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Docker 有几种网络模式?5 年工作经验都表示答不上来。。(1)

简介: 面试官:Docker 有几种网络模式?5 年工作经验都表示答不上来。。

本文作者:知知行行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loronoa/p/16566818.html

docker容器网络

Docker在安装后自动提供3种网络,可以使用docker network ls命令查看


[root@localhost ~]# docker network ls
NETWORK ID          NAME                DRIVER              SCOPE
cd97bb997b84        bridge              bridge              local
0a04824fc9b6        host                host                local
4dcb8fbdb599        none                null                loca

Docker使用Linux桥接,在宿主机虚拟一个Docker容器网桥(docker0),Docker启动一个容器时会根据Docker网桥的网段分配给容器一个IP地址,称为Container-IP,同时Docker网桥是每个容器的默认网关。因为在同一宿主机内的容器都接入同一个网桥,这样容器之间就能够通过容器的Container-IP直接通信。


docker的4种网络模式


image.png

image.png


bridge模式

当Docker进程启动时,会在主机上创建一个名为docker0的虚拟网桥,此主机上启动的Docker容器会连接到这个虚拟网桥上。虚拟网桥的工作方式和物理交换机类似,这样主机上的所有容器就通过交换机连在了一个二层网络中。


从docker0子网中分配一个IP给容器使用,并设置docker0的IP地址为容器的默认网关。在主机上创建一对虚拟网卡veth pair设备,Docker将veth pair设备的一端放在新创建的容器中,并命名为eth0(容器的网卡),另一端放在主机中,以vethxxx这样类似的名字命名,并将这个网络设备加入到docker0网桥中。可以通过brctl show命令查看。


bridge模式是docker的默认网络模式,不写--network参数,就是bridge模式。使用docker run -p时,docker实际是在iptables做了DNAT规则,实现端口转发功能。可以使用iptables -t nat -vnL查看。


bridge模式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假设上图的docker2中运行了一个nginx,大家来想几个问题:


  • 同主机间两个容器间是否可以直接通信?比如在docker1上能不能直接访问到docker2的nginx站点?
  • 在宿主机上能否直接访问到docker2的nginx站点?
  • 在另一台主机上如何访问node1上的这个nginx站点呢?DNAT发布?


Docker网桥是宿主机虚拟出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网络设备,外部网络是无法寻址到的,这也意味着外部网络无法通过直接Container-IP访问到容器。如果容器希望外部访问能够访问到,可以通过映射容器端口到宿主主机(端口映射),即docker run创建容器时候通过 -p 或 -P 参数来启用,访问容器的时候就通过[宿主机IP]:[容器端口]访问容器。


container模式

这个模式指定新创建的容器和已经存在的一个容器共享一个 Network Namespace,而不是和宿主机共享。新创建的容器不会创建自己的网卡,配置自己的 IP,而是和一个指定的容器共享 IP、端口范围等。同样,两个容器除了网络方面,其他的如文件系统、进程列表等还是隔离的。两个容器的进程可以通过 lo 网卡设备通信。 container模式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host模式

如果启动容器的时候使用host模式,那么这个容器将不会获得一个独立的Network Namespace,而是和宿主机共用一个Network Namespace。容器将不会虚拟出自己的网卡,配置自己的IP等,而是使用宿主机的IP和端口。但是,容器的其他方面,如文件系统、进程列表等还是和宿主机隔离的。


使用host模式的容器可以直接使用宿主机的IP地址与外界通信,容器内部的服务端口也可以使用宿主机的端口,不需要进行NAT,host最大的优势就是网络性能比较好,但是docker host上已经使用的端口就不能再用了,网络的隔离性不好。


Host模式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none模式 使用none模式,Docker容器拥有自己的Network Namespace,但是,并不为Docker容器进行任何网络配置。也就是说,这个Docker容器没有网卡、IP、路由等信息。需要我们自己为Docker容器添加网卡、配置IP等。


这种网络模式下容器只有lo回环网络,没有其他网卡。none模式可以在容器创建时通过--network none来指定。这种类型的网络没有办法联网,封闭的网络能很好的保证容器的安全性。


应用场景:


  • 启动一个容器处理数据,比如转换数据格式
  • 一些后台的计算和处理任务

none模式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docker network inspect bridge   #查看bridge网络的详细配置


docker容器网络配置

Linux内核实现名称空间的创建

ip netns命令


可以借助ip netns命令来完成对 Network Namespace 的各种操作。ip netns命令来自于iproute安装包,一般系统会默认安装,如果没有的话,请自行安装。


注意:ip netns命令修改网络配置时需要 sudo 权限。


可以通过ip netns命令完成对Network Namespace 的相关操作,可以通过ip netns help查看命令帮助信息: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help
Usage: ip netns list
       ip netns add NAME
       ip netns set NAME NETNSID
       ip [-all] netns delete [NAME]
       ip netns identify [PID]
       ip netns pids NAME
       ip [-all] netns exec [NAME] cmd ...
       ip netns monitor
       ip netns list-id


默认情况下,Linux系统中是没有任何 Network Namespace的,所以ip netns list命令不会返回任何信息。


创建Network Namespace

通过命令创建一个名为ns0的命名空间: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list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add ns0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list

ns0



新创建的 Network Namespace 会出现在/var/run/netns/目录下。如果相同名字的 namespace 已经存在,命令会报Cannot create namespace file "/var/run/netns/ns0": File exists的错误。


[root@localhost ~]# ls /var/run/netns/

ns0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add ns0

Cannot create namespace file "/var/run/netns/ns0": File exists



对于每个 Network Namespace 来说,它会有自己独立的网卡、路由表、ARP 表、iptables 等和网络相关的资源。


操作Network Namespace

ip命令提供了ip netns exec子命令可以在对应的 Network Namespace 中执行命令。


查看新创建 Network Namespace 的网卡信息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exec ns0 ip addr

1: lo: <LOOPBACK> mtu 65536 qdisc noop state DOWN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00:00:00:00:00:00



可以看到,新创建的Network Namespace中会默认创建一个lo回环网卡,此时网卡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尝试去 ping 该lo回环网卡,会提示Network is unreachable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exec ns0 ping 127.0.0.1

connect: Network is unreachable

127.0.0.1是默认回环网卡



通过下面的命令启用lo回环网卡: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exec ns0 ip link set lo up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exec ns0 ping 127.0.0.1
PING 127.0.0.1 (127.0.0.1)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27.0.0.1: icmp_seq=1 ttl=64 time=0.029 ms
64 bytes from 127.0.0.1: icmp_seq=2 ttl=64 time=0.029 ms
^C
--- 127.0.0.1 ping statistics ---
2 packets transmitted, 2 received, 0% packet loss, time 1036ms
rtt min/avg/max/mdev = 0.029/0.029/0.029/0.000 ms




转移设备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 Network Namespace 之间转移设备(如veth)。由于一个设备只能属于一个 Network Namespace ,所以转移后在这个 Network Namespace 内就看不到这个设备了。


其中,veth设备属于可转移设备,而很多其它设备(如lo、vxlan、ppp、bridge等)是不可以转移的。


veth pair

veth pair 全称是 Virtual Ethernet Pair,是一个成对的端口,所有从这对端口一 端进入的数据包都将从另一端出来,反之也是一样。 引入veth pair是为了在不同的 Network Namespace 直接进行通信,利用它可以直接将两个 Network Namespace 连接起来。


image.png


创建veth pair

[root@localhost ~]# ip link add type veth
[root@localhost ~]# ip a
4: veth0@veth1: <BROADCAST,MULTICAST,M-DOWN> mtu 1500 qdisc noop state DOWN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0a:f4:e2:2d:37:fb brd ff:ff:ff:ff:ff:ff
5: veth1@veth0: <BROADCAST,MULTICAST,M-DOWN> mtu 1500 qdisc noop state DOWN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5e:7e:f6:59:f0:4f brd ff:ff:ff:ff:ff:ff



可以看到,此时系统中新增了一对veth pair,将veth0和veth1两个虚拟网卡连接了起来,此时这对 veth pair 处于”未启用“状态。


实现Network Namespace间通信

下面我们利用veth pair实现两个不同的 Network Namespace 之间的通信。刚才我们已经创建了一个名为ns0的 Network Namespace,下面再创建一个信息Network Namespace,命名为ns1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add ns1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list

ns1

ns0



然后我们将veth0加入到ns0,将veth1加入到ns1


[root@localhost ~]# ip link set veth0 netns ns0

[root@localhost ~]# ip link set veth1 netns ns1

1

然后我们分别为这对veth pair配置上ip地址,并启用它们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exec ns0 ip link set veth0 up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exec ns0 ip addr add 192.0.0.1/24 dev veth0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exec ns1 ip link set veth1 up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exec ns1 ip addr add 192.0.0.2/24 dev veth1



查看这对veth pair的状态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exec ns0 ip a
1: lo: <LOOPBACK,UP,LOWER_UP>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00:00:00:00:00:00
    inet 127.0.0.1/8 scope host lo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6 ::1/128 scope host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4: veth0@if5: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noqueue state UP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0a:f4:e2:2d:37:fb brd ff:ff:ff:ff:ff:ff link-netns ns1
    inet 192.0.0.1/24 scope global veth0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6 fe80::8f4:e2ff:fe2d:37fb/64 scope link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exec ns1 ip a
1: lo: <LOOPBACK> mtu 65536 qdisc noop state DOWN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00:00:00:00:00:00
5: veth1@if4: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noqueue state UP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5e:7e:f6:59:f0:4f brd ff:ff:ff:ff:ff:ff link-netns ns0
    inet 192.0.0.2/24 scope global veth1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6 fe80::5c7e:f6ff:fe59:f04f/64 scope link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从上面可以看出,我们已经成功启用了这个veth pair,并为每个veth设备分配了对应的ip地址。我们尝试在ns1中访问ns0中的ip地址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exec ns1 ping 192.0.0.1
PING 192.0.0.1 (192.0.0.1)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92.0.0.1: icmp_seq=1 ttl=64 time=0.033 ms
64 bytes from 192.0.0.1: icmp_seq=2 ttl=64 time=0.041 ms
^C
--- 192.0.0.1 ping statistics ---
2 packets transmitted, 2 received, 0% packet loss, time 1001ms
rtt min/avg/max/mdev = 0.033/0.037/0.041/0.004 ms
[root@localhost ~]# ip netns exec ns0 ping 192.0.0.2
PING 192.0.0.2 (192.0.0.2)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92.0.0.2: icmp_seq=1 ttl=64 time=0.025 ms
64 bytes from 192.0.0.2: icmp_seq=2 ttl=64 time=0.025 ms
^C
--- 192.0.0.2 ping statistics ---
2 packets transmitted, 2 received, 0% packet loss, time 1038ms
rtt min/avg/max/mdev = 0.025/0.025/0.025/0.000 ms




可以看到,veth pair成功实现了两个不同Network Namespace之间的网络交互。



相关文章
|
21天前
|
安全 测试技术 虚拟化
VMware-三种网络模式原理
本文介绍了虚拟机三种常见网络模式(桥接模式、NAT模式、仅主机模式)的工作原理与适用场景。桥接模式让虚拟机如同独立设备接入局域网;NAT模式共享主机IP,适合大多数WiFi环境;仅主机模式则构建封闭的内部网络,适用于测试环境。内容简明易懂,便于理解不同模式的优缺点与应用场景。
159 0
|
21天前
|
JavaScript
Vue中Axios网络请求封装-企业最常用封装模式
本教程介绍如何安装并配置 Axios 实例,包含请求与响应拦截器,实现自动携带 Token、错误提示及登录状态管理,适用于 Vue 项目。
44 1
|
3月前
|
负载均衡 算法 安全
基于Reactor模式的高性能网络库之线程池组件设计篇
EventLoopThreadPool 是 Reactor 模式中实现“一个主线程 + 多个工作线程”的关键组件,用于高效管理多个 EventLoop 并在多核 CPU 上分担高并发 I/O 压力。通过封装 Thread 类和 EventLoopThread,实现线程创建、管理和事件循环的调度,形成线程池结构。每个 EventLoopThread 管理一个子线程与对应的 EventLoop(subloop),主线程(base loop)通过负载均衡算法将任务派发至各 subloop,从而提升系统性能与并发处理能力。
157 3
|
3月前
基于Reactor模式的高性能网络库github地址
https://github.com/zyi30/reactor-net.git
56 0
|
3月前
|
缓存 索引
基于Reactor模式的高性能网络库之缓冲区Buffer组件
Buffer 类用于处理 Socket I/O 缓存,负责数据读取、写入及内存管理。通过预分配空间和索引优化,减少内存拷贝与系统调用,提高网络通信效率,适用于 Reactor 模型中的异步非阻塞 IO 处理。
120 3
|
4月前
|
Docker 容器
Docker网关冲突导致容器启动网络异常解决方案
当执行`docker-compose up`命令时,服务器网络可能因Docker创建新网桥导致IP段冲突而中断。原因是Docker默认的docker0网卡(172.17.0.1/16)与宿主机网络地址段重叠,引发路由异常。解决方法为修改docker0地址段,通过配置`/etc/docker/daemon.json`调整为非冲突段(如192.168.200.1/24),并重启服务。同时,在`docker-compose.yml`中指定网络模式为`bridge`,最后通过检查docker0地址、网络接口列表及测试容器启动验证修复效果。
|
9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美团面试:MySQL为什么 不用 Docker部署?
45岁老架构师尼恩在读者交流群中分享了关于“MySQL为什么不推荐使用Docker部署”的深入分析。通过系统化的梳理,尼恩帮助读者理解为何大型MySQL数据库通常不使用Docker部署,主要涉及性能、管理复杂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考量。文章详细解释了有状态容器的特点、Docker的资源隔离问题以及磁盘IO性能损耗,并提供了小型MySQL使用Docker的最佳实践。此外,尼恩还介绍了Share Nothing架构的优势及其应用场景,强调了配置管理和数据持久化的挑战。最后,尼恩建议读者参考《尼恩Java面试宝典PDF》以提升技术能力,更好地应对面试中的难题。
|
8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Docker
如何通过pm2以cluster模式多进程部署next.js(包括docker下的部署)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确保您的Next.js应用在多核服务器上高效运行,并且在Docker环境中实现高效的容器化管理。
830 44
|
10月前
|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docker高级篇(大厂进阶):4.Docker网络》包括:是什么、常用基本命令、能干嘛、网络模式、docker平台架构图解
《docker高级篇(大厂进阶):4.Docker网络》包括:是什么、常用基本命令、能干嘛、网络模式、docker平台架构图解
344 56
《docker高级篇(大厂进阶):4.Docker网络》包括:是什么、常用基本命令、能干嘛、网络模式、docker平台架构图解
|
8月前
|
监控 Linux PHP
【02】客户端服务端C语言-go语言-web端PHP语言整合内容发布-优雅草网络设备监控系统-2月12日优雅草简化Centos stream8安装zabbix7教程-本搭建教程非docker搭建教程-优雅草solution
【02】客户端服务端C语言-go语言-web端PHP语言整合内容发布-优雅草网络设备监控系统-2月12日优雅草简化Centos stream8安装zabbix7教程-本搭建教程非docker搭建教程-优雅草solution
201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