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多段图是一个有向的无环图。求解从起始点v0到终止点的最短路径的长度, 首先看一下这个问题是否具有最优子结构的性质。对于每一点来说,从v0 到它的最短路径有两种可能,分别是从v0直接到该点或者是从最短的前驱 节点开始到该节点。从这里可以看出有递归的性质,所以使用回溯的方法 也是可以解决的。即从终点开始,依次向前找到最短的路径。由于递归本 身所用的时间较长,并且在回溯的过程中存在重复的工作,所以使用动态规划更好。
多段图: 假设图G=(V,E)是一个带权的有向图,如果可以把顶点集合V划分为k(2<=k<=n)个互不相交的子集Vi(1<=i<=k),其中V1和Vk分别只有一个顶点s(源点)和一个顶点t(终点)。每组子集的顶点都互不相交,即u∈Vi(始点)与v∈Vi+1(终点)互不相交,且边(u,v)有一个正权重值,这种图称为多段图。 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
1.根据邻接矩阵创建多段图。
2.划分子集:因为多段图可以将顶点划分为k个互不相交的子集,所以将它划分为k段,每段都包含顶点,且每段的顶点互不相交。
3.为每个顶点编号,同一子集的顶点顺序无关紧要。源点s为0,终点t为n-1。
设s,s,s1,s2,……,sp,t是s到t的一条最短路径,且s到s1的路径已经求出,则问题转为s1到t的最短路径,因此s1,s2,……,sp,t构成一条最短路径,如果不是,则设s1,r1,r2,……,rp,t是一条从s1到t的最短路径,则s,s1,r1,r2,……,rp,t是一条从s到t的最短路径且比s,s1,s2,……,sp,t短,因此矛盾,则满足最优性原理。
自顶向下 对多段图的边(u,v),用c表示边上的权值,将从源点s到终点t的最短路径记为d(s,t),则从源点0到终点9的最短路径d(0,9)由下式确定:
d(0,9)=min{c01+d(1,9),c02+d(2,9),c03+d(3,9)}
这是最后一个阶段的决策,它依赖于d(1,9)、d(2,9)和d(3,9)的计算结果。
d(1,9)=min{c14+d(4,9),c15+d(5,9)}
d(2,9)=min{c24+d(4,9),c25+d(5,9),c26+d(6,9)}
d(3,9)=min{c35+d(5,9),c36+d(6,9)}
这一阶段的决策又依赖于d(4,9)、d(5,9)和d(6,9)的计算结果。
d(4,9)=min{c47+d(7,9),c48+d(8,9)}
d(5,9)=min{c57+d(7,9),c58+d(8,9)}
d(6,9)=min{c67+d(7,9),c68+d(8,9)}
这一阶段的决策依赖于d(7,9)和d(8,9)的计算。
d(7,9)和d(8,9)可以直接获得(括号中给出了决策产生的状态转移):
d(7,9)=c79=7(7→9)
d(8,9)=C89=3(8→9)
自底向上 反向求解出最短的路径,得到:最短路径为0→3→5→8→9,长度为16。
int CreatGraph() { int i, j, k; int weight; int vnum, arcnum; printf("请输入顶点的个数:"); scanf_s("%d", &vnum); printf("请输入边的个数:"); scanf_s("%d",&arcnum); for (i= 0; i < vnum; i++) for (j = 0; j < vnum; j++) arc[i][j] = MAX; for (k = 0; k < arcnum; k++) { printf("请输入边的两个顶点和权值:"); scanf_s("%d,%d,%d", &i, &j, &weight); arc[i][j] = weight; } return vnum; }
代码:
int BackPath(int n) { int i, j; int cost[N], path[N]; for (i = 1; i < n; i++) { cost[i] = MAX; path[i] = -1; } cost[0] = 0; path[0] = -1; for (j = 1; j < n; j++) { for (i = j - 1; i >= 0; i--) { if (arc[i][j] + cost[i] < cost[j]) { cost[j] = arc[i][j] + cost[i]; path[j] = i; } } } printf("%d", n - 1); i = n - 1; while (path[i] >= 0) { printf("<-%d", path[i]); i = path[i]; } return cost[n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