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I/O 模型之 BIO

简介: Java BIO(Blocking I/O)是一种同步阻塞式I/O模型,从JDK1.0到JDK1.3,Java只能使用BIO实现Socket通信。

❤️ 个人主页:水滴技术
🚀 支持水滴:点赞👍 + 收藏⭐ + 留言💬
🌸 订阅专栏:Java 教程:从入门到精通

大家好,我是水滴~~

Java BIO的概念

Java BIO(Blocking I/O)是一种同步阻塞式I/O模型,从JDK1.0到JDK1.3,Java只能使用BIO实现Socket通信。

在BIO通信模型中,有一个独立的Acceptor线程,来负责监听客户端的连接,它每接收到一个客户端连接,都会为之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新线程专门负责处理与之对应客户端的通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Java API解析

在Java BIO中,服务端ServerSocket负责绑定IP地址和端口,并启动端口监听;而客户端Socket负责发起连接操作。连接成功后,双方通过输入和输出流进行同步阻塞式通信。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示例代码,来了解服务端和客户端的API。

服务器端API

服务器端是为客户端服务的,若想要客户端知道它的存在,必须向网络中公开出一个套接字地址(IP地址+端口),也就是网络中的一个端点,我们称该端点为服务端套接字(或者叫监听套接字)。

创建服务端套接字

Java BIO中使用ServerSocket类创建一个服务器端套接字。下面示例代码中,创建了一个服务器端套接字实例。此时的套接字还未绑定本地IP和端口,客户端还无法连接。

// 为服务端创建 ServerSocket,并指定端口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

绑定本地套接字地址

这里要先说一下InetSocketAddress类,从类名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网络套接字地址(IP地址+端口号)类。该类在实例化时,可以指定具体的IP地址和端口号;也可以只指定端口号,那么其IP地址将是一个通配符地址

通过bind方法来绑定一个本地套接字地址,并启动了监听。下面示例代码中,只指定了8080端口,未指定IP地址,若服务端有多个IP地址,那么每一个IP都可以被连接。

服务端套接字绑定了本地端口后,实际客户端就已经可以连接了。你可以通过telnet命令连接试一下。

serverSocket.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8080));

监听客户端连接

通过accept方法来监听客户端的连接。该方法是一个阻塞方法,直到有一个客户端连接成功后,该方法才会返回该连接的套接字对象。也就是说,每连接一个客户端,都会生成一个与之对应的套接字对象。

该套接字与客户端的套接字是成对出现的,它们都记录了该连接的四元组信息(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后面与客户端的I/O操作,都是通过此套接字来完成的。

// 监听,等待客户端连接。该方法会阻塞,直到建立连接。
Socket 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读取客户端数据

通过套接字可以获取输入流,调用输入流的read方法来监听客户端的输入。该方法同样是一个阻塞方法,直到有客户端数据输入。

下面代码是从输入流中读取字节数据,并将其缓存到一个字节数组中。最后将字节数据转换为字符串,便是我们要的内容。

// 通过 socket 获取输入流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socket.getInputStream();
// 创建缓冲区数组,用于临时存储发来的数据
byte[] bytes = new byte[1024];
// 从输入流中读取数据,并将它们存储到缓冲区数组中。该方法会阻塞,直到输入数据可用、检查到文件结束或抛出异常
int len = inputStream.read(bytes);
if (len != -1) {
   
   
    // 将字节数组转换为文本内容
    String content = new String(bytes, 0, len);
}

向客户端写入数据

通过套接字获取输出流,通过调用write方法,来向客户端写入数据。写入的数据是一个字节数组,所以我们要将字符串内容转换为字节数组。

// 获取套接字的输入流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socket.getOutputStream();
// 向输出流写入内容
outputStream.write("收到".getBytes());

客户端API

服务端公开了套接字地址后,客户端便可以连接了。

创建客户端套接字

客户端想要连接服务端,也必须创建一个套接字,我们称之为客户端套接字。下面代码创建了一个未连接的客户端套接字。

// 创建 Socket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

连接服务器端

通过connect方法来连接服务端,该方法的入参是一个服务端套接字地址(必须指定IP和端口)。该方法是一个阻塞方法,直到连接成功(可以设置超时时间)。

客户端的套接字,同样也有四元组信息,一旦连接成功,会随机分配一个未使用的端口。

// 连接远程端点
socket.connect(new InetSocketAddress("127.0.0.1", 8080));

读/写数据

客户端套接字连接成功,便可以与服务端进行读/写操作了,该操作与服务端相同,就不再赘述了。

示例代码

服务端示例代码

accept方法用来监听客户端连接,为了让所有客户端都能连接,在主线程内使用一个while循环,来依次接收所有连接。

由于read是一个阻塞方法,为了不影响其他客户端的连接,需要为每一个连接创建一个独立的线程,来处理客户端读取操作。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net.InetSocketAddress;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
 * @author 码农StayUp
 * @date 2021/4/6 0006
 */
public class BioServ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PORT = 808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为服务端创建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
        // 绑定本地端口
        serverSocket.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PORT));
        System.out.printf("[%s] - 服务端启动了,端口为:%s\n",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PORT);

        // 循环接收每一个客户端连接,当没有连接时会阻塞
        while (true) {
   
   
            // 监听,等待客户端连接。该方法会阻塞,直到建立连接。
            Socket 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System.out.printf("[%s] - 有一个客户端连上来了 - %s\n",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socket.getRemoteSocketAddress());

            // 为连接创建一个独立的线程,进行接收数据
            new Thread(() -> socketHandler(socket)).start();
        }
    }

    /**
     * 处理 socket 连接
     *
     * @param socket
     */
    private static void socketHandler(Socket socket) {
   
   
        try {
   
   
            // 创建缓冲区数组,用于临时存储客户端发来的数据
            byte[] bytes = new byte[1024];
            // 通过 socket 获取输入流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socket.getInputStream();
            // 循环接消息,直到连接关闭
            while (true) {
   
   
                // 从输入流中读取数据,并将它们存储到缓冲区数组中。该方法会阻塞,直到输入数据可用、检查到文件结束或抛出异常
                int len = inputStream.read(bytes);
                if (len != -1) {
   
   
                    String content = new String(bytes, 0, len);
                    System.out.printf("[%s] - 接收客户端发来的内容:%s\n",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content);
                } else {
   
   
                    System.out.printf("[%s] - 连接关闭...\n",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break;
                }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socket.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客户端示例代码

客户端代码相对比较简单,连接成功后进行通信即可。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net.InetSocketAddress;
import java.net.Sock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
 * @author 码农StayUp
 * @date 2021/4/6 0006
 */
public class BioClient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HOST = "127.0.0.1";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PORT = 808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创建 Socket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
        // 连接远程端点
        socket.connect(new InetSocketAddress(HOST, PORT));
        System.out.printf("连接成功,主机:%s,端口:%s\n", HOST, PORT);
        // 获取输出流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socket.getOutputStream();
        // 获取控制输入内容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请输入:");
            String content = scanner.nextLine();
            if ("quit".equals(content)) {
   
   
                break;
            }
            // 将控制台内容写入输出流
            outputStream.write(content.getBytes());
        }
        outputStream.close();
        scanner.close();
        socket.close();
    }
}
相关文章
|
2月前
|
缓存 前端开发 Java
Java类加载机制与双亲委派模型
本文深入解析Java类加载机制,涵盖类加载过程、类加载器、双亲委派模型、自定义类加载器及实战应用,帮助开发者理解JVM核心原理与实际运用。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自然语言生成中的可控性研究与应用(229)
本文深入探讨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在自然语言生成(NLG)中的可控性研究,分析当前生成模型面临的“失控”挑战,如数据噪声、标注偏差及黑盒模型信任问题,提出Java技术在数据清洗、异构框架融合与生态工具链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条件注入、强化学习与模型融合等策略,实现文本生成的精准控制,并结合网易新闻与蚂蚁集团的实战案例,展示Java在提升生成效率与合规性方面的卓越能力,为金融、法律等强监管领域提供技术参考。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Java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生物信息学基因功能预测中的优化与应用(223)
本文探讨了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模型在生物信息学中基因功能预测的优化与应用。通过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算法,提升基因功能预测的准确性与效率,助力医学与农业发展。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搜索推荐 数据可视化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电商用户流失预测与留存策略制定中的应用(217)
本文探讨 Java 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在电商用户流失预测与留存策略中的应用。通过构建高精度预测模型与动态分层策略,助力企业提前识别流失用户、精准触达,实现用户留存率与商业价值双提升,为电商应对用户流失提供技术新思路。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分布式计算
Java 大视界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金融风险压力测试中的应用与验证(211)
本文探讨了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模型在金融风险压力测试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多源数据采集、模型构建与优化,结合随机森林、LSTM等算法,实现信用风险动态评估、市场极端场景模拟与操作风险预警。案例分析展示了花旗银行与蚂蚁集团的智能风控实践,验证了技术在提升风险识别效率与降低金融风险损失方面的显著成效。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对抗训练与鲁棒性提升(205)
本文探讨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对抗训练与鲁棒性提升,分析对抗攻击原理,结合Java技术构建对抗样本、优化训练策略,并通过智能客服等案例展示实际应用效果。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分布式计算 Java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分类中的优化与应用(199)
本文探讨了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模型在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分类中的优化与应用。面对传统方法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结合Hadoop、Spark与深度学习框架,实现了高效、精准的分类。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Java在数据处理、模型融合与参数调优中的强大能力,推动遥感图像分类迈向新高度。
|
13天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弹性计算
高并发Java爬虫的瓶颈分析与动态线程优化方案
高并发Java爬虫的瓶颈分析与动态线程优化方案
Java 数据库 Spring
48 0
|
25天前
|
算法 Java
Java多线程编程:实现线程间数据共享机制
以上就是Java中几种主要处理多线程序列化资源以及协调各自独立运行但需相互配合以完成任务threads 的技术手段与策略。正确应用上述技术将大大增强你程序稳定性与效率同时也降低bug出现率因此深刻理解每项技术背后理论至关重要.
59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