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入门&二叉树】从先中后序的遍历到用中后序列构造二叉树|如何抵挡递归法该死的魅力(上)

简介: 【算法入门&二叉树】从先中后序的遍历到用中后序列构造二叉树|如何抵挡递归法该死的魅力

🔥前言

本专栏收录的均为牛客网的算法题目,内含链表、双指针、递归、动态规划、基本数据结构等算法思想的具体运用。牛客网不仅有大量的经典算法题目,也有大厂的面试真题,面试、找工作完全可以来这里找机会。此外,网站内的编码主题多样化,调试功能可运用性强,可谓是非常注重用户体验。这么好的免费刷题网站还不快入手吗,快去注册开启算法百炼成神之路吧!


1、AB16 实现二叉树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使用 递归 实现,入门的难度,可以花少点时间挑战一下


题目链接:前中后序遍历


44f2bdb945394768b584adc6c8bd7f25.png

cd0e1e231fd340d1bb164b63a3720a18.png

1.1、解题思路

从示例中的返回值可以看出,题目要求最终返回一个 二维数组,那么就利用灵活的 vector 容器来解题:


先使用递归法写好三个序列的遍历序列

然后用三个一维 vector容器分别存放前、中、后的遍历序列

最后将三个一维容器插进一个二维 vector 容器中并返回

1.2、代码实现及注释

本题源码:

/**
 * struct TreeNode {
 *  int val;
 *  struct TreeNode *left;
 *  struct TreeNode *right;
 *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
     *
     * @param root TreeNode类 the root of binary tree
     * @return int整型vector<vector<>>
     */
    vector<vector<int> > res; // 二维动态数组 res
    vector<int> preorder, inorder, postorder; // 存放三个序列的一维数组
    vector<vector<int> > threeOrders(TreeNode* root) {
        preOrder(root);
        inOrder(root);
        postOrder(root);
        // 插入二维数组中
        res.push_back(preorder);
        res.push_back(inorder);
        res.push_back(postorder);
        return res;
    }
    // 先序遍历
    void preOrder(TreeNode* root) {
        if (!root) return;
        preorder.push_back(root->val); 
        preOrder(root->left); // 访问左子树
        preOrder(root->right); // 访问右子树
    }
    // 中序遍历
    void inOrder(TreeNode* root) {
        if (!root) return;
        inOrder(root->left); // 访问左子树
        inorder.push_back(root->val); 
        inOrder(root->right); // 访问右子树
    }
    // 后序遍历
    void postOrder(TreeNode* root) {
        if (!root) return;
        postOrder(root->left); // 访问左子树
        postOrder(root->right); // 访问右子树
        postorder.push_back(root->val); 
    }
};

重要注释:


先、中、后序遍历的区别乍一看就是访问结点的顺序不同,但是如果去分析递归你会发现:

先序遍历:访问到一个结点后,先将值插入数组,然后往左右子树递归,不为空就插入数据,为空就停止递归。

中序遍历:一直往根结点的左子树递推,最先插入数据的一定是二叉树最左的一个结点,然后是根结点、右结点。

后序遍历:与中序类似,区别是插入最左边结点后,先处理右子树在处理根结点。

先序最好理解,像是一步步的顺序进行;而中序和后序都要先递推到最左的子树然后再回溯。


顾昀
+关注
目录
打赏
0
0
0
0
5
分享
相关文章
|
2月前
|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二叉树
树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算法和应用中。本文介绍了树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如二叉树、满二叉树、完全二叉树、平衡二叉树、B树等)及其在Java中的实现。通过递归方法实现了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和层次遍历,并展示了具体的代码示例和运行结果。掌握树结构有助于提高编程能力,优化算法设计。
65 9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二叉树
|
3月前
|
算法系列之递归反转单链表
递归反转链表的基本思路是将当前节点的next指针指向前一个节点,然后递归地对下一个节点进行同样的操作。递归的核心思想是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直到达到基本情况(通常是链表末尾)。
57 5
算法系列之递归反转单链表
强化学习:时间差分(TD)(SARSA算法和Q-Learning算法)(看不懂算我输专栏)——手把手教你入门强化学习(六)
本文介绍了时间差分法(TD)中的两种经典算法:SARSA和Q-Learning。二者均为无模型强化学习方法,通过与环境交互估算动作价值函数。SARSA是On-Policy算法,采用ε-greedy策略进行动作选择和评估;而Q-Learning为Off-Policy算法,评估时选取下一状态中估值最大的动作。相比动态规划和蒙特卡洛方法,TD算法结合了自举更新与样本更新的优势,实现边行动边学习。文章通过生动的例子解释了两者的差异,并提供了伪代码帮助理解。
175 2
【C++数据结构——树】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头歌教学实验平台习题) 【合集】
本任务旨在实现二叉树的遍历,包括先序、中序、后序和层次遍历。首先介绍了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与结构定义,并通过C++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定义二叉树节点及构建二叉树。接着详细讲解了四种遍历方法的递归实现逻辑,以及层次遍历中队列的应用。最后提供了测试用例和预期输出,确保代码正确性。通过这些内容,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二叉树遍历的核心思想与实现技巧。
134 2
文件管理系统中基于 Python 语言的二叉树查找算法探秘
在数字化时代,文件管理系统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二叉树查找算法在文件管理中的应用,并通过Python代码展示了其实现过程。二叉树是一种非线性数据结构,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通过文件名的字典序构建和查找二叉树,能高效地管理和检索文件。相较于顺序查找,二叉树查找每次比较可排除一半子树,极大提升了查找效率,尤其适用于海量文件管理。Python代码示例包括定义节点类、插入和查找函数,展示了如何快速定位目标文件。二叉树查找算法为文件管理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90 5
分享一些提高二叉树遍历算法效率的代码示例
这只是简单的示例代码,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更多的优化和处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代码进行修改和扩展。
机器学习入门:理解并实现K-近邻算法
机器学习入门:理解并实现K-近邻算法
88 0
基于和声搜索优化算法的机器工作调度matlab仿真,输出甘特图
本程序基于和声搜索优化算法(Harmony Search, HS),实现机器工作调度的MATLAB仿真,输出甘特图展示调度结果。算法通过模拟音乐家即兴演奏寻找最佳和声的过程,优化任务在不同机器上的执行顺序,以最小化完成时间和最大化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程序适用于MATLAB 2022A版本,运行后无水印。核心参数包括和声记忆大小(HMS)等,适应度函数用于建模优化目标。附带完整代码与运行结果展示。
基于AES的遥感图像加密算法matlab仿真
本程序基于MATLAB 2022a实现,采用AES算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加密与解密。主要步骤包括:将彩色图像灰度化并重置大小为256×256像素,通过AES的字节替换、行移位、列混合及轮密钥加等操作完成加密,随后进行解密并验证图像质量(如PSNR值)。实验结果展示了原图、加密图和解密图,分析了图像直方图、相关性及熵的变化,确保加密安全性与解密后图像质量。该方法适用于保护遥感图像中的敏感信息,在军事、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基于免疫算法的最优物流仓储点选址方案MATLAB仿真
本程序基于免疫算法实现物流仓储点选址优化,并通过MATLAB 2022A仿真展示结果。核心代码包括收敛曲线绘制、最优派送路线规划及可视化。算法模拟生物免疫系统,通过多样性生成、亲和力评价、选择、克隆、变异和抑制机制,高效搜索最优解。解决了物流仓储点选址这一复杂多目标优化问题,显著提升物流效率与服务质量。附完整无水印运行结果图示。
基于免疫算法的最优物流仓储点选址方案MATLAB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