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读《云原生架构白皮书2022新版》——Serverless Mesh技术

本文涉及的产品
任务调度 XXL-JOB 版免费试用,400 元额度,开发版规格
Serverless 应用引擎免费试用套餐包,4320000 CU,有效期3个月
注册配置 MSE Nacos/ZooKeeper,182元/月
简介: 带你读《云原生架构白皮书2022新版》——Serverless Mesh技术

Serverless Mesh技术


image.png

从架构上,Istio 可以运行在虚拟机或容器中,Istio 的主要组件包括 Pilot(服务发现、流量管理)、Mixer(访问控制、

可观测性)、Citadel(终端用户认证、流量加密);整个服务网格关注连接和流量控制、可观测性、安全和可运维性。

虽然相比较没有服务网格的场景多了 4 个 IPC 通讯的成本,但整体调用的延迟随着软硬件能力的提升而并不会带来

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百毫秒级别的业务调用而言可以控制在 2% 以内。从另一方面,服务化的应用并没有做任

何改造,就获得了强大的流量控制能力、服务治理能力、可观测能力、4 个 9 以上高可用、容灾和安全等能力,加上

业务的横向扩展能力,整体的收益仍然是远大于额外 IPC 通讯支出的。

服务网格的技术发展上数据平面与控制平面间的协议标准化是必然趋势。大体上,Service Mesh 的技术发展围绕

着“事实标准”去展开——共建各云厂商共同采纳的开源软件。从接口规范的角度:Istio 采纳了 Envoy 所实现的

xDS 协议,将该协议当作是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间的标准协议;Microsoft 提出了 Service Mesh Interface(SMI),

致力于让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的标准化做更高层次的抽象,以期为 Istio、Linkerd 等 Service Mesh 解决方案在服

务观测、流量控制等方面实现最大程度的开源能力复用。UDPA(Universal Data Plane API)是基于 xDS 协议

而发展起来,以便根据不同云厂商的特定需求便捷地进行扩展并由 xDS 去承载。

此外数据平面插件的扩展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社区的广泛重视。从数据平面角度,Envoy 得到了包括 Google、

IBM、Cisco、Microsoft、阿里云等大厂的参与共建以及主流云厂商的采纳而成为了事实标准。在 Envoy 的软件设

计为插件机制提供了良好扩展性的基础之上,目前正在探索将 Wasm 技术运用于对各种插件进行隔离,避免因为某

一插件的软件缺陷而导致整个数据平面不可用。Wasm 技术的优势除了提供沙箱功能外,还能很好地支持多语言,

最大程度地让掌握不同编程语言的开发者可以使用自己所熟悉的技能去扩展 Envoy 的能力。在安全方面,Service

Mesh 和零信任架构天然有很好的结合,包括 POD Identity、基于 mTLS 的链路层加密、在 RPC 上实施 RBAC

的 ACL、基于 Identity 的微隔离环境(动态选取一组节点组成安全域)。


2、行业应用情况


根据 Gartner 研究报告,Istio 有望成为 Service Mesh 的事实标准,而 Service Mesh 本身也将成为容器服务技

术的标配技术组件。即便如此,Service Mesh 目前在市场仍处于早期采用 (Early adoption) 阶段。

除 Istio 以外,Google 与 AWS 分别推出了各自的云服务 Traffic Director、 App Mesh。这两个 Service Mesh

产品与 Istio 虽有所不同,但与 Istio 同样地采纳了 Envoy 作为数据平面。此外,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也都推出

了 Service Mesh 产品,同样采用 Envoy 技术作为数据面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应用发布、流量管控、APM 等能力。


3、主要技术


2017 年发起的服务网格 Istio 开源项目,清晰定义了数据平面(由开源软件 Envoy 承载)和管理平面(Istio 自身的

核心能力)。Istio 为微服务架构提供了流量管理机制,同时亦为其它增值功能(包括安全性、监控、路由、连接管

理与策略等)创造了基础。Istio 利用久经考验的 Lyft Envoy 代理进行构建,可在无需对应用程序代码作出任何发动的前提下实现可视性与控制能力。2019 年 Istio 所发布的 1.12 版已达到小规模集群上线生产环境水平,但其性能仍

受业界诟病。开源社区正试图通过架构层面演进改善这一问题。由于 Istio 是建构于 Kubernetes 技术之上,所以

它天然地可运行于提供 Kubernetes 容器服务的云厂商环境中,同时 Istio 成为了大部分云厂商默认使用的服务网

格方案。

除了 Istio 外,也有 Linkerd、Consul 这样相对小众的 Service Mesh 解决方案。Linkerd 在数据平面采用了 Rust

编程语言实现了 linkerd-proxy,控制平面与 Istio 一样采用 Go 语言编写。最新的性能测试数据显示,Linkerd 在

时延、资源消耗方面比 Istio 更具优势。Consul 在控制面上直接使用 Consul Server,在数据面上可以选择性地使

用 Envoy。与 Istio 不同的是,Linkerd 和 Consul 在功能上不如 Istio 完整。

Conduit 作为 Kubernetes 的超轻量级 Service Mesh,其目标是成为最快、最轻、最简单且最安全的 Service

Mesh。它使用 Rust 构建了快速、安全的数据平面,用 Go 开发了简单强大的控制平面,总体设计围绕着性能、安

全性和可用性进行。它能透明地管理服务之间的通信,提供可测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弹性的支持。虽然与 Linkerd

相仿,数据平面是在应用代码之外运行的轻量级代理,控制平面是一个高可用的控制器,然而与 Linkerd 不同的是,

Conduit 的设计更加倾向于 Kubernetes 中的低资源部署。

The Cloud-nat

相关实践学习
【AI破次元壁合照】少年白马醉春风,函数计算一键部署AI绘画平台
本次实验基于阿里云函数计算产品能力开发AI绘画平台,可让您实现“破次元壁”与角色合照,为角色换背景效果,用AI绘图技术绘出属于自己的少年江湖。
从 0 入门函数计算
在函数计算的架构中,开发者只需要编写业务代码,并监控业务运行情况就可以了。这将开发者从繁重的运维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开发任务上。
相关文章
|
4月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安全
云原生+AI 为企业出海提供全新技术引擎!明天见
5月22日 14:00「飞天发布时刻」,阿里云云原生应用平台产品负责人李国强将重磅揭晓面向 AI 场景的云原生产品体系升级,通过弹性智能的全球一体化架构、开箱即用的云原生 AI 工程化能力,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全新技术引擎。
|
5月前
|
Cloud Native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
5月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测试技术
极氪汽车云原生架构落地实践
随着极氪数字业务的飞速发展,背后的 IT 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极氪极为重视客户对服务的体验,并将系统稳定性、业务功能的迭代效率、问题的快速定位和解决视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
5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
6月前
|
Cloud Native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登顶TPC-C|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技术揭秘:Limitless集群和分布式扩展篇
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在TPC-C基准测试中以20.55亿tpmC的成绩刷新世界纪录,展现卓越性能与性价比。其轻量版满足国产化需求,兼具高性能与低成本,适用于多种场景,推动数据库技术革新与发展。
|
5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分布式计算
StarRocks x Iceberg:云原生湖仓分析技术揭秘与最佳实践
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 StarRocks 和 Iceberg 构建的云原生湖仓分析技术,详细解析两者结合如何实现高效的查询性能优化。内容涵盖 StarRocks Lakehouse 架构、与 Iceberg 的性能协同、最佳实践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为您提供全面的技术解读。 作者:杨关锁,北京镜舟科技研发工程师
StarRocks x Iceberg:云原生湖仓分析技术揭秘与最佳实践
|
4月前
|
人工智能 Serverless API
MCP Server 之旅第 4 站: 长连接闲置计费最高降低87%成本的技术内幕
阿里云函数计算(FC)提供事件驱动的全托管计算服务,支持 MCP Server 场景优化。通过 [MCP Runtime](https://mp.weixin.qq.com/s/_DSMRovpr12kkiQUYDtAPA),实现 Stdio MCP Server 一键托管,并借助亲和性调度解决 Session 保持问题。针对 MCP Server 的稀疏调用特性,函数计算引入长连接闲置计费机制,在毫秒级计费基础上,显著降低资源闲置成本(最高可达87%)。用户可通过控制台或 API 开启该功能,Websocket 长请求场景亦默认支持。此方案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为用户提供灵活、经济的计算服务。
|
4月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容灾
深圳农商银行三代核心系统全面投产 以云原生架构筑牢数字化转型基石
深圳农商银行完成第三代核心系统全面上云,日均交易超3000万笔,峰值处理效率提升2倍以上。扎根深圳70余年,与阿里云共建“两地三中心”分布式云平台,实现高可用体系及全栈护航。此次云原生转型为行业提供可复制样本,未来将深化云计算与AI合作,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升级。
326 17
|
4月前
|
存储 Cloud Native 关系型数据库
PolarDB开源:云原生数据库的架构革命
本文围绕开源核心价值、社区运营实践和技术演进路线展开。首先解读存算分离架构的三大突破,包括基于RDMA的分布式存储、计算节点扩展及存储池扩容机制,并强调与MySQL的高兼容性。其次分享阿里巴巴开源治理模式,涵盖技术决策、版本发布和贡献者成长体系,同时展示企业应用案例。最后展望技术路线图,如3.0版本的多写多读架构、智能调优引擎等特性,以及开发者生态建设举措,推荐使用PolarDB-Operator实现高效部署。
24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