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云报道原创。
二十年前,当云计算和SaaS软件应用模式刚被作为未来的IT趋势时,工业软件就开始了自身“云化”的探索,直到今天也未停歇。
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始终需要回答:到底怎样才是真正的“工业软件云化”?
是从技术上,将原本桌面部署的工业软件改为云端部署?还是从商业逻辑上,从购买许可证进阶到“定期续费”?再或者,将云计算技术从设计、加工、管理等制造企业核心业务环节,延伸到企业端到端的业务流程?
最近二十年,不同的工业软件厂商都在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和验证着各种不同“云化”路径的可能性和成长空间。
工业软件上云绝非易事,涉及到架构体系、数据互通、成本投入以及理念转变等诸多因素,绝非简单的软件SaaS化就可实现。对于工业软件而言,上云的关键点有哪些?上云之后又能带来哪些价值?
从“单点作业”到“全生命周期管理”
作为制造业的核心,工业软件被公认为“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是数字经济时代工业领域的“皇冠”,其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行业,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协作等各个制造生产环节。
但一直以来,传统意义上的工业软件都是单点作业,无法便捷地联通各个环节,只能提供基础功能,但并不带行业属性和经营思维,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
而所谓PLM系统,指的是用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将一个新产品的最初概念延伸到设计、制造、维护和处置等全部要素,集合到一个系统,以此实现各个要素环节充分的数据流通,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
纵观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以“造”为中心的生产制造阶段,到以“销”为中心的市场营销阶段。当前,已全面进入到以“创”为中心的研发创新阶段。
尽管PLM并不是什么新兴技术,但在中国制造由大到强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借助PLM系统规范研发过程,提高研发管理水平已成为所有企业的共识。
而此时的PLM系统,与十多年前的PLM已不可同日而语。在CIMdata对PLM应用诉求的调研中,除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需求管理等常规领域,企业越来越关注ALM(应用生命周期管理)、SLM(服务生命周期管理)、与ERP/MES集成、多视图BOM、制造规划等方面。
这意味着,制造企业对于产品数据的定义已不再只关注某个部门的需求,而是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全局考量,对产品进行统一、完整、精准地定义,从而使得从设计、制造到服务的价值链可以更好地使用产品信息。
换个角度来说,研发不再仅仅是研发部门的事情,很多时候需要跨部门、甚至是与供应商、第三方合作伙伴共同完成,这就要求PLM系统不再只是支撑部门级应用,而是通过融合与集成,打通业务全流程,破除部门墙、数据信息墙,实现跨组织、跨专业的协同。
此外,企业要想完成研发模式的迅速转变,就必须建立健全的研发创新体系,更好地实现与模块化设计、集成产品开发(IPD)等先进的设计方法融合应用。
为此,PLM由传统的本地部署、项目实施模式,向服务化的公有云方向转变,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将使得PLM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中能够轻松使用、快速见效、持续升级。
如今,全球工业软件均在向云架构体系转变,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已进入到攻关的纵深阶段。
此时,工业软件上云无论是契合制造业用户数字化需求,还是工业软件产业自身的发展,均被认为是大势所趋。
在向云端探索的过程中,诞生了一批勇于创新实践的代表企业,为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上海湃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湃睿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云上蜕变 国产工业软件的“机会点”
湃睿科技是一家为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科技企业,其最早从工业装备的细分领域入手,通过标杆客户快速占领市场,并逐渐扩大到其他离散制造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湃睿科技不断满足客户业务信息化需求,从而实现业绩持续增长。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传统PLM的意义主要在于研发管理体系的建设,但并不驱动产品及业务创新。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制造企业的传统模式早已无法跟上数字化时代步伐,需要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激发企业技术、系统、流程、组织和数据的价值,进而驱动业务创新。
湃睿科技基于业务创新角度,在CAD、CAE、PLM、IoT、DT等领域持续投入研究和开发,从工具端、新技术层面实现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映射,帮助客户发现产品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升级。
相比其他类型企业,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度更大,但也更加必要。在创新过程中,湃睿科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
首先,从零完全构建SaaS化工业应用成本高、难度大、产品扩展性不够,面对企业的差异化需求响应吃力,缺少应对变化的通用架构能力,定制化开发很难应对大批量用户。
其次,工业软件在安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基础薄弱,导致用户体验、信任度不佳,产品推广困难。
第三,研发成本高,从零开始构建平台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受限投资规模和周期,成功概率相对较低。
第四,运维成本高,单体架构产品,运维难度较大,隐形成本高。
为此,湃睿科技将PLM解决方案进行全面云化,采用按需配置付费,后续无维护及升级费用,只需要传统PLM软件几分之一的费用,极大降低了企业的投入成本。
同时,功能模块及角色权限组件化,支持扩展子类型、扩展属性,工作流、生命周期、权限可配置。
利用云环境和统一的数据底座,湃睿科技PLM解决方案为各租户与业务板块间提供数据交换空间,高效提升协同设计效率,可以时时分享产品数据和变更记录到项目,设计发生更改后,可及时的传递信息到协作的空间。
此外,通过数据模型驱动引擎内置的版本管理、生命周期管理、分类管理、编码管理、文件夹管理等能力,制造企业可以快速构建工业应用软件。
低代码拖拽式的建模方式则降低了对开发人员的能力要求,非开发人员也可以完成系统建模,大大提升了建模效率。
聚合云端之力 工业软件“向云生长”
每一项技术飞速发展的表象下,都离不开良好生态的协同创新。
在湃睿科技成功将PLM解决方案云化的背后,华为云DME可谓功不可没。
华为云于2022年正式推出工业数据模型驱动引擎DME(Data Model Engine,简称华为云DME),其为企业基于云平台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构建研发体系,提供了可行的数据底座解决方案。
华为云DME为工业软件领域提供开箱即用的数据模型、数据联接、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为工业软件伙伴提供云化、服务化、多租、设计即开发等高效协同的服务。
基于华为云DME架构,湃睿科技构建了SaaS化PLM产品——PI-PLM,并且实现了开发效能的全面倍增。
之前采用的单体架构软件时,湃睿科技每次为客户定制化时间至少需要半年,开发效率低、响应速度慢、研发与运维成本高、安全性难保障,很难满足制造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而基于华为云DME,系统上线和个性化需求定制时间大幅缩短,开发成本下降10倍之多,建模效率提升了9倍,性能提升了5倍,大大加速了客户实现研发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在工业领域,华为早已进行了多年探索和实践,而华为云DME正是华为多年数字化变革和供应数据管理领域的经验总结,在华为内部支撑过最重要、最复杂的业务系统开发。
华为云DME帮助工业软件企业屏蔽了底层的复杂性,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研发预算投入到客户需求、应用功能的构建上,实现丰富、高效的协同开发,打造出能力强大、简单好用、数据联接容易的工业SaaS软件,助力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
显然,即使有华为背书,单凭华为云DME的影响力也是非常有限的。为了实现突破,华为还着手打造基于DME的生态,并祭出了“云平台+SaaS生态”的新模式。
华为透过华为云这个云平台把DME开放出来,然后以DME定义的工业软件架构和工程数据管理标准体系,作为打通制造企业内部数据孤岛的“根技术”,来支撑起工业软件的SaaS生态。
由于华为云DME内置了各种数据模型和集成能力,同时,基于云还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互联互通,这就让更多的企业不用重复造轮子,从而快速地构建起不同工业领域的专业软件。
因此,华为云DME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合作伙伴的欢迎,一个围绕华为云DME的SaaS生态正在逐步形成之中。
通过与合作伙伴们的实践,华为摸索出了一套“云上突破、生态突围”的方法论。
在开发上云的趋势下,像华为这样具有研发经验的重点企业聚集底层根技术,然后以云服务的方式对外赋能,让更多企业可以降低门槛、快速开发所需要的软硬件,实现越来越多细分场景的软件体验提升。
如今,国产工业软件面临着一个绝佳的弯道超车“窗口期”。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国产工业软件需要借助云化的力量,彻底摆脱过去传统模式的桎梏,利用云平台的诸多能力,重塑自身的研发模式、产品架构和服务模式,从而更好地契合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华为云DME无疑为国产工业软件企业架起了一个通往云端的天梯,让工业软件在云端向阳生长。
【关于科技云报道】
专注于原创的企业级内容行家——科技云报道。成立于2015年,是前沿企业级IT领域Top10媒体。获工信部权威认可,可信云、全球云计算大会官方指定传播媒体之一。深入原创报道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