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新力量四-No.10 专访凌视科技创始人陈宏强(下)

简介: 看见新力量四

接上篇:

二、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凌视科技创始团队的构成非常稳定,在人员专长上也做到了兼顾科技研发和市场落地两个方面。但即使如此,从初露眉目到产品诞生就花了七八年。“早期在清华跨学科项目中进行前期研发和积累,就用了四五年,再到我们公司进行产品化落地,又花了3年时间。”陈宏强介绍。

 

更大的困难还在“墙外的世界”。要在空无一人的墙外架床叠屋,拓展市场,“墙内人”的信任必不可少。然而,由于技术非常革新,存在认知和被接受难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没有相似技术对标的情况下相信、理解我们,并预测我们的市场前景。”

 

“公司最艰难的时候正是那些大家质疑你的同时,产品的产出效果和资金等等都有问题的时刻。”陈宏强说,好在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以及与业内人士、专家、投资人沟通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人看到他们提供的细胞数据、图像之后,理解了他们在做什么,便开始对他们产生信任。

 

目前,凌视科技已多次在各类全国创业创新类比赛取得很好的奖项。凌视科技在2021年由遂昌县政府与阿里云联合主办的阿里巴巴诸神之战“数字经济”赛道全球大赛中斩获新锐奖。详见图片。

image.png

 

陈宏强表示:“和阿里云合作已久,之前做其他项目孵化时就已经用到了阿里云创新中心的业态资源匹配。阿里云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帮助是很大的,在稳定性、周期性的使用、性价比、业态资源等多个方面,都是比较合适的合作方。我们也希望借助阿里云的技术,做全领域的平台技术,打造新的产业。”

 

尽管整机还没有彻底推向市场,但已经有一些客户主动联系他们,订单的到来也顺带缓解了他们一直以来的资金紧张问题。陈宏强用明快的语调把这些获得大家认可的时刻称为“曙光”,“包括我们现在和医院合作,他们会免费提供一些患者样本,我们非常感动。大家的认可是我们非常欣慰的事情。”

 

陈宏强对公司的未来有很高的期待,他们的战略是保证技术不断创新、迭代研发的能力,做成一个技术平台公司,和不同的生物公司合作,最终形成技术授权或者设备授权商业模式,由他们输出技术和设备,合作方做技术拓展。

 

“我们最后可以面对全场景领域,只要是液态流质的检测,血液、尿液、液态微生物培养甚至到非医疗领域,比如水质、液态食品等,形成一个产业的生态体系,届时,公司也有希望成为一家独角兽公司。”陈宏强展望道。

 

三、 一场中国学术科研成果成功落地转化的示范

 

凌视科技的技术源自清华大学的学术成果,陈宏强的创业故事也向业界做了一场中国学术科研成果成功落地转化的示范。

 

2020年,清华大学推出“跨学科融合”战略,电子系和生物医学系的教授在合作中沟通出了一些创新点。这些创新点在后续的各方交流中不断壮大,最终催生出新思路——把电子系技术“快”的特点嵌入到医疗检测中,突破现有“慢”的壁垒。

 

“国内很多高校教授的研究成果,一点也不比国外科技公司或教授做的成果弱,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难题在于如何把这些成果进行产学研的转化,使之成为真正的商业化产品落地和应用。这就需要我们和这些教授合作”。陈宏强表示,当然,对国内科研成果的信任、了解和接触是首要的。

 

陈宏强还想对创业的同行者分享的一点是,“每一个能够决定创业的人,都已经是英雄了。最开始大家都会面对黑暗的时期,但大家应该相信自己的项目、技术、团队、一起努力团结地走下去,要坚持。坚持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和业内的人学习交流,听取别人的建议,获得更全面的认知。真正面对市场的业态来做调整,面对真正的市场痛点,而不是自己臆想的痛点。”

相关文章
|
数据采集 搜索推荐 前端开发
|
存储 人工智能 编解码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