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

简介: 【C语言】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

什么叫做浮点数,就是有小数的数据就要浮点数,比如:5.5 6.5 9.0等一些数据就叫浮点数,那么浮点数又是怎么在内存中存放的呢,下面听我一一道来。

浮点型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

浮点型的家族包括:float double long double

我们以以下代码为例比较下浮点数和整型数据内存中的存储是如何的: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 = 9;
  float* p = (float*)&n;
  printf("%d\n", n);
  printf("%f\n", *p);
  *p = 9.0;
  printf("%f\n", *p);
  printf("%d\n", n);
  return 0;
}

打印的结果如下:

由此可以看出浮点数和整型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是不一样的。

浮点数在内存中的存储规则

浮点数的存储是,根据国际标准IEEE(电子和电气工程协会)754,任意一个二进制浮点数V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 (-1)S*M*2E
  • (-1)^S表示符号位,当S=0,V为正数,当S=1,V为负数
  • M表示有效数字,大于等于1,小于2
  • 2^E表示指数位
  • IEEE754规定:

对于32位浮点数,也就是float类型,即单精度浮点数。是这样规定的:

  1. 最高的1位是符号位S
  2. 然后是接下来的8位是指数E
  3. 最后剩下的23位为有效数字M。
  4. 对于64位浮点数,也就是double类型,即双精度浮点数。是这样规定的:
  5. 最高的1位是符号位S
  6. 然后是接下来的11位是指数E
  7. 最后剩下的52位为有效数字M。

IEEE754特别规定

M的取值范围1<=M<2,即M可以写成1.XXXXX的形式,其中.XXXXXX表示小数位。有以下规定:

当存放有效数字M时不存小数点前面的1,其目的就是提高类型的精度。

指数E的存储

E为无符号整数

E为8位,取值范围为0~255

E为11位,取值范围为0~2047

科学计数法中E可以出现负数,比如:

在把指数E存入内存中时需要加上一个中间数,8为E加上127,11为E加上1023。

取出指数E

E为全0

这时候不需要计算了,这是一个无限接近0的数,所以我们直接当成0

E为全1

这时,如果有效数字M全为0,表示正负无穷大。

当不为全0或不为全1

浮点数就采用下面的规则表示,即指数E的计算值减去127(或1023),得到真实值,再将有效数字M前加上第一位的1。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程序员 编译器
C 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转换:连接不同数据世界的桥梁
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转换是程序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如同连接不同数据世界的桥梁,使得不同类型的变量之间能够互相传递和转换,确保了程序的灵活性与兼容性。通过强制类型转换或自动类型转换,C语言允许开发者在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复杂的数据处理逻辑。
|
20天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缓存
kafka 的数据是放在磁盘上还是内存上,为什么速度会快?
Kafka的数据存储机制通过将数据同时写入磁盘和内存,确保高吞吐量与持久性。其日志文件按主题和分区组织,使用预写日志(WAL)保证数据持久性,并借助操作系统的页缓存加速读取。Kafka采用顺序I/O、零拷贝技术和批量处理优化性能,支持分区分段以实现并行处理。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KafkaProducer发送消息。
|
2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程序员
【C语言】内存布局大揭秘 ! -《堆、栈和你从未听说过的内存角落》
在C语言中,内存布局是程序运行时非常重要的概念。内存布局直接影响程序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理解C程序的内存布局,有助于编写更高效和可靠的代码。本文将详细介绍C程序的内存布局,包括代码段、数据段、堆、栈等部分,并提供相关的示例和应用。
74 5
【C语言】内存布局大揭秘 ! -《堆、栈和你从未听说过的内存角落》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C语言】内存管理函数详细讲解
在C语言编程中,内存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动态内存分配函数允许程序在运行时请求和释放内存,这对于处理不确定大小的数据结构至关重要。以下是C语言内存管理函数的详细讲解,包括每个函数的功能、标准格式、示例代码、代码解释及其输出。
102 6
|
2月前
|
存储 数据管理 C语言
C 语言中的文件操作:数据持久化的关键桥梁
C语言中的文件操作是实现数据持久化的重要手段,通过 fopen、fclose、fread、fwrite 等函数,可以实现对文件的创建、读写和关闭,构建程序与外部数据存储之间的桥梁。
|
3月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物联网
C 语言在计算机科学中尤其在硬件交互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本文探讨了 C 语言与硬件交互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访问硬件寄存器、中断处理、I/O 端口操作、内存映射 I/O 和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C 语言在计算机科学中尤其在硬件交互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本文探讨了 C 语言与硬件交互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访问硬件寄存器、中断处理、I/O 端口操作、内存映射 I/O 和设备驱动程序开发,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趋势,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并掌握这些关键技术。
88 6
|
3月前
|
存储 数据建模 程序员
C 语言结构体 —— 数据封装的利器
C语言结构体是一种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用于将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它支持数据封装,便于管理和传递复杂数据,是程序设计中的重要工具。
|
3月前
|
存储 C语言
C语言如何使用结构体和指针来操作动态分配的内存
在C语言中,通过定义结构体并使用指向该结构体的指针,可以对动态分配的内存进行操作。首先利用 `malloc` 或 `calloc` 分配内存,然后通过指针访问和修改结构体成员,最后用 `free` 释放内存,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
267 13
|
3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数据处理
C 语言结构体与位域:高效数据组织与内存优化
C语言中的结构体与位域是实现高效数据组织和内存优化的重要工具。结构体允许将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合成一个整体,而位域则进一步允许对结构体成员的位进行精细控制,以节省内存空间。两者结合使用,可在嵌入式系统等资源受限环境中发挥巨大作用。
111 11
|
3月前
|
大数据 C语言
C 语言动态内存分配 —— 灵活掌控内存资源
C语言动态内存分配使程序在运行时灵活管理内存资源,通过malloc、calloc、realloc和free等函数实现内存的申请与释放,提高内存使用效率,适应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