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从入门到精通之Redis数据排序

本文涉及的产品
任务调度 XXL-JOB 版免费试用,400 元额度,开发版规格
注册配置 MSE Nacos/ZooKeeper,182元/月
Serverless 应用引擎免费试用套餐包,4320000 CU,有效期3个月
简介: Redis支持对List、Set和Sorted Set元素进行排序,排序命令是`SORT`。`SORT`命令可以根据指定的排序规则对列表、集合或有序集合的元素进行排序,并返回排序后的元素列表或子集。使用Jedis和RedisTemplate分别实现Redis列表、集合和有序集合排序操作的示例代码

前言

redis支持对list,set和sorted set元素的排序。排序命令是sort 完整的命令格式如下:

SORT key [BY pattern] [LIMIT start count] [GET pattern] [ASC|DESC] [ALPHA] [STORE dstkey]

复杂度为O(N+M*log(M))。(N是集合大小,M 为返回元素的数量)

1. Redis 排序命令

Redis支持对List、Set和Sorted Set元素进行排序,排序命令是SORTSORT命令可以根据指定的排序规则对列表、集合或有序集合的元素进行排序,并返回排序后的元素列表或子集。

SORT命令的完整语法如下:

SORT key [BY pattern] [LIMIT offset count] [GET pattern [GET pattern ...]] [ASC|DESC] [ALPHA] [STORE destination]

其中,各参数的含义如下:

  • key:要排序的列表、集合或有序集合的键名。
  • BY pattern:可选项,指定排序时使用的外部键名模式。
  • LIMIT offset count:可选项,指定要排序的元素范围。
  • GET pattern [GET pattern ...]:可选项,指定要返回的元素属性。
  • ASC|DESC:可选项,指定排序方式,升序或降序,默认为升序。
  • ALPHA:可选项,指定按字典序排序,仅适用于字符串类型。
  • STORE destination:可选项,指定将排序结果保存到指定键名的新列表中。

2.Jedis和RedisTemplate redis排序实现

以下是使用Jedis和RedisTemplate分别实现Redis列表、集合和有序集合排序操作的示例代码:

2.1 Jedis实现: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Set;

public class Jedis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连接Redis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6379);

        // 添加元素到List
        jedis.lpush("list", "60", "75", "80", "90", "85");
        // 对List元素进行排序
        List<String> sortedList = jedis.sort("list");
        // 输出排序结果
        System.out.println(sortedList);

        // 添加元素到Set
        jedis.sadd("set", "60", "75", "80", "90", "85");
        // 对Set元素进行排序
        Set<String> sortedSet = jedis.sort("set");
        // 输出排序结果
        System.out.println(sortedSet);

        // 添加元素到Sorted Set
        jedis.zadd("zset", 60, "Tom");
        jedis.zadd("zset", 75, "Jerry");
        jedis.zadd("zset", 80, "Alice");
        jedis.zadd("zset", 90, "Bob");
        jedis.zadd("zset", 85, "Charlie");
        // 对Sorted Set元素进行排序
        Set<String> sortedZSet = jedis.sort("zset");
        // 输出排序结果
        System.out.println(sortedZSet);

        // 关闭连接
        jedis.close();
    }
}

2.2 RedisTemplate实现: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RedisTemplat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ListOperation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SetOperation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ZSetOperations;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serializer.StringRedisSerializer;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Set;

public class RedisTemplate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RedisTemplate对象
        RedisTemplate<String, String> redisTemplate = new 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setConnectionFactory(new JedisConnectionFactory());

        // 设置key和value的序列化方式
        redisTemplate.setKeySerializer(new StringRedisSerializer());
        redisTemplate.setValueSerializer(new StringRedisSerializer());

        // 初始化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afterPropertiesSet();

        // 获取List类型操作对象
        ListOperations<String, String> listOps = redisTemplate.opsForList();
        // 添加元素到List
        listOps.leftPushAll("list", "60", "75", "80", "90", "85");
        // 对List元素进行排序
        List<String> sortedList = listOps.sort("list");
        // 输出排序结果
        System.out.println(sortedList);

        // 获取Set类型操作对象
        SetOperations<String, String> setOps = redisTemplate.opsForSet();
        // 添加元素到Set
        setOps.add("set", "60", "75", "80", "90", "85");
        // 对Set元素进行排序
        Set<String> sortedSet = setOps.sort("set");
        // 输出排序结果
        System.out.println(sortedSet);

        // 获取ZSet类型操作对象
        ZSetOperations<String, String> zSetOps = redisTemplate.opsForZSet();
        // 添加元素到Sorted Set
        zSetOps.add("zset", "Tom", 60);
        zSetOps.add("zset", "Jerry", 75);
        zSetOps.add("zset", "Alice", 80);
        zSetOps.add("zset", "Bob", 90);
        zSetOps.add("zset", "Charlie", 85);
        // 对Sorted Set元素进行排序
        Set<String> sortedZSet = zSetOps.range("zset", 0, -1);
        // 输出排序结果
        System.out.println(sortedZSet);

        // 关闭RedisTemplate连接
        redisTemplate.getConnectionFactory().getConnection().close();
    }
}

3.注意事项

  1. 只有列表、集合和有序集合类型的数据结构支持排序操作。其他类型的数据结构不支持排序操作。

  2. 在使用SORT命令对数据结构进行排序之前,需要先向数据结构中添加元素。

  3. SORT命令支持对数据结构中的元素按照字典序、数字大小或者自定义规则进行排序。

  4. 在对有序集合进行排序时,需要使用ZSET类型的操作对象,并使用range方法获取有序集合的元素范围。

  5. 在使用RedisTemplate进行排序操作时,需要先设置key和value的序列化方式,并在操作完成后关闭RedisTemplate连接。

  6. 在使用Jedis进行排序操作时,需要在操作完成后关闭Jedis连接。

4.总结

使用Jedis和RedisTemplate分别实现Redis列表、集合和有序集合排序操作的示例。在示例代码中,我们向列表、集合和有序集合中添加元素,然后使用SORT命令对元素进行排序,并将排序结果输出。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有序集合元素进行排序时,需要使用ZSET类型的操作对象,并使用range方法获取有序集合的元素范围。

目录
相关文章
|
4月前
|
缓存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美团面试:MySQL有1000w数据,redis只存20w的数据,如何做 缓存 设计?
美团面试:MySQL有1000w数据,redis只存20w的数据,如何做 缓存 设计?
美团面试:MySQL有1000w数据,redis只存20w的数据,如何做 缓存 设计?
|
4月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NoSQL
基于Scrapy-Redis的分布式景点数据爬取与热力图生成
基于Scrapy-Redis的分布式景点数据爬取与热力图生成
304 67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NoSQL
告别数据僵尸!Redis实现自动清理过期键值对
在数据激增的时代,Redis如同内存管理的智能管家,支持键值对的自动过期功能,实现“数据保鲜”。通过`EXPIRE`设定生命倒计时、`TTL`查询剩余时间,结合惰性删除与定期清理策略,Redis高效维护内存秩序。本文以Python实战演示其过期机制,并提供最佳实践指南,助你掌握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艺术,让数据优雅退场。
265 0
|
6月前
|
存储 NoSQL 算法
Redis分片集群中数据是怎么存储和读取的 ?
Redis集群采用的算法是哈希槽分区算法。Redis集群中有16384个哈希槽(槽的范围是 0 -16383,哈希槽),将不同的哈希槽分布在不同的Redis节点上面进行管理,也就是说每个Redis节点只负责一部分的哈希槽。在对数据进行操作的时候,集群会对使用CRC16算法对key进行计算并对16384取模(slot = CRC16(key)%16383),得到的结果就是 Key-Value 所放入的槽,通过这个值,去找到对应的槽所对应的Redis节点,然后直接到这个对应的节点上进行存取操作
|
6月前
|
缓存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Redis和Mysql如何保证数据⼀致?
1. 先更新Mysql,再更新Redis,如果更新Redis失败,可能仍然不⼀致 2. 先删除Redis缓存数据,再更新Mysql,再次查询的时候在将数据添加到缓存中 这种⽅案能解决1 ⽅案的问题,但是在⾼并发下性能较低,⽽且仍然会出现数据不⼀致的问题,⽐如线程1删除了 Redis缓存数据,正在更新Mysql,此时另外⼀个查询再查询,那么就会把Mysql中⽼数据⼜查到 Redis中 1. 使用MQ异步同步, 保证数据的最终一致性 我们项目中会根据业务情况 , 使用不同的方案来解决Redis和Mysql的一致性问题 : 1. 对于一些一致性要求不高的场景 , 不做处理例如 : 用户行为数据 ,
|
6月前
|
NoSQL Redis
Redis的数据淘汰策略有哪些 ?
Redis 提供 8 种数据淘汰策略: 淘汰易失数据(具有过期时间的数据) 1. volatile-lru(least recently used):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 2. volatile-lfu(least frequently used):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最不经常使用的数据淘汰 3. volatile-ttl: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将要过期的数据淘汰 4. volatile-random:从已设置过期
|
6月前
|
NoSQL Redis
Redis的数据持久化策略有哪些 ?
Redis 提供了两种方式,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到硬盘。 1. RDB 持久化(全量),是指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 2. AOF持久化(增量),以日志的形式记录服务器所处理的每一个写、删除操作 RDB和AOF一起使用, 在Redis4.0版本支持混合持久化方式 ( 设置 aof-use-rdb-preamble yes )
|
6月前
|
存储 NoSQL Redis
Redis的数据过期策略有哪些 ?
1. 惰性删除 :只会在取出 key 的时候才对数据进行过期检查。这样对 CPU 最友好,但是可能会造成太多过期 key 没有被删除。数据到达过期时间,不做处理。等下次访问该数据时,我们需要判断 a. 如果未过期,返回数据 b. 发现已过期,删除,返回nil 2. 定期删除 : 每隔一段时间抽取一批 key 执行删除过期 key 操作。并且,Redis 底层会通过限制删除操作执行的时长和频率来减少删除操作对 CPU 时间的影响。默认情况下 Redis 定期检查的频率是每秒扫描 10 次,用于定期清除过期键。当然此值还可以通过配置文件进行设置,在 redis.conf 中修改配置“hz”
|
6月前
|
存储 NoSQL Redis
投行系统的毫秒级榜单响应:如何用Redis ZSET破解同分排序难题?
通过Redis的ZSET数据结构和更新时间戳,解决投行交易系统实时排行榜中同分跳变的问题。具体方案为:将交易量作为整数部分,更新时间戳作为小数部分,确保同分时按最新更新排序,实现实时、高效、无需应用层干预的排行榜功能。一句话总结:通过Redis ZSET加更新时间戳,解决百万交易排行榜实时显示及同分难题。
|
9月前
|
缓存 NoSQL Redis
Redis经典问题:数据并发竞争
数据并发竞争是大流量系统(如火车票系统、微博平台)中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用户体验下降甚至系统崩溃。本文介绍了两种解决方案:1) 加写回操作加互斥锁,查询失败快速返回默认值;2) 保持多个缓存备份,减少并发竞争概率。通过实践案例展示,成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