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公路总里程达528万公里,路网建设趋于饱和,路政工作由建设转向养护。
公路养护工作贯穿公路从建成通车后的全生命周期,侧重于对被破坏的部分进行修复,是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最终的目的是降低车辆在公路通行时的安全风险,并提高整体的运行效率。
公路养护的第一步就是对道路病害的定位,专业领域将之称为道路巡检,早期通过人工的方式完成。进入“十四五”时期,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公路交通发展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养护设施数字化,推动智慧养护体系建设,行业发展处于高质量转型提升新阶段,加之传统的人工道路巡检无法满足高密度、长里程的路网的养护任务,智能道路巡检应运而生。
应势而生,实用级北斗+AI道路智能巡检系统助公路养护决策
针对智能道路巡检这一专业领域,千寻位置进行北斗+AI+边缘计算的创新性技术融合,推出千寻驰观道路巡检系统,全面实现公路管养行业的标准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更好地辅助公路养护决策。千寻驰观是一款真正达到实用级别的北斗+AI道路智能巡检系统。
千寻驰观-道路智能巡检系统包括了北斗+AI感知终端、HMI人机界面和高性能AI边缘计算平台3大核心部件,系统整体集成能力高,可灵活适配各种车型。
依托北斗时空智能及AI视觉智能能力,千寻驰观实现了边缘端联合精准识别,像素级病害面积计算、巡检结果秒级上报,是一款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精度优势的轻量化智能车载采集平台。
技术创新,千寻驰观应用优势显著
千寻驰观的核心功能包括可实现巡检结果的结构化输出,根据需求定制相应的业务报表,并支持物联网无线传输,直接将边缘计算结果上报到平台,同步实时识别结果与巡检画面。与传统的道路巡检系统相比,千寻驰观具有显著优势:
千寻驰观的公路表面病害+基础与附属设施 “端侧联合”智能识别能支持六大类公路表面病害,以及三大类八小类公路基础与附属设施巡检速度大于80 km/h,可支持高速公路的巡检养护需求。
应用试点,覆盖全国近十个省份
“我们采集了不同城市、不同环境下的海量图像数据,构建了百万级别的样本数据,有效支持7种公路表面病害,24大类总计355种细分类公路基础及附属设施的模型训练,支持目标的覆盖率达到95%。”千寻驰观产品研发负责人、美国电子工程专业博士Summit说道。他还表示,千寻驰观技术团队面向交通场景光照条件复杂,关注目标种类繁杂、形态各异且尺度变化较大等挑战,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目标联合检测与细分类技术,针对性的设计模型架构,千寻驰观融合应用了包括损失函数、IoU计算方式的定制,注意力机制、特征精炼、标签平滑技术等。
目前,千寻驰观道路巡检系统已经在山东、辽宁、云南、江苏等多个省份开展试点应用。
搜索千寻驰观,查看千寻驰观如何助力精细化公路养护决策。