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发布量化交易大师TradeMaster,涵盖15种强化学习算法

简介: 南洋理工发布量化交易大师TradeMaster,涵盖15种强化学习算法


机器之心专栏

机器之心编辑部

南洋理工大学开发了一个基于强化学习的开源平台: TradeMaster— 交易大师。


近日,量化平台大家庭迎来了一位新成员,基于强化学习的开源平台: TradeMaster— 交易大师


TradeMaster 由南洋理工大学开发,是一个涵盖四大金融市场,六大交易场景,15 种强化学习算法以及一系列可视化评价工具的统一的,端到端的,用户友好的量化交易平台!

平台地址: https://github.com/TradeMaster-NTU/TradeMaster

背景介绍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量化交易策略中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于具有在复杂环境中突出的决策能力,将强化学习技术应用于量化交易中任务存在巨大的潜力。然而金融市场的低信噪比和强化学习算法训练不稳定的特点使得强化学习算法目前还无法大规模部署在真实金融市场中,具体挑战如下: 1. 开发流程复杂,包含极大的工程量,难以实现 2. 算法性能高度依赖于测试时的市场状态,风险较高,难以系统评价 3. 算法的设计,优化,和维护有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难以大规模部署。TradeMaster 的发布为这个领域提供了一款软件工具,一个行业基准和一类工业级产品接口以解决上文中的三个挑战。

TradeMaster 对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潜在贡献

TradeMaster 框架

TradeMaster 由六个核心模块组成,包含了用于量化交易强化学习算法的设计,实现,测试,部署的完整流程,下面我们为大家具体介绍:

TradeMaster 平台的框架结构

数据模块:TradeMaster 提供了长周期多模态 (K 线和订单流) 不同粒度 (分钟级到日级) 的金融数据,涵盖四个主要市场:中国,美国股票,加密货币和外汇。

预处理模块:TradeMaster 提供了标准化的金融时序数据预处理的 pipeline,包含 6 个步骤:1. 数据清洗 2. 数据填充 3. 正则化 4. 自动特征发掘 5. 特征嵌入 6. 特征选择

模拟器模块:TradeMaster 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驱动的高质量金融市场模拟器,支持 6 个主流量化交易任务:1. 加密货币交易 2. 资产组合管理 3. 日内交易 4. 订单执行 5. 高频交易 6. 做市

算法模块:TradeMaster 实现了 7 个最新的基于强化学习的交易算法 ( DeepScalper,OPD,DeepTrader,SARL,ETTO,Investor-Imitator,EIIE ) 和 8 个经典强化算法 ( PPO,A2C,Rainbow,SAC,DDPG,DQN,PG,TD3 )。与此同时,TradeMaster 引入了自动化机器学习技术来帮助用户高效的调整训练强化学习算法的超参数。

评价模块:TradeMaster 实现了 17 个评价指标和可视化工具从收益能力,风险控制,多样性,可解释性,鲁棒性,通用型 6 个维度给出系统化的评价。以下是两个例子:

表示收益能力,风险控制,策略多样性的雷达图

金融时序数据可视化

运行流程伪代码
TradeMaster 基于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对不同功能模块进行封装,实现了不同模块之前的功能解偶和封装,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复用性,具体流程包含如下 6 个步骤


测试结果

以道琼斯 30 指数上的投资组合这一经典任务为例,EIIE 算法在测试集上取得了稳定的正收益和较高的夏普比:



TradeMaster 教程

TradeMaster 提供了一系列针对多个金融市场不同交易任务的强化学习算法教程,通过 Jupyter Notebook 的形式呈现以方便用户快速上手:


详情见:https://github.com/TradeMaster-NTU/TradeMaster/tree/1.0.0/tutorial

基于 TradeMaster 的大型强化学习量化交易算法设计比赛将会在今年年内举行,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和使用 TradeMaster,尽情期待!

相关文章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智能限速算法:基于强化学习的动态请求间隔控制
本文分享了通过强化学习解决抖音爬虫限速问题的技术实践。针对固定速率请求易被封禁的问题,引入基于DQN的动态请求间隔控制算法,智能调整请求间隔以平衡效率与稳定性。文中详细描述了真实经历、问题分析、技术突破及代码实现,包括代理配置、状态设计与奖励机制,并反思成长,提出未来优化方向。此方法具通用性,适用于多种动态节奏控制场景。
144 6
智能限速算法:基于强化学习的动态请求间隔控制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强化学习算法基准测试:6种算法在多智能体环境中的表现实测
本文系统研究了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算法性能与评估框架,选用井字棋和连珠四子作为基准环境,对比分析Q-learning、蒙特卡洛、Sarsa等表格方法在对抗场景中的表现。实验表明,表格方法在小规模状态空间(如井字棋)中可有效学习策略,但在大规模状态空间(如连珠四子)中因泛化能力不足而失效,揭示了向函数逼近技术演进的必要性。研究构建了标准化评估流程,明确了不同算法的适用边界,为理解强化学习的可扩展性问题提供了实证支持与理论参考。
133 0
强化学习算法基准测试:6种算法在多智能体环境中的表现实测
|
11月前
|
算法 数据处理 C语言
C语言中的位运算技巧,涵盖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实用技巧及示例代码,并讨论了位运算的性能优势及其与其他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结合
本文深入解析了C语言中的位运算技巧,涵盖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实用技巧及示例代码,并讨论了位运算的性能优势及其与其他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结合,旨在帮助读者掌握这一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
411 1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18个常用的强化学习算法整理:从基础方法到高级模型的理论技术与代码实现
本文系统讲解从基本强化学习方法到高级技术(如PPO、A3C、PlaNet等)的实现原理与编码过程,旨在通过理论结合代码的方式,构建对强化学习算法的全面理解。
843 10
18个常用的强化学习算法整理:从基础方法到高级模型的理论技术与代码实现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基于Qlearning强化学习的机器人迷宫路线搜索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展示了基于Q-learning算法的机器人迷宫路径搜索仿真及其实现过程。通过Matlab2022a进行仿真,结果以图形形式呈现,无水印(附图1-4)。算法理论部分介绍了Q-learning的核心概念,包括智能体、环境、状态、动作和奖励,以及Q表的构建与更新方法。具体实现中,将迷宫抽象为二维网格世界,定义起点和终点,利用Q-learning训练机器人找到最优路径。核心程序代码实现了多轮训练、累计奖励值与Q值的可视化,并展示了机器人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规划过程。
125 0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机器人
强化学习:时间差分(TD)(SARSA算法和Q-Learning算法)(看不懂算我输专栏)——手把手教你入门强化学习(六)
本文介绍了时间差分法(TD)中的两种经典算法:SARSA和Q-Learning。二者均为无模型强化学习方法,通过与环境交互估算动作价值函数。SARSA是On-Policy算法,采用ε-greedy策略进行动作选择和评估;而Q-Learning为Off-Policy算法,评估时选取下一状态中估值最大的动作。相比动态规划和蒙特卡洛方法,TD算法结合了自举更新与样本更新的优势,实现边行动边学习。文章通过生动的例子解释了两者的差异,并提供了伪代码帮助理解。
431 2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深度强化学习中SAC算法:数学原理、网络架构及其PyTorch实现
软演员-评论家算法(Soft Actor-Critic, SAC)是深度强化学习领域的重要进展,基于最大熵框架优化策略,在探索与利用之间实现动态平衡。SAC通过双Q网络设计和自适应温度参数,提升了训练稳定性和样本效率。本文详细解析了SAC的数学原理、网络架构及PyTorch实现,涵盖演员网络的动作采样与对数概率计算、评论家网络的Q值估计及其损失函数,并介绍了完整的SAC智能体实现流程。SAC在连续动作空间中表现出色,具有高样本效率和稳定的训练过程,适合实际应用场景。
2440 7
深度强化学习中SAC算法:数学原理、网络架构及其PyTorch实现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强化学习之父Richard Sutton给出一个简单思路,大幅增强所有RL算法
Richard Sutton领导的团队提出了一种称为“奖励中心化”的方法,通过从观察到的奖励中减去其经验平均值,使奖励更加集中,显著提高了强化学习算法的性能。该方法在解决持续性问题时表现出色,尤其是在折扣因子接近1的情况下。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405.09999
245 15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探索人工智能中的强化学习:原理、算法与应用
探索人工智能中的强化学习:原理、算法与应用
|
11月前
|
并行计算 算法 测试技术
C语言因高效灵活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本文探讨了优化C语言程序性能的策略,涵盖算法优化、代码结构优化、内存管理优化、编译器优化、数据结构优化、并行计算优化及性能测试与分析七个方面
C语言因高效灵活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本文探讨了优化C语言程序性能的策略,涵盖算法优化、代码结构优化、内存管理优化、编译器优化、数据结构优化、并行计算优化及性能测试与分析七个方面,旨在通过综合策略提升程序性能,满足实际需求。
269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