AI 中 ChatClient 及 Advisors 的使用。
536 133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二:Prompt 优化技巧与学术分析 AI 应用开发实现上下文联系多轮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