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模板(函数模板,类模板)的基本使用与非类型模板参数与模板的特化(2)

简介: C++模板(函数模板,类模板)的基本使用与非类型模板参数与模板的特化

类模板


类模板的定义格式


template<class T1, class T2, ..., class Tn>
class 类模板名
{
  // 类内成员定义
};

== 举例:==

// 动态顺序表
// 注意:Vector不是具体的类,是编译器根据被实例化的类型生成具体类的模具
template<class T>
class Vector
{
public:
  Vector(size_t capacity = 10)
    : _pData(new T[capacity])
    , _size(0)
    , _capacity(capacity)
  {}
  // 使用析构函数演示:在类中声明,在类外定义。
  ~Vector();
  void PushBack(const T& data);
    void PopBack();
    // ...
    size_t Size() { return _size; }
  T& operator[](size_t pos)
  {
    assert(pos < _size);
    return _pData[pos];
  }
private:
  T* _pData;
  size_t _size;
  size_t _capacity;
};
// 注意:类模板中函数放在类外进行定义时,需要加模板参数列表
template <class T>
Vector<T>::~Vector()
{
  if (_pData)
    delete[] _pData;
  _size = _capacity = 0;
}

类模板的实例化


类模板实例化与函数模板实例化不同,类模板实例化需要在类模板名字后跟<>,然后将实例化的 类型放在<> 中即可,类模板名字不是真正的类,而实例化的结果才是真正的类


/ Vector类名,Vector<int>才是类型
 Vector<int> s1;
 Vector<double> s2;


模板进阶


非类型模板参数


模板参数分为:类类型形参与非类型形参。

类型形参即:出现在模板参数列表中,跟在class或者typename之类的参数类型名称。

非类型形参,就是用一个常量作为类(函数)模板的一个参数,在类(函数)模板中可将该参数当成常量来使用。


namespace bite
{
  // 定义一个模板类型的静态数组
  template<class T, size_t N = 10>
  class array
  {
  public:
    T& operator[](size_t index) { return _array[index]; }
    const T& operator[](size_t index)const { return _array[index]; }
    size_t size()const { return _size; }
    bool empty()const { return 0 == _size; }
  private:
    T _array[N];
    size_t _size;
  };
}

注意:

  1. 浮点数、类对象以及字符串是不允许作为非类型模板参数的。
  2. 非类型的模板参数必须在编译期就能确认结果。

模板的特化


概念

通常情况下,使用模板可以实现一些与类型无关的代码,但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可能会得到一些错误的结果,需要特殊处理,比如:实现了一个专门用来进行小于比较的函数模板


// 函数模板 -- 参数匹配
template<class T>
bool Less(T left, T right)
{
  return left < right;
}
int main()
{
  cout << Less(1, 2) << endl; // 可以比较,结果正确
  Date d1(2022, 7, 7);
  Date d2(2022, 7, 8);
  cout << Less(d1, d2) << endl; // 可以比较,结果正确
  Date* p1 = &d1;
  Date* p2 = &d2;
  cout << Less(p1, p2) << endl; // 可以比较,结果错误
  return 0;
}

可以看到,Less绝对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正常比较,但是在特殊场景下就得到错误的结果。上述示例中,p1指向的d1显然小于p2指向的d2对象,但是Less内部并没有比较p1和p2指向的对象内容,而比较的是p1和p2指针的地址,这就无法达到预期而错误。此时,就需要对 模板进行特化 。即:在原模板类的基础上,针对特殊类型所进行特殊化的实现方式。模板特化中分为函数模板特化与类模板特化。


函数模板特化


函数模板的特化步骤:

必须要先有一个基础的函数模板

关键字template后面接一对空的尖括号<>

函数名后跟一对尖括号,尖括号中指定需要特化的类型

函数形参表: 必须要和模板函数的基础参数类型完全相同,如果不同编译器可能会报一些奇怪的


// 函数模板 -- 参数匹配
template<class T>
bool Less(T left, T right)
{
  return left < right;
}
// 对Less函数模板进行特化
template<>
bool Less<Date*>(Date* left, Date* right)
{
  return *left < *right;
}
int main()
{
  cout << Less(1, 2) << endl;
  Date d1(2022, 7, 7);
  Date d2(2022, 7, 8);
  cout << Less(d1, d2) << endl;
  Date* p1 = &d1;
  Date* p2 = &d2;
  cout << Less(p1, p2) << endl; // 调用特化之后的版本,而不走模板生成了
  return 0;
}


注意:一般情况下如果函数模板遇到不能处理或者处理有误的类型,为了实现简单通常都是将该函数直接给出。

bool Less(Date* left, Date* right)
{
 return *left < *right;
}


该种实现简单明了,代码的可读性高,容易书写,因为对于一些参数类型复杂的函数模板,特化时特别给出,因此函数模板不建议特化。


类模板特化

全特化


全特化即是将模板参数列表中所有的参数都确定化。

template<class T1, class T2>
class Data
{
public:
  Data() { cout << "Data<T1, T2>" << endl; }
private:
  T1 _d1;
  T2 _d2;
};
template<>
class Data<int, char>
{
public:
  Data() { cout << "Data<int, char>" << endl; }
private:
  int _d1;
  char _d2;
};
void TestVector()
{
  Data<int, int> d1;//按照最开始的方法生成
  Data<int, char> d2;//按照特化后的方法生成
}

偏特化


偏特化:任何针对模版参数进一步进行条件限制设计的特化版本。比如对于以下模板类:


template<class T1, class T2> 
class Data
{
public:
 Data() {cout<<"Data<T1, T2>" <<endl;}
private:
 T1 _d1;
 T2 _d2;
};

偏特化有以下两种表现方式:

部分特化:将模板参数类表中的一部分参数特化。


/ 将第二个参数特化为int
template <class T1> 
class Data<T1, int>
{
public:
 Data() {cout<<"Data<T1, int>" <<endl;}
private:
 T1 _d1;
 int _d2;
}; 

参数更进一步的限制:偏特化并不仅仅是指特化部分参数,而是针对模板参数更进一步的条件限制所设计出来的一个特化版本。

//两个参数偏特化为指针类型 
template <typename T1, typename T2>
class Data <T1*, T2*>
{
public:
  Data() { cout << "Data<T1*, T2*>" << endl; }
private:
  T1 _d1;
  T2 _d2;
};
//两个参数偏特化为引用类型
template <typename T1, typename T2>
class Data <T1& , T2&>
public:
  Data(const T1& d1,const T2& d2)
    :_ d1(d1)
    : _d2(d2)
  {
    cout << "Data<T1&,T2&>" << endl;
  }
private:
  const T1& _ d1;
  const T2& _ _d2;
};
void test2()
{
  Data<double,int> d1;//调用特化的int版本
  Data<int,double> d2;//调用基础的模板
  Data<int* ,int*> d3;//调用特化的指针版本
  Data<int& ,int&> d4(1, 2); // 调用特化的指针版本
}


模板分离编译

什么是分离编译


一个程序(项目)由若干个源文件共同实现,而每个源文件单独编译生成目标文件,最后将所有目标文件链接起来形成单一的可执行文件的过程称为分离编译模式


模板的分离编译


假如有以下场景,模板的声明与定义分离开,在头文件中进行声明,源文件中完成定义:

// a.h
template<class T>
T Add(const T& left, const T& right);
// a.cpp
template<class T>
T Add(const T& left, const T& right)
{
 return left + right;
}
// main.cpp
#include"a.h"
int main()
{
  Add(1, 2);
  Add(1.0, 2.0);
 return 0;
}

image.png

== 解决方法:==

  1. 将声明和定义放到一个文件 “xxx.hpp” 里面或者xxx.h其实也是可以的。推荐使用这种。
  2. 模板定义的位置显式实例化。这种方法不实用,不推荐使用。  


模板总结


【优点】

  1. 模板复用了代码,节省资源,更快的迭代开发,C++的标准模板库(STL)因此而产生
  2. 增强了代码的灵活性

【缺陷】

  1. 模板会导致代码膨胀问题,也会导致编译时间变长
  2. 出现模板编译错误时,错误信息非常凌乱,不易定位错误
目录
打赏
0
0
0
0
2
分享
相关文章
c++模板进阶操作——非类型模板参数、模板的特化以及模板的分离编译
在 C++ 中,仿函数(Functor)是指重载了函数调用运算符()的对象。仿函数可以像普通函数一样被调用,但它们实际上是对象,可以携带状态并具有更多功能。与普通函数相比,仿函数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仿函数通常通过定义一个包含operator()的类来实现。public:// 重载函数调用运算符Add add;// 创建 Add 类的对象// 使用仿函数return 0;
79 0
c++模板初阶----函数模板与类模板
class 类模板名private://类内成员声明class Apublic:A(T val):a(val){}private:T a;return 0;运行结果:注意:类模板中的成员函数若是放在类外定义时,需要加模板参数列表。return 0;
48 0
c++的类(附含explicit关键字,友元,内部类)
本文介绍了C++中类的核心概念与用法,涵盖封装、继承、多态三大特性。重点讲解了类的定义(`class`与`struct`)、访问限定符(`private`、`public`、`protected`)、类的作用域及成员函数的声明与定义分离。同时深入探讨了类的大小计算、`this`指针、默认成员函数(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赋值重载)以及运算符重载等内容。 文章还详细分析了`explicit`关键字的作用、静态成员(变量与函数)、友元(友元函数与友元类)的概念及其使用场景,并简要介绍了内部类的特性。
123 0
【c++11】c++11新特性(上)(列表初始化、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类的新默认成员函数、lambda表达式)
C++11为C++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引入了列表初始化、右值引用、移动语义、类的新默认成员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等特性。列表初始化统一了对象初始化方式,initializer_list简化了容器多元素初始化;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优化了资源管理,减少拷贝开销;类新增移动构造和移动赋值函数提升性能;lambda表达式提供匿名函数对象,增强代码简洁性和灵活性。这些特性共同推动了现代C++编程的发展,提升了开发效率与程序性能。
117 12
【C++篇】深度解析类与对象(下)
在上一篇博客中,我们学习了C++的基础类与对象概念,包括类的定义、对象的使用和构造函数的作用。在这一篇,我们将深入探讨C++类的一些重要特性,如构造函数的高级用法、类型转换、static成员、友元、内部类、匿名对象,以及对象拷贝优化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理念,提升代码的健壮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类和对象(下)C++
本内容主要讲解C++中的初始化列表、类型转换、静态成员、友元、内部类、匿名对象及对象拷贝时的编译器优化。初始化列表用于成员变量定义初始化,尤其对引用、const及无默认构造函数的类类型变量至关重要。类型转换中,`explicit`可禁用隐式转换。静态成员属类而非对象,受访问限定符约束。内部类是独立类,可增强封装性。匿名对象生命周期短,常用于临时场景。编译器会优化对象拷贝以提高效率。最后,鼓励大家通过重复练习提升技能!
类和对象(中 )C++
本文详细讲解了C++中的默认成员函数,包括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赋值运算符重载和取地址运算符重载等内容。重点分析了各函数的特点、使用场景及相互关系,如构造函数的主要任务是初始化对象,而非创建空间;析构函数用于清理资源;拷贝构造与赋值运算符的区别在于前者用于创建新对象,后者用于已存在的对象赋值。同时,文章还探讨了运算符重载的规则及其应用场景,并通过实例加深理解。最后强调,若类中存在资源管理,需显式定义拷贝构造和赋值运算符以避免浅拷贝问题。
类和对象(上)(C++)
本篇内容主要讲解了C++中类的相关知识,包括类的定义、实例化及this指针的作用。详细说明了类的定义格式、成员函数默认为inline、访问限定符(public、protected、private)的使用规则,以及class与struct的区别。同时分析了类实例化的概念,对象大小的计算规则和内存对齐原则。最后介绍了this指针的工作机制,解释了成员函数如何通过隐含的this指针区分不同对象的数据。这些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C++中类的封装性和对象的实现原理。
【C++进阶】特殊类设计 && 单例模式
通过对特殊类设计和单例模式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现复杂的C++程序。特殊类设计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而单例模式则确保类的唯一实例性和全局访问性。理解并掌握这些高级设计技巧,对于提升C++编程水平至关重要。
102 16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