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3月22日,【全新升级 阿里云ECS CloudOps 2.0来啦!】发布会正式播出,本次发布会上阿里云宣布CloudOps(云上自动化运维)套件全新升级,并发布了CloudOps云上自动化运维白皮书2.0版本。
随着本次产品的升级,阿里云推出了配套的智能化产品方案,即“ECS成熟度评估与洞察(ECS insight)”,它基于用户的ECS多维度的使用数据,从基础能力、成本管理、自动化、可靠性、弹性和安全性六个维度帮助用户分析定位潜在的运维风险,并推荐对应解决方案与最佳实践,全方位帮助企业用户降本增效,提升业务连续性。
阿里云弹性计算高级产品专家贾少天在本次直播中带来了题为《ECS CloudOps新能力与最佳实践》的演讲,以下是他的演讲内容整理:
Cloudops是从自动化、弹性、成本、安全、稳定5个维度来提供能力帮助用户更好的解决日常遇到的各种问题。而这5个维度是期望通过各种各样的能力在用云的不同阶段来帮助用户,主要着力于从用云规划、架构设计到迁移上云、再到云上使用资源,最后对资源进行运维管理几个阶段让用户更高效、更精细、更智能、更开放的使用阿里云产品解决devops需求。
下面我就从新功能中选择几个为大家进行更进一步的介绍。
首先在规划设计阶段,第一个需要考虑的是成本问题。从成本优化角度来看,怎么做好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且需要持续投入的过程。
从第一步资源付费类型的选择开始就需要全面的考虑,了解多种付费类型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或者多种付费类型来满足业务和成本双方面的需求,同时我们推荐的最佳实践是如图,通过抢占式+按量+预付费或saving Plan购买的按量实例多种实例规格的组合来实现成本最优的效果,兼顾了稳定和弹性的多重效果。
然后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实例规格,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场景选择最符合性能及成本要求的实例规格,阿里云最近推出了倚天710实例,在计算密集型计算场景性能更加稳定,进一步扩充了更多的选择。
下一步在持续使用资源的过程中,用户需要根据自身业务不同阶段的情况来判断资源负载的合理性,然后通过垂直伸缩(比如升配降配等方式),水平扩缩容、对资源进行阶段性停机降低成本等方式来进一步优化成本。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持续关注成本的变化,通过阿里云提供的企业级财务能力来深入了解费用情况及合理性,然后通过循环的方式回到第一步持续优化之前的选择,只有把成本视角融入到日常流程中才能达成持续提升成本优化效果的目标。
同时,在规划设计阶段,对于云上资源使用的高可用设计也需要有明确的设计,根据用户自身业务短期和长期的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高可用设计思路来满足业务的发展需要。
从最基本通过部署集功能实现物理机级别的高可用,到通过弹性产品或自主编程的方式,实现多可用区级别的高可用,再到最复杂、成本相对最高且效果最好的多地域高可用,多种方式可以让不同场景的用户在设计阶段就打下了高可用的基础。
当经历了规划设计阶段之后,如果用户有线下资源或者其他云厂商资源需要迁移到阿里云,阿里云也提供了“服务器迁移中心”产品,帮助用户把其他地方的服务器高效的迁移到阿里云。
而且在原有的服务器迁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布了4种全新的迁移能力,如支持停止维护的CentOS实例平滑迁移到Alibaba cloud linux及龙蜥系统等长期维护的系统,支持突破实例规划分布情况限制和可用区限制的跨可用区迁移ECS、支持从VMware通过agentless也就是无代理的方式免费迁移到阿里云以及从线下的笔记本、PC等快速迁移到阿里云无影云桌面的迁移能力,扩展了更多的迁移场景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场景。
接下篇: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223122?groupCode=e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