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在最开始,我们先导入常规的 numpy 和 pandas 库。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为了方便维护,数据在数据库内都是分表存储的,比如用一个表存储所有用户的基本信息,一个表存储用户的消费情况。
所以,在日常的数据处理中,经常需要将两张表拼接起来使用,这样的操作对应到 SQL 中是 join,在 Pandas 中则是用 merge 来实现。这篇文章就讲一下 merge 的主要原理。
上面的引入部分说到 merge 是用来拼接两张表的,那么拼接时自然就需要将用户信息一一对应地进行拼接,所以进行拼接的两张表需要有一个共同的识别用户的键(key)。
总结来说,整个 merge 的过程就是将信息一一对应匹配的过程,下面介绍 merge 的四种类型,分别为 inner、left、right 和 outer。
一、merge() 函数
- merge() 函数的语法格式如下:
pd.merge(left,right,how: str = 'inner',on=None,left_on=None,right_on=None,left_index: bool = False, right_index: bool = False,sort: bool = False,suffixes=('_x', '_y'),copy: bool = True,indicator: bool = False,validate=None,)
merge() 函数的参数含义如下:
left/right 表示两个不同的 DataFrame 对象。
how 表示要执行的合并类型,从 {‘left’, ‘right’, ‘outer’, ‘inner’} 中取值,默认为 inner 内连接。
on 表示指定用于连接的键(即列标签的名字),该键必须同时存在于左右两个 DataFrame 中,如果没有指定,并且其他参数也未指定,那么将会以两个 DataFrame 的列名交集做为连接键。
left_on 表示指定左侧 DataFrame 中作连接键的列名。该参数在左、右列标签名不相同,但表达的含义相同时非常有用。
right_on 表示指定左侧 DataFrame 中作连接键的列名。
left_index 为布尔参数,默认为 False。如果为 True 则使用左侧 DataFrame 的行索引作为连接键。
right_index 为布尔参数,默认为 False。如果为 True 则使用左侧 DataFrame 的行索引作为连接键。
sort 为布尔参数,默认为 False,则按照 how 给定的参数值进行排序。设置为 True,它会将合并后的数据进行排序。
suffixes 表示字符串组成的元组。当左右 DataFrame 存在相同列名时,通过该参数可以在相同的列名后附加后缀名,默认为 (‘x’,‘y’)。
copy 默认为 True,表示对数据进行复制。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Pandas 库的 merge() 支持各种内外连接,与其相似的还有 join() 函数(默认为左连接)。
1. inner
- merge() 的 inner 的类型称为内连接,它在拼接的过程中会取两张表的键(key)的交集进行拼接。
- 下面以图解的方式来一步一步拆解。
- 首先我们有以下的数据,左侧和右侧的数据分别代表了用户的基础信息和消费信息,连接两张表的键是 userid。
- 例如,我们先生成 df_1 的初始数据。
df_1 = pd.DataFrame({ "userid":['a', 'b', 'c', 'd'], "age":[23, 46, 32, 19] }) df_1 # userid age #0 a 23 #1 b 46 #2 c 32 #3 d 19
- 我们再生成与 df_1 相连接的数据 df_2。
df_2 = pd.DataFrame({ "userid":['a', 'c'], "payment":[2000, 3500] }) df_2 #userid payment #0 a 2000 #1 c 3500
- 使用 merge() 函数对 df_1 和 df_2 进行拼接。由于 df_2 中只有 a 和 c 的参数,因此,合并之后只有 a 和 c。
df_1.merge(df_2,on='userid') #userid age payment #0 a 23 2000 #1 c 32 3500
- 还有另一种写法。
pd.merge(df_1, df_2, on='userid') #userid age payment #0 a 23 2000 #1 c 32 3500
- 对于上述过程,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图片进行解释。
- (1) 取两张表的键的交集,这里 df_1 和 df_2 的 userid 的交集是 {a,c}。
(2) 对应匹配。
(3) 结果。
相信整个过程并不难理解,上面演示的是同一个键下,两个表对应只有一条数据的情况(一个用户对应一条消费记录)。
那么,如果一个用户对应了多条消费记录的话,那又是怎么拼接的呢?
假设现在的数据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在 df_2 中,有两条和 a 对应的数据:
我们同样用 inner 的方式进行 merge:
df_1 = pd.DataFrame({ "userid":['a', 'b', 'c', 'd'], "age":[23, 46, 32, 19] }) df_2 = pd.DataFrame({ "userid":['a', 'c','a', 'd'], "payment":[2000, 3500, 500, 1000] }) pd.merge(df_1, df_2, on="userid") #userid age payment #0 a 23 2000 #1 a 23 500 #2 c 32 3500 #3 d 19 1000
- 整个过程除了对应匹配阶段,其他和上面基本都是一致的。
2. left 和 right
left 和 right 的 merge 方式其实是类似的,分别被称为左连接和右连接。这两种方法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所以在这里放在一起介绍。
left 在 merge 时,以左边表格的键为基准进行配对,如果左边表格中的键在右边不存在,则用缺失值 NaN 填充。
right 在 merge 时,以右边表格的键为基准进行配对,如果右边表格中的键在左边不存在,则用缺失值 NaN 填充。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用一个例子来具体解释一下,这是演示的数据
- 现在用 left 的方式进行 merge。
df_1 = pd.DataFrame({ "userid":['a', 'b', 'c', 'd'], "age":[23, 46, 32, 19] }) df_2 = pd.DataFrame({ "userid":['a', 'c','e'], "payment":[2000, 3500, 600] }) pd.merge(df_1, df_2,how='left', on="userid") #userid age payment #0 a 23 2000.0 #1 b 46 NaN #2 c 32 3500.0 #3 d 19 NaN
- 其过程可用如下图片进行解释。
- (1) 以左边表格的所有键为基准进行配对。图中,因为右表中的e不在左表中,故不会进行配对。
- (2) 若右表中的 payment 列合并到左表中,对于没有匹配值的用缺失值 NaN 填充。
- 对于 right 类型的 merge 和 left 其实是差不多的,只要把两个表格的位置调换一下,两种方式返回的结果就是一样的,如下:
pd.merge(df_1, df_2,how='right', on="userid") #userid age payment #0 a 23.0 2000 #1 c 32.0 3500 #2 e NaN 600
3. outer
- outer 是外连接,在拼接的过程中它会取两张表的键(key)的并集进行拼接。看文字不够直观,还是上例子吧!
- 还是使用上方用过的演示数据
pd.merge(df_1, df_2,how='outer',on='userid') #userid age payment #0 a 23.0 2000.0 #1 b 46.0 NaN #2 c 32.0 3500.0 #3 d 19.0 NaN #4 e NaN 600.0
- 其过程可用如下图片进行解释。
- 取两张表键的并集,这里是 {a,b,c,d,e}。
二、set_index() 函数
- 专门用来将某一列设置为 index 的方法。
- 其语法模板如下:
DataFrame.set_index(keys, drop=True, append=False, inplace=False, verify_integrity=False)
其参数含义如下:
keys 表示要设置为索引的列名(如有多个应放在一个列表里)。
drop 表示将设置为索引的列删除,默认为 True。
append 表示是否将新的索引追加到原索引后(即是否保留原索引),默认为 False。
inplace 表示是否在原 DataFrame 上修改,默认为 False。
verify_integrity 表示是否检查索引有无重复,默认为 False。
首先,我们生成初始数据
df = pd.DataFrame({'month': [1, 4, 7, 10], 'year': [2012, 2014, 2013, 2014], 'sale': [55, 40, 84, 31]}) df # month year sale #0 1 2012 55 #1 4 2014 40 #2 7 2013 84 #3 10 2014 31
- 我们将索引设置为 month 列:
df.set_index('month') year sale month #1 2012 55 #4 2014 40 #7 2013 84 #10 2014 31
- 我们将 month 列设置为 index 之后,并保留原来的列。
df.set_index('month',drop=False) # month year sale #month #1 1 2012 55 #4 4 2014 40 #7 7 2013 84 #10 10 2014 31
- 我们保留原来的 index 列。
df.set_index('month', append=True) df.loc[0] #month 1 #year 2012 #sale 55 #Name: 0, dtype: int64
- 我们使用 inplace 参数取代原来的对象。
df.set_index('month', inplace=True) df # year sale #month #1 2012 55 #4 2014 40 #7 2013 84 #10 2014 31
- 我们通过新建 Series 并将其设置为 index。
df.set_index(pd.Series(range(4))) #year sale #0 2012 55 #1 2014 40 #2 2013 84 #3 2014 31
三、drop_duplicates() 函数
去重通过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就是删除重复的数据。
在一个数据集中,找出重复的数据删并将其删除,最终只保存一个唯一存在的数据项,这就是数据去重的整个过程。
删除重复数据是数据分析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通过数据去重,不仅可以节省内存空间,提高写入性能,还可以提升数据集的精确度,使得数据集不受重复数据的影响。
Panda DataFrame 对象提供了一个数据去重的函数 drop_duplicates()。
其语法模板如下:
DataFrame.drop_duplicates(subset=None, keep='first', inplace=False, ignore_index=False)
其部分参数含义如下:
subset 表示要进去重的列名,默认为 None。
keep 有三个可选参数,分别是 first、last、False,默认为 first,表示只保留第一次出现的重复项,删除其余重复项,last 表示只保留最后一次出现的重复项,False 则表示删除所有重复项。
inplace 为布尔值参数,默认为 False 表示删除重复项后返回一个副本,若为 Ture 则表示直接在原数据上删除重复项。
我们先生成初始数据,用以后续的观察操作
df = pd.DataFrame({ 'brand': ['Yum Yum', 'Yum Yum', 'Indomie', 'Indomie', 'Indomie'], 'style': ['cup', 'cup', 'cup', 'pack', 'pack'], 'rating': [4, 4, 3.5, 15, 5] }) df #brand style rating #0 Yum Yum cup 4.0 #1 Yum Yum cup 4.0 32 Indomie cup 3.5 #3 Indomie pack 15.0 #4 Indomie pack 5.0
- 在默认情况下,它会基于所有列删除重复的行。
df.drop_duplicates() #brand style rating #0 Yum Yum cup 4.0 #2 Indomie cup 3.5 #3 Indomie pack 15.0 #4 Indomie pack 5.0
- 我们删除特定列上的重复项,使用子集。
df.drop_duplicates(subset=['brand']) #brand style rating #0 Yum Yum cup 4.0 #2 Indomie cup 3.5
- 我们删除重复项并保留最后出现的项,使用保留。
dfdf.drop_duplicates(subset=['brand', 'style'], keep='last') #brand style rating #1 Yum Yum cup 4.0 #2 Indomie cup 3.5 #4 Indomie pack 5.0
四、tolist() 函数
- pandas 的 tolist() 函数用于将一个系列或数据帧中的列转换为列表。
- 首先,我们查看 df 中的 索引取值,他的起始值是 0,终止值是 1,步长是 1。
df.index #RangeIndex(start=0, stop=5, step=1)
- 我们使用 tolist() 函数将其转化为列表。
df.index.tolist() #[0, 1, 2, 3, 4]
五、视频数据分析案例
1. 问题要求
问题 1:分析出不同导演电影的好评率,并筛选出 TOP20。
要求:
(1) 计算统计出不同导演的好评率。
(2) 通过多系列柱状图,做图表可视化。
提示:
(1) 好评率 = 好评数 / 评分人数。
(2) 可自己设定图表风格。
问题 2: 统计分析 2001-2016 年每年评影人数总量,求出不同剧的评分人数、好评数总和
2. 解决过程
- 首先,我们导入 numpy 和 pandas 库,由于要进行图表可视化,因此,我们再导入 matplotlib 库。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然后,进行文件的读取,并查看文件的信息。
data = pd.read_csv('爱奇艺视频数据.csv',encoding="gbk") data.info() #<class 'pandas.core.frame.DataFrame'> #RangeIndex: 99999 entries, 0 to 99998 #Data columns (total 24 columns): # # Column Non-Null Count Dtype #--- ------ -------------- ----- # 0 数据获取日期 99999 non-null object # 1 演员 97981 non-null object # 2 视频ID 99999 non-null object # 3 详细链接 99998 non-null object # 4 剧名 99999 non-null object # 5 状态 99158 non-null object # 6 类型 99999 non-null object # 7 来源平台 99999 non-null object # 8 整理后剧名 99999 non-null object # 9 更新时间 644 non-null object # 10 上映时间 78755 non-null float64 # 11 语言 85926 non-null object # 12 评分 99970 non-null float64 # 13 地区 98728 non-null object # 14 上映年份 78755 non-null float64 # 15 简介 99970 non-null object # 16 导演 97614 non-null object # 17 差评数 99970 non-null float64 # 18 评分人数 99970 non-null float64 # 19 播放量 99453 non-null float64 # 20 更新至 1272 non-null float64 # 21 总集数 98871 non-null float64 # 22 第几季 99999 non-null int64 # 23 好评数 99970 non-null float64 #dtypes: float64(9), int64(1), object(14) #memory usage: 18.3+ MB
pandas 读取 csv 文件默认是按块读取的,即不一次性全部读取。
另外 pandas 对数据的类型是完全靠猜的,所以 pandas 每读取一块数据就对 csv 字段的数据类型进行猜一次,所以有可能 pandas在读取不同块时对同一字段的数据类型猜测结果不一致。
low_memory=False 参数设置后,pandas 会一次性读取 csv 中的所有数据,然后对字段的数据类型进行唯一的一次猜测。这样就不会导致同一字段的 Mixed types 问题了。
但是这种方式真的非常不好,一旦 csv 文件过大,就会内存溢出;所以推荐用第 1 中解决方案。
- (1) 设置 read_csv 的 dtype 参数,指定字段的数据类型。
pd.read_csv(sio, dtype={"user_id": int, "username": object})
- (2) 设置 read_csv的low_memory 参数为 False。
pd.read_csv(sio, low_memory=False})
- 我们可以查看前几条数据。
data.head(3)
- 读取数据的列标签。
data.columns #Index(['数据获取日期', '演员', '视频ID', '详细链接', '剧名', '状态', '类型', '来源平台', '整理#后剧名', # '更新时间', '上映时间', '语言', '评分', '地区', '上映年份', '简介', '导演', '差评数', #'评分人数', # '播放量', '更新至', '总集数', '第几季', '好评数'], # dtype='object')
- 我们计算统计出不同导演的好评率。
data.groupby('导演')[['好评数','评分人数']].sum() #好评数 评分人数 #导演 #Exact 375172.0 458543.0 #John Fawcett Steve Dimarco Paul Fox 1477942.0 1729878.0 #Michael Cuesta 527348.0 604104.0 #Michael Dinner 1032245.0 1312847.0 #Michael Engler 47804.0 61844.0 #... ... ... #龚朝 4634.0 8620.0 #龚朝/杨巧文/王伟仁 676160.0 964912.0 #龚朝晖 4044245.0 5941895.0 #龚艺群 194079.0 290358.0 #龚若飞 29126.0 43151.0 #1196 rows × 2 columns
- 新增好评率。
df_q1 = data.groupby('导演').sum()[['好评数','评分人数']] df_q1['好评率'] = df_q1['好评数']/df_q1['评分人数'] df_q1 #好评数 评分人数 好评率 #导演 #Exact 375172.0 458543.0 0.818183 #John Fawcett Steve Dimarco Paul Fox 1477942.0 1729878.0 0.854362 #Michael Cuesta 527348.0 604104.0 0.872942 #Michael Dinner 1032245.0 1312847.0 0.786265 #Michael Engler 47804.0 61844.0 0.772977 #... ... ... ... #龚朝 4634.0 8620.0 0.537587 #龚朝/杨巧文/王伟仁 676160.0 964912.0 0.700748 #龚朝晖 4044245.0 5941895.0 0.680632 #龚艺群 194079.0 290358.0 0.668413 #龚若飞 29126.0 43151.0 0.674979 #1196 rows × 3 columns
- 我们筛选出 TOP20。
result_q1 = df_q1.sort_values('好评率',ascending=False)[:20] result_q1
- 由于要画图,对图的一些属性进行设置。
# 设置中文: # 设置中文字体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 = ['SimHei'] # 中文负号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 = False # 设置分别率 为100 plt.rcParams['figure.dpi'] = 100 # 设置大小 plt.rcParams['figure.figsize'] = (10,3) # 绘制图形 plt.bar(result_q1.index,result_q1['好评率']) # 设置y轴范围 plt.ylim(0.98,1) # 设置x轴文字倾斜 plt.xticks(rotation=70) # 设置网格 plt.grid(True, linestyle='--')
- 绘制柱状图。
result_q1['好评率'].plot(kind='bar', color = 'b', width = 0.8, alpha = 0.4, rot = 45, grid = True, ylim = [0.98,1], figsize = (12,4), title = '不同导演电影的好评率')
- 至此,我们的问题一就得到了解决,下面进行问题二的计算。
- 我们取出大于 2000 年的数据,并绘制面积图。
movie_year = data.groupby('上映年份')[['评分人数']].sum() movie_year_2000 = movie_year.loc[2000:] plt.stackplot(movie_year_2000.index,movie_year_2000['评分人数'])
- 然后,我们求出不同剧的评分人数、好评数总和,好评数前 20 绘图。
movie_title_group = data.groupby('整理后剧名')[['评分人数','好评数']].sum() result_title = movie_title_group.sort_values('好评数',ascending=False)[:20] result_title
- 并绘制柱状图。
result_title['好评数'].plot(kind='bar', color = 'b', width = 0.8, alpha = 0.4, rot = 45, grid = True, ylim = [1.3e+08,1.1e+09], figsize = (12,4), title = '不同剧的好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