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项目里用雪花算法搞了唯一ID生成,结果上线就引发了故障...

简介: 我在项目里用雪花算法搞了唯一ID生成,结果上线就引发了故障...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图片

前言

最近生产环境遇到一个问题:

现象 :创建工单、订单等地方,全都创建数据失败。

初步排查 :报错信息为duplicate key,意思是保存数据的时候,报主键 id 重复,而这些 id 都是由雪花算法生成的,按道理来说,雪花算法生成的 ID 是唯一 ID,不应该出现重复的 ID。

大家可以先猜猜是什么原因。

有的同学可能对雪花算法不熟悉,这里做个简单的说明。(熟悉的同学可以跳到第二个段落)

基于 Spring Boot + MyBatis Plus + Vue & Element 实现的后台管理系统 + 用户小程序,支持 RBAC 动态权限、多租户、数据权限、工作流、三方登录、支付、短信、商城等功能

一、雪花算法

snowflake(雪花算法):Twitter 开源的分布式 id 生成算法,64 位的 long 型的 id,分为 4 部分:

snowflake 算法

  • 1 bit:不用,统一为 0
  • 41 bits:毫秒时间戳,可以表示 69 年的时间。
  • 10 bits:5 bits 代表机房 id,5 个 bits 代表机器 id。最多代表 32 个机房,每个机房最多代表 32 台机器。
  • 12 bits:同一毫秒内的 id,最多 4096 个不同 id,自增模式

优点:

  • 毫秒数在高位,自增序列在低位,整个ID都是趋势递增的。
  • 不依赖数据库等第三方系统,以服务的方式部署,稳定性更高,生成ID的性能也是非常高的。
  • 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性分配bit位,非常灵活。

缺点:

  • 强依赖机器时钟,如果机器上时钟回拨(可以搜索 2017 年闰秒 7:59:60 找到相关问题),会导致发号重复或者服务会处于不可用状态。

闰秒 就是通过给“世界标准时间”加(或减)1秒,让它更接近“太阳时”。例如,两者相差超过0.9秒时,就在23点59分59秒与00点00分00秒之间,插入一个原本不存在的“23点59分60秒”,来将时间调慢一秒钟。

看了上面的关于雪花算法的简短介绍,想必大家能猜出个一二了。

雪花算法和时间是强关联的,其中有 41 位是当前时间的时间戳,那么会不会和时间有关?

基于 Spring Cloud Alibaba + Gateway + Nacos + RocketMQ + Vue & Element 实现的后台管理系统 + 用户小程序,支持 RBAC 动态权限、多租户、数据权限、工作流、三方登录、支付、短信、商城等功能

二、排查

2.1 雪花算法有什么问题?

既然是雪花算法的问题,那我们就来看下雪花算法出了什么问题:

(1)What:雪花算法生成了重复的 ID,这些 ID 是什么样的?

(2)Why:雪花算法为什么生成了重复的 key

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报错信息发现,这个重复的 ID 是 -1,这个就很奇怪了。一般雪花算法生成的唯一 ID 如下所示,我分别用二进制和十进制来表示:

十进制表示:2097167233578045440
二进制表示:0001 1101 0001 1010 1010 0010 0111 1100 1101 1000 0000 0010 0001 0000 0000 0000

找到项目中使用雪花算法的工具类,生成 ID 的时候有个判断逻辑:

当前时间小于上次的生成时间就会返回 -1,所以问题就出在这个逻辑上面。(有的雪花算法是直接抛异常)

if (timestamp < this.lastTimestamp) {
   return -1;
}

图片

由于每次 timestamp 都是小于 lastTimeStamp,所以每次都返回了 -1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生成了重复的 key。

2.2 时钟回拨或跳跃

那么问题就聚焦在为什么当前时间还会小于上次的生成时间

下面有种场景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首先假定当前的北京时间是 9:00:00。另外上次生成 ID 的时候,服务器获取的时间 lastTimestamp=10:00:00,而现在服务器获取的当前时间 timestamp=09:00:00,这就相当于服务器之前是获取了一个未来时间,现在突然跳跃到当前时间。

而这种场景我们称之为时钟回拨时钟跳跃

时钟回拨 :服务器时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不准,而网络中会提供 NTP 服务来做时间校准,因此在做校准的时候,服务器时钟就会发生时钟的跳跃或者回拨问题。

2.3 时钟同步

那么服务器为什么会发生时钟回拨或跳跃呢?

我们猜测是不是服务器上的时钟不同步后,又自动进行同步了,前后时间不一致。

首先我们的每台服务器上都安装了 ntpdate 软件,作为 NTP 客户端,会每隔 10 分钟NTP 时间服务器同步一次时间。

如下图所示,服务器 1 和 服务器 2 部署了应用服务,每隔 10 分钟向时间服务器同步一次时间,来保证服务器 1 和服务器 2 的时间和时间服务器的时间一致。

图片

每隔 10 分钟同步的设置:

*/10 * * * * /usr/sbin/ntpdate <ip>

另外时间服务器会向 NTP Pool同步时间,NTP Pool 正在为世界各地成百上千万的系统提供服务。它是绝大多数主流Linux发行版和许多网络设备的默认“时间服务器”。(参考ntppool.org)

那问题就是 NTP 同步出了问题??

2.4 时钟不同步

我们到服务器上查看了下时间,确实和时钟服务器不同步,早了几分钟。

当我们执行 NTP 同步的命令后,时钟又同步了,也就是说时间回拨了。同步的命令如下:

ntpdate  <时钟服务器 IP>

在产生事故之前,我们重启过服务器 1。我们推测服务器重启后,服务器因网络问题没有正常同步 。而在下一次定时同步操作到来之前的这个时间段,我们的后端服务已经出现了因 ID 重复导致的大量异常问题。

这个 NTP 时钟回拨的偶发现象并不常见,但时钟回拨确实会带了很多问题,比如润秒 问题也会带来 1s 时间的回拨。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网上也有一些开源解决方案。

三、解决方案

(1)方式一:使用美团 Leaf方案,基于雪花算法。

(2)方式二:使用百度 UidGenerator,基于雪花算法。

(3)方式三:用 Redis 生成自增的分布式 ID。弊端是 ID 容易被猜到,有安全风险。

3.1 美团的 Leaf 方案

美团的开源项目 Leaf 的方案:采用依赖 ZooKeeper 的数据存储。如果时钟回拨的时间超过最大容忍的毫秒数阈值,则程序报错;如果在可容忍的范围内,Leaf 会等待时钟同步到最后一次主键生成的时间后再继续工作

重点就是需要等待时钟同步!

图片

3.2 百度 UidGenerator 方案

百度UidGenerator方案不在每次获取 ID 时都实时计算分布式 ID,而是利用 RingBuffer 数据结构,通过缓存的方式预生成一批唯一 ID 列表,然后通过 incrementAndGet() 方法获取下一次的时间,从而脱离了对服务器时间的依赖,也就不会有时钟回拨的问题。

重点就是预生成一批 ID!

Github地址:

https://github.com/baidu/uid-generator

四、总结

本篇通过一次偶发的生产事故,引出了雪花算法的原理、雪花算法的不足、对应的开源解决方案。

雪花算法因强依赖服务器的时钟,如果时钟产生了回拨,就会造成很多问题。

我们的系统虽然做了 NTP 时钟同步,但也不是 100% 可靠,而且润秒这种场景也是出现过很多次。鉴于此,美团和百度也有对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我们的生产环境也是第一次遇到因 NTP 导致的时钟回拨,而且系统中用到雪花算法的地方并不多,所以目前并没有采取以上的替换方案。

雪花算法的代码已经上传到 Gitlab:

https://github.com/Jackson0714/PassJava-Platform/blob/master/passjava-common/src/main/java/com/jackson0714/passjava/common/utils/SnowflakeUtilV2.java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TensorFlow
动物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TensorFlow+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计算机毕业设计项目
动物识别系统。本项目以Python作为主要编程语言,并基于TensorFlow搭建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通过收集4种常见的动物图像数据集(猫、狗、鸡、马)然后进行模型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文件,然后保存为本地格式的H5格式文件。再基于Django开发Web网页端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动物图片,识别其名称。
458 1
动物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TensorFlow+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计算机毕业设计项目
|
10月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Java
【潜意识Java】深度解析黑马项目《苍穹外卖》与蓝桥杯算法的结合问题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算法学习与实际项目相结合,以提升编程竞赛中的解题能力。通过《苍穹外卖》项目,介绍了订单配送路径规划(基于动态规划解决旅行商问题)和商品推荐系统(基于贪心算法)。这些实例不仅展示了算法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还帮助读者更好地准备蓝桥杯等编程竞赛。结合具体代码实现和解析,文章详细说明了如何运用算法优化项目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08 6
|
算法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分布式唯一ID生成:深入理解Snowflake算法在Go中的实现
在分布式系统中,确保每个节点生成的 ID 唯一且高效至关重要。Snowflake 算法由 Twitter 开发,通过 64 位 long 型数字生成全局唯一 ID,包括 1 位标识位、41 位时间戳、10 位机器 ID 和 12 位序列号。该算法具备全局唯一性、递增性、高可用性和高性能,适用于高并发场景,如电商促销时的大量订单生成。本文介绍了使用 Go 语言的 `bwmarrin/snowflake` 和 `sony/sonyflake` 库实现 Snowflake 算法的方法。
588 1
分布式唯一ID生成:深入理解Snowflake算法在Go中的实现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植物病害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图像识别+人工智能项目+深度学习项目+计算机课设项目+Django网页界面
植物病害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编程语言,通过收集水稻常见的四种叶片病害图片('细菌性叶枯病', '稻瘟病', '褐斑病', '稻瘟条纹病毒病')作为后面模型训练用到的数据集。然后使用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并进行多轮迭代训练,最后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算法模型,然后将其保存为h5格式的本地模型文件。再使用Django搭建Web网页平台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测试图片识别其名称。
468 22
植物病害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图像识别+人工智能项目+深度学习项目+计算机课设项目+Django网页界面
|
12月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SnowflakeIdGenerator-雪花算法id生成方法
SnowflakeIdGenerator-雪花算法id生成方法
402 1
|
算法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第一个算法项目 | JS实现并查集迷宫算法Demo学习
本文是关于使用JavaScript实现并查集迷宫算法的中国象棋demo的学习记录,包括项目运行方法、知识点梳理、代码赏析以及相关CSS样式表文件的介绍。
118 7
第一个算法项目 | JS实现并查集迷宫算法Demo学习
|
12月前
|
算法
雪花算法反思:订单ID生成的痛点与解决方案
雪花算法(Snowflake Algorithm)因其生成唯一ID的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系统中。然而,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系统规模的扩大,一些隐藏的问题逐渐浮现。本文将探讨使用雪花算法生成订单ID后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551 2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TensorFlow
交通标志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深度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模型训练+计算机课设项目+Django网页界面
交通标志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编程语言,在交通标志图像识别功能实现中,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通过对收集到的58种常见的交通标志图像作为数据集,进行迭代训练最后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文件,然后保存为本地的h5格式文件。再使用Django开发Web网页端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交通标志图片,识别其名称。
505 7
交通标志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深度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模型训练+计算机课设项目+Django网页界面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新闻文本分类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毕设项目+Django网页界面平台
文本分类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首先收集了10种中文文本数据集("体育类", "财经类", "房产类", "家居类", "教育类", "科技类", "时尚类", "时政类", "游戏类", "娱乐类"),然后基于TensorFlow搭建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通过对数据集进行多轮迭代训练,最后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并保存为本地的h5格式。然后使用Django开发Web网页端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段文本识别其所属的类别。
408 1
【新闻文本分类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毕设项目+Django网页界面平台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玉米病害识别】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课设项目+TensorFlow+模型训练
玉米病害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通过收集了8种常见的玉米叶部病害图片数据集('矮花叶病', '健康', '灰斑病一般', '灰斑病严重', '锈病一般', '锈病严重', '叶斑病一般', '叶斑病严重'),然后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通过对数据集进行多轮迭代训练,最后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文件。再使用Django搭建Web网页操作平台,实现用户上传一张玉米病害图片识别其名称。
220 0
【玉米病害识别】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计算机课设项目+TensorFlow+模型训练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