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3.5 5G 物理信道和信号

简介: 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3.5 5G 物理信道和信号

3.5 5G 物理信道和信号


5G 移动通信系统物理层包括物理信道(Physical Channel)和物理信号(Physical Signal)。5G 物理信道分为上行物理信道和下行物理信道;5G 物理信号分为上行物理信号和下行物理信号。5G 上行物理信道和信号、5G 下行物理信道和信号的名称及主要功能如图3-13 所示。

image.png

图3-13 5G 上/ 下行物理信道和信号名称及主要功能


(1)5G 下行物理信道概述

5G 下行物理信道包括: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PDSC(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相对于LTE,5G 移动通信系统精简了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HARQ 指示信道)。对于PDSCH 而言,5G 移动通信系统增加了1024QAM调制方式。5G移动通信系统下行物理信道调制方式与主要功能如图3-14 所示。

image.png

图3-14 5G 移动通信系统下行物理信道调制方式与主要功能


(2)5G 下行物理信号概述

5G 下行物理信号包括: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和PT-RS(PhaseTracing Reference Signal,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参考信号仅仅存在于物理层,用于接收端对于其后续接收数据的信道估计和相干解调。5G 移动通信系统不再使用CRS(Cell Reference Signal,小区参考信号),减少了开销,避免了小区间CRS 干扰,提升了频谱效率;新增了PT-RS,用于高频场景下相位对齐。5G 移动通信系统下行参考信号如图3-15 所示。

image.png

图3-15 5G 移动通信系统下行参考信号与主要功能


(3)5G 上行物理信道概述

5G 上行物理信道包括: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和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对于PUSCH 而言,5G 移动通信系统增加了256QAM调制方式(R15 版本以前)。5G 移动通信系统上行物理信道调制方式与主要功能如图3-16 所示。


(4)5G 上行物理信号概述

5G 上行物理信号包括:DMRS(解调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和PT-RS(Phase Tracing Reference Signal,相位跟踪参考信号)。解调参考信号仅仅存在于物理层,用于接收端对于其后续接收数据的相干解调。SRS 用于探测,PT-RS 用于高频场景下相位对齐。5G 移动通信系统上行参考信号如图3-17 所示。

image.png

图3-16 5G 移动通信系统上行物理信道调制方式与主要功能


image.png

图3-17 5G 移动通信系统上行参考信号与主要功能


(5)5G 上下行信道映射关系

5G 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的映射关系与LTE 非常相似,如图3-18 所示。

image.png

图3-18 5G 移动通信系统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的映射关系



目录
打赏
0
1
0
0
43
分享
相关文章
波束赋形:5G 信号的精准“聚光灯”
波束赋形:5G 信号的精准“聚光灯”
520 0
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精品文章合集
带你读《5G 系统技术原理与实现》精品文章合集
AMD 扩展电信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亮相 MWC 2024 展示 5G 与 6G、vRAN、Open RAN 领域先进技术
对于通信服务提供商( CSP )而言,5G 无线接入网( RAN )领域向开放和虚拟化网络的发展势头持续强劲。其中大有裨益,包括能够轻松构建、定制和管理网络,从而满足不同需求。与传统 RAN 相比,基于 vRAN 和 OpenRAN 的系统还提供了通向云原生技术的途径以及供应商灵活性。 因此,包括 AMD 在内的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先企业正在提供支持当今 5G 开放和虚拟专网的解决方案也就不足为奇了。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1.4 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的主要方向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1.4 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的主要方向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1.4 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的主要方向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3.2 信道模型介绍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3.2 信道模型介绍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3.2 信道模型介绍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4.9 基于地图的混合信道模型(2)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4.9 基于地图的混合信道模型(2)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4.9 基于地图的混合信道模型(2)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1.1 无线通信系统和天线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1.1 无线通信系统和天线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1.3.2 信道相关系数特征分析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1.3.2 信道相关系数特征分析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1 无线信道概述
带你读《5G大规模天线增强技术》——2.1 无线信道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