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2021 ACM Fellow放榜!李飞飞、谢涛、刘铁岩等13名华人学者当选

简介: 刚刚,2021 ACM Fellow放榜!李飞飞、谢涛、刘铁岩等13名华人学者当选




 新智元报道  

编辑:桃子 袁榭 拉燕

【新智元导读】当地时间2022年1月19日,国际计算机协会(ACM)公布了2021年当选的71名ACM Fellow。新晋当选者中,华人学者占13席,阿里云李飞飞、北大谢涛、清华唐杰、微软亚洲研究院刘铁岩等名列其中。


刚刚,2021 ACM Fellow 揭榜了!

 

当地时间2022年1月19日,国际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官网发布公告,宣布了2021年当选ACM Fellow的71名成员。

 

 

新晋当选者中,华人学者占13席。

 

其中有北京大学谢涛教授、阿里云数据库产品事业部负责人、达摩院首席数据库科学家李飞飞、微软亚洲研究院刘铁岩、清华大学唐杰教授名列其中。

 

 

ACM Fellow设立于1993 年,用于表彰在计算和信息技术领域从业五年以上,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CM所有会员中最顶尖的那1%位成员。

 

2021年的ACM Fellow入选者代表分别来自比利时、中国、法国、德国、印度、以色列、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

 

当选者的贡献涉及计算领域的各个领域,包括云数据库系统、深度学习加速、高性能计算、机器人技术和理论计算机科学等。


13位华人学者当选

  

今年共有13位华人学者入选2021 ACM Fellow,相较2020年多了一位当选学者。

 

他们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

 

李飞飞(阿里云)

 

获奖理由:对查询的处理和优化以及云数据库系统领域的贡献。  

 

 

李飞飞现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高级研究员,阿里云智能数据库事业部总负责人。2018年,李飞飞正式加入阿里巴巴达摩院,带领团队投入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当中,包括新一代分布式数据库、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等关键技术,并致力于将中国数据库技术水平提升至国际前沿,打破寡头企业对数据库核心技术的垄断。

 

谢涛(北京大学)

 

获奖理由:在软件测试和分析领域的贡献。

 

 

谢涛,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讲席教授,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美国计算机协会(ACM)杰出科学家,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软件工程,系统软件,软件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谢涛的哥哥谢源也曾当选为2019 ACM Fellow。

 

唐杰(清华大学)

 

获奖理由:在信息和社交网络挖掘的贡献。      

 

 

唐杰目前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聘教授,计算机系副主任、清华-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实验室主任。他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社交网络、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

 

唐杰教授曾主持研发了研究者社会网络搜索与挖掘系统AMiner,吸引了220个国家/地区2000多万独立IP访问。目前已经发表论文300余篇,曾获获ACM SIGKDD Test-of-Time Award(十年最佳论文)。

 

Hai “Helen” Li 李海(杜克大学)

 

获奖理由:对神经形态计算和深度学习加速的贡献。

 

 

Hai “Helen” Li 现任杜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教授。她的爱人是杜克大学陈怡然教授,并当选了2020年ACM Fellow。李海的研究领域包括:神经形态计算系统、机器学习加速和可信人工智能、新兴存储技术、电路和架构以及低功耗电路和系统。

 

Edward Chang 张智威(斯坦福大学)

 

获奖理由:在可扩展的机器学习和医疗领域的贡献。

 

 

Edward Chang(张智威)是斯坦福计算机科学系的兼职教授。他于1999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和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后加入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他曾在2006年到2012年担任谷歌研究总监,领导可扩展机器学习、室内定位、 谷歌问答和推荐系统。

 

David Z. Pan 潘志刚(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获奖理由:在制造设计和物理设计里,对电子设计自动化的贡献。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终身讲席教授,研究领域是深亚微米/纳米级芯片的可制造性/可靠性设计、物理设计、互连优化,三维芯片,生物芯片,光电互连。是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发表了420多篇期刊文章和会议论文,并拥有8项美国专利。担任众多顶尖期刊的编委、众多国际知名公司的顾问或主持合作项目 。

 

Xiaobo Sharon Hu 胡晓波 (圣母大学)

 

获奖理由:对功耗受限和实时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有贡献。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美国圣母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是低功耗系统设计、新兴技术的电路与结构设计、软硬件协同设计和实时嵌入式系统,在这些领域发表300余篇论文。曾获设计自动化大会(DAC)和IEEE纳米级结构研讨会的最佳论文奖及NSF CAREER奖。

 

Wenping Wang 王文平(德州农工大学)

 

获奖理由:在几何建模与计算机图像学领域的贡献。

 

 

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可视化系主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客座教授。发表论文超过180篇,研究领域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机器人与几何建模。

 

Ben Y. Zhao 赵燕斌 (芝加哥大学)

 

获奖理由:因对点对点系统和在线社交网络的贡献获选。

 

 

赵燕斌是美国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科学的一名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P2P网络、线上社交网络、SDR/开放光谱系统、图像挖掘与建模、用户行为分析以及对抗性机器学习。从2016年起,他大部分的工作是研究机器学习和移动系统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在Usenix Security/Oakland/CCS, IMC/WWW, CHI/CSCW, Mobicom/SIGCOMM/NSDI均发表过文章。

 

Tie-Yan Liu 刘铁岩(微软亚洲研究院)

 

获奖理由:因在机器学习算法和其应用上有贡献获选。

 

 

刘铁岩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他是美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院士。刘博士是机器学习和信息检索领域的知名专家,著有大量学术专著。他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相关论文70余篇。他的论文曾获得国际信息检索大会(SIGIR)最佳学生论文奖。

 

Ninghui Li 李宁辉(普渡大学)

 

获奖理由:因他对数据隐私、访问控制和信任管理的贡献而获选。

 

 

李宁辉1988年从湖南师范大学附中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现为普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Samuel D. Conte讲席教授。他正在进行的项目包括PPSRC和SatC。他是TOPS的总编辑,SIGSAC的主席,ESORICS的主席,JSC和TOIT的副主编。

 

Lin Zhong 钟林(耶鲁大学)

 

获奖理由:因对移动和网络系统做的贡献而获选。

 

 

钟林现任耶鲁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曾获得清华大学电子系学士和硕士学位,在2005年在普林斯顿取得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涉及领域包括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和设备。他和学生曾获得了 ACM MobileHCI、IEEE PerCom 和 ACM MobiSys 和 ACM ASPLOS 颁发的最佳论文奖。

 

Ming-Hsuan Yang 杨明玄(延世大学、谷歌、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

 

获奖理由:在视觉跟踪、人脸处理和低级视觉等领域的贡献。

 

 

美国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电气工程和计算器科学系教授、Google的研究科学家。研究领域是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曾担任过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主席。


近3年,当选ACM  Fellow华人学者一览


2020 ACM Fellow共有12名华人学者当选,他们分别是:

 

颜水成、陈怡然、周昆、张耀文(Yao-Wen Chang)、李学龙、Chenyang Lu、凯茜·吴(Cathy H. Wu)、陶宇飞、任奎(Kui Ren)、申恒涛、Wei Wang、Wang Yi。

 

 

2019 ACM Fellow共有7名华人学者当选,他们分别是:

 

陶大程、谢源、陈熙霖、李向阳、吕松武、周礼栋、宋晓冬。

 

 

2019 ACM Fellow共有6名华人学者当选,他们分别是:

 

Fei-Fei Li(李飞飞)、Huan Liu(刘欢)、Jiebo Luo(罗杰波)、Lili Qiu、Tian He(何田)、Lillian Lee。

 


2021 ACM Fellow 完整名单


 


参考资料:

https://www.acm.org/media-center/2022/january/fellows-2021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 运维 Cloud Native
解密通义灵码:软件研发工具的“大脑”
解密通义灵码:软件研发工具的“大脑”
|
6月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开发工具
对话阿里云通义灵码技术负责人陈鑫:AI编程的现状与未来
在AI快速发展的2025年,通义灵码作为国内领先的AI编程助手,正通过其独特的智能体架构和强大模型能力重新定义开发方式。本文邀请技术负责人陈鑫(神秀),探讨AI编程现状与未来。通义灵码基于Qwen3模型打造,具备记忆系统革新、MCP工具生态和多模态交互等优势,推出三种工作模式以适应不同场景。尽管行业仍面临挑战,但国产模型正在崛起,企业可采用“三步走”策略引入AI工具。未来,AI将从辅助走向主导,深化代码理解并重构开发工具,助力更高效、创造性的编程方式。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AI如何改变生命科学
【10月更文挑战第31天】人工智能(AI)正深刻改变医疗健康和生命科学领域。本文探讨AI在蛋白质结构预测、基因编辑、医学影像诊断和疾病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对科研进程、医疗创新、服务效率和跨学科融合的深远影响。尽管面临数据隐私和伦理等挑战,AI仍有望为医疗健康带来革命性变革。
436 30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数据管理
媒体声音|阿里云王远:一站式数据管理平台的智能化跃迁
在DTCC 2024大会上,阿里云数据库产品管理与技术架构部负责人王远与IT168 & ITPUB特约嘉宾薛晓刚就数据库与AI技术的融合、云原生数据库的新趋势及向量数据库的支撑能力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王远认为,Data+AI不仅是一个概念,已进入实际落地阶段。在智能化时代,单一数据库引擎难以满足多元业务需求,需要构建统一的数据管理能力,以支持不同工作负载。阿里云通过“瑶池”数据库品牌,提供云原生、平台化、一体化和智能化的数据库解决方案,助力用户应对复杂的数据管理挑战。
485 11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计算机视觉
Meta发布混合多模态模型—Chameleon
【8月更文挑战第5天】Meta AI团队近期发布了Chameleon,一种基于早期融合的混合多模态模型,能在任意顺序下理解和生成图像与文本。此34B参数模型经10万亿token训练,展现出卓越的多模态处理能力。Chameleon在视觉问答、图像字幕生成等任务中成绩亮眼,特别是在图像字幕生成上表现优异,文本生成上亦具竞争力,且有一定的图像生成能力。其性能在新混合模态生成评估中媲美甚至超越大型模型。尽管如此,Chameleon仍面临特定任务处理及计算资源需求等方面的挑战。论文已发布于arXiv。
337 11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学习】Chameleon多模态模型探究
【机器学习】Chameleon多模态模型探究
461 5
|
定位技术
高德地图进阶开发实战案例(6):添加自定义图片覆盖物图层获取可视范围经纬度的解决方案
高德地图进阶开发实战案例(6):添加自定义图片覆盖物图层获取可视范围经纬度的解决方案
806 0
|
存储 对象存储 开发者
不装了!官方手把手教你薅羊毛:OSS 下行流量买一个月用两个月!
用阿里云存储的朋友们你们有福了,因为下面的内容,将告诉你如何买一个月的下行流量包,用两个月!没错,就是“买一送一”!
1181 7
不装了!官方手把手教你薅羊毛:OSS 下行流量买一个月用两个月!
|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数据库
云原生时代下的国产开源数据库是如何实现更多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听听他们怎么说
大咖云集,燃爆夏日。8月5日,由PostgreSQL中文社区、阿里云PolarDB开源社区、蚂蚁OceanBase开源社区联合举办的开源数据库技术沙龙在杭州召开,来自PG中文社区、阿里云PolarDB、蚂蚁集团、OceanBase等专家大咖全方位解读了国产数据库核心技术与架构、时下成熟的解决方案及最佳实践,并与高校、伙伴探讨了如何推动产教结合,加快国产数据库核心人才培养。近百位业内专家与开源技术爱好者、资深开发者们齐聚一堂,共话开源数据库技术与人才培养。
云原生时代下的国产开源数据库是如何实现更多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听听他们怎么说
|
编译器 Python
最详细的anaconda+python+pycharm安装
Anaconda是一个方便的python包管理和环境管理软件,一般用来配置不同的项目环境。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正在做的项目A和项目B分别基于python2和python3,而电脑只能安装一个环境,这个时候Anaconda就派上了用场,它可以创建多个互不干扰的环境,分别运行不同版本的软件包,以达到兼容的目的。 .....................
最详细的anaconda+python+pycharm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