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策略模式我所知道的

简介: 关于策略模式我所知道的

image.png


本文已参与「新人创作礼」活动,一起开启掘金创作之路。

关键词:行为型 组织organize 分发dispatch

先让我们来看一段简单的代码,来初步了解下什么是策略模式:


image.png

使用策略模式的目的


从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出,使用策略模式可以移除大量需要 if-else 或者 switch-case 分支判断的代码。

这就是我们使用策略模式的主要目的:

  1. 将业务逻辑拆分(解耦),控制代码的复杂度。
  2. 添加新策略的时候,可以最小化改动。只要新增一个策略就可以解决问题。


什么是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英文全称是 Strategy Design Pattern。在 GoF 的《设计模式》一书中,它是这样定义的

定义一组策略类,将每个策略分别封装起来,让它们可以互相替换。

结合自己在开发中的使用体验,我是这么理解的:

策略模式分两部分构成

  1. 一组封装好的方法/类
  2. 使方法/类可以相互替换,实现变更策略。


如何实现策略模式

1. 一组封装好的方法/类


interface Strategy {
  doAlgorithm(data: string[]): string[];
}
// 策略A
class ConcreteStrategyA implements Strategy {
  public doAlgorithm(data: string[]): string[] {
    return data.sort();
  }
}
// 策略B
class ConcreteStrategyB implements Strategy {
  public doAlgorithm(data: string[]): string[] {
    return data.reverse();
  }
}

2. 使方法/类相互替换,实现变更策略。


现在我们有了一组策略,还需要判断应该使用哪个策略。这就又需要新增一个类去解决这个问题。


// 一组策略的代码 
// 执行策略的工厂类
class Context {
  private strategy: Strategy;
  constructor(strategy: Strategy) {
    this.strategy = strategy;
  }
  // 设置/切换策略
  public setStrategy(strategy: Strategy) {
    this.strategy = strategy;
  }
  // 执行相应的策略逻辑
  public doSomeBusinessLogic(arr: string[]): void {
    const result = this.strategy.doAlgorithm(arr);
    console.log(result.join(","));
  }
}
// 测试代码
const arr: string[] = ["a", "b", "c", "d", "e"];
const context = new Context(new ConcreteStrategyA());
context.doSomeBusinessLogic(arr); // a,b,c,d,e
context.setStrategy(new ConcreteStrategyB());
context.doSomeBusinessLogic(arr); // e,d,c,b,a

策略模式可以说是前端用的比较多的设计模式,通过使用策略模式可以书写出让程序结构更灵活、可维护、可拓展的代码。

实现也非常简单,重点不在于如何实现方法,而是如何组织调用这些方法。


应用场景


  1. 表单校验

image.png

  1. 按钮组

上面的代码

  1. 多种登录方式


interface Strategy {
  authenticate(...args: any): any;
}
class Authenticator {
  private strategy: Strategy;
  constructor(strategy: Strategy) {
    this.strategy = strategy;
  }
  // 设置/切换策略
  public setStrategy(strategy: Strategy) {
    this.strategy = strategy;
  }
  // 执行相应的策略逻辑
  public authenticate(...args: any): any {
    if (!this.strategy) {
      console.log('尚未设置认证策略');
      return;
    }
    return this.strategy.authenticate(...args);
  }
}
class WechatStrategy implements Strategy {
  authenticate(wechatToken: string) {
    if (wechatToken !== 'xxx') {
      console.log('无效的微信用户');
      return;
    }
    console.log('微信认证成功');
  }
}
class LocalStrategy implements Strategy {
  authenticate(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string) {
    if (username !== 'xxx' && password !== 'xxx') {
      console.log('账号或密码错误');
      return;
    }
    console.log('账号和密码认证成功');
  }
}
const auth = new Authenticator(new WechatStrategy());
auth.authenticate('xxx');
auth.setStrategy(new LocalStrategy());
auth.authenticate('xxx', 'xxx');
目录
打赏
0
0
0
0
26
分享
相关文章
模板引擎(art-template)详解
它采用作用域预声明来优化模板渲染速度,从而获得来接近JavaScript极限的运行性能,并同时支持nodejs和浏览器 1.1.特性 模板引擎是第三方模块,让开发者以更友好的方式拼接字符串,是代码啊更清晰,更加易于维护 1.2. 模板 art-template同时支持两种语法,标准语法可以让模板更容易读写, 原始语法具有强大的逻辑处理能力
1469 0
SpringBoot + Vue前后端分离开发:全局异常处理及统一结果封装
SpringBoot + Vue前后端分离开发:全局异常处理及统一结果封装的实现
1248 0
SpringBoot + Vue前后端分离开发:全局异常处理及统一结果封装
构建高效后端服务:Node.js与Express框架的实战指南
【9月更文挑战第6天】在数字化时代的潮流中,后端开发作为支撑现代Web和移动应用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介绍如何使用Node.js及其流行的框架Express来搭建一个高效、可扩展的后端服务。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和实践技巧,我们将探索如何利用这两个强大的工具提升开发效率和应用性能。无论你是后端开发的新手还是希望提高现有项目质量的老手,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指导。
【HarmonyOS NEXT开发——ArkTS语言】欢迎界面(启动加载页)的实现【合集】
从ArkTS代码架构层面而言,@Entry指明入口、@Component助力复用、@Preview便于预览,只是初窥门径,为开发流程带来些许便利。尤其动画回调与Blank组件,细节粗糙,后续定当潜心钻研,力求精进。”,字体颜色为白色,字体大小等设置与之前类似,不过动画配置有所不同,时长为。,不过这里没有看到额外的动画效果添加到这个特定的图片元素上(与前面带动画的元素对比而言)。这是一个显示文本的视图,文本内容为“奇怪的知识”,设置了字体颜色为灰色(的结构体,它代表了整个界面组件的逻辑和视图结构。
165 1
构建基于 IoT 的废物管理系统:软件架构师指南
构建基于 IoT 的废物管理系统:软件架构师指南
149 9
「AIGC」Python实现tokens算法
使用Python的`transformers`库,通过`AutoTokenizer`初始化BERT tokenizer,对文本进行分词统计,减少API调用。示例展示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包括文本转换为tokens的数量和过程耗时。
277 0
「AIGC」Python实现tokens算法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