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VL树

简介: 讲解了AVL树是概念,性质。重点分析了AVL树的插入操作,即旋转的操作。

AVL树的概念

二叉搜索树虽可以缩短查找的效率,但如果数据有序或接近有序二叉搜索树将退化为单支树,查找元素相当于在顺序表中搜索元素,效率低下,时间复杂度为O(N);

两位俄罗斯的数学家G.M.Adelson-Velskii和E.M.Landis在1962年发明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当向二叉搜索树中插入新结点后,如果能保证每个结点的左右子树高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需要对树中的结点进行调整),即可降低树的高度,从而减少平均搜索长度。AVL树,即是高度平衡的二叉搜索树。

一棵AVL树是一棵平衡二叉搜索树,也能是一棵空树。

AVL树的性质:

①它的左右子树都是AVL树

②左右子树高度之差(简称平衡因子)的绝对值不超过1(-1/0/1)

③如果一棵二叉搜索树是高度平衡的,它就是AVL树。如果它有n个结点,其高度可保持在log_2N,搜索的时间复杂度是log_2N。

S{P`W9T_]1[R333562N$7)B.png

AVL树的定义:

AVL树的定义中:①拥有键值对。②多加一个双亲节点,用于调整平衡二叉树。③增加平衡因子,用于判断插入或删除后,是否还是一棵AVL树。

template<class K,class V>
struct AVLTreeNode
{
  pair<K, V> _kv;//键值对
  AVLTreeNode<K, V>* _left;
  AVLTreeNode<K, V>* _right;
  AVLTreeNode<K, V>* _parent;
  int _bf;//balance factor
  AVLTreeNode(const pair<K, V>& kv)
    :_kv(kv)
    , _left(nullptr)
    , _right(nullptr)
    , _parent(nullptr)
  {}
};

image.gif

AVL树的插入

AVL树的插入分成两步:第一步是按照二叉搜索树的方式来新增节点。第二步是是调整节点,使其成为一棵平衡的二叉搜索树。

先展示代码,我们分析以下思路:

1.首先按照二叉搜索树的方式来新增节点,但这需要新增一个双亲指针,方便后续在调节节点。因此,在新增节点的最后部分的代码中,我们需要让cur->_parent指向双亲节点parent。

2.完成二叉搜索树的创建后,开始去判断各个节点的平衡因子。

①当平衡因子_bf等于0的时候,说明parent节点一边高一边矮,新增的这个节点填上了矮的地方,这种情况就不需要更新了,直接beak掉。

②当平衡因子_bf等于1或者-1的时候,说明parent原本的平衡因子是0,parent两边一样高,新增了节点之后,有一边变高了。这种情况需要继续往上走。

③当平衡因子_bf等于2或-2的时候,说明之前parent->_bf == 1 或者 -1,现在插入严重不平衡,违反规则,此时需要原地旋转,即以当前节点为轴旋转。

随后将重点分析:当平衡因子是2或-2的时候,说明需要通过旋转调节节点。那该如何去旋转呢?

bool Insert(const pair<K, V>& kv)
  {
    //一开始是一棵空树
    if (_root == nullptr)
    {
      _root = new Node(kv);
      return true;
    }
    //一开始不是空树
    Node* parent = nullptr;
    Node* cur = _root;
    //寻找插入的地方,是左子树还是右子树
    while (cur)
    {
      if (cur->_kv.first < kv.first)
      {
        parent = cur;
        cur = cur->_right;
      }
      else if (cur->_kv.first > kv.first)
      {
        parent = cur;
        cur = cur->_left;
      }
      else
      {
        return false;
      }
    }
    //找到插入的位置后,即确认了是在左子树还是右子树
    cur = new Node(kv);
    //确定是在父节点的左还是右
    if (parent->_kv.first < kv.first)
    {
      parent->_right = cur;
      cur->_parent = parent;
    }
    else
    {
      parent->_left = cur;
      cur->_parent = parent;
    }
    //更新平衡因子,判断插入后的树,是否是一棵AVL树
    while (parent)
    {
      //插入的是在父节点的左边,即是左孩子
      if (cur == parent->_left)
      {
        parent->_bf--;//一般是右-左,因此,如果是插入在左边,那就是减一
      }
      else  //是右孩子
      {
        parent->_bf++;
      }
      //更新完平衡因子后,判断是否是一棵AVL树
      //如果平衡因子是0,任何节点的平衡因子都没被改变
      if (parent->_bf == 0)
      {
        break;
      }
      else if (parent->_bf == 1 || parent->_bf == -1)
      {
        //如果平衡因子是1或-1,那么就说明,父节点往上的节点的平衡因子有可能被改变了
        cur = parent;
        parent = parent->_parent;
      }
      else if (parent->_bf == 2 || parent->_bf == -2)
      {
        //旋转
        //右单旋----高出来的那一部分按下去!
        if (parent->_bf == -2 && cur->_bf == -1)
        {
          RotateR(parent);
        }
        else  if(parent->_bf==2 && cur->_bf== 1)//左单旋
        {
          RotateL(parent);
        }
        else if (parent->_bf == -2 && cur->_bf == 1) //先左旋后右旋
        {
          RotateLR(parent);
        }
        else if (parent->_bf == 2 && cur->_bf == -1) //先右旋再左旋
        {
          RotateRL(parent);
        }
      }
      else  //不排除在创建一棵AVL树的时候,代码写错了
      {
        assert(false);
      }
    }
    return true;
  }

image.gif

旋转节点

旋转的要求:

⭐让这颗子树左右高度之差不超过1

⭐旋转过程中继续保持他是搜索树

⭐更新调整孩子节点的平衡因子

⭐让这颗子树的高度跟插入前保持一致。因为这样就不会对上层的平衡因子造成影响,此时就可以结束对这棵树的更新旋转。

旋转的情况有四种:

①新节点插入较高左子树的左侧---左左:右单旋

SP{0`}CC0SPLEJLJ_5Q((T6.png

这种情况是新增的节点位于比较高的左子树的左侧的某个位置上,此时在往上检查平衡因子发现值为60的节点是平衡因子为-2,说明左子树的高度是比右子树高的(这里选择右减左),所以当我们的判断条件if(parent->_bf==-2 && cur->_bf == -1)成立时,就表示着符合当前情况。所以,我们需要将60的节点的平衡因子减小,那就是将它按下去!以60的节点为轴旋转:

⭐旋转的动作:因为b是30节点的右孩子,根据二叉搜索树的性质,b子树所有的值肯定是大于30,小于60的,而且60节点需要下来,说明60节点是要成为30节点的右孩子的,因此b子树就需要成为60节点的左孩子了。

⭐当然,我们需先判断一下,30节点的右孩子是否为空,即30节点没有右孩子。如果没有右孩子,那么就不能让它指向60节点的左孩子。

⭐然而,我们旋转的这颗树,可能是一颗子树,因此需要判断一下60节点的双亲节点是否为空,如果为空,说明它不是子树,此时就可以让_root指向subL,成为新的根,然后subL的双亲节点置为nullptr,因为subL->parent原本是指向60节点的。

⭐如果不为空,那就说明它是一棵子树,那么就让60节点的双亲节点的左或右孩子点指向30节点,30节点的双亲指向60原先的双亲节点。

右单旋的代码如下:

void RotateR(Node* parent)
  {
    //一开始,例子中的60节点便是parent
    //先创建指向30节点的指针和指向b节点的指针
    Node* subL = parent->_left;
    Node* subLR = subL->_right;
    //这一步是让60节点的左孩子指向b节点
    parent->_left = subLR;
    //这一步判断b节点是否为空,如果不为空,那么就让它的双亲节点指向60节点(本来是指向subL的)
    if (subLR)
    {
      subLR->_parent = parent;
    }
    //上面两步成功将b节点改链接到60节点上去
    //先保存60节点的双亲节点
    Node* ppNode = parent->_parent;
    //让30节点subL的右孩子指向60节点,即60节点链接到了30节点subL的右孩子上
    subL->_right = parent;
    //60节点的双亲节点指向30节点subL
    parent->_parent = subL;
    //判断60节点原本的双亲节点是否为空
    //为空
    if (ppNode == nullptr)
    {
      _root = subL;
      _root->_parent = nullptr;
    }
    else  //不为空,说明是一棵子树
    {
      if (ppNode->_left == parent) //如果parent是原先的双亲节点的左孩子
      {
        ppNode->_left = subL; 
      }
      else                         //如果parent是原先的双亲节点的右孩子
      {
        ppNode->_right = subL;
      }
      //链接后,再让成为新根后的30节点subL的双亲节点指向ppNode
      subL->_parent = ppNode;
    }
    //最后将30节点subL和60节点parent的平衡因子修改
    //
    subL->_bf = parent->_bf = 0;
    //此时,右单旋完成
    //因为旋转的要求是让这颗子树的高度跟插入前保持一致
    //那就说明,此时完成旋转的这树,不会对上层的平衡因子造成影响,此时就可以结束对这棵树的更新旋转
  }

image.gif

②新节点插入较高右子树的右侧---右右:左单旋

@[A1GR0C7NUGBSD9JS2K4YS.png

这种情况是新增的节点位于比较高的右子树的右侧的某个位置上,此时在往上检查平衡因子发现值为30的节点是平衡因子为2,说明右子树的高度是比左子树高的(这里选择右减左),所以当我们的判断条件if(parent->_bf==2 && cur->_bf == 1)成立时,就表示着符合当前情况。所以,我们需要将30的节点的平衡因子减小,那就是将它按下去!以30的节点为轴旋转:

⭐旋转的动作:因为b是60节点的左孩子,根据二叉搜索树的性质,b子树所有的值肯定是大于30,小于60的,而且30节点需要下来,说明30节点是要成为60节点的左孩子孩子的,因此b子树就需要成为30节点的右孩子了。

⭐同样的,我们需先判断一下,60节点的左孩子是否为空,即60节点没有左孩子。如果没有左孩子,那么就不能让它指向30节点的右孩子。

⭐同样的,需要盘点一下是否是一棵子树。因此需要判断一下30节点的双亲节点是否为空,如果为空,说明它不是子树,此时就可以让_root指向subR,成为新的根,然后subR的双亲节点置为nullptr,因为subR->parent原本是指向30节点的。

⭐如果不为空,那就说明它是一棵子树,那么就让30节点的双亲节点的左或右孩子点指向60节点,60节点的双亲指向30原先的双亲节点。

左单旋代码如下:

void RotateL(Node* parent)
  {
    //创建60节点subR,右右是左旋嘛
    Node* subR = parent->_right;
    //创建指向b节点的指针subRL
    Node* subRL = subR->_left;
    //先让parent的右孩子节点指向subRL。
    parent->_right = subRL;
    //判断subRL是否为空,不为空,那就让subRL的父节点指向parent
    if (subRL)
    {
      subRL->_parent = parent;
    }
    //上面步骤成功将b节点链接到了parent上
    //先把parent的父节点保存起来,不管存在不存在
    Node* ppNode = parent->_parent;
    //接下来就是把parent按下了,成为subR的左孩子,让subR成为新根
    subR->_left = parent;
    parent->_parent = subR;
    //让subR成为新根
    if (ppNode == nullptr)
    {
      _root = subR;
      _root->_parent = nullptr;
    }
    else
    {
      if (ppNode->_left == parent)
      {
        ppNode->_left = subR;
      }
      else
      {
        ppNode->_right = subR;
      }
      subR->_parent = ppNode;
    }
    //修改平衡因子
    parent->_bf = subR->_bf = 0;
  }

image.gif

③新节点插入较高左子树的右侧---左右:先左单旋再右单旋

2M)`{F(77QSWA5`}]S@`S{Q.png

7Y}XNM7E(0LD}E)1Z13]FCX.png

这种情况是新增的节点位于比较高的左子树的右侧的某个位置上,此时在往上检查平衡因子发现值为parent节点的平衡因子为-2,说明左子树的高度是比右子树高的(这里选择右减左),所以当我们的判断条件if(parent->_bf==-2 && cur->_bf == 1)成立时,就表示着符合当前情况。这种情况采取的旋转方式是先左旋后右旋。左旋的轴是subL节点,右旋的轴就是parent节点。

此时,我们复用左单旋和右单旋的情况即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右单旋和左单旋中,已经对平衡因子进行了修改,但我们通过画图可以看出来,修改过的平衡因子并不符合实际上的值,因此我们需要重新修改一遍。

代码如下:

void RotateLR(Node* parent)
  {
    Node* subL = parent->_left;
    Node* subLR = subL->_right;
    int bf = subLR->_bf;//记录调整节点之前,subLR的平衡因子,因为subLR最后是新根
    //开始调整
    RotateL(parent->_left);
    RotateR(parent);
    //修改平衡因子
    if (bf == -1)//说明是在左子树上新增节点,即图中的b子树
    {
      parent->_bf = 1;
      subL->_bf = 0;
      subLR->_bf = 0;
    }
    else if (bf == 1)//说明是在右子树c上新增节点
    {
      parent->_bf = 0;
      subL->_bf = -1;
      subLR->_bf = 0;
    }
    else if(bf==0)//说明subLR自己就是新增的节点
    {
      parent->_bf = 0;
      subL->_bf = 0;
      subLR->_bf = 0;
    }
    else
    {
      assert(false);
    }
  }

image.gif

④新节点插入较高右子树的左侧---右左:先右单旋再左单旋

Y_$NFV]P}8$$2_0O40Y(0FF.png

这种情况是新增的节点位于比较高的右子树的左侧的某个位置上,此时在往上检查平衡因子发现值为parent节点的平衡因子为2,说明右子树的高度是比左子树高的(这里选择右减左),所以当我们的判断条件if(parent->_bf==2 && cur->_bf == -1)成立时,就表示着符合当前情况。这种情况采取的旋转方式是先右旋后左旋。右旋的轴是subR节点,左旋的轴就是parent节点。

此时,我们复用左单旋和右单旋的情况即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右单旋和左单旋中,已经对平衡因子进行了修改,但我们通过画图可以看出来,修改过的平衡因子并不符合实际上的值,因此我们需要重新修改一遍。

代码如下:

void RotateRL(Node* parent)
  {
    Node* subR = parent->_right;
    Node* subRL = subR->_left;
    int bf = subRL->_bf;//记录调整节点之前,subRL的平衡因子,因为subRL最后是新根
    RotateR(parent->_right);
    RotateL(parent);
    if (bf == 1) //在右子树上新增节点
    {
      parent->_bf = -1;
      subR->_bf = 0;
      subRL->_bf = 0;
    }
    else if (bf == -1) //在左子树上新增节点
    {
      parent->_bf = 0;
      subR->_bf = -1;
      subRL->_bf = 0;
    }
    else if (bf == 0) //说明subRL本身就是那个新增的节点
    {
      parent->_bf = 0;
      subR->_bf = 0;
      subRL->_bf = 0;
    }
    else
    {
      assert(false);
    }
  }

image.gif

总结:

假如以pParent为根的子树不平衡,即pParent的平衡因子为2或者-2,分以下情况考虑:

①pParent的平衡因子为2,说明pParent的右子树高,设pParent的右子树的根为pSubR。

当pSubR的平衡因子为1时,执行左单旋

当pSubR的平衡因子为-1时,执行右左双旋

②pParent的平衡因子为-2,说明pParent的左子树高,设pParent的左子树的根为pSubL

当pSubL的平衡因子为-1是,执行右单旋

当pSubL的平衡因子为1时,执行左右双旋

旋转完成后,原pParent为根的子树个高度降低,已经平衡,不需要再向上更新。

验证AVL树

由于AVL树是在二叉搜索树的基础上加了平衡性后得到的树,因此需要确认一棵树是AVL树,那么就需要以下两步:

1.先确定是否是一棵二叉搜索树:如果中序遍历可得到一个有序的序列,就说明为二叉搜索树。

2.验证其是否平衡:①每个节点子树高度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注意节点中如果没有平衡因子)。②节点的平衡因子是否计算正确。

代码如下:

①中序遍历:

void Inorder()
  {
    _Inorder(_root);
  }
  void _Inorder(Node* root)
  {
    if (root == nullptr)
      return;
    _Inorder(root->_left);
    cout << root->_kv.first << ": " << root->_kv.second << endl;
    _Inorder(root->_right);
  }

image.gif

②计算高度:

int Height(Node* root)
  {
    if (root == nullptr)
    {
      return 0;
    }
    //先计算左子树的高度
    int ln = Height(root->_left);
    //然后计算右子树的高度
    int rn = Height(root->_right);
    return ln > rn ? ln + 1 : rn + 1;
  }

image.gif

③验证平衡:

bool IsBalance()
  {
    return _IsBalance(_root);
  }
  bool _IsBalanc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ptr)
      return true;
    //计算当前节点root的平衡因子
    int leftHeight = Height(root->_left);
    int rightHeight = Height(root->_right);
    //如果不同,那就将当前节点的值打印出来,并提升异常
    if (rightHeight - leftHeight != root->_bf)
    {
      cout << root->_kv.first << "平衡因子异常" << endl;
      return false;
    }
    //通过递归,验证每一个节点的平衡因子是否符合
    return abs(rightHeight - leftHeight) < 2
      && _IsBalance(root->_left)
      && _IsBalance(root->_right);
  }

image.gif

AVL树性能

AVL树是一棵绝对平衡的二叉搜索树,其要求每个节点的左右子树高度差的绝对值都不超过1,这样可以保证查询时高效的时间复杂度,即log_2 (N)。

但是如果要对AVL树做一些结构修改的操作,性能非常低下,因为做修改就很大可能需要进行旋转,每一次旋转都是比较消耗性能的!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C++
【C++】AVL树
AVL树是一种自平衡二叉搜索树:它以苏联科学家Georgy Adelson-Velsky和Evgenii Landis的名字命名。
27 2
|
3月前
|
C++ 容器
【C++航海王:追寻罗杰的编程之路】关联式容器的底层结构——AVL树
【C++航海王:追寻罗杰的编程之路】关联式容器的底层结构——AVL树
32 5
|
4月前
|
C++
【C++】手撕AVL树(下)
【C++】手撕AVL树(下)
51 1
|
4月前
|
算法 测试技术 C++
【C++高阶】掌握AVL树:构建与维护平衡二叉搜索树的艺术
【C++高阶】掌握AVL树:构建与维护平衡二叉搜索树的艺术
35 2
|
4月前
|
Java C++ Python
【C++】手撕AVL树(上)
【C++】手撕AVL树(上)
52 0
|
6月前
|
C语言 C++
从C语言到C++_27(AVL树)概念+插入接口实现(四种旋转)(下)
从C语言到C++_27(AVL树)概念+插入接口实现(四种旋转)
49 2
|
5月前
|
C++
【c++】avl树
【c++】avl树
33 0
|
7天前
|
存储 编译器 C++
【c++】类和对象(中)(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赋值重载)
本文深入探讨了C++类的默认成员函数,包括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和赋值重载。构造函数用于对象的初始化,析构函数用于对象销毁时的资源清理,拷贝构造函数用于对象的拷贝,赋值重载用于已存在对象的赋值。文章详细介绍了每个函数的特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提供了代码示例。这些默认成员函数确保了资源的正确管理和对象状态的维护。
33 4
|
8天前
|
存储 编译器 Linux
【c++】类和对象(上)(类的定义格式、访问限定符、类域、类的实例化、对象的内存大小、this指针)
本文介绍了C++中的类和对象,包括类的概念、定义格式、访问限定符、类域、对象的创建及内存大小、以及this指针。通过示例代码详细解释了类的定义、成员函数和成员变量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访问限定符控制成员的访问权限。此外,还讨论了对象的内存分配规则和this指针的使用场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概念。
28 4
|
1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对象存储
【C++打怪之路Lv5】-- 类和对象(下)
【C++打怪之路Lv5】-- 类和对象(下)
2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