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管理命令的拓展

简介: 今天将结束文件管理命令,开启新的篇章——用户管理。

今天将结束文件管理命令,开启新的篇章——用户管理。


一、文件管理命令的拓展


   首先我们还是要记住前面讲的文件管理命令,这次讲的主要是给前面的命令加上点小尾巴,实现更加全面的功能。


1、在路径下连续创建多个文件夹


mkdir  -pv   /home/dir/{001,002}          //v是视图可以查看命令执行情


//在home目录下创建dir文件夹并且在dir文件夹下创建001和002两个文件夹,并且显示创建结果,结果如下


[root@localhost ~]# mkdir -pv /home/dir/{001,002}
mkdir: 已创建目录 "/home/dir/001"
mkdir: 已创建目录 "/home/dir/002"


2、删除文件(*号的删除规则)


mkdir   -v  /home/shuo01             //在home目录下创建shuo01文件夹。

touch   /home/shuo01/{file1,file2,.file3}        //在home/shuo01下创建file1,file2,.file3三个文件(.代表这隐藏文件)。

rm -rf /home/shuo01/*                        //删除shuo01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除了隐藏文件)

[root@localhost ~]# mkdir -v /home/shuo01        //在home下创建shuo01文件夹
mkdir: 已创建目录 "/home/shuo01"
[root@localhost ~]# touch /home/shuo01/{file1,file2,.file3}    //在shuo01下创建file1,file2,.file3三个文件                                                                
[root@localhost ~]# ls -a /home/shuo01                //查看shuo01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
file1  file2  .file3
[root@localhost ~]# rm -rf /home/shuo01/*       //删除shuo01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除了隐藏文件)
[root@localhost ~]# ls -a /home/shuo01            //查看shuo01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
.  ..  .file3                                       //file3还在因为它是隐藏文件


文件命令到这就结束了介绍了一下一些小尾巴实现新的功能。


二、用户/用户组的概念


 进入新的篇章用户管理,首先先介绍一下一些基本概念。

1、用户基本信息文件


  Linux 系统中的 /etc/passwd 文件,是系统用户配置文件,存储了系统中所有用户的基本信息,并且所有用户都可以对此文件执行读操作。

       我们通过vim 或者 cat等查看/etc/passwd,当我们输入cat  /ect/passwd命令的时候会出现很长一段,可以看到,/etc/passwd 文件中的内容非常规律,每行记录对应一个用户,当然我要了解的是一些基本概念,所以我们就但看一行这时候我们只需要输入head -1 /etc/passwd查看passwd的第一行,结果如下

[root@localhost ~]# head -1 /etc/passwd         //查看passwd第一行内容

root:x:0:0:root:/root:/bin/bash


root:x:0:0:root:/root:/bin/bash   每条信息都被:分割开一共被分割成7段,接下来我来具体介绍每段的含义:


用户名:x:uid:gid:描述:HOME:shell

1)root:用户名:登录系统的名字

2)X:密码占位符,具体内容不在这里

3)0:UID:用户的身份证号:

       系统约定:RHEL7

       uid:0特权用户

       uid:1~499系统用户

       uid:1000+普通用户

4)0:GID:组的信息,组号

5):root:描述:比如经理

6)/root:家目录:登录系统时所在的目录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在 /home/****

7)/bin/bash:登录shell:命令解释器

2、用户密码信息文件


/etc/shadow 文件,用于存储 Linux 系统中用户的密码信息,又称为“影子文件”。前面介绍了 /etc/passwd 文件,由于该文件允许所有用户读取,易导致用户密码泄露,因此 Linux 系统将用户的密码信息从 /etc/passwd 文件中分离出来,并单独放到了此文件中。/etc/shadow 文件只有 root 用户拥有读权限,其他用户没有任何权限,这样就保证了用户密码的安全性。

注意,如果这个文件的权限发生了改变,则需要注意是否是恶意攻击。


介绍之前我们还是按照上面的方法打开文件,只看第一行内容


[root@localhost ~]# head -1 /etc/shadow

root:$6$taFTUK40BmkbvlLX$IzsjauIiX6oxz/98qpvieanL0NT3n3WhS5uCN1QJjc7oeKf.E/tAYVelmiqAdx69064wrX5m3eNJyY2Zkz78J1::0:99999:7:::

同 /etc/passwd 文件一样,文件中每行代表一个用户,同样使用 ":" 作为分隔符,不同之处在于,每行用户信息被划分为 9 个字段,含义如下:


 用户名:加密密码: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修改时间间隔:密码有效期:密码需要变更前的警告天数:密码过期后的宽限时间:账号失效时间:保留字段

1)"登录名"是与/etc/passwd文件中的登录名相一致的用户账号

2)“口令”字段存放的是加密后的用户口令字,如果为空。则对应用户没有口令,登录时不需要口令;

       星号代表账号被锁定;

       双叹号表示这个密码已经过期。

       $6$开头的,标明是用SHA-512加密的;

       $1$表明是用MD5加密的

       $2$是用Blowfish加密的

       $5$是用SHA-256加密的

3)“最后一次修改时间”表示的是从某一时刻起,到用户最后一次修改口令时的天数。时间起点对不同的系统可能不一样。例如在SCOLinux中,这个时间起点是1970年1月1日。

4)“最小时间间隔”指的是两次修改口令之间所需的最小天数。

5)“最大时间间隔指的是口令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6)“警告时间”字段表示的是从系统开始警告用户到用户密码正式失效之间的天数。

7)“不活动时间”表示的是用户没有登录活动但账号仍能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软限制。到期后多少天就不能用账号了。)

8)“生效时间”字段给出的是一个绝对的天数,如果使用了这个字段,那么就给出相应账号的生存期。期满后,该账号就不再是一个合法账号,也就不能再用来登录了。(硬限制。)

9)保留。


3、组信息文件


   /ect/group 文件是用户组配置文件,即用户组的所有信息都存放在此文件中。

  此文件是记录组 ID(GID)和组名相对应的文件。前面讲过,etc/passwd 文件中每行用户信息的第四个字段记录的是用户的初始组 ID,那么,此 GID 的组名到底是什么呢?就要从 /etc/group 文件中查找。

  介绍之前我们还是按照上述方法只看第一行内容


[root@localhost ~]# head -1 /etc/group

root:x:0:


各用户组中,还是以 ":" 作为字段之间的分隔符,分为 4 个字段,每个字段对应的含义为:


组名:组密码:组ID(GID):组成员

1)组名:也就是是用户组的名称,有字母或数字构成。同 /etc/passwd 中的用户名一样,组名也不能重复。

2)组密码:和 /etc/passwd 文件一样,这里的 "x" 仅仅是密码标识,真正加密后的组密码默认保存在 /etc/gshadow 文件中。不过,用户设置密码是为了验证用户的身份,那用户组设置密码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用户组密码主要是用来指定组管理员的,由于系统中的账号可能会非常多,root 用户可能没有时间进行用户的组调整,这时可以给用户组指定组管理员,如果有用户需要加入或退出某用户组,可以由该组的组管理员替代 root 进行管理。但是这项功能目前很少使用,我们也很少设置组密码。如果需要赋予某用户调整某个用户组的权限,则可以使用 sudo 命令代替。

3)组ID(GID):就是群组的 ID 号,Linux 系统就是通过 GID 来区分用户组的,同用户名一样,组名也只是为了便于管理员记忆。这里的组 GID 与 /etc/passwd 文件中第 4 个字段的 GID 相对应,实际上,/etc/passwd 文件中使用 GID 对应的群组名,就是通过此文件对应得到的。

4)组成员:此字段列出每个群组包含的所有用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该用户组是这个用户的初始组,则该用户不会写入这个字段,可以这么理解,该字段显示的用户都是这个用户组的附加用户。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学习。

相关文章
|
18天前
|
Unix Linux 程序员
Linux文本搜索工具grep命令使用指南
以上就是对Linux环境下强大工具 `grep` 的基础到进阶功能介绍。它不仅能够执行简单文字查询任务还能够处理复杂文字处理任务,并且支持强大而灵活地正则表达规范来增加查询精度与效率。无论您是程序员、数据分析师还是系统管理员,在日常工作中熟练运用该命令都将极大提升您处理和分析数据效率。
80 16
|
10天前
|
Linux
linux命令—stat
`stat` 是 Linux 系统中用于查看文件或文件系统详细状态信息的命令。相比 `ls -l`,它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包括文件大小、权限、所有者、时间戳(最后访问、修改、状态变更时间)、inode 号、设备信息等。其常用选项包括 `-f` 查看文件系统状态、`-t` 以简洁格式输出、`-L` 跟踪符号链接,以及 `-c` 或 `--format` 自定义输出格式。通过这些选项,用户可以灵活获取所需信息,适用于系统调试、权限检查、磁盘管理等场景。
|
2月前
|
监控 Linux 网络安全
Linux命令大全:从入门到精通
日常使用的linux命令整理
654 13
|
3月前
|
Linux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使用Linux系统的mount命令挂载远程服务器的文件夹。
如此一来,你就完成了一次从你的Linux发车站到远程服务器文件夹的有趣旅行。在这个技术之旅中,你既探索了新地方,也学到了如何桥接不同系统之间的距离。
525 21
|
1月前
|
Linux 网络安全 开发工具
技术栈:这50条最常用的 Linux 命令你一定要会!
建议多在终端中实践,遇到不懂的命令就用 man 或 --help 了解详情!
374 0
|
3月前
|
监控 Linux
Linux系统中使用df命令详解磁盘使用情况。
`df`命令是Linux系统管理员和用户监控和管理磁盘空间使用的重要工具。掌握它的基本使用方法和选项可以帮助在必要时分析和解决空间相关问题。简洁但功能丰富,`df`命令确保了用户可以快速有效地识别和管理文件系统的空间使用情况。
241 13
|
1月前
|
安全 Linux Shell
Linux系统中sudo命令的高效运用技巧。
用户可以通过sudo -l来列出自己目前可执行的命令列表,这有助于用户了解自己的权限范围。
112 0
|
1月前
|
监控 Linux Shell
linux命令
常用 Linux 命令汇总
|
3月前
|
Linux
Linux命令拓展:为cp和mv添加进度显示
好了,就这样,让你的Linux复制体验充满乐趣吧!记住,每一个冷冰冰的命令背后,都有方法让它变得热情起来。
279 8
|
2月前
|
Linux C++
每天一个linux命令(8):cp 命令
cp 命令是 Linux 中用于复制文件或目录的命令。它的名字来源于英文单词 copy。这个命令非常常用,特别是在需要备份文件或创建文件副本时。
10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